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六

關燈
閑靜處。

    復次佛 注: [一]此字依麗刻加. [二]原作禮.今依麗元明刻改. ******************** 爲後世作法故坐禪。

    又佛自轉法輪已以事付弟子故入禪定。

    復次現二種道攝衆 生故.一者禪定二者智慧.佛在大衆說法爲現智慧.靜處攝心爲現禪定。

    復次衆生 於六塵中三種行.見好色生喜樂見惡色生憂苦見不苦不樂色生捨心.乃至法亦 如是.佛於心塵中自在.於喜樂憂苦處能生捨心.如聖如意中說。

    如是等種種因緣 故入禪定.非不知已捨。

    欲無減者.佛知善法恩故常欲集諸善法故欲無減.修習諸 善法心無厭足故欲無減。

    譬如一長老比丘目闇自縫僧伽梨鍼[一]絍脫.語諸人言誰 樂欲福德者爲我絍鍼.爾時佛現其前語言我是樂欲福德無厭足人持汝鍼來。

    是 比丘斐亹見佛光明又識佛音聲白佛言.佛無量功德海皆盡其邊底雲何無厭足。

     佛告比丘.功德果報甚深無有如我知恩分者.我雖復盡其邊底.我本以欲心無厭 足故得佛是故今猶不息.雖更無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

    諸天世人驚悟.佛於功 德尚無厭足.何況餘人。

    佛爲比丘說法.是時肉眼卽明慧眼成就。

    問曰.如佛[二]嘗斷一 切善法中欲.今雲何言欲無減。

    答曰.言斷一切善法中欲者.是未得欲得得已欲增. 注: [一]原作袵.今依麗刻改.次俱同. [二]原作相.今依麗刻改. ******************** 佛無如是欲.佛一切功德具足無不得者亦無增益。

    今言欲者.如先說佛雖具得一 切功德欲心猶不息.譬如馬寶雖到至處去心不息至死不已.[一]佛寶亦如是。

    又如劫 盡大火燒三千大千世界悉盡火勢故不息.佛智慧火亦如是.燒一切煩惱照諸法 已智慧相應欲亦不盡。

    復次佛雖一切善法功德滿足.衆生未盡故欲度不息。

    問曰. 若佛欲度衆生未息.何以入涅槃。

    答曰.度衆生有二種.或有現前得度或有滅後得 度.如法華經中說.藥師爲諸子合藥與之而捨是故入涅槃。

    復次有衆生鈍根德薄 故不能成大事.但可種福德因緣.是故入涅槃。

    問曰.佛滅度後亦有得阿羅漢者.何 以言但可種福德因緣。

    答曰.雖有得阿羅漢者少不足言.如佛一說法時十方無量 阿僧祇衆生得道.佛滅後不爾.譬如大國征伐雖少有所得不名爲得.以是故雖衆 生未盡而入涅槃。

    復次摩訶衍首楞嚴經中說.於莊嚴世界夀七百阿僧祇劫度脫 衆生.以是故說佛欲無減。

    精進無減者.如欲中說欲義卽是精進。

    問曰.若爾者無有 十八不共法.復次欲精進心數法中各别.雲何言欲卽是精進。

    答曰.欲爲初行.欲增 注: [一]原作人.今依麗元明刻改. ******************** 長名精進如佛說一切法欲爲根本。

    欲如人渴欲得飲.精進如因緣方便求飲.欲爲 心欲.得精進爲成其事.欲屬意業.精進屬三業.欲爲內.精進爲外.如是等差别。

    復[一]次 是精進諸佛所樂.如釋迦牟尼佛精進力故超越九劫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如說一時佛告阿難汝爲諸比丘說法我背痛小息.爾時世尊四[二]襞鬱多羅僧 敷下以僧伽梨枕頭而臥.是時阿難說七覺義至精進覺.佛驚起坐告阿難汝讚精 進義.阿難言讚.如是至三.佛言善哉善哉.善修精進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況餘道.以是義故佛精進無減病時猶尚不息何況不病。

    復次佛爲度衆生故捨 甚深禪定樂.種種身種種語言種種方便力度脫衆生.我時過惡險道.或時食惡食. 或時受寒熱.或時值諸邪難問惡口罵詈忍受不厭.佛世尊雖於諸法中自在而行 是事不生懈怠。

    如佛度衆生已於薩羅林中雙樹下臥.梵志須跋陀語阿難.我聞一 切智人今夜當滅度.我欲見佛。

    阿難止之言.佛爲衆人廣說法疲極。

    佛遙聞之告阿 難.聽須跋陀入.是我末後弟子。

    須跋陀得入問佛所疑.佛隨意說法斷疑得道.先佛 注: [一]原作以.今依麗刻改. [二]原作辟.今依麗刻改. ******************** 入無餘涅槃。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甚爲希有.乃至末後憐愍外道梵志而共語言。

    佛 言.我非但今世末後度.先世未得道時亦末後度。

    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大林 樹多諸禽獸.野火來燒三邊俱起.唯有一邊而隔一水.衆獸窮逼逃命無地.我爾時 爲大身多力鹿.以前腳跨一岸以後腳[一]踞一岸.令衆獸蹈脊上而渡.皮肉盡壞.以慈 愍力忍之至死.最後一兔來氣力已竭.自彊努力忍令得過.過已脊折墮水而死.如 是久有非但今也.前得度者今諸弟子.最後一兔須跋陀是。

    佛世世樂行精進今猶 不息.是故言精進無減。

    念無減者.於三世諸法一切智慧相應故念滿足無減。

    問曰. 先已說念無失今復說念無減.念無失念無減爲一爲異.若一今何以重說.若異有 何差别。

    答曰.失念名誤錯.減名不及。

    失念名威儀俯仰去來法中失.念無減名住禪 定神通念過去現世通達無礙。

    問曰.何以故念無減獨是佛法。

    答曰.聲聞辟支佛善 修四念處故念牢固.念雖牢固猶亦減少礙不通達.如宿命智力中說.聲聞辟支佛 念宿命極多八萬劫於廣有減.亦於見諦道中不能念念分别.佛於念念中皆分别 注: [一]原作距.今依元明刻改. ******************** 三相.佛心無有一法過而不念者.以是故獨佛有念無減。

    復次宿命智力隨念知.佛 於是中有力.聲聞辟支佛尚無是念力.何況餘人。

    復次佛以一切智無礙解脫守護 念.是故無減。

    如是等因緣故佛念無減。

    慧無減者.佛得一切智慧故慧無減.三世智 慧無礙故慧無減。

    復次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成就故慧無減。

    復次譬如酥油豐 饒燈炷清淨光明亦盛.佛亦如是.三昧王等諸三昧禪定油.念無減清淨炷.是因緣 故慧光明無量無減。

    復次從初發心無量阿僧祇劫.集一切智慧故深心爲法故.頭 目髓腦悉捨內外所有而布施.入火投山剝皮釘身.如是等無苦不[一]受一心爲集智 慧故慧無減。

    復次佛智慧.以一切功德持戒禪定等助成故慧無減。

    復次世世求一 切經書世俗法佛法麤細善不善.悉皆學知故慧無減。

    復次從十方無量諸佛所聞 法讀誦思惟修習問難故慧無減。

    復次爲一切衆生故爲增益一切善法故破一切 處無明故慧無減。

    復次是智慧實知諸法相不生不滅不淨不垢無作無行.不分别 是智非智.知諸法一等清淨如虛空無染無著.不以二法故得不二入法相.不二入 注: [一]受下原有故字.今依麗刻刪. ******************** 法相無量無邊.以是故慧無減。

    如是等種種因緣慧無減。

    解脫無減者.解脫有二種. 有爲解脫無爲解脫.有爲解脫名無漏智慧相應解脫.無爲解脫名一切煩惱習都 盡無餘.佛於二解脫無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智慧不大利故煩惱不悉盡故智慧 有減.佛智慧第一利故煩惱習永盡無餘故解脫無減。

    復次如漏盡力中說佛與聲 聞解脫有差别.佛得漏盡力故解脫無減.二乘無力故有減。

    解脫知見無減者.佛於 諸解脫中智慧無量無邊清淨故.名解脫知見無減。

    問曰.佛一切法中無減.何以故 但六事中無減。

    答曰.一切自利他利中四事能具足.欲求一切善法之根本.精進能 行.念能守護如守門人善者聽入惡者遮.慧照一切法門斷一切煩惱.用是四法事 得成辦。

    是四法果報有二種.一者解脫二者解脫知見.解脫義如先說.解脫知見者. 用是解脫知見知是二種解脫相有爲無爲解脫.知諸解脫相所謂時解脫不時解 脫慧解脫俱解脫壞解脫不壞解脫八解脫不可思議解脫無礙解脫等.分别諸解 脫相牢固[一]不牢固.是名解脫知見無減。

    如念佛中佛成就五無學衆解脫知見衆.此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