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二

關燈
相無量無邊 能令指力如是。

     菩薩摩訶薩欲一結加趺坐悉滿三千大千世界中虛空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菩薩以何因緣故如是結加趺坐。

    答曰.以梵天王主三千世界生邪見心自以 爲大.見菩薩結加趺坐徧滿虛空則憍慢心息。

    又於神通力中巧方便故.一能爲多 多能爲一.小能作大大能作小。

    亦爲欲現希有難事故坐徧虛空。

    亦爲遮諸鬼神龍 王惱亂衆生故坐滿虛空令衆生安隱。

    如難陀婆難陀龍王兄弟欲破舍婆提城雨 諸兵仗毒虵之屬.是時目連端坐徧滿虛空變諸害物皆成華香珞瓔。

    以是故說菩 薩摩訶薩欲一結加趺坐徧滿三千大千世界虛空當學般若波羅蜜。

     菩薩摩訶薩欲以一毛舉三千大千世界中諸須彌山王擲過他方無量阿僧祇諸佛 世界不擾衆生[一]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菩薩何以故舉須彌山及諸山[二]擲過他方無量世界。

    答曰.不必有舉者.此明菩 注: [一]此八字依麗刻加. [二]此字依元明刻加. ******************** 薩力能舉之耳。

    復次諸菩薩爲佛當說法故先莊嚴三千大千世界除諸山令地平 整.如法華經中說佛欲集諸化佛故先平治地。

    亦欲現希有事令衆生見故.所以者 何.一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若舉此一山已爲希有.何況三千大千世界百億須 彌山。

    若以一毛舉三千大千世界百億須彌山尚難.何況以一毛頭擲百億須彌山 過無量阿僧祇世界。

    衆生見菩薩希有事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念言 是菩薩未成佛道神力乃爾何況成佛。

    以是故如是說。

     [一]欲以一食供養十方各如恆河沙等諸佛及僧當學般若波羅蜜.欲以一衣華香瓔珞 末香塗香燒香燈燭幢幡華蓋等供養諸佛及僧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菩薩若以一食供養一佛及僧尚是難事.何況十方如恆河沙等諸佛及僧。

    答 曰.供養功德在心不在事也.若菩薩以一食大心悉供養十方諸佛及僧亦不以遠 近爲礙.是故諸佛皆見皆受。

    問曰.諸佛有一切智故皆見皆受.僧無一切智雲何得 見雲何得受。

    答曰.僧雖不見不知而其供養施者得福.譬如有人遣使供養彼人.彼 注: [一]放光缺此段. ******************** 人雖不得而此人已獲施福.如慈三昧於衆生雖無所施而行者功德無量。

    復次諸 菩薩無量無盡功德成就.以一食供養十方諸佛及僧皆悉充足而亦不盡.譬如湧 泉出而不竭.如文殊屍利以一鉢歡喜丸供養八萬四千僧皆悉充足而亦不盡。

    復 次菩薩於此以一鉢食供養十方諸佛.而十方佛前飲食之具具足而出.譬如鬼神 得人一口之食而千萬倍出。

    復次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得無量禪定門及得無量智 慧方便門以是故無所不能.以般若波羅蜜無礙故是菩薩心所作亦無礙.是菩薩 能供養十方千萬億恆河沙等諸佛及僧.何況各如一恆河沙。

    衣服華香瓔珞末香 塗香燒香燈燭幢幡華蓋等亦如是。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欲使十方各如恆河沙等世界中衆生.悉具於戒三昧智慧 解脫解脫知見.令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乃至令得無餘涅槃.當 學般若波羅蜜。

     五衆義如先說。

    須陀洹果有二種.一者佛說三結斷得無爲果.又如阿毗曇說八十 ******************** 八結斷得無爲須陀洹果。

    二者信行法行人住道比智中得須陀洹果證者是。

    復次 須陀名流卽是八聖道分.般那名入入是八聖道分.流入涅槃是名初觀諸法實相 得入無量法性分墮聖人數中。

    息忌名一.伽彌名來.是人從此死生天上.天上一來 得盡衆苦。

    阿那名不.伽彌名來.是名不來相.是人欲界中死生色界無色界中.於彼 漏盡不復來生。

    問曰.今世滅阿那伽彌中[一]陰滅阿那伽彌.此亦不生色無色界.何以 名爲阿那伽彌。

    答曰.阿那伽彌多生色無色界中現在滅者少.以少從多故.中閒滅 者亦欲生色界見後身可患卽取涅槃.以是故因多得名。

    阿羅漢盡一切煩惱故應 受一切天龍鬼神供養.是阿羅漢有九種.退法不退法死法護法住法勝進[二]法不壞 法慧解脫共解脫.九種義如先說。

    及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滅盡定無諍三昧願 智等阿羅漢諸妙功德.及得無餘涅槃.無餘涅槃名阿羅漢捨此五衆更不復相續 受[三]後五衆.身心苦皆悉永滅。

    後三道果如初道說。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布施時應作是分别.如是布施得大果報.如 注: [一]此字依麗元明刻加. [二]此字依麗刻加. [三]原作有.今依麗元明刻改. ******************** 是布施生刹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如是布施生四天王天處三十三天夜摩 天兜率陁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因是布施得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無邊空處無邊 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因是布施能生八聖道分.因是布施能得須陀洹道 乃至佛道.當學般若波羅蜜。

     菩薩摩訶薩知諸法實相無取無捨無所破壞行不可得般若波羅蜜.以大悲心還 修福行.福行初門先行布施.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智慧明利能分别施福.施物雖同 福德多少隨心優劣。

    如舍利弗以一鉢飯上佛.佛卽迴施狗而問舍利弗.汝以飯施 我我以飯施狗誰得福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法義佛施狗得福多。

    舍利弗者於一 切人中智慧最上.而佛福田最爲第一.不如佛施狗惡田得福極多.以是故知大福 從心不在田也.如舍利弗千萬億倍不及佛心。

    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