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十力第三十八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徧知[一]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當習
行般若波羅蜜。
問曰.是十力四無所畏等是佛無上法應當前說.何以故先說九想八念等。
答曰.六 波羅蜜是菩薩所應用先已說.三十七品乃至三無漏根是聲聞法。
菩薩行是六波 羅蜜得力故欲過聲聞辟支佛地.亦欲教化向聲聞辟支佛人令入佛道.是故呵是 小乘法捨一切衆生無所利益。
若諸聲聞人言汝是凡夫人未斷結使不能行是法 是故空訶.以是故佛言菩薩應具足三十七品等諸聲聞法不可得故.雖行是諸法 以不可得故爲衆生行邪行故行此正行.常不捨是諸法不可得空.亦不疾取涅槃 注:[一]此下放光有當知欲過八患卻十二衰一句.
********************
證。
若菩薩不解不行是小乘而但呵者誰當肯信.譬如釋迦牟尼佛若先不行六年 苦行而呵言非道者無人信受.以是故自行苦行過於餘人.成佛道時呵是苦行道 人皆信受.是故六波羅蜜後次第行聲聞法。
復次此非但是聲聞法.是法中和合不 捨衆生意具足一切佛法.以不可得空智故名菩薩法。
問曰.若菩薩具足三十七品 諸法者.雲何不入聲聞法位。
答曰.具足者具足觀知而不取證.了了觀知故名具足。
如佛說.一切畏杖痛莫不惜夀命恕己可爲喻杖不加羣生。
雖言一切畏杖痛.無色 界衆生無身.色界雖有身而無鞭杖.欲界中諸佛轉輪聖王夜摩天已上皆不畏杖 楚.爲畏得杖處者故言一切.具足亦如是.不爲求證著法故言具足。
復次我先說不 捨衆生以不可得空智和合故不墮聲聞地。
問曰.從六波羅蜜至三無漏根但言應 具足.自此以後何以故皆言欲得欲知是事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答曰.聲聞法有量 有限故言應具足.自此以下是諸佛法甚深無量菩薩未得.故言欲得是事當學般 若波羅蜜。
復次聲聞法易解易知故言具足.菩薩法佛法難解難知故言當學。
復次 ******************** 聲聞法總相但知苦知苦因知苦盡知盡苦道。
譬如二種醫.一者但知病知病因知 差病知差病藥而不知一切病不知一切病因不知一切病差不知一切差病藥.或 復但知治人病不知治畜生.或能治一國土不能治餘國土.有能治數十種病不悉 知四百四種病.病因病差差病藥亦如是.二者於四種中悉皆徧知徧知藥徧知病。
聲聞人如小醫不能徧知.菩薩摩訶薩如大醫無病不知無藥不識.以是故聲聞法 應具足.菩薩法當學。
[一]佛十力者.是處不是處如實知一力也.知衆生過去未來現在
諸業諸受法知造業處知因緣知報二力也.知諸禪解脫三昧定垢淨分别相如實
知三力也.知他衆生諸根上下相如實知四力也.知他衆生種種欲五力也.知世閒
種種無數性六力也.知一切道至處相七力也。
知種種宿命共相共因緣一世乃至 百千世劫.初劫盡我在彼衆生中如是姓名飲食苦樂夀命長短.彼中死是閒生.是 閒死還生是閒.此閒生名姓飲食苦樂夀命長短亦如是.八力也。
佛天眼淨過諸天 人眼.見衆生死時生時端正醜陋若大若小若墮惡道若墮善道如是業因緣受報. 注:[一]佛下原有有字.今依元明刻刪.
********************
是諸衆生惡身業成就惡口業成就惡意業成就謗毀聖人邪見邪見業成就是因
緣故身壞死時入惡道生地獄中.是諸衆生善身業成就善口業成就善意業成就
不謗聖人正見正見業成就是因緣故身壞死時入善道生天上.九力也。
佛諸漏盡 故無漏心解脫無漏智慧解脫.現在法中自識知我生已盡持戒已作後有盡如實 知.十力也。
問曰.是十力菩薩未得.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得.今何以說。
答曰.聲聞人雖 不能得.若聞是十力功德作是念佛有如是大功德.自慶言我等善利蒙益不少.得 信心清淨入盡苦道。
諸菩薩者聞之勤修菩薩道.當得如是十力等大功德果。
復次 有聲聞人及菩薩修念佛三昧.非但念佛身.當念佛種種功德法身。
應作是念.佛一 切種一切法能解故名一切智人.一切法如實善分别說故名一切見人.一切法現 前知故名一切知見無礙人.等心一切衆生故名大慈悲人.有大慈悲故名爲世救. 如實道來故名爲如來.應受一切世閒供養故名爲應供人.成就不顛倒智慧故名 正徧知.戒定[一]智慧成就故名明行足.不復還故名善逝.知世閒總相别相故名世間
注:
[一]原作慧知.今依元明刻改.
********************
解.善說出世閒安隱道故名無上調禦師.以三種教法度衆生故名天人師.一切世
閒煩惱睡能自覺亦能覺人故名爲覺人.一切所願具足故名有德.十力成就故名
堅誓.得四無畏故名人師子.得無量甚深智故名大功德海.一切記說無礙故名如
風.一切好醜無憎愛故名如地.燒一切結使薪故[一]名如火.善斷一切煩惱習故名具
足解脫.最上住處故名爲世尊.佛有如是等諸功德故應念佛。
以是故菩薩摩訶薩 欲得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當學般若波羅蜜。
復次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 中說是般若波羅蜜時.佛四部衆及諸外道在家出家諸天龍鬼神等種種大衆集 會.佛入三昧王三昧放大光明徧照恆河沙等世界地六種震動.說是般若波羅蜜 六波羅蜜乃至三無漏根.是中有衆生疑有何等力有幾種力故能作如是不可思 議感動利益.佛知衆生心有如是疑故言我有諸法實相智力是力有十種.用是十 種智故能作如是感動變化亦能過是所作.以是故言欲得十力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是十力四無所畏等是佛無上法應當前說.何以故先說九想八念等。
答曰.六 波羅蜜是菩薩所應用先已說.三十七品乃至三無漏根是聲聞法。
菩薩行是六波 羅蜜得力故欲過聲聞辟支佛地.亦欲教化向聲聞辟支佛人令入佛道.是故呵是 小乘法捨一切衆生無所利益。
若諸聲聞人言汝是凡夫人未斷結使不能行是法 是故空訶.以是故佛言菩薩應具足三十七品等諸聲聞法不可得故.雖行是諸法 以不可得故爲衆生行邪行故行此正行.常不捨是諸法不可得空.亦不疾取涅槃 注:
若菩薩不解不行是小乘而但呵者誰當肯信.譬如釋迦牟尼佛若先不行六年 苦行而呵言非道者無人信受.以是故自行苦行過於餘人.成佛道時呵是苦行道 人皆信受.是故六波羅蜜後次第行聲聞法。
復次此非但是聲聞法.是法中和合不 捨衆生意具足一切佛法.以不可得空智故名菩薩法。
問曰.若菩薩具足三十七品 諸法者.雲何不入聲聞法位。
答曰.具足者具足觀知而不取證.了了觀知故名具足。
如佛說.一切畏杖痛莫不惜夀命恕己可爲喻杖不加羣生。
雖言一切畏杖痛.無色 界衆生無身.色界雖有身而無鞭杖.欲界中諸佛轉輪聖王夜摩天已上皆不畏杖 楚.爲畏得杖處者故言一切.具足亦如是.不爲求證著法故言具足。
復次我先說不 捨衆生以不可得空智和合故不墮聲聞地。
問曰.從六波羅蜜至三無漏根但言應 具足.自此以後何以故皆言欲得欲知是事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答曰.聲聞法有量 有限故言應具足.自此以下是諸佛法甚深無量菩薩未得.故言欲得是事當學般 若波羅蜜。
復次聲聞法易解易知故言具足.菩薩法佛法難解難知故言當學。
復次 ******************** 聲聞法總相但知苦知苦因知苦盡知盡苦道。
譬如二種醫.一者但知病知病因知 差病知差病藥而不知一切病不知一切病因不知一切病差不知一切差病藥.或 復但知治人病不知治畜生.或能治一國土不能治餘國土.有能治數十種病不悉 知四百四種病.病因病差差病藥亦如是.二者於四種中悉皆徧知徧知藥徧知病。
聲聞人如小醫不能徧知.菩薩摩訶薩如大醫無病不知無藥不識.以是故聲聞法 應具足.菩薩法當學。
知種種宿命共相共因緣一世乃至 百千世劫.初劫盡我在彼衆生中如是姓名飲食苦樂夀命長短.彼中死是閒生.是 閒死還生是閒.此閒生名姓飲食苦樂夀命長短亦如是.八力也。
佛天眼淨過諸天 人眼.見衆生死時生時端正醜陋若大若小若墮惡道若墮善道如是業因緣受報. 注:
佛諸漏盡 故無漏心解脫無漏智慧解脫.現在法中自識知我生已盡持戒已作後有盡如實 知.十力也。
問曰.是十力菩薩未得.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得.今何以說。
答曰.聲聞人雖 不能得.若聞是十力功德作是念佛有如是大功德.自慶言我等善利蒙益不少.得 信心清淨入盡苦道。
諸菩薩者聞之勤修菩薩道.當得如是十力等大功德果。
復次 有聲聞人及菩薩修念佛三昧.非但念佛身.當念佛種種功德法身。
應作是念.佛一 切種一切法能解故名一切智人.一切法如實善分别說故名一切見人.一切法現 前知故名一切知見無礙人.等心一切衆生故名大慈悲人.有大慈悲故名爲世救. 如實道來故名爲如來.應受一切世閒供養故名爲應供人.成就不顛倒智慧故名 正徧知.戒定
以是故菩薩摩訶薩 欲得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當學般若波羅蜜。
復次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 中說是般若波羅蜜時.佛四部衆及諸外道在家出家諸天龍鬼神等種種大衆集 會.佛入三昧王三昧放大光明徧照恆河沙等世界地六種震動.說是般若波羅蜜 六波羅蜜乃至三無漏根.是中有衆生疑有何等力有幾種力故能作如是不可思 議感動利益.佛知衆生心有如是疑故言我有諸法實相智力是力有十種.用是十 種智故能作如是感動變化亦能過是所作.以是故言欲得十力當學般若波羅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