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八

關燈
意通易得.身 受快樂故.四禪諸通皆易得.一切安隱處故。

    宿命等三神通義如十力中說。

     注: [一]原作方.今依麗元明刻改. [二]原作弊.今依麗刻改. ******************** 欲知一切衆生意所趣向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六通中已說知他心通.今何以重說。

    答曰.知他心通境界少.但知欲界色界現 在衆生心心數法.不知過去未來及無色界衆生心心數法。

    凡夫通於上四禪地隨 所得通處已下徧知四天下衆生心心數法.聲聞通於上四禪地隨所得通處已下 徧知千世界衆生心心數法.辟支佛通於上四禪地隨所得通處已下徧知百千世 界衆生心心數法。

    上地鈍根者不能知下地利根者心心數法.凡夫不知聲聞心心 數法.聲聞不知辟支佛心心數法.辟支佛不知佛心心數法.以是故說欲知一切衆 生心所趣向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以何智能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

    答曰.諸佛有 無礙解脫.入是解脫中能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諸大菩薩得相似無礙解脫亦能 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

    新學菩薩欲得是大菩薩無礙解脫及佛無礙解脫.以此無 礙解脫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

    大菩薩欲得佛無礙解脫.以是故雖已說知他心通. 更說欲知一切衆生心所趣向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心所趣向.心爲去爲不去.若 ******************** 去此則無心猶若死人.若不去雲何能知.如佛言依意緣法意識生.意若不去則無 和合。

    答曰.心不去不住而能知.如般若波羅蜜中說一切法無來無去相.雲何言心 有來去。

    又言諸法生時無所從來.滅時無所去.若有來去卽墮常見.諸法無有定相. 以是故但以內六情外六塵和合生六識及生六受六想六思.以是故心如幻化能 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無有知者無有見者。

    如歎[一]摩訶衍品中言.若一切衆生心心 數法性實有不虛誑者佛不能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性實 虛誑無來無去故佛知一切衆生心心數法。

    譬如比丘貪求者不得供養.無所貪求 則無所乏短.心亦如是.若分别取相則不得實法.不得實法故不能通達知一切衆 生心心數法.若不取相無所分别則得實法.得實法故能通達知一切衆生心心數 法無所罣礙。

    問曰.一切衆生諸心可得悉知不.若悉知則衆生有邊.若不知何以故 說欲知一切衆生心所趣向.雲何佛有一切種智。

    答曰.一切衆生心心數法可得悉 知.何以故.如經中說一切實語中佛最第一.若不能悉知一切衆生心得其邊際者 注: [一]此二字依麗元明刻改. ******************** 佛何以言悉知.亦不名一切智人.而佛語皆實必應實有一切智人。

    復次衆生雖無 邊.一切種智亦無邊.譬如函大蓋亦大.若智慧有邊衆生無邊者應有是難.今智慧 及衆生俱無邊故汝難非也。

    復次若言有邊無邊.此二於佛法中是置答.是十四事 虛妄無實無益故.不應以爲難。

    問曰.若有邊無邊二俱不實.而佛處處說無邊.如衆 生有癡愛已來無始無邊.十方亦無邊際。

    答曰.衆生無邊佛智慧無邊是爲實.若人 著無邊取相戲論故佛說是邪見。

    譬如世閒常無常二俱顛倒入十四難中.而佛多 以無常度衆生少用有常.若著無常取相戲論佛說是邪見虛妄。

    若不著無常.知無 常卽是苦苦卽是無我無我卽是空.能如是依無常觀入諸法空便是實。

    以是故知 無常入真諦中是實.十四難中以著因緣故說是邪見.是故說無常以明無邊.無邊 故衆生厭生死長久。

    譬如波梨國四十比丘俱行十二淨行.來至佛所.佛爲說厭行。

     佛問比丘.五恆河伽藍牟佛薩羅由阿脂羅婆提摩醯從所來處流入大海.其中閒 水爲多少。

    比丘言.甚多。

    佛言.但一人一劫中作畜生時屠割剝刺.或時犯罪截其手 ******************** 足斬其身首.如是等血多於此水.如是無邊大劫中受身出血不可勝數.啼哭流淚 及飲母乳亦如是.計一劫中一人積骨過於鞞浮羅大山.〈此山天竺人常見以易信故說〉 如是無量劫中受生死苦。

    諸比丘聞是已.厭患世閒卽時得道。

    復次聞十方衆生無 邊故心生歡喜受不殺戒得無邊福德.以是因緣故初發意菩薩一切世閒衆生皆 應供養.何以故.爲度無邊世界衆生故功德亦無邊.有如是等益故說無邊。

    以是故 說悉知一切衆生心所趣向.如日照天下一時俱至無不徧明。

     菩薩摩訶薩欲勝一切聲聞辟支佛智慧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何等是聲聞辟支佛智慧。

    答曰.以總相别相觀諸法實相是聲聞智慧.如經中 說.初以分别諸法智慧後用涅槃智慧.分别諸法智慧是别相.涅槃智慧是總相。

    復 次知是法爲解是法爲縛是流轉是來還是生是滅是味是患是逆是順是此岸是 彼岸是世閒是出世閒.如是等分别二門諸法名爲聲聞智慧。

    復次三種智慧.知五 受衆如是集如是散如是出.是味是患是離.三解脫門相應智.如是等分别三門諸 ******************** 法。

    復次四種智慧.四念處智.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不淨智無 常智苦智無我智.無常智苦智空智無我智.法智比智盡智無生智.如是等分别四 門諸法。

    復次從苦法智忍慧乃至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智.於其 中閒所有智慧.盡是聲聞智慧。

    略說厭世閒念涅槃.離三界斷諸煩惱.得最上法所 謂涅槃.是名聲聞智慧。

    復次如般若波羅蜜義品中說.[一]菩薩智慧相[二]與聲聞智慧是 一智慧.但無方便無大誓莊嚴無大慈大悲.不求一切佛法不求一切種智知一切 法.但厭老病死斷諸愛繫直趣涅槃爲異。

    問曰.聲聞如是.辟支佛智慧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