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十想第三十六
十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一]食不淨想一切世閒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欲想盡
想。
問曰.是一切行法何以故或時名爲智或時名爲念或時名爲想。
答曰.初習善法爲 不失故但名念.能轉相轉心故名爲想.決定知無所疑故名爲智。
觀一切有爲法無 常智慧相應相是名無常想。
一切有爲法無常者.新新生滅故屬因緣故不增積故。
復次生時無來處滅亦無去處.是故名無常。
復次二種世閒無常故說無常.一者衆 生無常二者世界無常。
如說.大地草木皆磨滅須彌巨海亦崩竭諸天住處皆燒盡 爾時世界何物常.十力世尊身光具智慧明照亦無量度脫一切諸衆生[二]名聞普徧
注:
[一]放光此下作無所樂想無生滅想無道想無盡想無所起想善想法想.光讚作終始之想一切世界無可樂想諸習之想滅盡之想.
[二]原作多.今依麗元明刻改.
********************
滿十方今日廓然悉安[一]在.如是舍利弗目揵連須菩提等諸聖人轉輪聖王諸國王
常樂天王及諸天聖德尊貴皆亦盡.大火燄明忽然滅.世閒轉壞如風中燈如險岸
樹如漏器盛水不久空竭.如是一切衆生及衆生住處皆無常故名爲無常。
問曰.菩 薩何以故行是無常想。
答曰.以衆生著常顛倒受衆苦不得免生死.行者得是無常 想教化衆生言諸法皆無常汝莫著常顛倒失.行道時諸佛上妙法所謂四真諦.四 諦中苦諦爲初.苦四行中無常行爲初.以是故菩薩行無常想。
問曰.有人見無常事 至轉更堅著.如國王夫人寶女從地中生.爲十頭羅刹將度大海.王大憂愁.智臣諫 言王智力具足夫人還在不久何以懷憂.答言我所以憂者不慮我婦叵得但恐壯 時易過。
亦如人好華好果.見時欲過便大生著.如是知無常乃更生諸結使.雲何言 無常能令心厭破諸結使。
答曰.如是見無常是知無常少分爲不具足.與禽獸見無 常無異.以是故佛告舍利弗當具足修無常想。
問曰.何等是具足無常想。
答曰.觀有 爲法念念生滅.如風吹塵如山上水流如火炎隨滅.一切有爲法無牢無彊不可取 注:[一]此下麗刻有何有智者不感傷七字.
********************
不可著.爲如幻化誑惑凡夫.因是無常得入空門。
是空中一切法不可得故無常亦 不可得.所以者何。
一念中生住滅相不可得.生時不得有住滅.住時不得有生滅.滅 時不得有生住.生住滅相性相違故無.是無故無常亦無。
問曰.若無無常.佛何以苦 諦中說無常。
答曰.凡夫人生邪見故謂世閒是常.爲滅除是常見故說無常.不爲無 常是實故說。
復次佛未出世凡夫人但用世俗道遮諸煩惱.今欲拔諸煩惱根本故 說是無常。
復次諸外道法但以形離五欲謂是解脫.佛說邪相因緣故縛.觀無常正 相故解脫。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一者有餘二者無餘.如佛說一切人物滅盡唯有名 在是名有餘.若人物滅盡名亦滅是名無餘。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一者身死盡滅二 者新新生滅。
復次有言持戒爲重.所以者何.依戒因緣故次第得漏盡。
有言多聞爲 重.所以者何.依智慧故能有所得。
有言禪定爲重.如佛所說定能得道。
有言以十二 頭陀爲重.所以者何.能淨戒行故。
如是各各以所行爲貴更不復勤求涅槃.佛言是 諸功德皆是趣涅槃分.若觀諸法無常是爲真涅槃道。
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諸法雖 ******************** 空而說是無常想。
復次無常想卽是聖道别名.佛種種異名說道.或言四念處或言 四諦或言無常想.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盡 能除三界結使.以是故卽名爲道是無常想。
或有漏或無漏.正得無常是無漏.初學 無常是有漏.摩訶衍中諸菩薩心廣大種種教化一切衆生故是無常想亦有漏亦 無漏.若無漏在九地若有漏在十一地.緣三界五受衆.四根相應除苦根.凡夫聖人 得.如是等種種因緣說無常[一]想功德。
苦想者.行者作是念.一切有爲法無常故苦。
問 曰.若有爲法無常故苦者.諸賢聖人有爲法無漏法亦應當苦。
答曰.諸法雖無常.愛 著者生苦.無所著者無苦。
問曰.有諸聖人雖無所著亦皆有苦.如舍利弗風熱病苦. 畢陵伽婆蹉眼痛苦.羅婆那跋提〈音聲第一〉痔病苦.雲何言無苦。
答曰.有二種苦.一者 身苦二者心苦.是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妬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 緣四大造身有老病饑渴寒熱等身苦.於身苦中亦復薄少。
如人了了知負他債償 之不以爲苦.若人不億負債債主彊奪瞋惱生苦。
問曰.苦受是心心數法.身如草木 注:[一]此字依麗刻加.
********************
離心則無所覺.雲何言聖人但受身苦。
答曰.凡夫人受苦時心生愁惱爲瞋使所使 心但向五欲.如佛所說凡夫人除五欲不知更有出苦法.於樂受中貪欲使所使.不 苦不樂受中無明使所使.凡夫人受苦時內受三毒苦外受寒熱鞭杖等.如人內熱 盛外熱亦盛.如經說凡夫人失所愛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雙射.諸賢聖人無憂愁 苦但有身苦更無餘苦。
復次五識相應苦及外因緣杖楚寒熱等苦是名身苦.餘殘 名心苦。
復次我言有爲無漏法不著故非苦.聖人身是有漏.有漏法則苦有何咎.是 末後身所受苦亦微少。
問曰.若無常卽是苦者道亦是苦.雲何以苦離苦。
答曰.無常 卽是苦爲五受衆故說.道雖作法故無常不
問曰.是一切行法何以故或時名爲智或時名爲念或時名爲想。
答曰.初習善法爲 不失故但名念.能轉相轉心故名爲想.決定知無所疑故名爲智。
觀一切有爲法無 常智慧相應相是名無常想。
一切有爲法無常者.新新生滅故屬因緣故不增積故。
復次生時無來處滅亦無去處.是故名無常。
復次二種世閒無常故說無常.一者衆 生無常二者世界無常。
如說.大地草木皆磨滅須彌巨海亦崩竭諸天住處皆燒盡 爾時世界何物常.十力世尊身光具智慧明照亦無量度脫一切諸衆生
問曰.菩 薩何以故行是無常想。
答曰.以衆生著常顛倒受衆苦不得免生死.行者得是無常 想教化衆生言諸法皆無常汝莫著常顛倒失.行道時諸佛上妙法所謂四真諦.四 諦中苦諦爲初.苦四行中無常行爲初.以是故菩薩行無常想。
問曰.有人見無常事 至轉更堅著.如國王夫人寶女從地中生.爲十頭羅刹將度大海.王大憂愁.智臣諫 言王智力具足夫人還在不久何以懷憂.答言我所以憂者不慮我婦叵得但恐壯 時易過。
亦如人好華好果.見時欲過便大生著.如是知無常乃更生諸結使.雲何言 無常能令心厭破諸結使。
答曰.如是見無常是知無常少分爲不具足.與禽獸見無 常無異.以是故佛告舍利弗當具足修無常想。
問曰.何等是具足無常想。
答曰.觀有 爲法念念生滅.如風吹塵如山上水流如火炎隨滅.一切有爲法無牢無彊不可取 注:
是空中一切法不可得故無常亦 不可得.所以者何。
一念中生住滅相不可得.生時不得有住滅.住時不得有生滅.滅 時不得有生住.生住滅相性相違故無.是無故無常亦無。
問曰.若無無常.佛何以苦 諦中說無常。
答曰.凡夫人生邪見故謂世閒是常.爲滅除是常見故說無常.不爲無 常是實故說。
復次佛未出世凡夫人但用世俗道遮諸煩惱.今欲拔諸煩惱根本故 說是無常。
復次諸外道法但以形離五欲謂是解脫.佛說邪相因緣故縛.觀無常正 相故解脫。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一者有餘二者無餘.如佛說一切人物滅盡唯有名 在是名有餘.若人物滅盡名亦滅是名無餘。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一者身死盡滅二 者新新生滅。
復次有言持戒爲重.所以者何.依戒因緣故次第得漏盡。
有言多聞爲 重.所以者何.依智慧故能有所得。
有言禪定爲重.如佛所說定能得道。
有言以十二 頭陀爲重.所以者何.能淨戒行故。
如是各各以所行爲貴更不復勤求涅槃.佛言是 諸功德皆是趣涅槃分.若觀諸法無常是爲真涅槃道。
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諸法雖 ******************** 空而說是無常想。
復次無常想卽是聖道别名.佛種種異名說道.或言四念處或言 四諦或言無常想.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盡 能除三界結使.以是故卽名爲道是無常想。
或有漏或無漏.正得無常是無漏.初學 無常是有漏.摩訶衍中諸菩薩心廣大種種教化一切衆生故是無常想亦有漏亦 無漏.若無漏在九地若有漏在十一地.緣三界五受衆.四根相應除苦根.凡夫聖人 得.如是等種種因緣說無常
苦想者.行者作是念.一切有爲法無常故苦。
問 曰.若有爲法無常故苦者.諸賢聖人有爲法無漏法亦應當苦。
答曰.諸法雖無常.愛 著者生苦.無所著者無苦。
問曰.有諸聖人雖無所著亦皆有苦.如舍利弗風熱病苦. 畢陵伽婆蹉眼痛苦.羅婆那跋提〈音聲第一〉痔病苦.雲何言無苦。
答曰.有二種苦.一者 身苦二者心苦.是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妬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 緣四大造身有老病饑渴寒熱等身苦.於身苦中亦復薄少。
如人了了知負他債償 之不以爲苦.若人不億負債債主彊奪瞋惱生苦。
問曰.苦受是心心數法.身如草木 注:
答曰.凡夫人受苦時心生愁惱爲瞋使所使 心但向五欲.如佛所說凡夫人除五欲不知更有出苦法.於樂受中貪欲使所使.不 苦不樂受中無明使所使.凡夫人受苦時內受三毒苦外受寒熱鞭杖等.如人內熱 盛外熱亦盛.如經說凡夫人失所愛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雙射.諸賢聖人無憂愁 苦但有身苦更無餘苦。
復次五識相應苦及外因緣杖楚寒熱等苦是名身苦.餘殘 名心苦。
復次我言有爲無漏法不著故非苦.聖人身是有漏.有漏法則苦有何咎.是 末後身所受苦亦微少。
問曰.若無常卽是苦者道亦是苦.雲何以苦離苦。
答曰.無常 卽是苦爲五受衆故說.道雖作法故無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