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

關燈
施婆羅門持一瓶酪 施僧.世世受樂.今得阿羅漢.諸受樂中受樂第一。

    如末利夫人供養須菩提故得今 世果報.爲波斯尼示王後。

    如屍婆供養迦旃延故得今世報.爲旃陀波周陀王後。

    如 鬱伽陀居士供養舍利弗等五百阿羅漢故卽日得報.五百賈客得其餘食.人人以 珠瓔與之.卒得大富.遂號爲卒鬱伽陀。

    如是等布施得今世報.當知布施論議說不 可盡。

    持戒福處者.佛說五戒福者是。

    問曰.雲何殺罪相。

    答曰.知是衆生故奪命得殺 罪非不故.安隱快心得殺罪非散亂狂心.奪命得殺罪非作瘡.死已得殺罪非未死. 身業是殺罪非口教.身作是殺罪非但心生[一]惡。

    如是等罪止不作.是初戒善相。

    或有 注: [一]此字依元明刻加. ******************** 人言.謂是不隱沒無記.或欲界繫或不繫.是非心非心數法非心相應非隨心行.或 共心生或不共心生.非業相應非隨業行.或共業生或不共業生.非先業果報.得修 行修身證慧證.或思惟斷或不斷.離欲界欲時得斷.知凡夫聖人共有.是名說不殺 生戒相.餘戒亦如是。

    隨義分别諸戒讚歎論議.如屍羅波羅蜜中說。

    修定福處者.雖 經中說修慈是修定福.亦說有漏禪定能生果報者總名修定福.以欲界多瞋多亂 故先說慈心爲修定福。

    得慈方便願與衆生樂.後實見受樂.是心相應法名爲慈法. 是法或色界繫或不繫.是爲真慈。

    是方便慈欲界繫.常隨心行隨心生.無形無對能 緣法.非業業相應而隨業行共業生.非先業果報.得修行修身證慧證.或思惟斷或 不斷.離色界欲時得斷.知有覺有觀亦無覺有觀亦無覺無觀.或有喜或無喜或有 息或無息.亦凡夫人亦聖人.或樂受相應或不苦不樂受相應.先緣得解相後緣實 義.根本四禪中亦過四禪.依止四禪得者牢固有力。

    慈應言親愛.無怨無諍故名爲 親愛.能緣無量衆生故名爲無量.能利益衆生能離欲故名爲梵行。

    慈心餘論議如 ******************** 四無量中說。

    問曰.修定福中佛何以但說慈心不說餘。

    答曰.四無量中慈心能生大 福德.悲心憂愁故捨福德.喜心自念功德故福德不深.捨心放捨故福亦少。

    復次佛 說慈心有五利不說餘.何等五.一者刀不傷.二者毒不害.三者火不燒.四者水不沒. 五者於一切瞋怒惡害衆生中見皆歡喜.悲心等事不爾.以是故說修定福爲慈。

    餘 者隨從及諸能生果報有漏定。

    勸導福處者.若比丘不能坐禪不能誦經.教化勸導 修立福德。

    或有比丘能坐禪誦經.見諸比丘衣食乏少.力能引緻亦行勸導.及諸菩 薩憐愍衆生故以福德因緣勸化之。

    又出家人若自求財於戒有失.是故勸導以爲 因緣。

    財福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金銀車馬田宅等。

    問曰.上言布施福處此言財福. 有何等異。

    答曰.布施者總攝一切施財施法施俗施道施.今欲分别法施財施。

    法施 者.如佛以大慈故初轉法輪無量衆生得道.後舍利弗逐佛轉法輪.餘諸聖人雖非 法輪亦爲衆生說法得道.亦名法施。

    復有徧吉菩薩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 菩薩等.以二種神通力果報神通修得神通.住是中以福德方便力光明神足等種 ******************** 種因緣開度衆生.亦名法施。

    諸辟支佛飛騰虛空而說一偈引導衆生令植善根.亦 名法施.又佛弟子未得聖道者.坐禪誦經不壞諸法相教化弟子皆名法施。

    如是等 種種名爲法施相。

    以是故說菩薩欲立衆生於六種福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得五眼.當學般若波羅蜜。

     何等五.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肉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外不見內見晝 不見夜見上不見下.以此礙故求天眼.得是天眼遠近皆見.前後內外晝夜上下悉 皆無礙。

    是天眼見和合因緣生假名之物.不見實相所謂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如 前中後亦爾.爲實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見衆生盡滅一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 法.智慧自內滅是名慧眼。

    但慧眼不能度衆生.所以者何.無所分别故.以是故生法 眼.法眼令是人行是法得是道.知一切衆生各各方便門令得道證。

    法眼不能徧知 度衆生方便道.以是故求佛眼.佛眼無事不知.覆障雖密無不見知.於餘人極遠於 佛至近.於餘幽闇於佛顯明.於餘爲疑於佛決定.於餘微細於佛爲麤.於餘甚深於 ******************** 佛甚淺。

    是佛眼無事不聞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爲難.無所思惟一切法中佛眼 常照.後品五眼義中當廣說。

     菩薩摩訶薩欲以天眼見十方如恆河沙等世界中諸佛.欲以天耳聞十方諸佛所說 法.欲知諸佛心.當學般若波羅蜜。

     天眼法所見不過三千大千世界.今以般若波羅蜜力故見十方恆河沙等國中諸 佛.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中無近無遠無所罣礙故。

    問曰.如般舟經說.以般舟三昧 力故雖未得天眼而能見十方現在諸佛.此菩薩以天眼故見十方諸佛有何等異。

     答曰.此天眼不隱沒無記.般舟三昧離欲人未離欲人俱得.天眼但是離欲人得.般 舟三昧憶想分别常修常習故見.天眼修神通得色界四大造色眼四邊得徧明相. 是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