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切種智種種差别。
問曰.如經中說行 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力四無所畏等諸法得一切智.何以故此中說但用道種智 得一切智。
答曰.汝所說六波羅蜜等卽是道.知是道行是道得一切智何所疑。
復次 初發心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一切善法盡名爲道.此道中分别思惟而行是名道 智.如此經後說道智是菩薩事。
問曰.佛道事已備故不名道智.阿羅漢辟支佛諸功 德未備何以不[一]名道智。
答曰.阿羅漢辟支佛道自於所行亦辦.是故不名道智.道是 行相故。
復次此經中說聲聞辟支佛.聲聞中[二]不攝三道故不說.佛道大故名爲道智.
聲聞辟支佛道小故不名道智。
復次菩薩摩訶薩自行道.亦示衆生各各所行道.以 是故說名菩薩行道智得一切智。
問曰.何等是一切智所知一切法。
答曰.如佛告諸 比丘爲汝說一切法.何等是一切法.所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十二入 名一切法。
復有一切法所謂名色.如佛說利衆經中偈。
若欲求真觀但有名與色若 欲審實知亦當知名色離癡心多想分别於諸法更無有異事出於名色者。
復次一 注:[一]名下原有中字.今依麗元明刻刪.
[二]此字依麗刻加.
********************
切法所謂色無色法.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爲無爲.心非心.心相應非
心相應.共心生不共心生.隨心行不隨心行.從心因不從心因.如是等無量二法門
攝一切法.如阿毗曇攝法品中說。
復次一切法所謂善法不善法無記法.見諦所斷 思惟所斷不斷法.有報法無報法非有報非無報法.如是等無量三法門攝一切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過去法未來法現在法非過去未來現在法.欲界繫法色界繫法 無色界繫法不繫法.從善因法從不善因法從無記因法從非善非不善非無記因 法.有緣緣法無緣緣法有緣緣亦無緣緣法非有緣緣非無緣緣法.如是等無量四 法門攝一切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色法心法心數法心不相應諸行法無爲法.四諦 及無記無爲.如是等無量五法門攝一切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五衆及無爲.苦諦所 斷法集諦滅諦道諦思惟所斷法不斷法.如是等無量六法門.攝一切法七八九十 等諸法門.是阿毗曇分别義。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空法實法.所緣法能緣法. 聚法散法等。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亦有亦無法.空法實法非空非實法.所緣 ******************** 法能緣法非所緣非能緣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亦有亦無法非有非無法. 空法不空法空不空法非空非不空法.生法滅法生滅法非生非滅法.不生不滅法 非不生非不滅法不生不滅亦非不生非不滅法非不生非不滅亦非不不生亦非 不不滅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有無法非有非無法.捨是四句法.空不空生 滅不生不滅五句皆亦如是。
如是等種種無量阿僧祇法門所攝諸法.以是無礙智 慧盡徧知上諸法名爲一切智一切種智。
問曰.一切衆生皆求智慧.雲何獨佛一人 得一切智。
答曰.佛於一切衆生中第一故獨得一切智.如佛所說.無足二足四足多 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一切衆生中佛最第一。
譬如須彌山於衆 山中自然最第一.如四大中火最有力能照能燒.佛亦如是.於一切衆生中最第一 故得一切智。
問曰.佛何以故於一切衆生獨最第一。
答曰.如先答得一切智故.今當 更說佛自利益亦利益他故於衆生中最第一。
如一切照中日爲第一.一切人中轉 輪聖王最第一.一切蓮華中青蓮爲第一.一切陸生華須曼色第一.一切木香中牛 ******************** 頭旃檀爲第一.一切珠中如意珠爲第一.一切諸戒中聖戒爲第一.一切解脫中不 壞解脫爲第一.一切清淨中解脫爲第一.一切諸觀中空觀爲第一.一切諸法中涅 槃爲第一.如是等無量各各第一。
佛亦如是.於一切衆生最爲第一.第一故獨得一 切智。
復次佛從初發意以大誓莊嚴一切衰沒衆生欲拯濟故盡徧行諸善道.無善 不集無苦不行皆集一切諸佛功德.如是等種種無量因緣故佛於一切衆生中獨 第一。
問曰.三世十方諸佛亦有是功德.何以故言佛獨第一。
答曰.除諸佛爲餘衆生 故言佛獨第一.諸佛等一切功德。
復次薩婆若多者.薩婆秦言一切.若秦言智.多秦 言相.一切如先說名色等諸法.佛知是一切法一相異相漏相非漏相作相非作相 等。
一切法各各相各各力各各因緣各各果報各各性各各得各各失.一切智慧力 故一切世一切種盡徧解知。
以是故說欲以道種智具足得一切智當習行般若波 羅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問曰.如佛得佛道時以道智 得具足一切智一切種智.今何以言以一切智得具足一切種智。
答曰.佛得道時以 ******************** 道智雖具足得一切智一切種智.而未用一切種智.如大國王得位時境土寶藏皆 已得但未開用。
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當習行般若波羅蜜.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般若波 羅蜜。
問曰.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今雲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 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
答曰.實一切智一時得.此中爲令人信般若波羅蜜故 次第差别品說.欲令衆生得清淨心是故如是說。
復次雖一心中得亦有初中後次 第.如一心有三相生因緣住住因緣滅.又如心心數法不相應諸行及身業口業。
以 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亦如是。
先說一 切種智卽是一切智.道智名金剛三昧.佛初發心卽是一切智一切種智.是時煩惱 習斷。
一切智一切種智相先已說.斷一切煩惱習者.煩惱名略說則三毒廣說則三 界九十八使是名煩惱.煩惱習者名煩惱殘氣。
若身業口業不隨智慧似從煩惱起. ******************** 不知他心者見其所起生不淨心.是非實煩惱.久習煩惱故起如是業。
譬如久鏁腳 人卒得解脫.行時雖無有鏁猶有習在。
如乳母衣久故垢著.雖以淳灰淨浣.雖無有 垢垢氣猶在。
衣如聖人心.垢如諸煩惱.雖以智慧水浣煩惱氣猶在.如是諸餘賢聖 雖能斷煩惱不能斷習。
如難陀婬欲習故.雖得阿羅漢道.於男女大衆中坐眼先視 女衆而與言語說法。
如舍利弗瞋習故.聞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卽便吐食終不復 受請。
又舍利弗自說偈言.覆罪妄念人無智而懈怠終不欲令此妄來近我住。
如摩 訶迦葉瞋習故.佛滅度後集法時敕令阿難[一]六突吉羅罪懺悔.而復自牽阿難手出
不共汝漏未盡不淨人集法。
如畢陵伽婆蹉常罵恆神爲小婢.如摩頭婆私咤掉戲 習故或時從衣架踔上梁從梁至棚從棚至閣.如憍梵鉢提牛業習故常吐食而呞。
如是等諸聖人雖漏盡而有煩惱習.如火焚薪已灰炭猶在.火力薄故不能令盡.若 劫盡時火燒三千大千世界無復遺餘.火力大故。
佛一切智火亦如是.燒諸煩惱無 復殘習。
如一婆羅門以五百種惡口衆中罵佛.佛無異色亦無異心.此婆羅門心伏. 注:[一]原作八.今依麗刻改.
*
問曰.如經中說行 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力四無所畏等諸法得一切智.何以故此中說但用道種智 得一切智。
答曰.汝所說六波羅蜜等卽是道.知是道行是道得一切智何所疑。
復次 初發心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一切善法盡名爲道.此道中分别思惟而行是名道 智.如此經後說道智是菩薩事。
問曰.佛道事已備故不名道智.阿羅漢辟支佛諸功 德未備何以不
答曰.阿羅漢辟支佛道自於所行亦辦.是故不名道智.道是 行相故。
復次此經中說聲聞辟支佛.聲聞中
復次菩薩摩訶薩自行道.亦示衆生各各所行道.以 是故說名菩薩行道智得一切智。
問曰.何等是一切智所知一切法。
答曰.如佛告諸 比丘爲汝說一切法.何等是一切法.所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十二入 名一切法。
復有一切法所謂名色.如佛說利衆經中偈。
若欲求真觀但有名與色若 欲審實知亦當知名色離癡心多想分别於諸法更無有異事出於名色者。
復次一 注:
復次一切法所謂善法不善法無記法.見諦所斷 思惟所斷不斷法.有報法無報法非有報非無報法.如是等無量三法門攝一切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過去法未來法現在法非過去未來現在法.欲界繫法色界繫法 無色界繫法不繫法.從善因法從不善因法從無記因法從非善非不善非無記因 法.有緣緣法無緣緣法有緣緣亦無緣緣法非有緣緣非無緣緣法.如是等無量四 法門攝一切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色法心法心數法心不相應諸行法無爲法.四諦 及無記無爲.如是等無量五法門攝一切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五衆及無爲.苦諦所 斷法集諦滅諦道諦思惟所斷法不斷法.如是等無量六法門.攝一切法七八九十 等諸法門.是阿毗曇分别義。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空法實法.所緣法能緣法. 聚法散法等。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亦有亦無法.空法實法非空非實法.所緣 ******************** 法能緣法非所緣非能緣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亦有亦無法非有非無法. 空法不空法空不空法非空非不空法.生法滅法生滅法非生非滅法.不生不滅法 非不生非不滅法不生不滅亦非不生非不滅法非不生非不滅亦非不不生亦非 不不滅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有無法非有非無法.捨是四句法.空不空生 滅不生不滅五句皆亦如是。
如是等種種無量阿僧祇法門所攝諸法.以是無礙智 慧盡徧知上諸法名爲一切智一切種智。
問曰.一切衆生皆求智慧.雲何獨佛一人 得一切智。
答曰.佛於一切衆生中第一故獨得一切智.如佛所說.無足二足四足多 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一切衆生中佛最第一。
譬如須彌山於衆 山中自然最第一.如四大中火最有力能照能燒.佛亦如是.於一切衆生中最第一 故得一切智。
問曰.佛何以故於一切衆生獨最第一。
答曰.如先答得一切智故.今當 更說佛自利益亦利益他故於衆生中最第一。
如一切照中日爲第一.一切人中轉 輪聖王最第一.一切蓮華中青蓮爲第一.一切陸生華須曼色第一.一切木香中牛 ******************** 頭旃檀爲第一.一切珠中如意珠爲第一.一切諸戒中聖戒爲第一.一切解脫中不 壞解脫爲第一.一切清淨中解脫爲第一.一切諸觀中空觀爲第一.一切諸法中涅 槃爲第一.如是等無量各各第一。
佛亦如是.於一切衆生最爲第一.第一故獨得一 切智。
復次佛從初發意以大誓莊嚴一切衰沒衆生欲拯濟故盡徧行諸善道.無善 不集無苦不行皆集一切諸佛功德.如是等種種無量因緣故佛於一切衆生中獨 第一。
問曰.三世十方諸佛亦有是功德.何以故言佛獨第一。
答曰.除諸佛爲餘衆生 故言佛獨第一.諸佛等一切功德。
復次薩婆若多者.薩婆秦言一切.若秦言智.多秦 言相.一切如先說名色等諸法.佛知是一切法一相異相漏相非漏相作相非作相 等。
一切法各各相各各力各各因緣各各果報各各性各各得各各失.一切智慧力 故一切世一切種盡徧解知。
以是故說欲以道種智具足得一切智當習行般若波 羅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問曰.如佛得佛道時以道智 得具足一切智一切種智.今何以言以一切智得具足一切種智。
答曰.佛得道時以 ******************** 道智雖具足得一切智一切種智.而未用一切種智.如大國王得位時境土寶藏皆 已得但未開用。
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當習行般若波羅蜜.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般若波 羅蜜。
問曰.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今雲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 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
答曰.實一切智一時得.此中爲令人信般若波羅蜜故 次第差别品說.欲令衆生得清淨心是故如是說。
復次雖一心中得亦有初中後次 第.如一心有三相生因緣住住因緣滅.又如心心數法不相應諸行及身業口業。
以 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亦如是。
先說一 切種智卽是一切智.道智名金剛三昧.佛初發心卽是一切智一切種智.是時煩惱 習斷。
一切智一切種智相先已說.斷一切煩惱習者.煩惱名略說則三毒廣說則三 界九十八使是名煩惱.煩惱習者名煩惱殘氣。
若身業口業不隨智慧似從煩惱起. ******************** 不知他心者見其所起生不淨心.是非實煩惱.久習煩惱故起如是業。
譬如久鏁腳 人卒得解脫.行時雖無有鏁猶有習在。
如乳母衣久故垢著.雖以淳灰淨浣.雖無有 垢垢氣猶在。
衣如聖人心.垢如諸煩惱.雖以智慧水浣煩惱氣猶在.如是諸餘賢聖 雖能斷煩惱不能斷習。
如難陀婬欲習故.雖得阿羅漢道.於男女大衆中坐眼先視 女衆而與言語說法。
如舍利弗瞋習故.聞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卽便吐食終不復 受請。
又舍利弗自說偈言.覆罪妄念人無智而懈怠終不欲令此妄來近我住。
如摩 訶迦葉瞋習故.佛滅度後集法時敕令阿難
如畢陵伽婆蹉常罵恆神爲小婢.如摩頭婆私咤掉戲 習故或時從衣架踔上梁從梁至棚從棚至閣.如憍梵鉢提牛業習故常吐食而呞。
如是等諸聖人雖漏盡而有煩惱習.如火焚薪已灰炭猶在.火力薄故不能令盡.若 劫盡時火燒三千大千世界無復遺餘.火力大故。
佛一切智火亦如是.燒諸煩惱無 復殘習。
如一婆羅門以五百種惡口衆中罵佛.佛無異色亦無異心.此婆羅門心伏.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