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

關燈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自他利品第三之二 雲何菩薩因攝果攝自利利他。

    略說應知三因三果。

    何等爲三。

    一者異熟因異熟果.二 者福因福果.三者智因智果。

    雲何異熟。

    謂略有八.一者夀量具足.二者形色具足.三者 族姓具足.四者自在具足.五者信言具足.六者大勢具足.七者人性具足.八者大力具 足。

    [一]若諸菩薩長夀久住.是名菩薩夀量具足。

    形色端嚴衆所樂見顏容姝妙.是名菩薩 形色具足。

    生豪貴家.是名菩薩族姓具足。

    得大財位有大朋翼具大僚屬.是名菩薩自 在具足。

    衆所信奉訟斷取則.不行諂誑僞鬥稱等.所受寄物終不差違.於諸有情言無 虛妄.以是緣故凡有所說無不信受是名菩薩信言具足。

    有大名稱流聞世間.所謂具 足勇健精進剛毅敏捷審悉善戒種種伎藝工巧業處展轉妙解出過餘人.由此因緣 注: [一]善戒此一大段合因而說.與下文重複. ******************** 世所珍敬爲諸大衆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是名菩薩大勢具足。

    具丈夫分成就男根.是 名菩薩人性具足。

    爲性少疾或全無病有大堪能.是名菩薩大力具足。

    雲何異熟因。

    謂 諸菩薩於諸衆生不加傷害遠離一切傷害意樂.是名菩薩夀量具足因。

    惠施光明鮮 淨衣物.是名菩薩形色具足因。

    於諸衆生捨離憍慢.是名菩薩族姓具足因。

    於資生具 有所匱乏遊行乞匄諸衆生所隨欲惠施.是名菩薩自在具足因。

    [一]所言誠諦亦不好習 乖離麤獷不相應語.是名菩薩信言具足因。

    攝持當來種種功德於自身中發弘誓願 供養三寶及諸尊長.是名菩薩大勢具足因。

    樂丈夫體厭婦女身深見過患由二因緣 施他人性.一者女人樂女身者勸令厭離解脫女身.二者丈夫將失男根方便護攝令 不失壞及說正法令得男身.是名菩薩人性具足因。

    於諸衆生以身供事隨其所作如 法事業皆往營助.如己力能以其正法不以卒暴用能增長身心勢力餅飯糜等種種 飲食施諸衆生.是名菩薩大力具足因。

    當知前說八種異熟以此所說八種爲因。

    又此 諸因略由三緣而得增長能感圓滿增上廣大異熟令起。

    何等三緣。

    一心清淨.二加行 注: [一]勘地持.意謂離口四過也. ******************** 清淨.三田清淨。

    若於無上正等菩提清淨意樂用彼善根決定迴向猛利意樂純厚廣 大淨信修行.見同法者深生歡喜日夜刹那於多隨法隨尋隨伺.名心清淨。

    卽於其中 長時數習無間所作[一]常委所作.他於此善若未受行讚美令受.若已受行讚美令喜.卽 於如是所有善根安處建立.名加行清淨。

    當知略說能正發起如是加行及正安住此 加行果名田清淨。

    雲何異熟果。

    謂諸菩薩夀量具足故能於長時修習善品依自他利 積集增長無量善根.是名菩薩夀量具足果。

    若諸菩薩形色具足故大衆愛樂.衆愛樂 故鹹共歸仰.如是形色可愛樂故一切大衆鹹歸仰故凡所發言無不聽用.是名菩薩 形色具足果。

    若諸菩薩族姓具足故大衆尊敬供養稱讚.衆所尊敬供養稱讚故於彼 彼事勸諸衆生精勤修學無不敬用速疾修行無違無犯.是名菩薩族姓具足果。

    若諸 菩薩自在具足故能以布施攝諸衆生速令成熟.是名菩薩自在具足果。

    若諸菩薩信 言具足故能以愛語利行同事攝諸衆生速令成熟.是名菩薩信言具足果。

    若諸菩薩 大勢具足故於諸衆生種種事業皆能營助施布恩德.由此恩德感衆生心彼知恩故 注: [一]勘地持.意謂精進無間. ******************** 鹹來歸仰.所出言教速疾隨轉恭敬信用.是名菩薩大勢具足果。

    若諸菩薩人性具足 故成就男根堪爲一切勝功德器.能於一切所作事業思擇一切所知境界都無所畏 無礙而行.一切有情於一切時皆來臻赴同共集會.屏處露處言論同止受用飲食皆 無嫌礙.是名菩薩人性具足果。

    若諸菩薩大力具足故於能引攝善法加行及能饒益 有情加行皆無厭倦.勇猛精進堅固精進速證通慧.是名菩薩大力具足果。

    若諸菩薩 成就如是八種異熟具八種果能善饒益一切有情隨順生起一切佛法.菩薩安住異 熟果中於諸有情種種衆多利益事業自有力能及善安處所化有情彼於自事隨順 而作.如是乃名隨其所欲所作成辦。

    若諸菩薩自有力能不善安處所化有情彼於自 事不隨順作.如是於他所作利益不名熾盛不名隨順.由是因緣不名能作他利益事。

     若諸菩薩自無力能而善安處所化有情彼於自事隨順而作.如是於他所作利益不 名熾盛不名隨順.由是因緣不名能作他利益事。

    是故菩薩要具二事方於有情所作 利益名爲熾盛名爲隨順.由是因緣乃名能作他利益事。

    如是菩薩住異熟果自能成 ******************** 熟一切佛法亦能令他於三乘道隨其所應速得成熟.又能令自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亦能令他已成熟者速得解脫。

    由諸菩薩安住八種異熟果中能使有情利益安樂.是 故一切有情所處空無義利無始生死菩薩處之能令不空有大義利。

    雲何爲福.雲何 爲智。

    謂略說福卽是三種波羅蜜多.一施波羅蜜多.二戒波羅蜜多.三忍波羅蜜多。

    智 唯一種波羅蜜多.謂慧波羅蜜多。

    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應知通二分.一者福分.二者智 分.若依精進修行布施受護淨戒及修慈等四種無量如是等類所有精進名爲福分. 若依精進習聞思修所成三慧修藴善巧修界善巧修處善巧修緣起善巧修處非處 善巧修能觀察苦爲真苦集爲真集滅爲真滅道爲真道及於一切善不善法有罪無 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幷廣分別緣生法中皆能如實思擇觀察如是等類所有精進 名爲智分.若依靜慮修習慈等四種無量如是等類所有靜慮名爲福分.若依靜慮能 修如前精進中說藴善巧等如是等類所有靜慮名爲智分。

    如是福智略有六種.一一 分別應知無量。

    雲何福因.雲何智因。

    略說應知[一]福因智因總有三種.一者於福於智能 注: [一]善戒別出三福因.信心發心親近善友.二智因.善不善. ******************** 得能住能增長欲.二者於福於智善能隨順無違背緣.三者於福於智先已串習。

    此中 隨順無違背緣者.謂顛倒緣不現在前不會遇性.不顛倒緣正現在前正會遇性.若遇 惡友倒說福智或倒作意顛倒而取名顛倒緣現前會遇.與此相違所有白品當知名 爲不顛倒緣現前會遇。

    若於福智能得能住及能增長勤修習障遠離不起當知是名 無違背緣。

    若諸菩薩於此三種福智因中隨有所闕當知不能生福生智。

    雲何福果.雲 何智果。

    謂諸菩薩依止福故雖復長時流轉生死不爲極苦之所損惱.又隨所欲能攝 衆生爲作義利.依止智故所攝受福是正非邪.又能起作種種無量善巧事業乃至究 竟當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是略說福果智果如其所應當知四種.品類差別復有無量。

     應知此中若異熟體若異熟因若異熟果如是一切皆依於福從福所生.福復依智從 智所起.是故二種於證無上正等菩提雖俱是勝.而於其中福爲最勝智爲無上.若諸 菩薩於福於智隨闕一種決定不能證於無上正等菩提。

    是名菩薩因攝果攝自利利 他。

    雲何菩薩現法後法自利利他。

    謂諸菩薩以如正理工巧業處士夫作用積集財物. ******************** 卽於如是所集財物知量受用.又先所造可愛果業異熟果熟於現法中受用彼果.又 諸菩薩於諸靜慮善迴轉者[一]爲欲獲得現法樂住於現法中依此靜慮不爲成立利他 事故依此靜慮.又諸如來現法涅槃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能得現法涅槃諸有爲 法.是名菩薩現法自利。

    如諸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