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九

關燈
[一]放光無此段. ******************** 是等種種雜結行施是名不淨。

    淨者無是雜事.但以淨心信因緣果報.敬愍受者不 求今利.但爲後世功德。

    復有淨施.不求後世利益.但以修心助求涅槃。

    [一]復有淨施.生 大悲心爲衆生故不求自利早得涅槃.但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名淨施。

    以般 若波羅蜜心故能如是淨施.以是故說欲行檀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復次般若 波羅蜜力故捨諸法著心.何況我心而不捨.捨吾我心故身及妻子視如草土.無所 戀惜盡以布施.以是故說欲行檀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餘波羅蜜亦如是.以般 若波羅蜜心助成故。

    復次諸餘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不得波羅蜜名字亦不牢 固.如後品中說五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無波羅蜜名字.又如轉輪聖王無輪寶 者不名轉輪聖王.不以餘寶爲名。

    亦如羣盲無導不能有所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 導五波羅蜜令至薩婆若。

    譬如大軍無健將不能成辦其事.又如人身餘根雖具若 無眼者不能有所至.又如人無命根則餘根皆滅有命根故餘根有用.般若波羅蜜 亦如是.五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則不得增長.得般若波羅蜜故餘波羅蜜得增 注: [一]原作後.今依麗刻改. ******************** 益具足.以是故佛言欲行檀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菩薩摩訶薩欲使世世身體與佛相似欲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當學般若波羅 蜜. 問曰.聲聞經中說菩薩過三阿僧祇劫後百劫中種三十二相因緣.今雲何說世世 與佛身體相似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答曰.迦旃延子阿毗曇鞞婆沙中有如是 說.非三藏中所說.何以故.三十二相餘人亦有.何足爲貴。

    如難陀先世時一浴衆僧. 因作願言使我世世端正淨潔.又於異世值辟支佛塔飾以彩畫莊嚴辟支佛像.作 願言使我世世色相嚴身.以是因緣故世世得身相莊嚴.乃至後身出家作沙門衆 僧遙見謂其是佛悉皆起迎。

    難陀小乘種少功德尚得此報.豈況菩薩於無量阿僧 祇劫中修立功德世世形體而不似佛。

    又如彌勒菩薩白衣時師名婆跋犂有三相. 一眉閒白毛相.二舌覆面相.三陰藏相。

    如是等非是菩薩亦皆有相.菩薩豈當三阿 僧祇後乃種相好。

    復次是摩訶衍中有菩薩從初發心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初不生惡心.世世報得五通身體似佛。

    問曰.菩薩未得佛道.何得身相如佛。

    答曰.菩 薩爲度衆生故或作轉輪聖王身或作帝釋身或作梵王身.或作聲聞身辟支佛身 菩薩身佛身。

    如首棱嚴經中.文殊師利自說七十二億反作一緣覺而般涅槃.又現 作佛號龍種尊.時世未應有佛而衆生見佛身歡喜受化。

    問曰.菩薩若能作佛身說 法度衆生者.與佛有何差别。

    答曰.菩薩有大神力住十住地.具足佛法而住世閒.廣 度衆生故不取涅槃。

    亦如幻師自變化身爲人說法非真佛身.雖爾度脫衆生有量 有限.佛所度者無量無限.菩薩雖作佛身不能徧滿十方世界.佛身者普能徧滿無 量世界.所可度者皆現佛身.亦如十四日月雖有光明猶不如十五日.有如是差别。

     或有菩薩得無生法忍法性生身.在七住地住五神通.變身如佛教化衆生。

    或初發 意菩薩行六波羅蜜行業因緣.得身相似佛教化衆生。

    問曰.三十二相布施等果報. 般若波羅蜜無所有如虛空.雲何說欲得相好當學般若波羅蜜耶。

    答曰.三十二相 有二種.一者具足如佛.二者不具足如轉輪聖王難陀等.般若波羅蜜與布施和合 ******************** 故能具足相好如佛.餘人但行布施等相不具足。

    問曰.雲何布施等得三十二相。

    答 曰.如檀越布施時受者得色力等五事益身故施者具手足輪相.如檀波羅蜜中廣 說.戒忍等亦如是.各具三十二相。

    何等是三十二相.一者足下安立相.餘如讚菩薩 品中說。

    問曰.何因緣得足[一]下安立相。

    答曰.佛世世一心堅固持戒亦不令他破戒.以 是業因緣故得是初相.初相者自於法中無能動者.若作轉輪聖王自於國土無能 侵者。

    以如法養護人民及出家沙門等以是業因緣故得千輻輪相是轉法輪初相. 若作轉輪聖王得轉寶輪.離殺生業因緣故得長指相.離不與取業因緣故得足跟 滿相.以四攝法攝衆生業因緣故得手足縵網相.以上妙衣服飲食臥具供養尊長 業因緣故得手足柔輭相.修福轉增業因緣故得足趺高相一一孔一毛生相毛上 向相.如法遣使爲福和合因緣及速疾誨人故得妙膊相如伊泥延鹿王.如法淨物 布施不惱受者故得平立手過膝相方身相如尼拘盧陀樹.多修慚愧及斷邪婬以 房舍衣服覆蓋之物用布施故得陰藏相如馬王.修慈三昧信淨心多及以好色飲 注: [一]此字依麗刻加. ******************** 食衣服臥具布施故得金色相丈光相.常好問義供給所尊及善人故得肌皮細輭 相.如法斷事不自專執委以執政故得上身如師子相腋下滿相肩圓相.恭敬尊長 迎逆侍送故得身直廣相.布施具足充滿故得七處滿相.一切捨施無所遺惜故得 方頰車相.離兩舌故得四十齒相齒齊相齒密相.常修行慈好思惟故得白牙無踰 相.離妄語故得舌廣薄相.美食布施不惱受者故得味中最上味相.離惡口故得梵 聲相.善心好眼視衆生故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