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一]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種姓品第一
[二]如是已說獨覺地.雲何菩薩地。
嗢柁南曰. 初持.次相.分. 增上意樂.住. 生.攝受.地.行. 建立最爲後。
有十法具攝大乘菩薩道及果。
何等爲十。
一者持.二者相.三者分.四者增上意樂.五者 住.六者生.七者攝受.八者地.九者行.十者[三]建立。
雲何名持。
謂[四]諸菩薩自乘種姓最初發
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爲持。
何以故.以諸菩薩自乘種姓爲依止故爲建立故有 所堪任有大勢力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自乘種姓爲諸菩薩堪任性持。
以諸 菩薩最初發心爲所依止爲建立故[五]於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於六波羅蜜多於福德資
糧智慧資糧於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學.是故說彼最初發心[六]爲諸菩薩行加行持。
以 注:[一]以下藏本卷第一.總題曰瑜伽行地中菩薩地.品目同此.地持作初方便處種姓品第一.善戒善行性品第二.其卷首有序品第一.略謂佛在舍衛祗陀林與比丘菩薩俱.因舍利弗問.說菩薩雲何乃能受戒.又因優波離問.說菩薩戒與聲聞種種異.又因文殊問.說法性畢竟調.爲不知者說戒雲雲.
[二]藏本缺此二句.又嗢柁南在次段長行末後出.
[三]藏本雲安住.次俱同.
[四]善戒但以種姓爲持.發心道品皆釋成種姓也.
[五]勘藏本雲.於施能學乃至於慧能學.如是於六度福資糧慧資糧雲雲.地持文同.今譯於福德句於字衍文.
[六]勘藏本.意謂以能加行菩薩行而名爲持.
********************
諸菩薩一切所行菩提分法爲所依止爲建立故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一切
所行菩提分法爲所圓滿大菩提持。
住無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故雖有發心及行加 行爲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由此道理雖未發心未修菩薩所行加行 若有種姓當知望彼而得名持。
又住種姓補特伽羅若不發心不修菩薩所行加行雖 有堪任而不速證無上菩提.與此相違當知速證。
又此種姓已說名持.亦名爲助.亦名 爲因.亦名爲依.亦名階級.亦名前導.亦名舍宅。
如說種姓.最初發心所行加行應知亦 爾。
雲何種姓。
謂略有二種.一[一]本性住種姓.二習所成種姓。
本性住種姓者.謂諸菩薩六 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姓。
習所成種姓者.謂 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姓。
此中義意二種皆取。
又此種姓亦名種子.亦名爲 界.亦名爲[二]性。
又此種姓未習成果說名爲細.未有果故.已習成果說名爲麤.與果俱故。
若諸菩薩成就種姓尚過一切聲聞獨覺.何況其餘一切有情.當知種姓無上最勝。
何 以故.略有二種淨.一煩惱障淨.二所知障淨.一切聲聞獨覺種姓唯能當證煩惱障淨 注:[一]勘藏本.意謂由自性而住之種姓.本性原作本姓.今依麗刻及番本改.
[二]原刻作姓.今依麗刻及藏本改.謂自性也.
********************
不能當證所知障淨.菩薩種姓亦能當證煩惱障淨亦能當證所知障淨.是故說言望
彼一切無上最勝。
復由四事當知菩薩勝於一切聲聞獨覺。
何等爲四。
一者根勝.二者 行勝.三者善巧勝.四者果勝。
言根勝者.謂諸菩薩本性利根.獨覺中根.聲聞輭根.是名 根勝。
言行勝者.謂諸菩薩亦能自利亦能利他利益安樂無量衆生哀愍世間令諸天 人獲得勝義利益安樂.聲聞獨覺唯行自利.是名行勝。
善巧勝者.聲聞獨覺於藴界處 緣起處非處中能修善巧.菩薩於此及於其餘一切明處能修善巧.是名善巧勝。
言果 勝者.聲聞能證聲聞菩提.獨覺能證獨覺菩提.菩薩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果勝。
又諸菩薩有六波羅蜜多種姓[一]相.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薩.謂施波羅蜜多
種姓相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種姓相。
雲何菩薩施波羅蜜多種姓相。
謂諸菩薩 本性樂施.於諸現有堪所施物恆常無間性能於他平等分布.心喜施與意無追悔.施 物雖少而能均布.惠施廣大而非狹小.無所惠施深懷慚恥.常好爲他讚施勸施.見能 施者心懷喜悅.於諸尊重耆宿福田應供養者從座而起恭敬奉施.於其彼彼此世他 注:[一]勘藏本.意謂標相.故善戒譯爲印.
********************
世有情無罪利益事中若請不請如理爲說.若諸有情怖於王賊及水火等施以無畏.
能於種種常極怖中隨力濟拔.受他寄物未嘗差違.若負他債終不抵誑.於共財所亦
無欺誷.於其種種末尼真珠瑠璃螺貝璧玉珊瑚金銀等寶資生具中心迷倒者能正
開悟.尚不令他欺誷於彼況當自爲.其性好樂廣大財位.於彼一切廣大資財心好受
用.樂大事業非狹小門.於諸世間酒色博戲歌舞倡妓種種變現耽著事中速疾厭捨
深生慚愧.得大財寶尚不貪著何況小利.如是等類當知名爲菩薩施波羅蜜多種姓
相。
雲何菩薩戒波羅蜜多種姓相。
謂諸菩薩本性成就輭品不
嗢柁南曰. 初持.次相.分. 增上意樂.住. 生.攝受.地.行. 建立最爲後。
有十法具攝大乘菩薩道及果。
何等爲十。
一者持.二者相.三者分.四者增上意樂.五者 住.六者生.七者攝受.八者地.九者行.十者
雲何名持。
謂
何以故.以諸菩薩自乘種姓爲依止故爲建立故有 所堪任有大勢力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自乘種姓爲諸菩薩堪任性持。
以諸 菩薩最初發心爲所依止爲建立故
以 注:
住無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故雖有發心及行加 行爲所依止定不堪任圓滿無上正等菩提.由此道理雖未發心未修菩薩所行加行 若有種姓當知望彼而得名持。
又住種姓補特伽羅若不發心不修菩薩所行加行雖 有堪任而不速證無上菩提.與此相違當知速證。
又此種姓已說名持.亦名爲助.亦名 爲因.亦名爲依.亦名階級.亦名前導.亦名舍宅。
如說種姓.最初發心所行加行應知亦 爾。
雲何種姓。
謂略有二種.一
本性住種姓者.謂諸菩薩六 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姓。
習所成種姓者.謂 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姓。
此中義意二種皆取。
又此種姓亦名種子.亦名爲 界.亦名爲
又此種姓未習成果說名爲細.未有果故.已習成果說名爲麤.與果俱故。
若諸菩薩成就種姓尚過一切聲聞獨覺.何況其餘一切有情.當知種姓無上最勝。
何 以故.略有二種淨.一煩惱障淨.二所知障淨.一切聲聞獨覺種姓唯能當證煩惱障淨 注:
復由四事當知菩薩勝於一切聲聞獨覺。
何等爲四。
一者根勝.二者 行勝.三者善巧勝.四者果勝。
言根勝者.謂諸菩薩本性利根.獨覺中根.聲聞輭根.是名 根勝。
言行勝者.謂諸菩薩亦能自利亦能利他利益安樂無量衆生哀愍世間令諸天 人獲得勝義利益安樂.聲聞獨覺唯行自利.是名行勝。
善巧勝者.聲聞獨覺於藴界處 緣起處非處中能修善巧.菩薩於此及於其餘一切明處能修善巧.是名善巧勝。
言果 勝者.聲聞能證聲聞菩提.獨覺能證獨覺菩提.菩薩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 果勝。
又諸菩薩有六波羅蜜多種姓
雲何菩薩施波羅蜜多種姓相。
謂諸菩薩 本性樂施.於諸現有堪所施物恆常無間性能於他平等分布.心喜施與意無追悔.施 物雖少而能均布.惠施廣大而非狹小.無所惠施深懷慚恥.常好爲他讚施勸施.見能 施者心懷喜悅.於諸尊重耆宿福田應供養者從座而起恭敬奉施.於其彼彼此世他 注:
雲何菩薩戒波羅蜜多種姓相。
謂諸菩薩本性成就輭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