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無。
復有三種空性.謂自性空性.[三]如性空性.真性空性.初依徧計所執自性觀.第二依依
他起自性觀.第三依圓成實自性觀。
何等無我相.謂如我論者所立我相.藴界處非此 相.由藴界處我相無故名無我相.故薄伽梵密意說言一切法皆無我。
如世尊說.此一 注:[一]釋論牒文作三.
[二]藏本雲.如是我無而無我有以此了知空性.
[三]藏本雲.非如彼有空性.自體空性.
********************
切非我所此非我處此非我我.於如是義應以正慧如實觀察.此言何義。
謂於外事密 意說此一切非我所.於內事密意說此非我處此非我我.所以者何.以於外事唯計我 所相是故但遣我所.於內事徧計我我所相是故雙遣我我所。
前說無常皆刹那相.此 雲何知。
如心心所是刹那相.當知色等亦刹那相.由心執受故.等心安危故.隨心轉變 故.是心所依故.心增上生故.心自在轉故.又於最後位變壞可得故.生已不待緣自然 滅壞故.當觀色等亦念念滅。
如世尊說諸所有色彼一切若四大種若四大種所造.此 依何意說。
依容有意說.[一]同在一處依此而有是造義。
若於此聚此大種可得當知此聚 唯有此大種非餘.或有聚唯一大種.或有二大種.或有乃至一切大種。
所造色亦爾.若 於此聚此所造色可得當知此聚唯此非餘.或有聚唯一所造色.或二所造色.或有乃 至多所造色隨其所應。
又說麤聚色極微集所成者.當知此中極微無體.但由覺慧漸 漸分析細分損減乃至可析邊際.卽約此際建立極微.爲遣[二]一合想故.又爲悟入諸所
有色非真實故。
復次苦法略有八種差別.謂有廣[三]大不寂靜苦.有寂靜苦.有寂靜不寂
注:
[一]藏本雲於一處爲依之體性是造.
[二]勘藏本意謂全體想.
[三]原刻下衍苦字.今依藏本及麗刻刪.
********************
靜苦.有中不寂靜苦.有微薄不寂靜苦.有微薄寂靜苦.有極微薄寂靜苦.有非苦似苦
住大寂靜。
雲何廣大不寂靜苦.謂生欲界[一]未曾積集諸善根者。
雲何寂靜苦.謂卽此已 生順解脫分善根者。
雲何寂靜不寂靜苦.謂卽此爲世間道離欲已種善根者。
雲何中 不寂靜苦.謂生色界遠離順解脫分者。
雲何微薄不寂靜苦.謂生無色界遠離順解脫 分者。
雲何微薄寂靜苦.謂諸有學。
雲何極微薄寂靜苦.謂諸無學命根住緣六處。
雲何 非苦似苦住大寂靜.謂已得究竟菩薩摩訶薩等乘大悲願力故生諸有中。
復次前說 死苦.死有三種.謂或善心死或不善心死或無記心死。
善心死者.謂於明利心現行位. 或由自善根力所持故.或由他所引攝故.發起善心趣命終位。
不善心死者.謂亦於明 利心現行位.或由自不善根力所持故.或由他所引攝故.起不善心趣命終位。
無記心 死者.謂若於明利心現行位若於不明利心現行位.或由闕二緣故.或由加行無功能 故.起無記心趣命終位。
修淨行者臨命終位於身下分先起冷觸.不淨行者臨命終位 於身上分先起冷觸。
不淨行者中有生時其相顯現如黑羊羔光或如陰暗夜分.修淨 注:[一]勘藏本意謂未積善根者之苦.次下各句例同.
********************
行者中有生時其相顯現如白練光或如晴[一]明夜分。
又此中有在欲色界正受生位.亦 從無色界命終後位.亦名意生健達縛等.極住七日或[二]有中夭或時移轉。
住中有中亦 能集諸業.先串習力所引善等思現行故.又能覩見同類有情。
又中有形似當生處。
又 此中有所趣無礙.如具神通往來迅速.仍於生處有所[三]拘礙。
又此中有於所生處.如稱 兩頭低昂道理.終沒結生時分亦爾。
住中有中於所生處發起貪愛.亦用餘煩惱爲緣 助。
此中有身與貪俱滅.羯邏藍身與識俱生.此唯是異熟。
自此已後根漸生長.如緣起 中說.於四生類或受卵生或受胎生或受溼生或受化生。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三 注:[一]此字依藏本及麗刻加.
[二]此字依藏本及麗刻加.
[三]原刻作俱.今依藏本及麗刻改.
********************
復有三種空性.謂自性空性.
何等無我相.謂如我論者所立我相.藴界處非此 相.由藴界處我相無故名無我相.故薄伽梵密意說言一切法皆無我。
如世尊說.此一 注:
謂於外事密 意說此一切非我所.於內事密意說此非我處此非我我.所以者何.以於外事唯計我 所相是故但遣我所.於內事徧計我我所相是故雙遣我我所。
前說無常皆刹那相.此 雲何知。
如心心所是刹那相.當知色等亦刹那相.由心執受故.等心安危故.隨心轉變 故.是心所依故.心增上生故.心自在轉故.又於最後位變壞可得故.生已不待緣自然 滅壞故.當觀色等亦念念滅。
如世尊說諸所有色彼一切若四大種若四大種所造.此 依何意說。
依容有意說.
若於此聚此大種可得當知此聚 唯有此大種非餘.或有聚唯一大種.或有二大種.或有乃至一切大種。
所造色亦爾.若 於此聚此所造色可得當知此聚唯此非餘.或有聚唯一所造色.或二所造色.或有乃 至多所造色隨其所應。
又說麤聚色極微集所成者.當知此中極微無體.但由覺慧漸 漸分析細分損減乃至可析邊際.卽約此際建立極微.爲遣
復次苦法略有八種差別.謂有廣
雲何廣大不寂靜苦.謂生欲界
雲何寂靜苦.謂卽此已 生順解脫分善根者。
雲何寂靜不寂靜苦.謂卽此爲世間道離欲已種善根者。
雲何中 不寂靜苦.謂生色界遠離順解脫分者。
雲何微薄不寂靜苦.謂生無色界遠離順解脫 分者。
雲何微薄寂靜苦.謂諸有學。
雲何極微薄寂靜苦.謂諸無學命根住緣六處。
雲何 非苦似苦住大寂靜.謂已得究竟菩薩摩訶薩等乘大悲願力故生諸有中。
復次前說 死苦.死有三種.謂或善心死或不善心死或無記心死。
善心死者.謂於明利心現行位. 或由自善根力所持故.或由他所引攝故.發起善心趣命終位。
不善心死者.謂亦於明 利心現行位.或由自不善根力所持故.或由他所引攝故.起不善心趣命終位。
無記心 死者.謂若於明利心現行位若於不明利心現行位.或由闕二緣故.或由加行無功能 故.起無記心趣命終位。
修淨行者臨命終位於身下分先起冷觸.不淨行者臨命終位 於身上分先起冷觸。
不淨行者中有生時其相顯現如黑羊羔光或如陰暗夜分.修淨 注:
又此中有在欲色界正受生位.亦 從無色界命終後位.亦名意生健達縛等.極住七日或
住中有中亦 能集諸業.先串習力所引善等思現行故.又能覩見同類有情。
又中有形似當生處。
又 此中有所趣無礙.如具神通往來迅速.仍於生處有所
又此中有於所生處.如稱 兩頭低昂道理.終沒結生時分亦爾。
住中有中於所生處發起貪愛.亦用餘煩惱爲緣 助。
此中有身與貪俱滅.羯邏藍身與識俱生.此唯是異熟。
自此已後根漸生長.如緣起 中說.於四生類或受卵生或受胎生或受溼生或受化生。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三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