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三十

關燈
樂內樂自在樂離罪樂今 世後世樂聖所受樂梵天王樂徧身受樂深厚妙樂.汝諸衆生何以著五欲不淨樂 與畜生同受諸罪垢樂而捨是妙樂.若汝能捨小樂則得大樂.汝不見田夫棄少種 子後獲大果.如人獻王少物而得大報.如少鉤餌而得大魚.所捨甚少而所獲大多. 智者亦如是.能棄世間之樂得甚深禪定快樂.旣得此樂反觀欲樂甚爲不淨.如從 ******************** 獄出.如病疢得差更不求藥。

    復次禪定名實智初門.令智慧澄靜能照諸法.如燈在 密室其明得用。

    若依禪定得四無量背捨勝處神通辯才等諸甚深功德悉皆具得. 能令瓦石變成如意珠何況餘事.隨意所爲無不能作.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手捉日 月身不焦冷.化爲種種禽獸之身而不受其法.或時變身充滿虛空.或時身若微塵. 或輕如鴻毛或重若大山.或時以足指按地天地大動如動草葉.如是等神通變化 力皆從禪得.衆生聞是已立於禪波羅蜜。

    立般若波羅蜜者.菩薩教諸衆生當學智 慧.智慧者其明第一名爲慧眼.若無慧眼雖有肉眼猶故是盲.雖雲有眼與畜生無 異。

    若有智慧自别好醜不隨他教.若無智慧隨人東西如牛駱駝穿鼻隨人。

    一切有 爲法中智慧爲上聖所親愛.能破有爲法故。

    如經中說於諸寶中智慧寶爲最.一切 利器中慧刀利爲最.住智慧山頂無有憂患.觀諸苦惱衆生無不悉見.智慧刀能斷 無始煩惱生死連鎖.智慧力故能具六波羅蜜得不可思議無量佛道成一切智.何 況聲聞辟支佛及世閒勝事.是智慧增長清淨不可沮壞名爲波羅蜜.衆生聞已住 ******************** 般若波羅蜜。

    復次菩薩或時不以口教.或現神足光明令衆生住六波羅蜜.或現種 種餘緣乃至夢中爲作因緣使其覺悟令衆生住六波羅蜜.是故經言欲令衆生住 六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欲植一善根於佛福田中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盡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善根者三善根.無貪善根無瞋善根無癡善根。

    一切諸善法皆從三善根生增長.如 藥樹草木因有根故得生成增長.以是故名爲諸善根。

    今言善根者.善根因緣供養 之具.所謂華香燈明及法供養持戒誦經等.因中說果.何以故.香華不定.以善心供 養故名爲善根。

    布施非卽是福.但能破慳貪開善法門善根名爲福.如針導綖縫衣. 縫非針也。

    一者.若華若香若燈明若禮敬若誦經持戒若禪定若智慧等.一一供養 及法供養植於諸佛田中。

    佛田者.十方三世諸佛.若佛在世若形像若舍利若但念 佛。

    植者.專心堅著。

    問曰.經言種種福田.何以獨言植於佛田。

    答曰.雖有種種福田.佛 爲第一福田.以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如是等無量佛法具足.是故獨說植於佛 ******************** 田。

    法寶雖爲佛師.若佛不說法爲無用.如雖有好藥若無良醫藥則無用.以是故法 寶雖上而前說佛寶何況僧寶。

    復次佛田能獲無量果報.餘者雖言無量而有差降. 以是故佛田第一。

    不盡者.諸佛成就無盡功德故.於中植福福亦無盡。

    復次佛功德 無量無邊無數無等故.植福者福亦不盡。

    復次佛爲菩薩時緣一切衆生.如衆生無 量無邊故福亦無盡。

    復次佛田清淨拔愛等諸煩惱穢草.淨戒爲平地.大慈悲爲良 美.除諸惡邪鹹土.三十七品爲溝塍.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等爲垣牆.能出生三 乘涅槃果報.植種於此無上無比田者其福無盡。

    問曰.一切有爲法無常相故皆歸 於盡.福從因緣生何得不盡。

    答曰.亦不言常不盡.自言乃至得佛中閒不盡。

    復次一 切有爲法雖念念生滅.相續不斷果報不失故名爲不盡.如然燈雖炎炎生滅不名 爲滅.脂盡炷滅乃可稱滅.福亦如是.深心種於良田故乃至法盡而亦不盡。

    復次菩 薩知諸法實相如涅槃不盡.福德入諸法實相故而亦不盡。

    問曰.若爾者.涅槃不盡 福德亦應常不盡.雲何言乃至佛中閒不盡。

    答曰.是福者以智慧力故令是功德如 ******************** 涅槃畢竟空不生不滅.以是故喻如涅槃.非卽涅槃.若見涅槃不應爲喻.若是涅槃 雲何果報成佛而不盡。

    譬如三解脫門.空無相無作.如解脫畢竟空相是空解脫門. 觀世閒亦畢竟空.如解脫無相相是無相解脫門.觀世閒亦無相相.如解脫無作相 是無作解脫門.觀世閒亦無作相。

    以是故說欲植一善根於佛福田乃至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而不盡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令十方諸佛稱讚其[一]名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菩薩若觀諸法畢竟空.內無吾我已破憍慢.雲何欲令諸佛稱讚其名.又菩薩 法應供養諸佛.雲何反求諸佛供養。

    答曰.佛法有二門.一爲第一義門二爲世俗法 門。

    以世俗門故欲令諸佛讚歎.雖爲諸佛所讚歎而不見我不取衆生相.世閒假名 故說。

    汝言雲何反求佛供養者.如後品中佛所讚歎菩薩畢竟阿鞞跋緻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今是菩薩欲得決定知是阿鞞跋緻以不.以是故求佛讚歎.非求供養。

     復次餘人餘衆生貪欲瞋恚愚癡覆心故不能如實讚歎.何以故.若偏有所愛不見 注: [一]放光光讚俱作功德. ******************** 實過但見功德.若偏有所瞋但見其過不見其德.若愚癡多不能如實見其好醜。

    諸 天世人雖有智慧三毒薄者亦不能得如實讚猶有謬失。

    無一切智故結使不盡故。

     聲聞辟支佛三毒雖盡亦不能如實讚.猶有餘氣未盡.又智慧不具足故。

    唯佛一人 三毒及氣永盡成就一切智故.能如實讚不增不減.以是故行者欲得諸佛所讚知 其實德.不求餘人稱讚。

    問曰.諸佛出於三界不著世閒無有我及我所.視於外道惡 人大菩薩阿羅漢一等無異.雲何讚歎菩薩。

    答曰.佛雖無吾我無有憎愛於一切法 心無所著.憐愍衆生以大慈悲心引導一切故.分别善人而有所讚.亦欲壞破惡魔 所願.以佛讚歎故無量衆生愛樂菩薩恭敬供養後皆成就佛道.以是故諸佛讚歎 菩薩。

    問曰.雲何讚歎。

    答曰.如佛於大衆中說法.欲令衆生入甚深法讚是菩薩.如薩 陀波崙等。

    復次佛讚歎菩薩言.是菩薩能觀諸法畢竟空亦能於衆生有大慈悲能 行生忍亦不見衆生.雖行法忍於一切法而不生著.雖觀宿命事不墮始見.雖觀衆 生入無餘涅槃而不墮邊見.雖知涅槃是無上寶法亦能起身口意善業.雖行生死 ******************** 中而深心樂涅槃.雖住三解脫門觀於涅槃亦不斷本願及善行.如是等種種奇特 功德甚爲難有。

    復次若菩薩未得無生忍未得五神通.生死肉身有大慈悲心.能爲 衆生故內外所有所貴惜者悉能施與。

    外謂所著妻子上妙五欲如意珠最上妙寶 安隠國土等.內謂身體肌肉皮膚骨血頭目髓腦耳鼻手足.如是等施甚爲難有.是 故諸佛讚歎其德。

    若菩薩入法位得神通.行苦行不足爲難。

    以是菩薩生身肉眼志 願弘曠有大悲心愛樂佛道.行如是事甚爲希有。

    復次若菩薩持戒清淨具足.無所 分别持戒破戒。

    於一切諸法畢竟不生常空法忍.精進不休不息不著不厭.精進懈 怠一相不異.無量無邊無數劫勤修精進.都欲受行甚深禪定無所依止定亂不異. 不起於定而能變身無量.徧至十方說法度人。

    行深智慧觀一切法不生不滅非不 生非不滅亦非不生亦非不滅非非不生非非不滅.過諸語言心行處滅.不可壞不 可破不可受不可著。

    諸聖行處淨如涅槃.亦不著是觀意亦不沒.能以智慧而自饒 益.如是菩薩諸佛讚歎。

    復次菩薩未得受記未得無生法忍.生不值佛不見聖賢.以 ******************** 正思惟故能觀諸法實相.雖觀實相心亦不著.如是菩薩十方諸佛皆共讚歎。

    復次 菩薩聞甚深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佛法.雖自未得智慧未及而能定心信樂不生疑 悔.若魔作佛來詭說其意意無增減.如是菩薩諸佛所讚。

    復次有諸菩薩一時發心 中有疾成佛者佛則讚歎.有大精進力故。

    如釋迦文尼佛與彌勒等諸菩薩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