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受大種爲因或俱大種爲因.或世所極成或
[三]成所引或徧計所起或聖言所攝或非聖言所攝。
何等爲香.謂四大[四]種所造鼻根所取
義.謂好香惡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變異香。
何等爲味.謂四大種所造舌根所取義. 謂苦酢甘辛鹹淡.或可意或不可意或俱相違.或俱生或和合或變異。
何等所觸一分. 注:[一]藏本無此等字.
[二]原刻作可.今依麗刻改.
[三]勘藏本意謂成就者所說.
[四]此字依麗刻加.
********************
謂四大種所造身根所取義.謂滑性澀性輕性重性輭性緩急冷飢渴飽力劣悶癢黏
病老死疲息勇。
何等法處所攝色.有五種應知.謂極略色極逈色受所引色徧計所起 色自在所生色。
雲何建立受藴.謂六受身.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 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
如是六受身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復有樂身受苦 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復有樂有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 樂有味受.樂無味受苦無味受不苦不樂無味受.復有樂依耽嗜受苦依耽嗜受不苦 不樂依耽嗜受.樂依出離受苦依出離受不苦不樂依出離受。
何等身受.謂五識相應 受。
何等心受.謂意識相應受。
何等有味受.謂自體愛相應受。
何等無味受.謂此愛不相 應受。
何等依耽嗜受.謂玅五欲愛相應受。
何等依出離受.謂此愛不相應受。
雲何建立 想藴.謂六想身.眼觸所生想耳觸所生想鼻觸所生想舌觸所生想身觸所生想意觸 所生想。
由此想故或了有相或了無相或了小或了大或了無量或了無少所有無所 有處。
何等有相想.謂除不善言說[一]無想界定及有頂定想所餘諸想。
何等無相想.謂所 注:[一]藏本作無相界定.
********************
餘想。
何等小想.謂能了欲界想。
何等大想.謂能了色界想。
何等無量想.謂能了空無邊 處識無邊處想。
何等無少所有無所有處想.謂能了無所有處想。
雲何建立行藴.謂六 思身.眼觸所生思耳觸所生思鼻觸所生思舌觸所生思身觸所生思意觸所生思。
由 此思故思作諸善思作雜染思作分位差別。
又卽此思.除受及想.與餘心所法心不相 應行總名行藴。
何等名爲餘心所法.謂作意觸.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無瞋 無癡勤安不放逸捨不害.貪瞋慢無明疑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戒禁取邪見.忿恨覆 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擧不信懈怠放逸忘念不正知散亂.睡眠惡作尋 伺。
何等爲思.謂於心造作意業[一]爲體.於善不善無記品中役心爲業。
何等作意.謂發動 心爲體.於所緣境持心爲業。
何等爲觸.謂依三和合諸根變異分別爲體.受所依爲業。
何等爲欲.謂於所樂事彼彼引發所作希望爲體.正勤所依爲業。
何等勝解.謂於決定 事隨所決定印持爲體.不可引轉爲業。
何等爲念.謂於串習事令心明記不忘爲體.不 散亂爲業。
何等三摩地.謂於所觀事令心一境爲體.智所依止爲業。
何等爲慧.謂於所 注:[一]藏本心所各段文中皆無爲體二字.釋論乃牒文雲此說其相.勘安慧釋唯識三十頌引此論文亦無爲體二字.
********************
觀事擇法爲體.斷疑爲業。
何等爲信.謂於有體有德有能忍可清淨希望爲體.樂欲所 依爲業。
何等爲慚.謂於諸過惡自羞爲體.惡行止息所依爲業。
何等爲愧.謂於諸過惡 羞他爲體.業如慚說。
何等無貪.謂於有有具無著爲體.惡行不轉所依爲業。
何等無瞋. 謂於諸有情苦及苦具無恚爲體.惡行不轉所依爲業。
何等無癡.謂由報教證智決擇 爲體.惡行不轉所依爲業。
何等爲勤.謂心勇悍爲體.或被甲或加行或無下或無退或 無足差別.成滿善品爲業。
何等爲安.謂止息身心麤重身心調暢爲體.除遣一切障礙 爲業。
何等不放逸.謂依止正勤無貪無瞋無癡修諸善法於心防護諸有漏法爲體.成 滿一切世出世福爲業。
何等爲捨.謂依止正勤無貪無瞋無癡與雜染住相違心平等 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住性爲體.不容雜染所依爲業。
何等不害.謂無瞋善根一分.心
何等爲香.謂四大
何等爲味.謂四大種所造舌根所取義. 謂苦酢甘辛鹹淡.或可意或不可意或俱相違.或俱生或和合或變異。
何等所觸一分. 注:
何等法處所攝色.有五種應知.謂極略色極逈色受所引色徧計所起 色自在所生色。
雲何建立受藴.謂六受身.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 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
如是六受身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復有樂身受苦 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復有樂有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 樂有味受.樂無味受苦無味受不苦不樂無味受.復有樂依耽嗜受苦依耽嗜受不苦 不樂依耽嗜受.樂依出離受苦依出離受不苦不樂依出離受。
何等身受.謂五識相應 受。
何等心受.謂意識相應受。
何等有味受.謂自體愛相應受。
何等無味受.謂此愛不相 應受。
何等依耽嗜受.謂玅五欲愛相應受。
何等依出離受.謂此愛不相應受。
雲何建立 想藴.謂六想身.眼觸所生想耳觸所生想鼻觸所生想舌觸所生想身觸所生想意觸 所生想。
由此想故或了有相或了無相或了小或了大或了無量或了無少所有無所 有處。
何等有相想.謂除不善言說
何等無相想.謂所 注:
何等小想.謂能了欲界想。
何等大想.謂能了色界想。
何等無量想.謂能了空無邊 處識無邊處想。
何等無少所有無所有處想.謂能了無所有處想。
雲何建立行藴.謂六 思身.眼觸所生思耳觸所生思鼻觸所生思舌觸所生思身觸所生思意觸所生思。
由 此思故思作諸善思作雜染思作分位差別。
又卽此思.除受及想.與餘心所法心不相 應行總名行藴。
何等名爲餘心所法.謂作意觸.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無瞋 無癡勤安不放逸捨不害.貪瞋慢無明疑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戒禁取邪見.忿恨覆 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擧不信懈怠放逸忘念不正知散亂.睡眠惡作尋 伺。
何等爲思.謂於心造作意業
何等作意.謂發動 心爲體.於所緣境持心爲業。
何等爲觸.謂依三和合諸根變異分別爲體.受所依爲業。
何等爲欲.謂於所樂事彼彼引發所作希望爲體.正勤所依爲業。
何等勝解.謂於決定 事隨所決定印持爲體.不可引轉爲業。
何等爲念.謂於串習事令心明記不忘爲體.不 散亂爲業。
何等三摩地.謂於所觀事令心一境爲體.智所依止爲業。
何等爲慧.謂於所 注:
何等爲信.謂於有體有德有能忍可清淨希望爲體.樂欲所 依爲業。
何等爲慚.謂於諸過惡自羞爲體.惡行止息所依爲業。
何等爲愧.謂於諸過惡 羞他爲體.業如慚說。
何等無貪.謂於有有具無著爲體.惡行不轉所依爲業。
何等無瞋. 謂於諸有情苦及苦具無恚爲體.惡行不轉所依爲業。
何等無癡.謂由報教證智決擇 爲體.惡行不轉所依爲業。
何等爲勤.謂心勇悍爲體.或被甲或加行或無下或無退或 無足差別.成滿善品爲業。
何等爲安.謂止息身心麤重身心調暢爲體.除遣一切障礙 爲業。
何等不放逸.謂依止正勤無貪無瞋無癡修諸善法於心防護諸有漏法爲體.成 滿一切世出世福爲業。
何等爲捨.謂依止正勤無貪無瞋無癡與雜染住相違心平等 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住性爲體.不容雜染所依爲業。
何等不害.謂無瞋善根一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