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八

關燈
至安坐妙菩提座曾不爲女.一切[一]母邑性多煩惱性多惡慧.非諸稟 性多煩惱身多惡慧身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二]如是無上正等菩提如說自性應如實知. 如說最勝應如實知.如說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應如實知.如說出現應如實知.如 說差別應如實知。

    又此菩提爲不思議超過一切尋思道故.爲無有量無邊功德所集 成故.爲無有上生成一切聲聞獨覺及與如來諸功德故.是故唯佛所證菩提最上最 尊最妙最勝。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三]力種姓品第八 已說菩薩所應學處.如是應學我今當說。

    [四]嗢柁南曰. 勝解多.求法. 說法.修法行. 正教授.教誡. 方便攝三業。

     注: [一]藏本直譯作女人.地持善戒同. [二]善戒缺此段文.又自又此菩提以下一段地持缺文. [三]善戒作菩提分品第九. [四]藏本此爲前嗢柁南.有一頌半.地持善戒俱缺. ******************** 若諸菩薩欲於菩薩所應學處精勤修學.最初定應具多勝解.應求正法.應說正法.應 正修行法隨法行.應正教授.應正教誡.應住無倒教授教誡方便所攝身語意業。

    雲何 菩薩具多勝解。

    謂諸菩薩於其八種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爲先決定喜樂.[一]一者於 三寶功德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爲先決定喜樂謂於佛法僧真實功德具多勝解. 二者於佛菩薩威力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爲先決定喜樂謂於如前所說威力具 多勝解.三者於真實義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爲先決定喜樂謂於如前所說真實 義具多勝解.四者於因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爲先決定喜樂謂於種種如應所攝 無顛倒因具多勝解.五者於果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爲先決定喜樂謂於種種如 應所攝無顛倒果具多勝解。

    六者於應得義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爲先決定喜樂 謂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應得義我有堪任定當能得具多勝解.七者於得方便勝解依 處具足成就淨信爲先決定喜樂謂於一切菩薩學道能得[二]方便有此方便得應得義 具多勝解.八者於善言善語善說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爲先決定喜樂謂於契經 注: [一]此下一段藏本文略.但雲於佛法僧功德卽諸三寶功德.於佛菩薩威力卽如前所說雲雲.地持善戒大同. [二]善戒雲.方便者謂菩薩戒乃至三十七品. ******************** 應頌記別等法具多勝解。

    於此八種勝解依處應知菩薩由二因緣具多勝解.一者多 修勝解故.二者積集猛利忍故。

    彼諸菩薩求正法時當何所求.雲何而求.何義故求。

    謂 諸菩薩以要言之當求一切菩薩藏法聲聞藏法一切外論一切世間工業處論。

    當知 於彼十二分教方廣一分唯菩薩藏.所餘諸分有聲聞藏。

    一切外論略有三種.一者因 論.二者聲論.三者醫方論。

    一切世間工業處論非一衆多種種品類.謂金師鐵師末尼 師等工業智處。

    如是一切明處所攝有五明處.一內明處.二因明處.三聲明處.四醫方 明處.五工業明處.菩薩於此五種明處若正勤求則名勤求一切明處。

    諸佛語言名內 明論此幾相轉.如是乃至一切世間工巧業處名工業明論此幾相轉。

    謂內明論略二 相轉.一者顯示正因果相.二者顯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

    因明論亦二相轉.一者顯 示摧伏他論勝利相.二者[一]顯示免脫他論勝利相。

    聲明論亦二相轉.一者[二]顯示安立界 相能成立相.二者顯示語工勝利相。

    醫方明論四種相轉.一者顯示病體善巧相.二者 顯示病因善巧相.三者顯示斷已生病善巧相.四者顯示已斷之病當不更生善巧相。

     注: [一]地持雲.自申己義. [二]藏本雲.顯示字界相.顯示字善結合相. ******************** [一]一切世間工業明論顯示各別工巧業處所作成辦種種異相。

    雲何內明論顯示正因 果相。

    [二]謂有十種因.當知建立無顛倒因攝一切因或爲雜染或爲清淨或爲世間彼彼 稼穡等無記法轉。

    雲何十因。

    一隨說因.二觀待因.三牽引因.四攝受因.五生起因.六引 發因.七定別因.八同事因.九相違因.十不相違因。

    謂一切法名爲先故想.想爲先故說. 是名彼諸法隨說因。

    觀待此故此爲因故於彼彼事若求若取.此名彼觀待因.如觀待 手故手爲因故有執持業.觀待足故足爲因故有往來業.觀待節故節爲因故有屈伸 業.觀待饑渴故饑渴爲因故於諸飲食若求若取.隨如是等無量道理應當了知觀待 因相。

    一切種子望後自果名牽引因.除種子外所餘諸緣名攝受因.卽諸種子望初自 果名生起因.[三]卽初種子所生起果望後種子所牽引果名引發因.種種異類各別因緣 名定別因.[四]若觀待因若牽引因若攝受因若生起因若引發因若定別因如是諸因總 攝爲一名同事因.於所生法能障礙因名相違因.此障礙因若闕若離名不相違因。

    當 知相違略有六種.[五]一語言相違謂有一類或諸沙門或婆羅門所造諸論前後相違.二 注: [一]善戒缺此句. [二]勘藏本.意謂此等生起之十因安立爲不倒因.應知攝一切因雲雲. [三]善戒雲.如從子生穀.因穀生子.是名轉因. [四]此一段善戒文略.但雲.如地水火風名爲共因.犯四重罪恐害善法是名害因. [五]善戒合初二相違爲一.謂之聲害. ******************** 道理相違謂爲成立諸所成立諸所知義建立比量不與證成道理相應.三生起相違 謂所生法能生緣闕障生緣會.四同處相違謂明闇貪瞋苦樂等法.五怨敵相違謂毒 蛇鼠狼貓狸鼷鼠互爲怨敵惡知識等.六障治相違謂修不淨與諸貪欲修慈與瞋修 悲與害修七覺支八聖道支與三界繫一切煩惱.於此義中正意唯取生起相違。

    此一 切因二因所攝.一能生因.二方便因.當知此中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所餘諸 因名方便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