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忍略有二種.一依在家品忍.二依出家品忍。
當知依此二種品忍各有三種.一耐他怨 注:[一]原刻上有瑜伽師地論五字.今依麗刻刪.次品同.又以下藏本卷第十一.善戒作忍品第十二.
[二]藏本此段文略.但雲.嗢柁南如前戒品應知.地持善戒皆缺此文.
[三]善戒缺此段文.
********************
害忍.二安受衆苦忍.三法思勝解忍。
雲何菩薩耐他怨害忍。
謂諸菩薩猛利無間種種 長時從他怨害所生衆苦現在前時應如是學.如此是我自業過耳.由我先世自造種 種不淨業故今受如是種種苦果.我今於此無義利[一]苦若不忍者復爲當來大苦因處.
我若於此大苦因法隨順轉者[二]便爲於己自作非愛便爲於己自生結縛便爲於己自
興怨害非是於他。
[三]又自他身所有諸行一切皆用性苦爲體.彼無知故於我身中性苦
體上更增其苦.我旣有知何宜於彼性苦體上重加其苦。
又諸聲聞多分唯修自義利 行尚不應起能生自他衆苦不忍.何況我今正爲勤修他義利行而生不[四]忍。
菩薩如是 正思擇已勤修五想.於怨親中劣等勝品有樂有苦具德具失諸有情所能忍一切怨 害之苦。
雲何五想。
一宿生親善想.二隨順唯法想.三無常想.四苦想.五攝受想。
雲何菩 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宿生親善之想。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非易可得少分有情 經歷長世昔餘生中未曾爲我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親教軌範尊似尊等.如是如理正 思惟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捨怨憎想住親善想.依親善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雲何 注:[一]原刻作害.今依麗刻改.
[二]地持此句文略.但雲.我今便爲重自造苦.善戒同.
[三]善戒缺此一段.
[四]善戒此下附釋雲.我若不忍.不得具足菩薩禁戒.修八正道得無上道.
********************
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隨順唯法之想。
[一]謂諸菩薩應如是學.依託衆緣唯行唯
法此中都無我及有情命者生者是其能罵能瞋能打能弄能訶.或是所罵所瞋所打
所弄所訶.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捨有情想住唯法想.依唯法想於
諸怨害悉能堪忍。
雲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無常想。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諸有 有情若生若長一切無常皆是死法.極報怨者謂斷彼命.[二]是諸有情命念念斷智者何
緣復欲更斷.如是[三]生死性無常法諸有情上其有智者尚不應起有染濁心況當以手
塊杖加害何況一切永斷其命.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捨常堅想安住無常不堅固想.依
無常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四]忍。
雲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苦想。
謂諸菩薩應如 是觀.若諸有情大興盛者尚爲三苦常所隨逐所謂行苦壞苦苦苦.況諸有情住衰損 者。
如是觀已應如是學.我今於此苦常隨逐諸有情所應勤方便令離衆苦不應於彼 重加其苦.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斷滅樂想生起苦想.依此苦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雲 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五]修攝受想。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我爲一切有情之類發菩 注:[一]善戒雲.菩薩諦觀衆生名爲法界.名有爲法.名有漏法.若是法界還對法界.誰打誰瞋雲雲.
[二]藏本缺此二句.
[三]原刻作性.今依麗刻改.
[四]善戒此下附釋雲.成忍心故修菩提道.乃至得無上菩提.次二段末俱同.
[五]善戒雲.修無我無我所想.次釋多一段文.略謂菩薩諦觀有諸外道說我是常.我若常者衆生無我.衆生是五藴無常故.無我何有我所.
********************
提心攝受一切有情之類皆爲親眷.我應爲彼作諸義利.我今不應本於有情Q欲Y作義
利而當於彼不忍怨害作非義利.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滅除他想
住攝受想.依攝受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一]雲何名忍。
自無憤勃不報他怨[二]亦不隨眠流
注恆續故名爲忍.是名菩薩耐他怨害忍。
雲何菩薩安受衆苦忍。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 我從昔來依欲行轉常求諸欲故意思擇爲諸苦因追求種種苦性諸欲.於追求時忍 受無量猛利大苦所謂種種殉利務農勤王等事.如是追求無義苦時令我具受種種 大苦皆由無智思擇過失.我今爲求能引安樂最勝善品尚應思擇忍受百千俱胝大 苦況少小苦而不忍受.如是如理正思惟故爲求菩提悉能忍受一切事苦。
雲何名爲 一切事苦。
當知此苦略有八種.一依止處苦.二世法處苦.三威儀處苦.四攝法處苦.五 乞行處苦.六勤勞處苦.七利他處苦.八所作處苦。
依止處苦者.依謂四依.由依此故於 善說法毗柰耶中出家受具成苾芻分.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三]什物.菩薩
於此若得麤弊尠少稽留輕懱不敬不生憂悒不由此緣精進懈[四]廢.如是名爲菩薩忍
注:
[一]善戒缺此一段.
[二]勘藏本此句意謂心不執恨.地持意同.
[三]原刻作十.今依麗刻改.
[四]善戒此下附釋雲.以能修集壞苦故.修八正道.得無上正等菩提.次段文末同有結語.相例可知.
********
當知依此二種品忍各有三種.一耐他怨 注:
雲何菩薩耐他怨害忍。
謂諸菩薩猛利無間種種 長時從他怨害所生衆苦現在前時應如是學.如此是我自業過耳.由我先世自造種 種不淨業故今受如是種種苦果.我今於此無義利
又諸聲聞多分唯修自義利 行尚不應起能生自他衆苦不忍.何況我今正爲勤修他義利行而生不
菩薩如是 正思擇已勤修五想.於怨親中劣等勝品有樂有苦具德具失諸有情所能忍一切怨 害之苦。
雲何五想。
一宿生親善想.二隨順唯法想.三無常想.四苦想.五攝受想。
雲何菩 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宿生親善之想。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非易可得少分有情 經歷長世昔餘生中未曾爲我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親教軌範尊似尊等.如是如理正 思惟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捨怨憎想住親善想.依親善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雲何 注:
雲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無常想。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諸有 有情若生若長一切無常皆是死法.極報怨者謂斷彼命.
雲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苦想。
謂諸菩薩應如 是觀.若諸有情大興盛者尚爲三苦常所隨逐所謂行苦壞苦苦苦.況諸有情住衰損 者。
如是觀已應如是學.我今於此苦常隨逐諸有情所應勤方便令離衆苦不應於彼 重加其苦.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斷滅樂想生起苦想.依此苦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雲 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我爲一切有情之類發菩 注:
自無憤勃不報他怨
雲何菩薩安受衆苦忍。
謂諸菩薩應如是學. 我從昔來依欲行轉常求諸欲故意思擇爲諸苦因追求種種苦性諸欲.於追求時忍 受無量猛利大苦所謂種種殉利務農勤王等事.如是追求無義苦時令我具受種種 大苦皆由無智思擇過失.我今爲求能引安樂最勝善品尚應思擇忍受百千俱胝大 苦況少小苦而不忍受.如是如理正思惟故爲求菩提悉能忍受一切事苦。
雲何名爲 一切事苦。
當知此苦略有八種.一依止處苦.二世法處苦.三威儀處苦.四攝法處苦.五 乞行處苦.六勤勞處苦.七利他處苦.八所作處苦。
依止處苦者.依謂四依.由依此故於 善說法毗柰耶中出家受具成苾芻分.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