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一]靜慮品第十三
雲何菩薩靜慮波羅蜜多。
[二]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難. 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 二世樂.清淨.
如是九種相 名略說靜慮。
[三]謂九種相靜慮名爲菩薩靜慮波羅蜜多.一者自性靜慮.二者一切靜慮.三者難行靜
慮.四者一切門靜慮.五者善士靜慮.六者一切種靜慮.七者遂求靜慮.八者此世他世
樂靜慮.九者清淨靜慮。
雲何菩薩自性靜慮。
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爲先所有妙善 世出世間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鉢舍那品或雙運道俱通二品.當知 卽是菩薩所有靜慮自性。
雲何菩薩一切靜慮。
謂此靜慮略有二種.一者世間靜慮.二 注:[一]地持作禪品第十三.善戒作禪品第十四.
[二]藏本缺此頌文.地持善戒同.
[三]善戒缺此一段.
********************
者出世間靜慮。
當知此二隨其所應復有三種.一者現法樂住靜慮.二者能引菩薩等 持功德靜慮.三者饒益有情靜慮。
若諸菩薩所有靜慮遠離一切分別能生身心輕安 最極寂靜遠離憍擧離諸愛味泯一切相.當知是名菩薩現法樂住靜慮。
若諸菩薩所 有靜慮能引[一]能住種種殊勝不可思議不可度量十力種姓所攝等持.如是等持一切
聲聞及獨覺等不知其名何況能入.若諸菩薩所有靜慮能引能住一切菩薩解脫勝
處徧處無礙解無諍願智等共諸聲聞所有功德.當知是名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
菩薩饒益有情靜慮有十一種如前應知.謂諸菩薩依止靜慮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 彼事業與作助伴.其有苦者能爲除苦.於諸有情能如理說.於有恩者知恩知惠現前 酬報.於諸怖畏能爲救護.於喪失處能解愁憂.於有匱乏施與資財.於諸大衆善能匡 禦.於諸有情善隨心轉.[二]於實有德讚美令喜.於諸有過能正調伏.爲物現通恐怖引攝.
如是一切總名菩薩一切靜慮.此外無有若過若增。
雲何菩薩難行靜慮。
謂此靜慮略 有三種。
若諸菩薩已能安住廣大殊勝極善成熟多所引發諸靜慮住.隨自欲樂捨彼 注:[一]藏本缺此能住二字.次同.
[二]善戒以下文略.但有結雲.如是等名一切禪.
********************
最勝諸靜慮樂愍有情故.等觀無量利有情事爲諸有情義利成熟[一]故意思擇還生欲
界.當知是名菩薩第一難行靜慮。
若諸菩薩依止靜慮能發種種無量無數不可思議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行境界菩薩等持.當知是名菩薩第二難行靜慮。
若諸菩薩依 止靜慮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當知是名菩薩第三難行靜慮。
雲何菩薩一切門靜慮。
謂 此靜慮略有四種.一者有尋有伺靜慮.二者喜俱行靜慮.三者樂俱行靜慮.四者捨俱 行靜慮。
雲何菩薩善士靜慮。
謂此靜慮略有五種.一者無愛味靜慮.二者慈俱行靜慮. 三者悲俱行靜慮.四者喜俱行靜慮.五者捨俱行靜慮。
雲何菩薩一切種靜慮。
謂此靜 慮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二]言六種者.一者善靜慮.二者[三]無記變化靜慮.三者奢摩他品靜
慮.四者毗鉢舍那品靜慮.五者於自他利正審思惟靜慮.六者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靜
慮。
言七種者.一者名緣靜慮.二者義緣靜慮.三者止相緣靜慮.四者擧相緣靜慮.五者 捨相緣靜慮.六者現法樂住靜慮.七者能饒益他靜慮。
如是十三種名爲菩薩一切種 靜慮。
雲何菩薩遂求靜慮。
謂此靜慮略有八種.一者於諸毒藥霜雹毒熱鬼所魅等種 注:[一]勘地持善戒.意謂捨禪定樂.
[二]地持十三禪.較此多正念禪一種.缺此末饒益他靜慮.善戒別開自他利爲二種.亦缺此末靜慮.
[三]勘藏本.意謂變化故無記之靜慮.
********************
種災患能息能成呪術所依靜慮.二者於界互違所生衆病能除靜慮.三者於諸饑饉
大災旱等現在前時興緻甘雨靜慮.四者於其種種人非人作水陸怖畏能正拔濟靜
慮.五者於乏飲食墮在曠野諸有情類能施飲食靜慮.六者於乏財位所化有情能施
種種財位靜慮.[一]七者於十方界放逸有情能正諫誨靜慮.[二]八者於諸有情隨所生起所
應作事能正造作靜慮。
雲何菩薩此世他世樂靜慮。
謂此靜慮略有九種.一者神通變 現調伏有情靜慮.二者記說變現調伏有情靜慮.三者教誡變現調伏有情靜慮.四者 於造惡者示現惡趣靜慮.五者於失辯者能施辯才靜慮.六者於失念者能施正念靜 慮.七者制造建立無顛倒論微妙讚頌摩怛理迦能令正法久住靜慮.八者於諸世間 工巧業處能引義利饒益有情種種書算測度數印牀座傘屧如是等類種種差別資 生衆具能隨造作靜慮.九者於生惡趣所化有情爲欲暫時息彼衆苦放大光明照觸 靜慮。
雲何菩薩清淨靜慮.謂此靜慮略有十種.一者由世間淨離諸愛味清淨靜慮.二 者由出世淨無有染汙清淨靜慮.三者由加行淨清淨靜慮.四者由得根本淨清淨靜 注:[一]地持雲.菩薩入定覺諸迷醉.迷十方者等同覺之.名開覺禪.
[二]善戒雲.若入三昧能破衆生種種疑網.
********************
慮.五者由根本勝進淨清淨靜慮.六者[一]由入住出自在淨清淨靜慮.七者捨靜慮已復
還證入自在淨清淨靜慮.八者神通變現自在淨清淨靜慮.九者離一切見趣淨清淨
靜慮.十者一切煩惱所知障淨清淨靜慮。
如是靜慮無量無邊能得菩薩大菩提果.菩 薩依此圓滿靜慮波羅蜜多能於無上正等菩提速疾已證當證今證
雲何菩薩自性靜慮。
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爲先所有妙善 世出世間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鉢舍那品或雙運道俱通二品.當知 卽是菩薩所有靜慮自性。
雲何菩薩一切靜慮。
謂此靜慮略有二種.一者世間靜慮.二 注:
當知此二隨其所應復有三種.一者現法樂住靜慮.二者能引菩薩等 持功德靜慮.三者饒益有情靜慮。
若諸菩薩所有靜慮遠離一切分別能生身心輕安 最極寂靜遠離憍擧離諸愛味泯一切相.當知是名菩薩現法樂住靜慮。
若諸菩薩所 有靜慮能引
菩薩饒益有情靜慮有十一種如前應知.謂諸菩薩依止靜慮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 彼事業與作助伴.其有苦者能爲除苦.於諸有情能如理說.於有恩者知恩知惠現前 酬報.於諸怖畏能爲救護.於喪失處能解愁憂.於有匱乏施與資財.於諸大衆善能匡 禦.於諸有情善隨心轉.
雲何菩薩難行靜慮。
謂此靜慮略 有三種。
若諸菩薩已能安住廣大殊勝極善成熟多所引發諸靜慮住.隨自欲樂捨彼 注:
若諸菩薩依止靜慮能發種種無量無數不可思議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行境界菩薩等持.當知是名菩薩第二難行靜慮。
若諸菩薩依 止靜慮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當知是名菩薩第三難行靜慮。
雲何菩薩一切門靜慮。
謂 此靜慮略有四種.一者有尋有伺靜慮.二者喜俱行靜慮.三者樂俱行靜慮.四者捨俱 行靜慮。
雲何菩薩善士靜慮。
謂此靜慮略有五種.一者無愛味靜慮.二者慈俱行靜慮. 三者悲俱行靜慮.四者喜俱行靜慮.五者捨俱行靜慮。
雲何菩薩一切種靜慮。
謂此靜 慮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言七種者.一者名緣靜慮.二者義緣靜慮.三者止相緣靜慮.四者擧相緣靜慮.五者 捨相緣靜慮.六者現法樂住靜慮.七者能饒益他靜慮。
如是十三種名爲菩薩一切種 靜慮。
雲何菩薩遂求靜慮。
謂此靜慮略有八種.一者於諸毒藥霜雹毒熱鬼所魅等種 注:
雲何菩薩此世他世樂靜慮。
謂此靜慮略有九種.一者神通變 現調伏有情靜慮.二者記說變現調伏有情靜慮.三者教誡變現調伏有情靜慮.四者 於造惡者示現惡趣靜慮.五者於失辯者能施辯才靜慮.六者於失念者能施正念靜 慮.七者制造建立無顛倒論微妙讚頌摩怛理迦能令正法久住靜慮.八者於諸世間 工巧業處能引義利饒益有情種種書算測度數印牀座傘屧如是等類種種差別資 生衆具能隨造作靜慮.九者於生惡趣所化有情爲欲暫時息彼衆苦放大光明照觸 靜慮。
雲何菩薩清淨靜慮.謂此靜慮略有十種.一者由世間淨離諸愛味清淨靜慮.二 者由出世淨無有染汙清淨靜慮.三者由加行淨清淨靜慮.四者由得根本淨清淨靜 注:
如是靜慮無量無邊能得菩薩大菩提果.菩 薩依此圓滿靜慮波羅蜜多能於無上正等菩提速疾已證當證今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