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八

關燈
[二]是二地三昧 門.如是展轉乃至九地是十地三昧門.十地是無量諸佛三昧門.如是等名爲諸三 昧門。

    問曰.陀羅尼門三昧門.爲同爲異.若同何以重說.若異有何義。

    答曰.先[三]已說三 昧門陀羅尼門異.今當更說.三昧但是心相應[四]法.陀羅尼亦是心相應亦是心不相 注: [一]此字依麗刻加. [二]此字依麗刻加. [三]原作以.今依麗刻改. [四]法下原有也字.今依麗刻刪. ******************** 應。

    問曰.雲何知陀羅尼是心不相應。

    答曰.如人得聞持陀羅尼.雖心瞋恚亦不失.常 隨人行如影隨形.是三昧修行習久後能成陀羅尼.如衆生久習欲便成其性.是諸 三昧共諸法實相智慧能生陀羅尼。

    如壞瓶得火燒熟能持水不失亦能令人得度 河.禪定無智慧亦如壞瓶.若得實相智慧如壞瓶得火燒成熟能持菩薩二世無量 功德.菩薩亦因之而度得至佛.如是等三昧陀羅尼種種差别。

    問曰.聲聞法中何以 無是陀羅尼名.但大乘中有。

    答曰.小法中無大汝不應問.大法中無小者則可問.如 小家無金銀不應問也。

    復次聲聞不大殷勤集諸功德.但以智慧求脫老病死苦.以 是故聲聞人不用陀羅尼持諸功德。

    譬如人渴得一掬水則足不須瓶器持水.若共 大衆人民則須瓶甕持水.菩薩爲一切衆生故須陀羅尼持諸功德。

    復次聲聞法中 多說諸法生滅無常相故.諸論議師言諸法無常.若無常相則不須陀羅尼.何以故. 諸法無常相則無所持.唯過去行業因緣不失.如未來果報雖無必生.過去行因緣 亦如是。

    摩訶衍法生滅相不實.不生不滅相亦不實.諸觀諸相皆滅是爲實.若持過 ******************** 去法則無咎.以持過去善法善根諸功德故須陀羅尼.陀羅尼世世常隨菩薩。

    諸三 昧不爾.或當易身則失。

    如是等種種分别陀羅尼諸三昧.以是故言欲得諸陀羅尼 諸三昧門時學般若波羅蜜。

     釋初品中布施隨喜心過上第四十三 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布施時[一]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一切求聲聞 辟支佛人持戒時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三 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隨喜心者.如隨喜品中說。

    復次隨喜名有人作功德.見者心隨歡喜讚言善哉.在無 常世界中爲癡闇所蔽.能宏大心建此福德。

    譬如種種妙香一人賣一人買傍人在 邊亦得香氣.於香無損二主無失.如是有人行施有人受者有人在邊隨喜.功德俱 得二主不失.如是相名爲隨喜。

    以是故菩薩但以隨喜心過於求二乘人上.何況自 行。

    問曰.菩薩雲何能以隨喜心過聲聞辟支佛人以財布施上。

    答曰.聲聞辟支佛行 注: [一]放光光讚俱無此句義.次同. ******************** 是布施.菩薩於傍見之一心念隨喜讚言善哉.以此隨喜福德回向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爲度一切衆生故以此爲得無量佛法故.以二種功德過求聲聞辟支佛人 所行布施上。

    復次以諸法實相智慧心隨喜故.過求聲聞辟支佛人布施上。

    復次菩 薩以隨喜心生福德果報回向供養三世十方諸佛.過聲聞辟支佛布施上.譬如人 以少物獻上國王得報甚多.又如吹貝用氣甚少其音甚大。

    復次菩薩以隨喜功德 和合無量諸餘功德乃至法滅亦不盡譬如少水置大海中窮劫乃盡.持戒三昧智 慧解脫解脫知見亦如是。

    問曰.諸佛次第有菩薩.菩薩次第有聲聞辟支佛.今言菩 薩欲過求聲聞辟支佛人布施等.有何奇特。

    答曰.不以聲聞辟支佛布施持戒等福 德比菩薩功德.但以隨喜心能勝.何況菩薩自行功德。

    求聲聞辟支佛人勤身作功 德疲勞.菩薩默然隨喜智慧力福德過其上。

    譬如工匠但以智心指授而去.執斤斧 者疲苦終日.計功受賞匠者三倍。

    又如征伐.鬬者冒死主將受功。

    問曰.若隨喜心故 勝於布施持戒者.何以但說菩薩隨喜勝。

    答曰.凡夫人煩惱覆心吾我未斷著世閒 ******************** 樂.雲何能勝求聲聞辟支佛者。

    聲聞辟支佛利雖勝鈍.同在聲聞地故不說。

    問曰.聲 聞辟支佛[一]功德法甚多.何以故但說六事。

    答曰.此六法中攝一切聲聞辟支佛法。

    若 說布施.已說信聞等功德.何以故.先聞已能信信已布施.是施有二種.財施法施。

    持 戒攝三種戒.律儀戒禪戒無漏戒。

    定攝諸禪定解脫三昧等。

    慧攝諸聞慧思慧修慧。

     解脫攝二種解脫.有爲解脫無爲解脫。

    解脫知見攝盡智.自知漏已盡於三界得解 脫.於是中了了知見。

    是中助道法聖道法已說。

    復次若不向涅槃功德.是中不說過 上.以其功德薄故。

    問曰.勝名力勢相奪.今菩薩不與聲聞辟支佛競.雲何言勝。

    答曰. 勝名俱於一事中以智慧方便心力故得福多.譬如人於一華中但取色香.蜂但取 味以成蜜.亦如取水器大者得多器小得少.如是等喻可知以隨喜心深利智慧相 應勝聲聞辟支佛布施等諸功德。

    是六法初布施如檀波羅蜜義中分别聲聞辟支 佛法說.持戒如屍羅波羅蜜義品中分别聲聞辟支佛法說.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 見如念佛義中分别說。

     注: [一]功上原衍功德二字.今依麗刻刪.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