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諸有集衆妙事皆名優陀那。
如是等名優陀 那經相。
尼陀那者.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爲說 是事.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
阿波陀那者.與 世閒相似柔輭淺語.如中阿含中長阿波陀那經.長阿含中大阿波陀那.毗尼中億 耳阿波陀那二十億阿波陀那.解二百五十戒經中欲阿波陀那一部菩薩阿波陀 那出一部.如是等無量阿波陀那。
如是語經者有二種.一者[一]結句言我先許說者今
已說竟.二者三藏摩訶衍外更有經名一目多迦。
有人言目多迦.目多迦名出三藏 及摩訶衍.何等是.如佛說淨飯王彊令出家作佛弟子者.佛選擇五百人堪任得道 者將至舍婆提.所以者何.以其未離欲.若近親裡恐其破戒.故將至舍婆提令舍利 弗目連等教化之.初夜後夜專精不睡勤修精進故得道.得道已佛還將至本生國。
一切諸佛法還本國時與大會諸天衆俱住迦毗羅婆仙人林中.此林去迦毗羅婆 城五十裡是諸釋遊戲園。
此諸釋子比丘處舍婆提時初夜後夜專精不睡故以夜 注:[一]原作經.今依麗元明刻改.
********************
爲長.從林中來入城乞食覺道裡長遠.爾時佛知其心.有一師子來禮佛足在一面
住.佛以是三因緣故說偈.不寐夜長疲倦道長愚生死長莫知正法。
佛告比丘.汝未 出家時其心放逸多睡眠故不覺夜長.今初夜後夜專精求道減省睡眠故覺夜大 長.此迦毗羅婆林汝本駕乘遊戲不覺爲遠.今著衣持鉢步行疲極故覺道長。
是師 子鞞婆屍佛時作婆羅門師.見佛說法來至佛所.爾時大衆以聽法故無共語者.卽 生惡念發惡罵言此諸秃輩與畜生何異不别好人不知言語.以是惡口業故從鞞 婆屍佛乃至今日九十一劫常墮畜生中.此人爾時卽應得道.以愚癡故自作生死 長久.今於佛所心清淨故當得解脫。
如是等經名爲出因緣。
於何處出.於三藏摩訶 衍中出故名爲出。
何名因緣.是三事之本名爲因緣。
本生經者.昔者菩薩曾爲師子 在林中住.與一獼猴共爲親友.獼猴以二子寄於師子.時有鷲鳥飢行求食.值師子 睡故取猴子而去住於樹上.師子覺已求猴子不得.見鷲持在樹上而告鷲言.我受 獼猴寄託二子護之不謹令汝得去.孤負言信請從汝索.我爲獸中之王汝爲鳥中 ******************** 之主.貴勢同等宜以相還。
鷲言.汝不知時.吾今飢乏何論同異。
師子知其叵得.自以 利爪[國*瓜]其脇肉以貿猴子。
又過去世時人民多病黃白痿熱.菩薩爾時身爲赤魚自 以其肉施諸病人以救其疾。
又昔菩薩作一鳥身在林中住.見有一人入於深水非 人行處爲水神所羂.水神羂法著不可解.鳥知解法至香山中取一藥草著其羂上. 繩卽爛壞人得脫去。
如是等無量本生多有所濟.是名本生經。
廣經者名摩訶衍.所 謂般若波羅蜜經六波羅蜜經華手經法華經佛本起因緣經雲經法雲經大雲經. 如是等無量阿僧祇諸經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說。
鞞佛略〈呂夜反〉秦言未 曾有經如佛現種種神力衆生怪未曾有.所謂佛生時身放大光明照三千大千世 界及幽闇之處.復照十方無量諸佛三千大千世界.是時於佛母前有清淨好池以 浴菩薩.梵王執蓋帝釋洗身二龍吐水.又生時不須扶持而行七步.足跡之處皆有 蓮華.而發是言我是度一切衆生老病死者.地大震動天雨衆華樹出音聲作天伎 樂.如是等無量希有事是名未曾有經。
論議經者.答諸問者釋其所以.又復廣說諸 ******************** 義。
如佛說四諦.何等是四.所謂四聖諦.何等是四.所謂苦集滅道聖諦.是名論議。
何 等爲苦聖諦.所謂生苦等八種苦.何等是生苦.所謂諸衆生各各生處是中受苦.如 是等問答廣解其義是名優波提舍。
如摩訶衍中佛說六波羅蜜.何等六.所謂檀波 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何等是檀波羅蜜.檀波羅蜜有二種.一者具足二者不具足. 何等是具足.與般若波羅蜜和合乃至十住菩薩所得是名具足.不具足者初發菩 薩心未得無生忍法未與般若波羅蜜和合是名不具足.乃至禪波羅蜜亦如是.般 若波羅蜜具足者有大方便力.未具足者無方便力。
復次佛所說論議經及摩訶迦 旃延所解修多羅乃至像法凡夫人如法說者.亦名優波提舍。
聲聞所不聞者.佛獨 與菩薩說法無諸聲聞聽者.又佛以神通力變身無數徧至十方一乘世界說法.又 復佛爲欲天色天說法.無諸弟子故不得聞。
問曰.諸六通阿羅漢若佛說時雖不在 坐.以天耳天眼可得見聞.若以宿命通幷知過去事.何以不聞。
答曰.諸聲聞神通力 所不及處是故不聞。
復次佛爲諸大菩薩說不可思議解脫經.舍利弗目連在佛左 ******************** 右而不得聞.以不種是聞大乘行法因緣故.譬如坐禪人入一切處定中能使一切 皆水皆火而餘人不見.如不可思議解脫經中廣說。
盡欲受持者.聞而奉行爲受.久 久不失爲持。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 ********************
如是等名優陀 那經相。
尼陀那者.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爲說 是事.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
阿波陀那者.與 世閒相似柔輭淺語.如中阿含中長阿波陀那經.長阿含中大阿波陀那.毗尼中億 耳阿波陀那二十億阿波陀那.解二百五十戒經中欲阿波陀那一部菩薩阿波陀 那出一部.如是等無量阿波陀那。
如是語經者有二種.一者
有人言目多迦.目多迦名出三藏 及摩訶衍.何等是.如佛說淨飯王彊令出家作佛弟子者.佛選擇五百人堪任得道 者將至舍婆提.所以者何.以其未離欲.若近親裡恐其破戒.故將至舍婆提令舍利 弗目連等教化之.初夜後夜專精不睡勤修精進故得道.得道已佛還將至本生國。
一切諸佛法還本國時與大會諸天衆俱住迦毗羅婆仙人林中.此林去迦毗羅婆 城五十裡是諸釋遊戲園。
此諸釋子比丘處舍婆提時初夜後夜專精不睡故以夜 注:
佛告比丘.汝未 出家時其心放逸多睡眠故不覺夜長.今初夜後夜專精求道減省睡眠故覺夜大 長.此迦毗羅婆林汝本駕乘遊戲不覺爲遠.今著衣持鉢步行疲極故覺道長。
是師 子鞞婆屍佛時作婆羅門師.見佛說法來至佛所.爾時大衆以聽法故無共語者.卽 生惡念發惡罵言此諸秃輩與畜生何異不别好人不知言語.以是惡口業故從鞞 婆屍佛乃至今日九十一劫常墮畜生中.此人爾時卽應得道.以愚癡故自作生死 長久.今於佛所心清淨故當得解脫。
如是等經名爲出因緣。
於何處出.於三藏摩訶 衍中出故名爲出。
何名因緣.是三事之本名爲因緣。
本生經者.昔者菩薩曾爲師子 在林中住.與一獼猴共爲親友.獼猴以二子寄於師子.時有鷲鳥飢行求食.值師子 睡故取猴子而去住於樹上.師子覺已求猴子不得.見鷲持在樹上而告鷲言.我受 獼猴寄託二子護之不謹令汝得去.孤負言信請從汝索.我爲獸中之王汝爲鳥中 ******************** 之主.貴勢同等宜以相還。
鷲言.汝不知時.吾今飢乏何論同異。
師子知其叵得.自以 利爪
又過去世時人民多病黃白痿熱.菩薩爾時身爲赤魚自 以其肉施諸病人以救其疾。
又昔菩薩作一鳥身在林中住.見有一人入於深水非 人行處爲水神所羂.水神羂法著不可解.鳥知解法至香山中取一藥草著其羂上. 繩卽爛壞人得脫去。
如是等無量本生多有所濟.是名本生經。
廣經者名摩訶衍.所 謂般若波羅蜜經六波羅蜜經華手經法華經佛本起因緣經雲經法雲經大雲經. 如是等無量阿僧祇諸經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說。
鞞佛略〈呂夜反〉秦言未 曾有經如佛現種種神力衆生怪未曾有.所謂佛生時身放大光明照三千大千世 界及幽闇之處.復照十方無量諸佛三千大千世界.是時於佛母前有清淨好池以 浴菩薩.梵王執蓋帝釋洗身二龍吐水.又生時不須扶持而行七步.足跡之處皆有 蓮華.而發是言我是度一切衆生老病死者.地大震動天雨衆華樹出音聲作天伎 樂.如是等無量希有事是名未曾有經。
論議經者.答諸問者釋其所以.又復廣說諸 ******************** 義。
如佛說四諦.何等是四.所謂四聖諦.何等是四.所謂苦集滅道聖諦.是名論議。
何 等爲苦聖諦.所謂生苦等八種苦.何等是生苦.所謂諸衆生各各生處是中受苦.如 是等問答廣解其義是名優波提舍。
如摩訶衍中佛說六波羅蜜.何等六.所謂檀波 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何等是檀波羅蜜.檀波羅蜜有二種.一者具足二者不具足. 何等是具足.與般若波羅蜜和合乃至十住菩薩所得是名具足.不具足者初發菩 薩心未得無生忍法未與般若波羅蜜和合是名不具足.乃至禪波羅蜜亦如是.般 若波羅蜜具足者有大方便力.未具足者無方便力。
復次佛所說論議經及摩訶迦 旃延所解修多羅乃至像法凡夫人如法說者.亦名優波提舍。
聲聞所不聞者.佛獨 與菩薩說法無諸聲聞聽者.又佛以神通力變身無數徧至十方一乘世界說法.又 復佛爲欲天色天說法.無諸弟子故不得聞。
問曰.諸六通阿羅漢若佛說時雖不在 坐.以天耳天眼可得見聞.若以宿命通幷知過去事.何以不聞。
答曰.諸聲聞神通力 所不及處是故不聞。
復次佛爲諸大菩薩說不可思議解脫經.舍利弗目連在佛左 ******************** 右而不得聞.以不種是聞大乘行法因緣故.譬如坐禪人入一切處定中能使一切 皆水皆火而餘人不見.如不可思議解脫經中廣說。
盡欲受持者.聞而奉行爲受.久 久不失爲持。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