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八

關燈
離衰患無諸過罪.由諸菩薩思惟法時但依其義不依 文故於佛世尊一切所說密意語言能隨悟入.由諸菩薩普於一切黑說大說得善巧 故於真實義無物無法能傾能動.是諸菩薩正能悟入初思惟故能得先來所未得忍. 是諸菩薩由卽於此已所得忍數數作意令堅牢故能於其修隨順趣入.菩薩由是八 種相故能正修行正思所攝法隨法行。

    雲何菩薩於法正修。

    當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 奢摩他.二者毗鉢舍那.三者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四者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

    雲 何奢摩他。

    謂諸菩薩由[一]八種思善依持故於離言說唯事唯義所緣境中繫心令住.離 諸戲論離心[二]擾亂想作意故於諸所緣而作勝解.於諸定相令心內住安住等住廣說 乃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他。

    雲何毗鉢舍那。

    謂諸菩薩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卽於如先 所思惟法思惟其相如理簡擇最極簡擇極簡擇法廣說乃至覺明慧行.是名毗鉢舍 那。

    雲何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

    謂諸菩薩於奢摩他毗鉢舍那無間加行殷重加行恆 注: [一]善戒作四禪四無色定. [二]勘藏本.擾亂是第六轉聲.謂擾亂之想. ******************** 常修習.是名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

    雲何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

    謂諸菩薩卽於如 是止觀相中其心無動.於無功用離諸加行任運轉處攝受無亂.是名樂修習奢摩他 毗鉢舍那。

    當知此中是諸菩薩如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如是如是樂住奢摩他毗 鉢舍那.如如樂住奢摩他毗鉢舍那如是如是奢摩他毗鉢舍那清淨.如如奢摩他清 淨如是如是身安心安增長廣大.如如毗鉢舍那清淨如是如是若知若見增長廣大. 齊此名爲修所應作.謂於所依中應除遣麤重及於一切所知應清淨知見.如是一切 修所作業菩薩由前四種修相皆能成辦。

    雲何教授。

    當知教授略有八種.謂諸菩薩或 三摩地爲依止故或於長時共彼住故於彼慈悲欲爲教授.[一]或由其餘諸菩薩衆或由 如來爲作教授.於教授時[二]先當審諦尋思其心如實了知.尋思如實了知心已尋思其 根如實了知.尋思如實了知根已尋思意樂如實了知.尋思如實知意樂已尋思隨眠 如實了知.尋思如實知隨眠已如其所應隨其所宜示現種種所趣入門令其趣入.謂 [三]或修不淨或復修慈或修種種緣性緣起或修界差別或修阿那波那念.如其所應隨 注: [一]地持善戒俱缺此句. [二]地持善戒俱判下文爲八種教授.一者知心雲雲. [三]地持以此修不淨等合爲第五教授.以下斷未作謂作等爲後三教授.但善戒卽以不淨等分爲後四種也. ******************** 其所宜示現種種所趣入門令趣入已爲說能治常邊邪執處中之行爲說能治斷邊 邪執處中之行令其除捨未作謂作未得謂得未觸謂觸未證謂證諸增上慢。

    如是菩 薩八種教授當知略說三處所攝。

    雲何三處。

    一未住心者爲令住故令於所緣無倒係 念.二心已住者爲令獲得自義利故爲其宣說正方便道.三於自所作未究竟者令捨 中間所有留難。

    若知彼心根意樂隨眠已如其所應隨其所宜示現種種所趣入門令 其趣入當知是名未住心者爲令住故令於所緣無倒係念.若爲宣說能治斷常二邊 邪執處中之行當知是名心已住者爲令獲得自義利故爲其宣說正方便道.若令除 捨未作謂作廣說乃至未證謂證諸增上慢當知是名於自所作未究竟者令捨中間 所有留難.如是三處當知能攝八種教授。

    如是菩薩或由從[一]他得正教授.[二]或由施他無 倒教授能令所餘八力種姓漸得清淨漸得增長.謂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種姓諸 根勝劣智力種姓種種勝解智力種姓種種界智力種姓徧趣行智力種姓宿住隨念 智力種姓死生智力種姓漏盡智力種姓。

    雲何教誡。

    當知教誡略有五種.一者遮止有 注: [一]善戒雲.佛所或菩薩所. [二]地持善戒俱缺此語. ******************** 罪現行.二者開許無罪現行.三者若有於所遮止開許法中暫行犯者如法諫誨.四者 若有於彼法中數數輕慢而毀犯者以無染濁無有變異親善意樂[一]如法呵擯與作憶 念.五者若有於所遮止開許法中能正行者慈愛稱歎真實功德令其歡喜.當知是名 略說菩薩五種教誡.所謂遮止開許諫[二]誨呵擯慶慰。

    雲何菩薩方便所攝身語意業。

    當 知略說菩薩所有四種攝事是名方便.如世尊言菩薩成就四種攝事所攝方便方名 菩薩。

    復何因緣唯四攝事說名方便。

    謂諸菩薩略由如是攝事所攝四種方便於諸有 情普能攝受調伏成熟.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何等名爲四種方便。

    [三]一隨攝方便.二能攝 方便.三令入方便.四隨轉方便。

    若諸菩薩先行布施當知是名隨攝方便.何以故.先以 種種財物布施饒益有情爲欲令彼聽受所說奉教行故。

    若諸菩薩次行愛語於彼彼 處有愚癡者爲欲除彼所有愚癡令無餘故令其攝受瞻察正理.如是愛語當知名爲 能攝方便。

    若諸菩薩知彼有情攝受瞻察正道理已次行利行拔彼有情出不善處於 其善處勸導調伏安處建立.如是利行當知名爲令入方便。

    若諸菩薩如是方便令諸 注: [一]善戒分呵擯憶念爲二教誡.缺此第五教誡.別有一段文雲.若受教者如法而受.當恭敬至心瞻視供養雲雲. [二]原刻作悔.今依麗刻改.次同. [三]勘藏本四方便雲.饒益.攝入.令入.順成. ******************** 有情得趣入已最後與其於正事業同共修行令彼隨轉.由是因緣令所化者不作是 說汝自無有圓滿淨信圓滿屍[一]羅圓滿惠捨圓滿智慧何賴於善勸導於他諫誨呵擯 與作憶念.是故菩薩所行第四同事攝事當知是名隨轉方便。

    如是菩薩四種方便若 [二]總若別所攝身業語業意業是名方便所攝三業.於諸有情能正攝受調伏成熟。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八 注: [一]地持善戒次有圓滿聞之一義. [二]原刻作攝.今依麗刻及藏本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