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二

關燈
非學非無學。

    雲何見所斷.幾是見所斷.爲何義故觀見所斷耶。

    謂分別所起染汙見疑 見處疑處及於見等所起邪行煩惱隨煩惱及由見等所發身語意業幷一切惡趣等 藴界處是見所斷義.一切一分是見所斷.爲捨執著見圓滿我故觀察見所斷。

    雲何修 所斷.幾是修所斷.爲何義故觀修所斷耶。

    謂得見道後見所斷相違諸有漏法是修所 斷義.一切一分是修所斷.爲捨執著修圓滿我故觀察修所斷。

    雲何非所斷.幾是非所 注: [一]勘藏本及釋論此下應有句雲.十界四處諸藴一分是無學.今譯缺略. ******************** 斷.爲何義故觀非所斷耶。

    謂諸無漏法除順決擇分是非所斷.十界四處諸藴一分是 非所斷.爲捨執著成滿我故觀察非所斷。

    雲何緣生.幾是緣生.爲何義故觀緣生耶。

    謂 相故.分別支故.略攝支故.建立支緣故.建立支業故.支雜染攝故.義故.甚深故.差別故. 順逆故是緣生義.[一]一切皆是緣生唯除法界法處一分諸無爲法.爲捨執著無因不平 等因我法故觀察緣生。

    何等相故.謂無作緣生故無常緣生故勢用緣生故是緣生相。

     何等分別支故.謂分別緣生爲十二分。

    何等十二.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 生及老死。

    何等略攝支故.謂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者謂無明行識.所 引支者謂名色六處觸受.能生支者謂愛取有.所生支者謂生老死。

    何等建立支緣故. 謂習氣故.引發故.思惟故.俱有故建立支緣.隨其所應。

    何等建立支業故.謂無明有二 種業.一令諸有情於有愚癡.二與行作緣。

    行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諸趣中種種差 別.二[二]與識作緣。

    識有二種業.一持諸有情所有業縛.二與名色作緣。

    名色有二種業.一 攝諸有情自體.二與六處作緣。

    六處有二種業.一攝諸有情自體圓滿.二與觸作緣。

    觸 注: [一]釋論牒文此二句在最後出. [二]藏本雲與識之習氣作緣. ******************** 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所受用境界流轉.二與受作緣。

    受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 所受用生果流轉.二與愛作緣。

    愛有二種業.一引諸有情流轉生死.二與取作緣。

    取有 二種業.一爲取後有令諸有情發有取識.二與有作緣。

    有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後有 現前.二與生作緣。

    生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名色六處觸受次第生起.二與老死作緣。

     老死有二種業.一數令有情時分變異.二數令有情夀命變異。

    何等支雜染攝故.謂若 無明若愛若取是煩惱雜染所攝.若行若識若有是業雜染所攝.餘是生雜染所攝。

    何 等義故.謂無作者義.有因義.離有情義.依他起義.[一]無作用義.無常義.有刹那義.因果相 續不斷義.因果相似[二]攝受義.因果差別義.因果決定義是緣起義。

    何等[三]甚深故.謂因甚 深故.相甚深故.生甚深故.住甚深故.轉甚深故是甚深義。

    又諸緣起法雖刹那滅而住 可得.雖無作用緣而有功能緣可得.雖離有情而有情可得.雖無作者而諸業果不壞 可得.是故甚深。

    又諸緣起法不從自生.不從他生.不從共生.非不自作他作因生.是故 甚深。

    何等差別故.謂識生差別故.內死生差別故.外穀等生差別故.成壞差別故.食持 注: [一]勘藏本意謂無動作.gya-bamed. [二]藏本無攝受二字.大論卷九亦雲相似轉.不雲攝受. [三]藏本雲難解. ******************** 差別故.愛非愛趣分別差別故.清淨差別故.威德差別故是差別義。

    何等順逆故.謂雜 染順逆故.清淨順逆故.是說緣起順逆義。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