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等菩提.索訶界主大梵天王自然來
下殷勤勸請哀愍世間宣說正法.其定寂靜設大雲雷曾無覺受安然不起.爲菩薩時
注:
[一]善戒缺此句義.
********************
一切禽獸蠕動之類皆極仰信常來歸趣隨其所欲親附而住.旣成佛已下至傍生亦
來供養如彼獮猴獻清淨蜜世尊哀受歡喜舞躍.龍雲常候洗便降雨若出遊行止而
不落.菩薩如是若坐樹下一切枝條並皆垂影隨蔭其身曾無虧捨.證菩提已於六年
中魔求其便竟不能得.[一]常俱行念每恆現前由此念故受想尋思生住滅等無不覺了。
又佛成就俱生威力或有[二]見便饒益所攝.或有賢聖行住所攝。
見便饒益所攝俱生威 力者.謂諸世間若見如來癲癇心亂還得本心逆胎得順盲者得視聾者能聽懷貪欲 者得離貪纏懷瞋恚者得離瞋纏懷愚癡者得離癡纏.如是等類當知是名見便饒益 所攝俱生威力。
賢聖行住所攝俱生威力者.謂佛菩薩常右脅臥如師子王.雖現安處 草葉等蓐一脅而臥曾無動亂.一切如來應正等覺雖現睡眠而無轉側.大風卒起不 動身衣.行如師子步若牛王先擧右足方移左足.隨所行地高處便下下處遂高坦然 如掌無諸礫石甎瓦等物.心專遠離而入聚落隨所入門門若狹小自然高廣.食所食 時有粒皆碎無口不殫.如是等類當知是名賢聖行住所攝俱生威力。
[三]般涅槃時大地
注:
[一]地持雲.常得正念平等安住.
[二]藏本雲.由見及聖行住所攝亦作饒益.
[三]地持缺此一段.
********************
震動衆星晃耀交流而隕諸方一時歘然大熱徧滿虛空奏天大樂.如是無量甚希有
事皆是如來俱生威力非是神通威力所作。
如是名爲諸佛菩薩俱生威力。
雲何諸佛 菩薩威力與聲聞獨覺有共不共。
略由三相應知不共.一者微細故.二者品類故.三者 界故。
[一]諸佛菩薩於無量無數諸有情類及無量無數威力方便如所應作諸利益事皆
如實知無不能作是名微細.一切品類神通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悉皆成就是名品
類.以一切世界一切有情界爲威力境是名爲界。
聲聞但[二]以二千世界及有情界爲神
通境.獨覺但以三千世界爲神通境.何以故.由彼唯爲調伏一身而修正行非諸有情.
是故最極唯以一界爲神通境。
除上所說所餘諸佛菩薩威力[三]當知麤相與諸聲聞獨
覺等共。
如是諸佛菩薩威力聲聞獨覺尚不能及.何況所餘一切天人異生外道。
[四]諸佛
菩薩略有三種神變威力.一者神境神變所攝.二者記說神變所攝.三者教誡神變所
攝.當知此三如其所應攝入三種神通威力.謂神境智通威力心差別智通威力漏盡
智通威力。
注:[一]善戒雲.悉知一切衆生無量煩惱無量對治.
[二]地持雲.以二千世界內國土世界衆生世界.
[三]地持缺此句.
[四]善戒缺此一段.
********************
[一]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成熟品第六
雲何成熟。
當知成熟略有六種.一者成熟自性.二者所成熟補特伽羅.三者成熟差別. 四者成熟方便.五者能成熟補特伽羅.六者已成熟補特伽羅相。
雲何成熟自性。
謂由 有善法種子及數習諸善法故獲得能順二障斷淨增上身心有堪任性極調善性正 加行滿.安住於此若遇大師不遇大師皆有堪任有大勢力無間能證煩惱障斷所知 障斷.譬如癰痤熟至究竟無間可破說名爲熟.又如瓦器熟至究竟無間可用說名爲 熟.又如衆果熟至究竟無間可噉說名爲熟.如是由有善法種子及數修習諸善法故 獲得能順廣說乃至正加行滿無間能證二障清淨說名成熟.如是名爲成熟自性。
雲 何所成熟補特伽羅。
謂所成熟補特伽羅略有四種.一者住聲聞種[二]姓於聲聞乘應可
成熟補特伽羅.二者住獨覺種姓於獨覺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三者住佛種姓於無
上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四者住無種姓於往善趣應可成熟補特伽羅.諸佛菩薩於
此四事應當成熟如是四種補特伽羅.是名所成熟補特伽羅。
雲何成熟差別。
謂此差 注:[一]以下藏本卷第五.善戒作調伏品第七.
[二]原錯性.今依藏本及麗刻改.次俱同.
********************
別略有六種.一諸根成熟.二善根成熟.三智慧成熟.四下品成熟.五中品成熟.六上品
成熟。
諸根成熟者.謂夀量具足形色具足族姓具足自在具足信言具足大勢具足[一]人
性具足大力具足.此依身果異熟具足爲所依故堪任發起勇猛精進修諸善法.於勤
修集一切明處心無厭倦。
善根成熟者.謂性薄塵垢爲所依止.性於諸惡不善法中心 不樂入.諸蓋輕微尋思薄弱.柔和正直隨順而取。
智慧成熟者.謂具足正念爲性聰敏 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解善說惡說法義.能受能持能正通達具足成就俱生妙慧.依 此妙慧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令其心究竟解脫一切煩惱。
當知此中諸根成熟故解 脫異熟障.善根成熟故能解脫業障.智慧成熟故解脫煩惱障。
下品成熟者.謂二因緣 下品成熟.一者未久修習諸根善根智慧成熟因緣未極增長.二者串習下劣因緣。
中 品成熟者.謂卽於此二種因緣[二]隨一闕減隨一具足。
上品成熟者.謂二因緣俱無闕減。
雲何成熟方便。
當知此有[三]二十七種.一者界增長.二者現緣[四]攝受.三者趣入.四者攝樂.
五者初發處.六者非初發處.七者遠清淨.八者近清淨.九者加行.十者意樂.十一者財
注:
[一]善戒合次二具足爲一.文雲.男子之身無能勝者.
[二]善戒雲.於無量世修集善法得善根調伏.不得智慧調伏.
[三]善戒雲.二十三種.缺此第四第十五第二十七.又合此第二十一二爲一種.
[四]地持作饒益.次十一二種例同.與下二十三作攝取異.
********************
攝受.十二者法攝受.十三者神通引攝.十四者宣說正法.十五者隱密說法.十六者顯
了說法.十七者下品加行.十八者中品加行.十九者上品加行.二十者聽聞.二十一者
思惟.二十二者修習.二十三者攝受.二十四者降伏.二十五者自成熟.二十六者請他
成熟.二十七者俱成熟。
界增長者.謂本性善法種子具足爲所依止.先來串習諸善法 故後後位中善法種子轉增轉勝[一]生起堅住.是名界增長。
現緣攝受者.謂於現法中無 倒說法無倒受持如理修行法隨法行.當知界增長由先世因現在成熟.現緣攝受由 現在因現在成熟。
趣入者.謂得淨信增上力故.或有在家遠離惡行受持學處.[二]或趣非
家遠離諸欲受持學處。
攝樂者.謂依出離衆苦行迹及依遠離欲樂自苦二邊行迹.於 佛善說法毗奈耶真實聖教深生愛樂。
初發處者.謂卽最初於[三]可厭法深生厭離.於能
成辦真實理義如實了知有勝功德而創趣入.名初發處。
非初發處者.謂已趣
又佛成就俱生威力或有
見便饒益所攝俱生威 力者.謂諸世間若見如來癲癇心亂還得本心逆胎得順盲者得視聾者能聽懷貪欲 者得離貪纏懷瞋恚者得離瞋纏懷愚癡者得離癡纏.如是等類當知是名見便饒益 所攝俱生威力。
賢聖行住所攝俱生威力者.謂佛菩薩常右脅臥如師子王.雖現安處 草葉等蓐一脅而臥曾無動亂.一切如來應正等覺雖現睡眠而無轉側.大風卒起不 動身衣.行如師子步若牛王先擧右足方移左足.隨所行地高處便下下處遂高坦然 如掌無諸礫石甎瓦等物.心專遠離而入聚落隨所入門門若狹小自然高廣.食所食 時有粒皆碎無口不殫.如是等類當知是名賢聖行住所攝俱生威力。
如是名爲諸佛菩薩俱生威力。
雲何諸佛 菩薩威力與聲聞獨覺有共不共。
略由三相應知不共.一者微細故.二者品類故.三者 界故。
聲聞但
除上所說所餘諸佛菩薩威力
如是諸佛菩薩威力聲聞獨覺尚不能及.何況所餘一切天人異生外道。
注:
當知成熟略有六種.一者成熟自性.二者所成熟補特伽羅.三者成熟差別. 四者成熟方便.五者能成熟補特伽羅.六者已成熟補特伽羅相。
雲何成熟自性。
謂由 有善法種子及數習諸善法故獲得能順二障斷淨增上身心有堪任性極調善性正 加行滿.安住於此若遇大師不遇大師皆有堪任有大勢力無間能證煩惱障斷所知 障斷.譬如癰痤熟至究竟無間可破說名爲熟.又如瓦器熟至究竟無間可用說名爲 熟.又如衆果熟至究竟無間可噉說名爲熟.如是由有善法種子及數修習諸善法故 獲得能順廣說乃至正加行滿無間能證二障清淨說名成熟.如是名爲成熟自性。
雲 何所成熟補特伽羅。
謂所成熟補特伽羅略有四種.一者住聲聞種
雲何成熟差別。
謂此差 注:
諸根成熟者.謂夀量具足形色具足族姓具足自在具足信言具足大勢具足
善根成熟者.謂性薄塵垢爲所依止.性於諸惡不善法中心 不樂入.諸蓋輕微尋思薄弱.柔和正直隨順而取。
智慧成熟者.謂具足正念爲性聰敏 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解善說惡說法義.能受能持能正通達具足成就俱生妙慧.依 此妙慧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令其心究竟解脫一切煩惱。
當知此中諸根成熟故解 脫異熟障.善根成熟故能解脫業障.智慧成熟故解脫煩惱障。
下品成熟者.謂二因緣 下品成熟.一者未久修習諸根善根智慧成熟因緣未極增長.二者串習下劣因緣。
中 品成熟者.謂卽於此二種因緣
上品成熟者.謂二因緣俱無闕減。
雲何成熟方便。
當知此有
界增長者.謂本性善法種子具足爲所依止.先來串習諸善法 故後後位中善法種子轉增轉勝
現緣攝受者.謂於現法中無 倒說法無倒受持如理修行法隨法行.當知界增長由先世因現在成熟.現緣攝受由 現在因現在成熟。
趣入者.謂得淨信增上力故.或有在家遠離惡行受持學處.
攝樂者.謂依出離衆苦行迹及依遠離欲樂自苦二邊行迹.於 佛善說法毗奈耶真實聖教深生愛樂。
初發處者.謂卽最初於
非初發處者.謂已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