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現法自利.如是菩薩所化有情由此獲得現法利益
當知卽是現法利他。
若於欲界能獲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及能當生靜慮無色.[二]若
生靜慮及無色中能獲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若現法中與憂苦俱數數思擇修習
善因.是名菩薩修習後法自利利他。
若諸菩薩於現法中與喜樂俱修習當來財寶具 足自體具足所有善因及非退分靜慮無色一切等至.是名菩薩現法後法自利利他。
雲何畢竟及不畢竟自利利他。
謂於欲界財寶具足自體具足若因若果及諸異生世 間清淨若因若果是不畢竟自利利他.若諸煩惱一切永斷若諸所有八支聖道若此 爲依獲得一切世間善法是名畢竟自利利他。
由三因緣應知畢竟及不畢竟.一由自 性故.二由退不退故.三由受用果有盡無盡故。
由自性故者.究竟涅槃名爲畢竟.一切 注:[一]勘藏本雲.爲現時樂及依以現成利他故依止靜慮.地持亦雲依於此世爲利衆生依於諸禪.德光釋雲.成利他者.顯其體性.今譯不成利他.疑誤.
[二]藏本缺此句.地持同.
********************
有爲名不畢竟。
由退不退及受用果有盡無盡故者.八支聖道無有退故及受用果無 有盡故名爲畢竟.其餘一切善有漏法由有退故及受用果有終盡故名不畢竟。
如是 菩薩十種自利利他若略若廣菩薩隨力隨能當勤修學.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過去未 來所有一切已學當學自利利他亦皆唯有如此十種自利利他.除此無有若過若[一]增。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二]真實義品第四
雲何真實義。
謂略有二種.一者依如所有性諸法真實性.二者依盡所有性諸法一切 性.如是諸法真實性一切性應知總名真實義。
[三]此真實義品類差別復有四種.一者世
間極成真實.二者道理極成真實.三者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四者所知障淨智所行
真實。
雲何世間極成真實。
謂一切世間於彼彼事隨順[四]假立世俗串習悟入覺慧所見
同性.[五]謂地唯是地非是火等.如地如是水火風色聲香味觸飲食衣乘諸莊嚴具資產
什物塗香華鬘歌舞伎樂種種光明男女承事田園邸店宅舍等事當知亦爾.苦唯是
苦非是樂等.樂唯是樂非是苦等。
以要言之.此卽如此非不如此是卽如是非不如是 注:[一]善戒文末附註雲.若菩薩不能修學是十法.則不能得菩薩禁戒.
[二]善戒作真實義品第五.勘藏本.真實義意謂真實性之義.
[三]地持雲.此二法性.德光釋雲.卽由上二種差別也.
[四]藏本作施設.德光釋雲.名想也.
[五]德光釋雲.謂此事之名爲此也.
********************
決定勝解所行境事.一切世間[一]從其本際展轉傳來想自分別共所成立.不由思惟籌
量觀察然後方取.是名世間極成真實。
雲何道理極成真實。
[二]謂諸智者有道理義諸聰
叡者諸黠慧者能尋思者能伺察者住尋伺地者具自辯才者居異生位者隨觀察行
者依止現比及至教量極善思擇決定智所行所知事.由證成道理所建立所施設義.
是名道理極成真實。
雲何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
謂一切聲聞獨覺若無漏智若能引 無漏智若無漏後得世間智所行境界.是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
由緣此爲境從煩 惱障智得清淨於當來世無障礙住.是故說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
此復雲何。
謂四 聖諦.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三]卽於如是四聖諦義極善思擇證入現
觀.入現觀已如實智生。
此諦現觀聲聞獨覺能觀唯有諸藴可得除諸藴外我不可得. 數習緣生諸行生滅相應慧故數習異藴補特伽羅無性見故發生如是聖諦現觀。
雲 何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
謂於所知能礙智故名所知障.從所知障得解脫智所行境 界當知是名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
此復雲何。
[四]謂諸菩薩諸佛世尊入法無我入已善
注:
[一]勘藏本.意謂由展轉傳來之名自生分別.以是共許.乃至如是事體是爲世間極成真實.
[二]地持善戒此處總雲如世智人.不別詳擧.德光釋雲.智者是標.次二是釋.尋思者標次五是釋.
[三]勘藏本雲.彼智卽於四聖諦中思擇乃至得現觀巳而生.文義較顯.
[四]藏本雲.依一切法離言自性.諸菩薩世尊智入法無我.入巳極淨.由假說自性無分別及平等所行境界雲雲.德光釋雲.是謂假說自性二無分別.卽能所知平等平等.與今譯意異.
********************
淨.於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平等平等無分別智所行境界.如是境界爲最第一
真如無上所知邊際.齊此一切正法思擇皆悉退還不能越度。
又安立此真實義相當 知卽是無二所顯.所言二者謂有非有。
此中有者.謂所安立假說自性.卽是世間長時 所執.亦是世間一切分別戲論根本.或謂爲色受想行識.或謂眼耳鼻舌身意.或謂爲 地水火風.或謂色聲香味觸法.或謂爲善不善無記.或謂生滅或謂緣生.或謂過去未 來現在.或謂有爲或謂無爲.或謂此世或謂他世或謂日月.或復謂爲所見所聞所覺 所知所求所得意隨尋伺.最後乃至或謂涅槃.如是等類[一]是諸世間共了諸法假說自
性是名爲有。
言非有者.謂卽諸色假說自性乃至涅槃假說自性[二]無事無相假說所依
一切都無.假立言說依彼轉者皆無所有是名非有。
先所說有今說非有.有及非有二 俱遠離法相所攝真實性事是名無二。
由無二故說名中道.遠離二邊亦名無上.佛世 尊智於此真實已善清淨.諸菩薩智於此真實[三]學道所顯。
又卽此慧是諸菩薩能得無 上正等菩提廣大方便.何以故.以諸菩薩[四]處於生死彼彼生中修空勝解善能成熟一
注:
[一]勘藏本.意謂此諸共許假說自性之法是世間有.
[二]勘藏本.意謂卽彼等無事無相爲依而有假說.
[三]地持雲.所應修學.
[四]勘藏本.意謂由於空勝解故於彼彼生中能自成熟一切佛法雲雲.
********************
切佛法及諸有情.[一]又能如實了知生死不於生死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若諸菩薩不
能如實了知生死則不能於貪瞋癡等一切煩惱深心棄捨.不能棄捨諸煩惱故便雜
染心受諸生死.由雜染心受生死故不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
若諸菩薩於其生 死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是則速疾入般涅槃.彼若速疾入般涅槃尚不能成熟一切 佛法及諸有情況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二]又諸菩薩由習如是空勝解故則於涅槃不
若於欲界能獲他世財寶具足自體具足及能當生靜慮無色.
若諸菩薩於現法中與喜樂俱修習當來財寶具 足自體具足所有善因及非退分靜慮無色一切等至.是名菩薩現法後法自利利他。
雲何畢竟及不畢竟自利利他。
謂於欲界財寶具足自體具足若因若果及諸異生世 間清淨若因若果是不畢竟自利利他.若諸煩惱一切永斷若諸所有八支聖道若此 爲依獲得一切世間善法是名畢竟自利利他。
由三因緣應知畢竟及不畢竟.一由自 性故.二由退不退故.三由受用果有盡無盡故。
由自性故者.究竟涅槃名爲畢竟.一切 注:
由退不退及受用果有盡無盡故者.八支聖道無有退故及受用果無 有盡故名爲畢竟.其餘一切善有漏法由有退故及受用果有終盡故名不畢竟。
如是 菩薩十種自利利他若略若廣菩薩隨力隨能當勤修學.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過去未 來所有一切已學當學自利利他亦皆唯有如此十種自利利他.除此無有若過若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
謂略有二種.一者依如所有性諸法真實性.二者依盡所有性諸法一切 性.如是諸法真實性一切性應知總名真實義。
雲何世間極成真實。
謂一切世間於彼彼事隨順
以要言之.此卽如此非不如此是卽如是非不如是 注:
雲何道理極成真實。
雲何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
謂一切聲聞獨覺若無漏智若能引 無漏智若無漏後得世間智所行境界.是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
由緣此爲境從煩 惱障智得清淨於當來世無障礙住.是故說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
此復雲何。
謂四 聖諦.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
此諦現觀聲聞獨覺能觀唯有諸藴可得除諸藴外我不可得. 數習緣生諸行生滅相應慧故數習異藴補特伽羅無性見故發生如是聖諦現觀。
雲 何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
謂於所知能礙智故名所知障.從所知障得解脫智所行境 界當知是名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
此復雲何。
又安立此真實義相當 知卽是無二所顯.所言二者謂有非有。
此中有者.謂所安立假說自性.卽是世間長時 所執.亦是世間一切分別戲論根本.或謂爲色受想行識.或謂眼耳鼻舌身意.或謂爲 地水火風.或謂色聲香味觸法.或謂爲善不善無記.或謂生滅或謂緣生.或謂過去未 來現在.或謂有爲或謂無爲.或謂此世或謂他世或謂日月.或復謂爲所見所聞所覺 所知所求所得意隨尋伺.最後乃至或謂涅槃.如是等類
言非有者.謂卽諸色假說自性乃至涅槃假說自性
先所說有今說非有.有及非有二 俱遠離法相所攝真實性事是名無二。
由無二故說名中道.遠離二邊亦名無上.佛世 尊智於此真實已善清淨.諸菩薩智於此真實
又卽此慧是諸菩薩能得無 上正等菩提廣大方便.何以故.以諸菩薩
若諸菩薩於其生 死以無常等行深心厭離是則速疾入般涅槃.彼若速疾入般涅槃尚不能成熟一切 佛法及諸有情況能證無上正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