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深
怖畏.亦於涅槃不多願樂。
若諸菩薩深怖涅槃卽便於彼涅槃資糧不能圓滿.由於涅 槃深怖畏故不見涅槃勝利功德.由不見故便於涅槃遠離一切清淨勝解。
若諸菩薩 於其涅槃多住願樂是則速疾入般涅槃.彼若速疾入般涅槃則便不能成熟佛法及 諸有情。
當知此中若不如實了知生死卽雜染心流轉生死.若於生死深心厭離卽便 速疾入般涅槃.若於涅槃深心怖畏卽於能證涅槃資糧不能圓滿.若於涅槃多住願 樂卽便速疾入般涅槃.是諸菩薩於證無上正等菩提無大方便。
若能如實了知生死 卽無染心流轉生死.若於生死不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卽不速疾入般涅槃.若於涅 注:[一]勘藏本雲.故處流轉中如實知彼流轉.文義更明.
[二]以下藏本卷第三.
********************
槃不深怖畏卽能圓滿涅槃資糧.雖於涅槃見有微妙勝利功德而不深願速證涅槃.
是諸菩薩於證無上正等菩提有大方便。
是大方便依止最勝空性勝解.是故菩薩修 習學道所攝最勝空性勝解名爲能證如來妙智廣大方便。
又諸菩薩由能深入法無 我智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如實知已.[一]達無少法及少品類可起分別.唯取其事唯取真
如.不作是念此是唯事是唯真如.但行於義。
[二]如是菩薩行勝義故於一切法平等平等
以真如慧如實觀察.於一切處具平等見具平等心得最勝捨.依止此捨於諸明處一
切善巧勤修習時雖復遭遇一切劬勞一切苦難而不退轉.速疾能令身無勞倦心無
勞倦於諸善巧速能成辦得大念力.不因善巧而自貢高亦於他所無有祕吝.於諸善
巧心無怯弱.有所堪能所行無礙.具足堅固鉀鎧加行。
是諸菩薩於生死中如如流轉 遭大苦難.如是如是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堪能增長。
如如獲得尊貴殊勝.如是如是於 諸有情憍慢漸減。
如如證得智慧殊勝.如是如是倍於他所難詰諍訟諠雜語論本惑 隨惑犯禁現行能數觀察深心棄捨。
如如功德展轉增長.如是如是轉覆自善不求他 注:[一]勘藏本.意謂除唯事或唯真如可取.無少法可如彼生分別.
[二]勘藏本雲.彼一切法真如相似平等.以如實智相觀.德光釋雲諸法離言自性無差別也.真如屬一切法爲文.意義較顯.
********************
知亦不希求利養恭敬。
如是等類菩薩所有衆多勝利是菩提分隨順菩提皆依彼智. 是故一切已得菩提當得今得皆依彼智除此更無若劣若勝。
又諸菩薩乘禦如是無 戲論理獲得如是衆多勝利.爲自成熟諸佛法故爲成熟他三乘法故修行正行。
[一]彼於
如是修正行時於自身財遠離貪愛.於諸衆生學離貪愛能捨身財.唯爲利益諸衆生
故。
又能防護極善防護由身語等修學律儀.性不樂惡性極賢善。
又能忍他一切侵惱. 於行惡者能學堪忍.性薄瞋忿不侵惱他。
又能勤修一切明處令其善巧.爲斷衆生一 切疑難.爲惠衆生諸饒益事.爲自攝受一切智因。
又能於內安住其心令心善定.於心 安住常勤修學.爲淨修治四種梵住.爲能遊戲五種神通.爲能成立利衆生事.爲欲除 遣精進修學一切善巧所生勞倦。
又性黠慧成極真智.爲極真智常勤修學.爲自當來 般涅槃故修習大乘。
又諸菩薩卽於如是修正行時於具功德諸有情所常樂現前供 養恭敬.於具過失諸有情所常樂現前發起最勝悲心愍心隨能隨力令彼除斷所有 過失.於己有怨諸有情所常起慈心隨能隨力無諂無誑作彼種種利益安樂.令彼怨 注:[一]善戒此一大段純從意譯.文極不次.藏本每段末句皆雲亦復修學.意義最顯.今譯亦參差不明.
********************
者意樂加行所有過失及怨嫌心自然除斷.於己有恩諸有情所善知恩故若等若增
現前酬報隨能隨力如法令其意望滿足.雖無力能彼若求請卽於彼彼所作事業示
現殷重精勤營務終不頓止彼所悕求雲何令彼知我無力非無欲樂。
如是等類當知 名爲菩薩乘禦無戲論理依極真智修正加行。
以何道理應知諸法離言自性。
謂一切 法假立自相或說爲色或說爲受如前廣說乃至涅槃.當知一切唯假建立非有自性. 亦非離彼別有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如是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說.亦非一切都 無所有。
如是非有亦非一切都無所有雲何而有。
謂[一]離增益實無妄執及離損減實有
妄執如是而有.卽是諸法勝義自性.當知唯是無分別智所行境界。
若於[二]諸法諸事隨
起言說卽於彼法彼事有自性者.如是一法一事應有衆多自性.何以故.以於一法一
事制立衆多假說而詮表故。
[三]亦非衆多假說詮表決定可得謂隨一假說於彼法彼事
有體有分有其自性非餘假說.是故一切假說[四]若具不具於一切法於一切事皆非有
體有分有其自性。
又如前說色等諸法若隨假說有自性者.要先有事然後隨欲制立 注:[一]藏本雲.離增益自相非有執及損減真實執.
[二]此以法事分言.德光釋雲.無色爲法.有色爲事.
[三]勘藏本.意謂亦非決定得由有衆多假說故.卽隨一假說於彼法彼事爲體爲自性.餘說則非.
[四]勘藏本.意謂若全若分.地持雲.多名一名.
********************
假說.先未制立彼假說時彼法彼事應無自性。
若無自性無事制立假說詮表不應道 理.假說詮表旣無所有彼法彼事隨其假說而有自性不應道理。
又若諸色未立假說 詮表已前先有[一]色性後依色性制立假說攝取色者.是則離色假說詮表於[二]色想法於
色想事應起色覺.而實不起.由此[三]因緣由此道理當知諸法離言自性。
如說其色.如是 受等如前所說乃至涅槃應知亦爾。
有二種人於佛所說法毗柰耶俱爲失壞.一者於 色等法於色等事謂有[四]假說自性自相於實無事起增益執.二者於假說相處於假說
相依離言自性勝義法性謂一切種皆無所有於實有事起損減執。
於實無事起增益 執妄立法者所有過失已具如前顯了開示.於色等法實無事中起增益執有過失故 於佛所說法毗柰耶甚爲失壞.於[五]色等法實有唯事起損減執壞諸法者所有過失由
是過失於佛所說法毗柰耶甚爲失壞我今當說。
謂若於彼色等諸法[六]實有唯事起損
減執卽無真實亦無虛假.如是二種皆不應理。
譬如要有色等諸藴方有假立補特伽 羅.非無實事而有假立補特伽羅.如是要有色等諸法實有唯事方可得有色等諸法 注:[一]勘藏本雲.本性是色.地持雲.本來自性是色.意義更顯.
[二]勘藏本.意謂應謂爲色之法.
[三]勘藏本.此是宗因之因.
[四]勘藏本.意謂假說自性之自相.
[五]勘藏本雲.諸法之唯事.
若諸菩薩深怖涅槃卽便於彼涅槃資糧不能圓滿.由於涅 槃深怖畏故不見涅槃勝利功德.由不見故便於涅槃遠離一切清淨勝解。
若諸菩薩 於其涅槃多住願樂是則速疾入般涅槃.彼若速疾入般涅槃則便不能成熟佛法及 諸有情。
當知此中若不如實了知生死卽雜染心流轉生死.若於生死深心厭離卽便 速疾入般涅槃.若於涅槃深心怖畏卽於能證涅槃資糧不能圓滿.若於涅槃多住願 樂卽便速疾入般涅槃.是諸菩薩於證無上正等菩提無大方便。
若能如實了知生死 卽無染心流轉生死.若於生死不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卽不速疾入般涅槃.若於涅 注:
是大方便依止最勝空性勝解.是故菩薩修 習學道所攝最勝空性勝解名爲能證如來妙智廣大方便。
又諸菩薩由能深入法無 我智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如實知已.
是諸菩薩於生死中如如流轉 遭大苦難.如是如是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堪能增長。
如如獲得尊貴殊勝.如是如是於 諸有情憍慢漸減。
如如證得智慧殊勝.如是如是倍於他所難詰諍訟諠雜語論本惑 隨惑犯禁現行能數觀察深心棄捨。
如如功德展轉增長.如是如是轉覆自善不求他 注:
如是等類菩薩所有衆多勝利是菩提分隨順菩提皆依彼智. 是故一切已得菩提當得今得皆依彼智除此更無若劣若勝。
又諸菩薩乘禦如是無 戲論理獲得如是衆多勝利.爲自成熟諸佛法故爲成熟他三乘法故修行正行。
又能防護極善防護由身語等修學律儀.性不樂惡性極賢善。
又能忍他一切侵惱. 於行惡者能學堪忍.性薄瞋忿不侵惱他。
又能勤修一切明處令其善巧.爲斷衆生一 切疑難.爲惠衆生諸饒益事.爲自攝受一切智因。
又能於內安住其心令心善定.於心 安住常勤修學.爲淨修治四種梵住.爲能遊戲五種神通.爲能成立利衆生事.爲欲除 遣精進修學一切善巧所生勞倦。
又性黠慧成極真智.爲極真智常勤修學.爲自當來 般涅槃故修習大乘。
又諸菩薩卽於如是修正行時於具功德諸有情所常樂現前供 養恭敬.於具過失諸有情所常樂現前發起最勝悲心愍心隨能隨力令彼除斷所有 過失.於己有怨諸有情所常起慈心隨能隨力無諂無誑作彼種種利益安樂.令彼怨 注:
如是等類當知 名爲菩薩乘禦無戲論理依極真智修正加行。
以何道理應知諸法離言自性。
謂一切 法假立自相或說爲色或說爲受如前廣說乃至涅槃.當知一切唯假建立非有自性. 亦非離彼別有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如是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說.亦非一切都 無所有。
如是非有亦非一切都無所有雲何而有。
謂
若於
又如前說色等諸法若隨假說有自性者.要先有事然後隨欲制立 注:
若無自性無事制立假說詮表不應道 理.假說詮表旣無所有彼法彼事隨其假說而有自性不應道理。
又若諸色未立假說 詮表已前先有
如說其色.如是 受等如前所說乃至涅槃應知亦爾。
有二種人於佛所說法毗柰耶俱爲失壞.一者於 色等法於色等事謂有
於實無事起增益 執妄立法者所有過失已具如前顯了開示.於色等法實無事中起增益執有過失故 於佛所說法毗柰耶甚爲失壞.於
謂若於彼色等諸法
譬如要有色等諸藴方有假立補特伽 羅.非無實事而有假立補特伽羅.如是要有色等諸法實有唯事方可得有色等諸法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