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到彼岸第四十七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到有爲無爲法彼岸當學般若波羅蜜。
彼岸者.於有爲無爲法盡到其邊。
雲何是彼岸以大智慧悉知悉盡.有爲法總相别 相種種悉解.無爲法中從須陀洹至佛悉皆了知。
有爲無爲法相義如先說。
菩薩摩訶薩欲知過去未來現在諸法如諸法法相[一]無生際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上已說如.今何以更說。
答曰.上直言諸法如今言三世皆如.上略說此廣說.上 說一此說三。
法相卽是法性.無生際卽是實際。
過去法如卽是過去法相.未來現在 亦如是。
復次過去法如卽是未來現在法如.現在法如卽是過去未來法如.未來法 如卽是過去現在法如.所以者何.如相非一非異故。
復次如先說二種如.一者世閒 注:[一]原作不.今依麗元明刻改.
********************
如二者出世閒如.用是世閒如三世各各異.用是出世閒如三世爲一。
復次法相名 諸法業諸法所作力因緣果報.如火爲熱相水爲溼相.如是諸法中分别因緣果報 各各别相.如是處非處力中說.是名世閒法相。
若是諸法相推求尋究入無生法中 更無過是者.是名無生際。
問曰.如法相可分别有三世.無生際是未來法雲何有過 去現在.如阿毗曇說生法者過去現在是無生法者未來及無爲法是.雲何欲令過 去現在有無生。
答曰.如先種種說破生法.一切法皆無生.何但未來無生.如一時義 中已破三世.三世一相所謂無相.如是則無生相。
復次無生名爲涅槃.以涅槃不生 不滅故.涅槃者末後究竟不復更生而一切法卽是涅槃.以是故佛說一切法皆是 無生際。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在一切聲聞辟支佛前.欲給侍諸佛.欲爲諸佛內眷屬.欲 得大眷屬.欲得菩薩眷屬.欲淨報大施.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若菩薩未得漏盡.雲何在漏盡聖人前。
答曰.菩薩初發意時已在一切衆生前. ******************** 何況積劫修行.是菩薩功德智慧大故世世常大.能利益聲聞辟支佛。
衆生知菩薩 恩故推崇敬重.乃至畜生中亦爲尊重。
如菩薩昔作鹿其色如金其角七寶.五百鹿 隨逐崇事.若在人中好世作轉輪聖王.惡世恆作大王護持佛法利益衆生.若出家 值有佛法則爲世作大度師興顯佛法.若無佛法則爲外道大師行四無量。
羅漢辟 支佛雖有無漏.利益事少.譬如一升酥雖精不如大海水酪.菩薩雖有漏智慧.及其 成熟利益無量。
復次羅漢辟支佛四事供養助道之具多由菩薩得.如首棱嚴經說 文殊師利七十二億作辟支佛化辟支佛人令其成道.以是故在聲聞辟支佛前。
欲 爲諸佛給使者.如釋迦文佛未出家時車匿給使.優陀耶戲笑瞿毗耶耶輸陀等諸 婇女爲內眷屬.出家六年苦行時五人給侍.得道時彌喜羅陀須那刹多羅阿難密 跡力士等是名內眷屬。
大眷屬者.舍利弗目揵連摩訶迦葉須菩提迦旃延富樓那 阿泥盧豆等諸聖人及彌勒文殊師利颰陀婆羅諸阿毗跋緻一生補處菩薩等.是 名大眷屬。
復次佛有二種身.一者法性生身二者隨世閒身.世閒身眷屬如先說.法 ******************** 性生身者有無量無數阿僧祇一生補處菩薩侍從.所以者何.如不可思議解脫經 說.佛欲生時八萬四千一生補處菩薩在前導.菩薩從後而生譬如陰雲籠月。
又如 法華經說.從地踴出菩薩等.皆是內眷屬大眷屬。
菩薩眷屬者.有佛純以菩薩爲眷 屬.有佛純以聲聞爲眷屬.有佛菩薩聲聞雜爲眷屬.是故言但欲得菩薩爲眷屬者 當學般若波羅蜜。
眷屬有三.上中下.下者純聲聞.中者雜.上者但菩薩。
淨報大施者. 有人言菩薩多集福德未除煩惱.受人信施未能淨報。
佛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諸 法皆空不可得.何況諸結使.菩薩入法性中故不證真際.是故能淨報施福。
復次菩 薩功德廣大.從發心已來欲代一一衆生受一切苦.欲以一切功德與一切衆生然 後當自求佛道.但是事不可得故而自成佛度一切衆生。
又菩薩志願不以阿僧祇 爲拘.如世閒[一]及如法性實際虛空等久住.菩薩心住世閒利益衆生故亦如是久住
無有窮已.是人不能淨報施福者誰能淨畢.如父母雖有結使諸惡以一世利益子
故受其供養令得大福.何況菩薩無諸結使而住無邊世中利益衆生而不淨畢。
又 注:[一]原作如及.今依麗刻改.
********************
復菩薩但有悲心而無般若尚能利益.何況行般若波羅蜜。
問曰.若菩薩無結使.雲 何世閒受生。
答曰.先已答.菩薩得無生法忍得法性生身.處處變化以度衆生莊嚴 世界.是功德因緣故雖未得佛能淨報施福。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不起慳心破戒心瞋恚心懈怠心亂心癡心當學般若波 羅蜜。
是六種心惡故能障蔽六波羅蜜門。
如菩薩行布施時若有慳心起令施不清淨.所 謂不能以好物施.若與好物不能多與.若與外物則不能內施.若能內施不能盡與. 皆由慳
彼岸者.於有爲無爲法盡到其邊。
雲何是彼岸以大智慧悉知悉盡.有爲法總相别 相種種悉解.無爲法中從須陀洹至佛悉皆了知。
有爲無爲法相義如先說。
菩薩摩訶薩欲知過去未來現在諸法如諸法法相
問曰.上已說如.今何以更說。
答曰.上直言諸法如今言三世皆如.上略說此廣說.上 說一此說三。
法相卽是法性.無生際卽是實際。
過去法如卽是過去法相.未來現在 亦如是。
復次過去法如卽是未來現在法如.現在法如卽是過去未來法如.未來法 如卽是過去現在法如.所以者何.如相非一非異故。
復次如先說二種如.一者世閒 注:
復次法相名 諸法業諸法所作力因緣果報.如火爲熱相水爲溼相.如是諸法中分别因緣果報 各各别相.如是處非處力中說.是名世閒法相。
若是諸法相推求尋究入無生法中 更無過是者.是名無生際。
問曰.如法相可分别有三世.無生際是未來法雲何有過 去現在.如阿毗曇說生法者過去現在是無生法者未來及無爲法是.雲何欲令過 去現在有無生。
答曰.如先種種說破生法.一切法皆無生.何但未來無生.如一時義 中已破三世.三世一相所謂無相.如是則無生相。
復次無生名爲涅槃.以涅槃不生 不滅故.涅槃者末後究竟不復更生而一切法卽是涅槃.以是故佛說一切法皆是 無生際。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在一切聲聞辟支佛前.欲給侍諸佛.欲爲諸佛內眷屬.欲 得大眷屬.欲得菩薩眷屬.欲淨報大施.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若菩薩未得漏盡.雲何在漏盡聖人前。
答曰.菩薩初發意時已在一切衆生前. ******************** 何況積劫修行.是菩薩功德智慧大故世世常大.能利益聲聞辟支佛。
衆生知菩薩 恩故推崇敬重.乃至畜生中亦爲尊重。
如菩薩昔作鹿其色如金其角七寶.五百鹿 隨逐崇事.若在人中好世作轉輪聖王.惡世恆作大王護持佛法利益衆生.若出家 值有佛法則爲世作大度師興顯佛法.若無佛法則爲外道大師行四無量。
羅漢辟 支佛雖有無漏.利益事少.譬如一升酥雖精不如大海水酪.菩薩雖有漏智慧.及其 成熟利益無量。
復次羅漢辟支佛四事供養助道之具多由菩薩得.如首棱嚴經說 文殊師利七十二億作辟支佛化辟支佛人令其成道.以是故在聲聞辟支佛前。
欲 爲諸佛給使者.如釋迦文佛未出家時車匿給使.優陀耶戲笑瞿毗耶耶輸陀等諸 婇女爲內眷屬.出家六年苦行時五人給侍.得道時彌喜羅陀須那刹多羅阿難密 跡力士等是名內眷屬。
大眷屬者.舍利弗目揵連摩訶迦葉須菩提迦旃延富樓那 阿泥盧豆等諸聖人及彌勒文殊師利颰陀婆羅諸阿毗跋緻一生補處菩薩等.是 名大眷屬。
復次佛有二種身.一者法性生身二者隨世閒身.世閒身眷屬如先說.法 ******************** 性生身者有無量無數阿僧祇一生補處菩薩侍從.所以者何.如不可思議解脫經 說.佛欲生時八萬四千一生補處菩薩在前導.菩薩從後而生譬如陰雲籠月。
又如 法華經說.從地踴出菩薩等.皆是內眷屬大眷屬。
菩薩眷屬者.有佛純以菩薩爲眷 屬.有佛純以聲聞爲眷屬.有佛菩薩聲聞雜爲眷屬.是故言但欲得菩薩爲眷屬者 當學般若波羅蜜。
眷屬有三.上中下.下者純聲聞.中者雜.上者但菩薩。
淨報大施者. 有人言菩薩多集福德未除煩惱.受人信施未能淨報。
佛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諸 法皆空不可得.何況諸結使.菩薩入法性中故不證真際.是故能淨報施福。
復次菩 薩功德廣大.從發心已來欲代一一衆生受一切苦.欲以一切功德與一切衆生然 後當自求佛道.但是事不可得故而自成佛度一切衆生。
又菩薩志願不以阿僧祇 爲拘.如世閒
又 注:
問曰.若菩薩無結使.雲 何世閒受生。
答曰.先已答.菩薩得無生法忍得法性生身.處處變化以度衆生莊嚴 世界.是功德因緣故雖未得佛能淨報施福。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不起慳心破戒心瞋恚心懈怠心亂心癡心當學般若波 羅蜜。
是六種心惡故能障蔽六波羅蜜門。
如菩薩行布施時若有慳心起令施不清淨.所 謂不能以好物施.若與好物不能多與.若與外物則不能內施.若能內施不能盡與. 皆由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