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緣聲.鼻識及鼻識相應諸法能緣香.舌識及舌識相應諸法能緣味.身識及身識
相應諸法能緣觸.意識及意識相應諸法能緣法能緣眼能緣色能緣眼識能緣耳
********************
能緣聲能緣耳識能緣鼻能緣香能緣鼻識能緣舌能緣味能緣舌識能緣身能緣
觸能緣身識能緣意能緣法能緣意識.是名緣相。
增上相者.一切有爲法各各增上. 無爲法亦於有爲法有增上.是名增上相。
因果相者.一切法各各爲因各各爲果.是 名因果相。
總相别相者.一切法中各各爲總相别相.如馬是總相白是别相.如人是 總相若失一耳則是别相.如是各各展轉皆有總相别相.是爲總相别相。
依相者.諸 法各共相依止.如草木山河依止於地.地依止水.是一切各各相依.是名依止相。
如 是等一法門相攝一切法。
復次二法門攝一切法.所謂色無色法.可見不可見法.有 對無對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爲法無爲法.內法外法.觀法緣法.有法無法.如是等種 種二法門相。
三四五六乃至無量法門相攝一切法。
是諸法皆空如上說。
問曰.若皆 空者何以說一切法種種名字。
答曰.凡夫人於空法中無明顛倒取相故生愛等諸 煩惱.因煩惱故起種種業.起種種業故入種種道.入種種道故受種種身.受種種身 故受種種苦樂.如蠶出絲無所因自從已出而自纏裹受燒煑苦。
聖人清淨智慧力 ******************** 故分别一切法本末皆空.欲度衆生故說其著處所謂五衆十二入十八界.等汝但 以無明故而生五衆等自作自著.若聖人但說空者不能得道.以無所因無所厭故。
問曰.汝言一切法空是事不然.何以故.一切法各各自相攝故.如地堅相水溼相火 熱相風動相心爲識相慧爲知相.如是一切法各自住其相雲何言空。
答曰.性空自 相空中已破.今當更說。
相不定故不應是相.如酥蜜膠蠟等皆是地相.與火合故自 捨其相轉成溼相.金銀銅鐵與火合故亦自捨其相變爲水相.如水得寒成冰轉爲 地相.如人醉睡無心定凍冰中魚皆無心識.捨其心相無所覺知.如慧爲知相.入諸 法實相則無所覺知自捨知相.是故諸法無有定相。
復次若謂諸法定相是亦不然. 所以者何.如未來法相不應來至現在.若至現在則捨未來相。
若不捨未來相入現 在者未來則是現在.爲無未來果報。
若現在入過去則捨現在相.若不捨現在相入 過去過去則是現在。
如是等過則知諸法無有定相。
復次若謂有爲法定有三相生 住滅.無爲法亦有三相不生不住不滅.汝以未來世中非智緣滅法是有爲法而無 ******************** 有爲相.若汝謂以非智緣盡是滅相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無常盡是名滅相.非以非 智緣滅故名爲滅相。
如是等種種無有定相.若有定相而不空者是事不然。
問曰.應 實有法不空.所以者何.凡夫聖人所知各異.凡夫所知是虛妄聖人所知是實.依實 聖智故捨虛妄法.不可依虛妄捨虛妄。
答曰.爲破凡夫所知故名爲聖智.若無凡夫 法則無聖法.如無病則無藥.是故經言離凡夫法更無聖法.凡夫法[一]實性卽是聖法。
復次聖人於諸法不取相亦不著.是故聖法爲真實.凡夫於諸法取相亦著。
故以凡 夫人法爲虛妄.聖人雖用而不取相.不取相故則無定相.如是不應爲難。
於凡夫地 著法分别是聖法是凡夫法.若於賢聖地則無所分别.爲斷衆生病故言是虛是實。
如說佛語非虛非實非縛非解不一不異.是故無所分别清淨如虛空。
復次若法不 悉空.不應說不戲論爲智人相.亦不應說不受不著無所依止空無相無作名爲真 法。
問曰.若一切法空卽亦是實.雲何言無實。
答曰.若一切法空.假令有法已入一切 法中破.若無法不應緻難。
問曰.若一切法空是實.佛三藏中何以多說無常苦空無 注:[一]此字依麗刻加.
********************
我法。
如經說佛告諸比丘爲汝說法名爲第一義空.何等是第一義空.眼生無所從 來滅亦無所去.但有業有業果報.作者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是中若說生 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是常法不可得故無常.但有[一]業及業果報而作者不可得.是
爲聲聞法中第一義空.雲何言一切法空。
答曰.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先著五衆爲 我.然後著外物爲我所.我所縛故而生貪恚.貪恚因緣故起諸業。
如佛說無作者則 破一切法中我.若說眼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則說眼無常.若無常卽是苦苦卽是 非我我所.我我所無故於一切法中心無所著.心無所著故則不生結使.不生結使 何用說空.以是故三藏中多說無常苦空無我不多說一切法空。
復次衆生雖聞佛 說無常苦[二]空無我而戲論諸法.爲是人故說諸法空.若無我亦無我所.若無我無我
所是卽入空義。
問曰.佛何以說有業有果報.若有業有果報是則不空。
答曰.佛說法 有二種.一者無我二者無法.爲著見神有常者故爲說無作者.爲著斷滅見者故爲 說有業有業果報。
若人聞說無作者轉墮斷[三]滅見中爲說有業有業果報.此五衆能
注:
[一]此二字依麗元明刻加.
[二]此字依麗刻加.
[三]原作見滅.今依麗元明刻改.
********************
起業而不至後世.此五衆因緣生五衆受業果報相續故說受業果報。
如母子身雖 異而因緣相續故.如母服藥兒病則差.如是今世後世五衆雖異而罪福業因緣相 續故.從今世五衆因緣受後世五衆果報。
復次有人求諸法相著一法若有若無若 常若無常等.以著法故自法生愛他法生恚而起惡業.爲是人故說諸法空.諸法空 則無有法.所以者何.所可愛法能生結使.能生結使則是無明因緣.若生無明雲何 是實.是爲法空。
復次衆生有二種.一者著世閒二者求出世閒.求出世閒有上中下. 上者利根大心求佛道.中者中根求辟支佛道.下者鈍根求聲聞道。
[一]爲求佛道者說
六波羅蜜及法空.爲求辟支佛者說十二因緣及獨行法.爲求聲聞者說衆生空及
四真諦法。
聲聞畏惡生死.聞衆生空及四真諦無常苦空無我不戲論諸法.如圍中 有鹿旣著毒箭一向求脫更無他念。
辟支佛雖厭老病死猶能少觀甚深因緣.亦能 少度衆生.譬如犀在圍中雖被毒箭猶能顧戀其子。
菩薩雖厭老病死.能觀諸法實[二]相究盡深入十二因緣通達法空入無量法性.譬如白香象王在獵圍中雖被箭射
注:
[一]此字依麗刻加.
[二]此字依麗元明刻加.
********************
顧視獵者心無所畏.及將營從安步而去。
以是故三藏中不多說法空。
或有利根梵 志求諸法實相不厭老病死著種種法相.爲是故說法空。
所謂先尼梵志不說五衆 卽是實.亦不說離五衆是實。
復有彊論梵志.佛答我法中不受有無.汝何所論有無. 是戲論法結使生處。
及雜阿含中大空經說二種空衆生空法空.羅陀經中說色衆 破裂分散令無所有.栰喻經中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波羅延經利衆經中說智者 於一切法不受不著.若受著法則生戲論.若無所依止則無所論.諸得道聖人於諸 法無取無捨.若無取捨能離一切諸見。
如是等三藏中處處說法空.是名爲一切法 空。
不可得空者.有人言於衆界入中我法常法不可得故名爲不可得空.有人言諸 因緣中求法不可得如五指中拳不可得故名爲不可得空。
有人言.一切法及因緣 畢竟不可得故名爲不可得空。
問曰.何以故名不可得空.爲智力少故不可得.爲實 無故不可得。
答曰.諸法實無故不可得.非智力少也。
問曰.若爾者與畢竟空自相空 無異.今何以故更說不可得空。
答曰.若人聞上諸空都無所有.心懷怖畏生疑.今說 ******************** 因緣求索不可得故.爲說不可得空斷是疑怖故佛說不可得空。
所以者何.佛言我 從初發心乃至成佛及十方佛於諸法中求實不可得.是名不可得空。
問曰.何事不 可得。
答曰.一切法乃至無餘涅槃不可得故名爲不可得空。
復次行者得是不可得 空不得三毒四流四縛五蓋六愛七使八邪九結十惡諸弊惡垢縛等.都不可得故 名爲不可得空。
問曰.若爾者行是不可得空得何等法。
答曰.得戒定慧.得四沙門果 五根五無學衆六捨法七覺分八聖道分九次第定十無學法.得如是等。
問曰.上言 一切法乃至涅槃不可得.今何以言得戒定慧乃至十無學法。
答曰.是法雖得皆[一]趣
不可得空.無受著故是名不可得.爲無爲法故名不可得.聖諦故名不可得.第一義
諦故名不可得.聖人雖得諸功德入無餘涅槃故不以爲得.凡夫人以爲大得.如師
子雖有所作不自以爲奇.餘衆生見以爲希有.聖人雖有所得而不以爲得。
是名爲 不可得空。
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者.無法名法已滅.是滅無故名無法空。
有法 空者諸法因緣和合生故有法.有法無故名有法空。
無法有法空者取無法有法相 注:[一]原作助.今依元明刻改.
********************
不可得.是爲無法有法空。
復次觀無法有法空故名無法有法空。
復次行者觀諸法 生滅若有門若無門.生門生喜滅門生憂.行者觀生法空則滅喜心.觀滅法空則滅 憂心.所以者何.生無所得滅無所失.除世閒貪憂故.是名無法有法空。
復次十八空 中初[一]三空破一切法.後三空亦破一切法.有法空破一切法生時住時.無法空破一
切法滅時.無法有法空生滅一時俱破。
復次有人言過去未來法空是名無法空.現 在及無爲法空是名有法空.何以故.過去法滅失變異歸無.未來法因緣未和合未 生未有未出未起.以是故名無法.觀知現在法及無爲法現[二]有是名有法.是二俱空
故名爲無法有法空。
復次有人言無爲法無生住滅是名無法.有爲法生住滅是名 有法.如是等空名爲無法有法空。
是爲菩薩欲住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當學般若 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一 注:[一]三下原有品字.今依麗刻刪.
[二]原作在.今依麗刻改.
********************
增上相者.一切有爲法各各增上. 無爲法亦於有爲法有增上.是名增上相。
因果相者.一切法各各爲因各各爲果.是 名因果相。
總相别相者.一切法中各各爲總相别相.如馬是總相白是别相.如人是 總相若失一耳則是别相.如是各各展轉皆有總相别相.是爲總相别相。
依相者.諸 法各共相依止.如草木山河依止於地.地依止水.是一切各各相依.是名依止相。
如 是等一法門相攝一切法。
復次二法門攝一切法.所謂色無色法.可見不可見法.有 對無對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爲法無爲法.內法外法.觀法緣法.有法無法.如是等種 種二法門相。
三四五六乃至無量法門相攝一切法。
是諸法皆空如上說。
問曰.若皆 空者何以說一切法種種名字。
答曰.凡夫人於空法中無明顛倒取相故生愛等諸 煩惱.因煩惱故起種種業.起種種業故入種種道.入種種道故受種種身.受種種身 故受種種苦樂.如蠶出絲無所因自從已出而自纏裹受燒煑苦。
聖人清淨智慧力 ******************** 故分别一切法本末皆空.欲度衆生故說其著處所謂五衆十二入十八界.等汝但 以無明故而生五衆等自作自著.若聖人但說空者不能得道.以無所因無所厭故。
問曰.汝言一切法空是事不然.何以故.一切法各各自相攝故.如地堅相水溼相火 熱相風動相心爲識相慧爲知相.如是一切法各自住其相雲何言空。
答曰.性空自 相空中已破.今當更說。
相不定故不應是相.如酥蜜膠蠟等皆是地相.與火合故自 捨其相轉成溼相.金銀銅鐵與火合故亦自捨其相變爲水相.如水得寒成冰轉爲 地相.如人醉睡無心定凍冰中魚皆無心識.捨其心相無所覺知.如慧爲知相.入諸 法實相則無所覺知自捨知相.是故諸法無有定相。
復次若謂諸法定相是亦不然. 所以者何.如未來法相不應來至現在.若至現在則捨未來相。
若不捨未來相入現 在者未來則是現在.爲無未來果報。
若現在入過去則捨現在相.若不捨現在相入 過去過去則是現在。
如是等過則知諸法無有定相。
復次若謂有爲法定有三相生 住滅.無爲法亦有三相不生不住不滅.汝以未來世中非智緣滅法是有爲法而無 ******************** 有爲相.若汝謂以非智緣盡是滅相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無常盡是名滅相.非以非 智緣滅故名爲滅相。
如是等種種無有定相.若有定相而不空者是事不然。
問曰.應 實有法不空.所以者何.凡夫聖人所知各異.凡夫所知是虛妄聖人所知是實.依實 聖智故捨虛妄法.不可依虛妄捨虛妄。
答曰.爲破凡夫所知故名爲聖智.若無凡夫 法則無聖法.如無病則無藥.是故經言離凡夫法更無聖法.凡夫法
復次聖人於諸法不取相亦不著.是故聖法爲真實.凡夫於諸法取相亦著。
故以凡 夫人法爲虛妄.聖人雖用而不取相.不取相故則無定相.如是不應爲難。
於凡夫地 著法分别是聖法是凡夫法.若於賢聖地則無所分别.爲斷衆生病故言是虛是實。
如說佛語非虛非實非縛非解不一不異.是故無所分别清淨如虛空。
復次若法不 悉空.不應說不戲論爲智人相.亦不應說不受不著無所依止空無相無作名爲真 法。
問曰.若一切法空卽亦是實.雲何言無實。
答曰.若一切法空.假令有法已入一切 法中破.若無法不應緻難。
問曰.若一切法空是實.佛三藏中何以多說無常苦空無 注:
如經說佛告諸比丘爲汝說法名爲第一義空.何等是第一義空.眼生無所從 來滅亦無所去.但有業有業果報.作者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是中若說生 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是常法不可得故無常.但有
答曰.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先著五衆爲 我.然後著外物爲我所.我所縛故而生貪恚.貪恚因緣故起諸業。
如佛說無作者則 破一切法中我.若說眼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則說眼無常.若無常卽是苦苦卽是 非我我所.我我所無故於一切法中心無所著.心無所著故則不生結使.不生結使 何用說空.以是故三藏中多說無常苦空無我不多說一切法空。
復次衆生雖聞佛 說無常苦
問曰.佛何以說有業有果報.若有業有果報是則不空。
答曰.佛說法 有二種.一者無我二者無法.爲著見神有常者故爲說無作者.爲著斷滅見者故爲 說有業有業果報。
若人聞說無作者轉墮斷
如母子身雖 異而因緣相續故.如母服藥兒病則差.如是今世後世五衆雖異而罪福業因緣相 續故.從今世五衆因緣受後世五衆果報。
復次有人求諸法相著一法若有若無若 常若無常等.以著法故自法生愛他法生恚而起惡業.爲是人故說諸法空.諸法空 則無有法.所以者何.所可愛法能生結使.能生結使則是無明因緣.若生無明雲何 是實.是爲法空。
復次衆生有二種.一者著世閒二者求出世閒.求出世閒有上中下. 上者利根大心求佛道.中者中根求辟支佛道.下者鈍根求聲聞道。
聲聞畏惡生死.聞衆生空及四真諦無常苦空無我不戲論諸法.如圍中 有鹿旣著毒箭一向求脫更無他念。
辟支佛雖厭老病死猶能少觀甚深因緣.亦能 少度衆生.譬如犀在圍中雖被毒箭猶能顧戀其子。
菩薩雖厭老病死.能觀諸法實
以是故三藏中不多說法空。
或有利根梵 志求諸法實相不厭老病死著種種法相.爲是故說法空。
所謂先尼梵志不說五衆 卽是實.亦不說離五衆是實。
復有彊論梵志.佛答我法中不受有無.汝何所論有無. 是戲論法結使生處。
及雜阿含中大空經說二種空衆生空法空.羅陀經中說色衆 破裂分散令無所有.栰喻經中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波羅延經利衆經中說智者 於一切法不受不著.若受著法則生戲論.若無所依止則無所論.諸得道聖人於諸 法無取無捨.若無取捨能離一切諸見。
如是等三藏中處處說法空.是名爲一切法 空。
不可得空者.有人言於衆界入中我法常法不可得故名爲不可得空.有人言諸 因緣中求法不可得如五指中拳不可得故名爲不可得空。
有人言.一切法及因緣 畢竟不可得故名爲不可得空。
問曰.何以故名不可得空.爲智力少故不可得.爲實 無故不可得。
答曰.諸法實無故不可得.非智力少也。
問曰.若爾者與畢竟空自相空 無異.今何以故更說不可得空。
答曰.若人聞上諸空都無所有.心懷怖畏生疑.今說 ******************** 因緣求索不可得故.爲說不可得空斷是疑怖故佛說不可得空。
所以者何.佛言我 從初發心乃至成佛及十方佛於諸法中求實不可得.是名不可得空。
問曰.何事不 可得。
答曰.一切法乃至無餘涅槃不可得故名爲不可得空。
復次行者得是不可得 空不得三毒四流四縛五蓋六愛七使八邪九結十惡諸弊惡垢縛等.都不可得故 名爲不可得空。
問曰.若爾者行是不可得空得何等法。
答曰.得戒定慧.得四沙門果 五根五無學衆六捨法七覺分八聖道分九次第定十無學法.得如是等。
問曰.上言 一切法乃至涅槃不可得.今何以言得戒定慧乃至十無學法。
答曰.是法雖得皆
是名爲 不可得空。
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者.無法名法已滅.是滅無故名無法空。
有法 空者諸法因緣和合生故有法.有法無故名有法空。
無法有法空者取無法有法相 注:
復次觀無法有法空故名無法有法空。
復次行者觀諸法 生滅若有門若無門.生門生喜滅門生憂.行者觀生法空則滅喜心.觀滅法空則滅 憂心.所以者何.生無所得滅無所失.除世閒貪憂故.是名無法有法空。
復次十八空 中初
復次有人言過去未來法空是名無法空.現 在及無爲法空是名有法空.何以故.過去法滅失變異歸無.未來法因緣未和合未 生未有未出未起.以是故名無法.觀知現在法及無爲法現
復次有人言無爲法無生住滅是名無法.有爲法生住滅是名 有法.如是等空名爲無法有法空。
是爲菩薩欲住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當學般若 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一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