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二

關燈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八念義之餘 念法者.如佛演說.行者應念是法巧出.得今世果.無熱惱.不待時.能到善處.通達無 礙。

    巧出者.二諦不相違故.所謂世諦第一義諦。

    智者不能壞.愚者不起諍故。

    是法亦 離二邊.所謂若受五欲樂若受苦行.復離二邊.若常若斷若我若無我若有若無.如 是等二邊不著是名巧出。

    諸外道輩自貴其法毀賤他法故.不能巧出。

    得今世果者. 離愛因緣世閒種種苦.離邪見因緣種種論議鬬諍.身心得安樂.如佛說.持戒者安 樂身心不熱惱臥安覺亦安名聲亦遠聞。

    復次此佛法中因緣展轉生果.所謂持戒 清淨故心不悔.心不悔故生法歡喜.法歡喜故身心快樂.身心快樂故能攝心.攝心 故如實知.如實知故得厭.得厭故離欲.離欲故得解脫解脫果報得涅槃.是名得今 ******************** 世果。

    外道法空行苦無所得.如閻浮阿羅漢得道時自說.我昔作外道五十有五年 但食乾牛屎裸形臥棘上.我受如是辛苦竟無所得.不如今得見佛聞法出家三日 所作事辦得阿羅漢.以是故知佛法得今世果。

    問曰.若佛法得今世果.何以故佛諸 弟子有無所得者。

    答曰.行者能如佛所說次第修行無不得報.如病人隨良醫教將 和治法病無不差.若不隨佛教不次第行破戒亂心故無所得.非法不良也。

    復次諸 未得道者今世雖不得涅槃.後世得受福樂.漸次當得涅槃終不虛也.如佛所說其 有出家爲涅槃者若遲若疾皆當得涅槃。

    如是等能得今世果。

    無熱惱者.熱惱有二 種.身惱心惱.身惱者繫縛牢獄[一]拷掠刑戮等.心惱者婬欲瞋恚慳貪嫉妬因緣故生 憂愁怖畏等。

    此佛法中持戒清淨故身無是繫縛牢獄拷掠刑戮等惱.心離五欲除 五蓋得實道故無是婬欲瞋恚慳貪嫉妬邪疑等惱.無惱故無熱。

    復次無漏禪定生 喜樂.徧身受故諸熱則除.譬如人大熱悶得入清涼池中泠然清了無復熱惱。

    復次 諸煩惱若屬見若屬愛是名熱.佛法中無此故名無熱惱。

    不待時者.佛法不待時而 注: [一]原作考.今依麗刻改.次同. ******************** 行亦不待時與果.外道法日未出時受法日出時不受法.或有日出時受日未出不 受.有晝受夜不受.有夜受晝不受.佛法中無受待時隨修八聖道時便得涅槃.譬如 火得薪便然.無漏智慧生時便能燒諸煩惱不待時也。

    問曰.如佛說有時藥時衣時 食.若人善根未熟待時當得.何以言無時。

    答曰.此時者隨世法爲佛法久住故結時 戒.若爲修道得涅槃及諸禪定智慧微妙法不待時也.諸外道法皆待時節.佛法但 待因緣具足.若雖持戒禪定而智慧未成就不能成道.若持戒禪定智慧皆成就便 得果不復待時。

    復次久久得果名爲時.卽時得不名時.譬如好染一入便成.心淨人 亦如是.聞法卽染得法眼淨.是名不待時。

    能到善處者.是三十七無漏道法能將人 到涅槃.譬如入恆河必得至大海.諸餘外道法非一切智人所說.邪見雜故將至惡 處.或將至天上還墮受苦.皆無常故不名善處。

    問曰.無有將去者.雲何得將至善處。

     答曰.雖無將去者.但諸法能將諸法去.無漏善五衆斷五衆中彊名衆生將去入涅 槃.如風吹塵如水漂草.雖無將去者而可有去。

    復次因緣和合無有作亦無有將去 ******************** 者.而果報屬因緣不得自在.是卽名爲去。

    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 王印則無所留難。

    問曰.何等是佛法印。

    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爲法念念 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

    行者知三界皆是有爲生滅作法.[一]先 有今無今有後無念念生滅相續相似生故可得見知.如流水燈炎長風相似相續 故人以爲一.衆生於無常法中常顛倒故謂去者常住.是名一切作法無常印。

    一切 法無我.諸法內無主無作者無知無見無生者無造業者.一切法皆屬因緣.屬因緣 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我相不可得故.如破我品中說.是名無我印。

    問曰.何以故 但作法無常.一切法無我。

    答曰.不作法無因無緣故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故不名爲 無常。

    復次不作法中不生心著顛倒.以是故不說是無常可說言無我.有人說神是 常徧知相以是故說一切法中無我.寂滅者是涅槃.三毒三[二]衰火滅故名爲寂滅印。

     問曰.寂滅印中何以但一法不多說。

    答曰.初印中說五衆.二印中說一切法皆無我. 第三印中說二印果是名寂滅印。

    一切作法無常則破我所外五欲等.若說無我破 注: [一]疑是先無今有之誤. [二]原仍作毒.今依麗元明刻改. ******************** 內我法.我我所破故是名寂滅涅槃。

    行者觀作法無常便生厭世苦.旣知厭苦存著 觀主謂能作是觀.以是故有第二法印知一切無我.於五衆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 緣中內外分别推求觀主不可得.不可得故是一切法無我.作如是知已不作戲論 無所依止但歸於滅.以是故說寂滅涅槃印。

    問曰.摩訶衍中說諸法不生不滅一相 所謂無相.此中雲何說一切有爲作法無常名爲法印.二法雲何不相違。

    答曰.觀無 常卽是觀空因緣.如觀色念念無常卽知爲空.過去色滅壞不可見故無色相.未來 色不生無作無用不可見故無色相.現在色亦無住不可見不可分别知故無色相. 無色相卽是空.空卽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說有廣略。

    問曰.過去 未來色不可見故無色相.現在色住時可見雲何言無色相。

    答曰.現在色亦無住時 如四念處中說。

    若法後見壞相.當知初生時壞相.以隨逐微細故不識.如人著屐.若 初日新而無有故後應常新不應有故.若無故應是常.常故無罪無福.無罪無福故 則道俗法亂。

    復次生滅相常隨作法無有住時.若有住時則無生滅.以是故現在色 ******************** 無有住.住中亦有生滅.是一念中住亦是有爲法故.是名通達無礙。

    如是應念法。

    復 次法有二種.一者佛所演說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聚.二者佛所說法義所謂持 戒禪定智慧八聖道及解脫果涅槃等.行者先當念佛所演說.次當念法義。

    念佛所 演說者.佛語美妙皆真實有大饒益.佛所演說亦深亦淺.觀實相故深巧說故淺.重 語無失各各有義故。

    佛所演說住四處有四種功德莊嚴.一慧處二諦處三捨處四 滅處。

    有四種答故不可壞.一定答二解答三反問答四置答。

    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