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四

關燈
h">[二]原刻作法.今依麗刻改. [三]地持此語意雲憶念. ******************** 壞戒不作異意.謂不作心此是破戒不住律儀我今不應從彼聽法。

    二於壞族不作異 意.謂不作心此是卑姓我今不應從彼聽法。

    三於壞色不作異意.謂不作心此是醜陋 我今不應從彼聽法。

    四於壞文不作異意.謂不作心此於言辭不善藻飾我今不應從 彼聽法.但依於義不應依文。

    五於壞美不作異意.謂不作心此語麤惡多懷忿恚不以 美言宣說諸法我今不應從彼聽法。

    如是菩薩欲聽法時於是五處不應作意.但應恭 敬攝受正法於說法師未嘗見。

    過若有菩薩其慧微劣於說法師心生嫌鄙不欲從其 聽聞正法.當知此行不求自利退失勝慧。

    雲何菩薩修四無量慈悲喜捨。

    謂諸菩薩略 有三種修四無量.一者有情緣無量.二者法緣無量.三者無緣無量。

    若諸菩薩於其三 聚一切有情安立以爲[一]無苦無樂有苦有樂.於其最初欲求樂者發起與樂增上意樂. 普緣十方安住無倒有情勝解修慈俱心.當知是名有情緣慈。

    若諸菩薩住唯法想增 上意樂.正觀唯法假說有情修慈俱心.當知卽此名法緣慈。

    若諸菩薩復於諸法遠離 分別修慈俱心.當知卽此名無緣慈。

    如有情緣法緣無緣三慈差別.悲喜捨三當知亦 注: [一]勘藏本雲.具苦具樂非苦非樂.善戒亦雲.觀受樂者令其增長.觀苦衆生滅苦生樂.觀不苦不樂者斷除苦樂令得涅槃.意義相同.今譯文倒. ******************** 爾。

    若諸菩薩於有苦者發起除苦增上意樂.普於十方修悲俱心.是名爲悲。

    若諸菩薩 於有樂者發起隨喜增上意樂.普緣十方修喜俱心.是名爲喜。

    若諸菩薩卽於如是無 苦無樂有苦有樂三種有情隨其次第發起遠離癡瞋貪惑增上意樂.普緣十方修捨 俱心.是名爲捨。

    此中菩薩慈等無量有情緣者當知其相與外道共.若法緣者當知其 相與諸聲聞及獨覺共不共外道.若無緣者當知其相不共一切聲聞獨覺及諸外道。

     [一]又諸菩薩三種無量應知安樂意樂所攝謂慈悲喜.一種無量應知利益意樂所攝是 謂爲捨。

    如是菩薩一切無量名爲哀愍.以諸菩薩成就此故名哀愍者。

    此中菩薩於有 情界觀見一百一十種苦於諸有情修悲無量.何等名爲百一十苦。

    謂有一苦.依無差 別流轉之苦.一切有情無不皆墮流轉苦故。

    復有二苦。

    一欲爲根本苦.謂可愛事若變 若壞所生之苦。

    二癡異熟生苦.謂苦猛利體受所觸卽於自體執我我所愚癡迷悶生 極怨嗟.由是因緣受二箭受謂身箭受及心箭受。

    復有三苦.一苦苦.二行苦.三壞苦。

    復 有四苦。

    一別離苦.謂愛別離所生之苦。

    二斷壞苦.謂由棄捨衆同分死所生之苦。

    三相 注: [一]善戒缺此一段分別. ******************** 續苦.謂從此後數數死生展轉相續所生之苦。

    四畢竟苦.謂定無有般涅槃法諸有情 類五取藴苦。

    復有五苦.一貪欲纏緣苦.二瞋恚纏緣苦.三惽沈睡眠纏緣苦.四掉擧惡 作纏緣苦.五疑纏緣苦。

    復有六苦.一因苦.習惡趣因故.二果苦.生諸惡趣故.三求財位 苦.四勤守護苦.五無厭足苦.六變壞苦.如是六種總說爲苦。

    復有七苦.一生苦.二老苦. 三病苦.四死苦.五怨憎會苦.六愛別離苦.七雖復希求而不得苦。

    復有八苦.一寒苦.二 熱苦.三饑苦.四渴苦.五不自在苦.六自逼惱苦.謂無繫等諸外道類.七他逼惱苦.謂遭 遇他手塊等觸蚊蝱等觸.八一類威儀多時住苦。

    復有九苦.一自衰損苦.二他衰損苦. 三親屬衰損苦.四財位衰損苦.五無病衰損苦.六戒衰損苦.七見衰損苦.八現法苦.九 後法苦。

    復有十苦.[一]一諸食資具匱乏苦.二諸飲資具匱乏苦.三騎乘資具匱乏苦.四衣 服資具匱乏苦.五莊嚴資具匱乏苦.六器物資具匱乏苦.七香鬘塗飾資具匱乏苦.八 歌舞妓樂資具匱乏苦.九照明資具匱乏苦.十男女給侍資具匱乏苦。

    當知復有餘九 種苦.一一切苦.二廣大苦.三一切門苦.四邪行苦.五流轉苦.六不隨欲苦.七違害苦.八 注: [一]善戒此段次第不順. ******************** 隨逐苦.九一切種苦。

    [一]一切苦中復有二苦.一宿因所生苦.二現緣所生苦。

    廣大苦中復 有四苦.一長時苦.二猛利苦.三雜類苦.四無間苦。

    一切門苦中亦有四苦.一那落迦苦. 二傍生苦.三鬼世界苦.四善趣所攝苦。

    邪行苦中復有五苦.一於現法中犯觸於他他 不饒益[二]所發起苦.二受用種種不平等食界不平等所發起苦.三卽由現法苦所逼切 自然造作所發起苦.四由多安住非理作意所受煩惱隨煩惱纏所起諸苦.五由多發 起諸身語意種種惡行所受當來諸惡趣苦。

    流轉苦中復有六種輪轉生死不定生苦. [三]一自身不定.二父母不定.三妻子不定.四奴婢僕使不定.五朋友宰官親屬不定.六財 位不定。

    自身不定者.謂先爲王.後爲僕隸。

    父母等不定者.謂先爲父母乃至親屬.後時 輪轉反作怨害及惡知識。

    財位不定者.謂先大富貴.後極貧賤。

    不隨欲苦中復有七苦. 一欲求長夀不隨所欲生短夀苦.二欲求端正不隨所欲生醜陋苦.三欲生上族不隨 所欲生下族苦.四欲求大富不隨所欲生貧窮苦.五欲求大力不隨所欲生羸劣苦.六 欲求了知所知境界不隨所欲愚癡無智現行生苦.七欲求勝他不隨所欲反爲他勝 注: [一]善戒以下文略.不加分析. [二]原刻作得.今依麗刻改. [三]地持此段合釋爲文.缺此父母不定一義. ******************** 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