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

關燈
地持雲.因緣分齊.均無實有之意.今譯增文. [六]勘藏本.此段實有實事原皆無此實字. ******************** 假說所表。

    非無唯事而有色等假說所表。

    若唯有假無有實事.旣無依處假亦無有.是 則名爲壞諸法者。

    如有一類聞說難解大乘相應空性相應未極顯了密意趣義甚深 經典不能如實解所說義起不如理虛妄分別.由不巧便所引尋思起如是見立如是 論.一切唯假是爲真實.若作是觀名爲正觀。

    彼於虛假所依處所實有唯事撥爲非有. 是則一切虛假皆無.何當得有一切唯假是爲真實.由此道理彼於真實及以虛假二 種俱謗都無所有。

    由謗真實及虛假故當知是名[一]最極無者.如是無者一切有智同梵 行者不應共語不應共住.如是無者能自敗壞亦壞世間隨彼見者。

    世尊依彼密意說 言.寧如一類起我見者不如一類[二]惡取空者。

    何以故.起我見者唯於所知境界迷惑不 謗一切所知境界.不由此因墮諸惡趣.於他求法求苦解脫不爲虛誑不作稽留.於法 於諦亦能建立.於諸學處不生慢緩。

    惡取空者亦於所知境界迷惑亦謗一切所知境 界.由此因故墮諸惡趣.於他求法求苦解脫能爲虛誑亦作稽留.於法於諦不能建立. 於諸學處極生慢緩.如是損減實有事者於佛所說法毗柰耶甚爲失壞。

    雲何名爲惡 注: [一]勘藏本.意謂無見之最極者. [二]勘藏本.意謂顛倒取空者. ******************** 取空者。

    謂有沙門或婆羅門[一]由彼故空亦不信受.於此而空亦不信受.如是名爲惡取 空者。

    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實是無.於此而空此實是有.由此道理可說爲空.若說一切 都無所有.何處何者何故名空.亦不應言[二]由此於此卽說爲空.是故名爲惡取空者。

    雲 何復名善取空者。

    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卽由彼故正觀爲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卽由 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爲悟入空性如實無倒。

    謂於如前所說一切色等想事所說色 等假說性法都無所有.是故於此色等想事由彼色等假說性法說之爲空.於此一切 色等想事何者爲餘.謂卽色等假說所依。

    如是二種皆如實知.謂於此中實有唯事.於 唯事中亦有唯假.不於實無起增益執.不於實有起損減執.不增不減不取不捨.如實 了知如實真如離言自性.如是名爲善取空者.於空法性能以正慧妙善通達。

    如是隨 順證成道理應知諸法離言自性。

    復由至教應知諸法離言自性。

    如佛世尊轉有經中 爲顯此義而說頌曰.以彼彼諸名詮彼彼諸法.此中無有彼.是諸法法性。

    雲何此頌顯 如是義。

    謂於色等想法建立色等法名.卽以如是色等法名詮表隨說色等想法或說 注: [一]勘藏本雲.由何gan%-gis而空亦不信受.何者gan%爲空亦不信受.與下文何者何故名空相順.德光釋雲.由何空謂遣徧計性.何者空謂法自性卽空性.此指徧計圓成二性而言.今譯文雲於此而空.乃指依他性.疑誤. [二]勘藏本雲由彼卽彼des-nas,de-n~id爲空.德光釋雲.由彼徧計性卽彼徧計法爲空.今譯仍以於此爲言.與上文混. ******************** 爲色或說爲受或說爲想廣說乃至說爲涅槃.[一]於此一切色等想法色等自性都無所 有.亦無有餘色等性法.而於其中色等想法離言義性真實是有.當知卽是勝義自性 亦是法性。

    又佛世尊[二]義品中說.世間諸世俗牟尼皆不著.[三]無著孰能取見聞而不愛。

    雲 何此頌顯如是義。

    謂於世間色等想事所有色等種種假說名諸世俗.如彼假說於此 想事有其自性.如是世俗牟尼不著。

    何以故.以無增益損減見故.無有現前顛倒見故. 由此道理名爲不著。

    [四]如是無著誰復能取。

    由無見故於事不取增益損減.於所知境能 正觀察故名爲見.聽聞所知境界言說故名爲聞.依此見聞貪愛不生亦不增長.唯於 彼緣畢竟斷滅安住上捨故名不愛。

    又佛世尊爲彼散他迦多衍那作如是說.散他比 丘不依於地而修靜慮.不依於水不依於火不依於風.不依空處不依識處不依無所 有處不依非想非非想處.不依此世他世不依日月光輪.不依見聞覺知不依所求所 得不依意隨尋伺.不依一切而修靜慮。

    雲何修習靜慮比丘不依於地而修靜慮廣說 乃至不依一切而修靜慮。

    散他比丘.或有於地除遣地想.或有於水除遣水想.廣說乃 注: [一]勘藏本意謂此中施設色法之自性亦非卽色之自性.亦非彼中有別色等自性法.但由彼等色想法於離言義中是有性. [二]善戒雲.雜藏中說. [三]番本譯頌.三四句倒.文義更順. [四]勘藏本.意謂由此無着則無見.於事不由增損而取. ******************** 至或於一切除一切想.如是修習靜慮比丘不依於地而修靜慮廣說乃至不依一切 而修靜慮.如是修習靜慮比丘爲因陀羅爲伊舍那爲諸世主幷諸天衆遙爲作禮而 讚頌曰.敬禮吉祥士.敬禮士中尊我今不知汝依何修靜慮。

    雲何此經顯如是義。

    謂於 一切地等想事諸地等名施設假立名地等[一]想.卽此諸想於彼所有色等想事或起增 益或起損減。

    若於彼事起能增益有體自性執名增益想.起能損減唯事勝義執名損 減想.彼於此想能正除遣能斷能捨故名除遣。

    如是等類無量聖言名爲至教.由此如 來最勝至教應知諸法離言自性。

    問.若如是者何因緣故於一切法離言自性而起言 說。

    答.若不起言說則不能爲他說一切法離言自性.他亦不能聞如是義.若無有聞則 不能知此一切法離言自性.爲欲令他聞知諸法離言自性是故於此離言自性而起 言說。

    [二]又諸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不了知故從是因緣八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 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

    雲何名爲八種分別。

    一者自性分別.二者差別分別.三者總執 分別.四者我分別.五者我所分別.六者愛分別.七者非愛分別.八者彼俱相違分別。

    雲 注: [一]勘藏本.此謂意想h!au,c#es與前想事之謂名想minbtags者異. [二]藏本此段不晰.以三事與分別合說爲八善戒文略.又無生三事明文. ******************** 何如是八種分別能生三事。

    謂若自性分別若差別分別若總執分別[一]此三分別能生 分別戲論所依分別戲論所緣事.謂色等想事爲依緣故.名想言說所攝名想言說所 顯分別戲論卽於此事分別計度非一衆多品類差別。

    若我分別若我所分別此二分 別能生一切餘見根本及慢根本薩迦耶見及能生一切餘慢根本所有我慢。

    若愛分 別若非愛分別若彼俱相違分別如其所應能生貪欲瞋恚愚癡。

    是名八種分別能生 如是三事.謂分別戲論所依緣事見我慢事貪瞋癡事。

    當知此中分別戲論所依緣事 爲所依止生薩迦耶見及以我慢.薩迦耶見我慢爲依生貪瞋癡.由此三事普能顯現 一切世間流轉品法。

    雲何名爲自性分別。

    謂於一切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