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八背捨義第三十三
八背捨者.內有色外亦觀色是初背捨.內無色外觀色是第二背捨.淨背捨身作證
第三背捨.四無色定及滅受想定是五合爲八背捨。
背是淨潔五欲.離是著心.故名 背捨。
不壞內外色不內外滅色相.以是不淨心觀色是名初背捨。
壞內色滅內色相. 不壞外色不滅外色相.以是不淨心觀外色是第二背捨。
是二皆觀不淨.一者觀內 觀外.二者不見內但見外.何以故.衆生有二分行.愛行見行.愛多者著樂多縛在外 諸使行.見多者多著身見等行爲內諸使縛.以是故愛多者觀外色不淨.見多者觀 自身不淨壞敗。
復次行者初心未細攝繫心一處難故內外觀.漸習調柔能內壞色 相但觀外。
問曰.若無內色相.誰當觀外。
答曰.是爲得解道非實道.行者念未來死火 ******************** 燒蟲噉埋著土中皆磨滅.若現在觀亦分别是身乃至微塵皆無.是名內無色相外 觀色。
問曰.二勝處見內外色.六勝處但見外色.一背捨見內外色.二背捨但見外色. 何以故但內有壞色相外色不能壞。
答曰.行者眼見是身有死相.取是未來死相以 況今身.外四大不見滅相故難可觀無.故不說外色壞。
復次離色界時.是時亦不見 外色。
淨背捨身作證者.不淨中淨觀如八勝處說.前八一切處觀清淨地水火風及 青黃赤白.觀青色如青蓮華如金精山如優摩伽華如真青婆羅捺衣.觀黃赤白各 隨色亦如是.總名淨背捨。
問曰.若總是淨背捨.不應說一切處。
答曰.背捨是初行者. 勝處是中行.一切處是久行。
不淨觀有二種.一者不淨二者淨.不淨觀中二背捨四 勝處.淨觀中一背捨四勝處八一切處。
問曰.行者以不淨爲淨名爲顛倒.淨背捨觀 雲何不顛倒。
答曰.女色不淨妄見爲淨是名顛倒.淨背捨觀一切實青色廣大故不 顛倒。
復次爲調心故淨觀.以久習不淨觀心厭.以是故習淨觀非顛倒.亦是中不著 故。
復次行者先觀身不淨.隨身法所有內外不淨繫心觀中.是時生厭婬恚癡薄.卽 ******************** 自驚悟我爲無目.此身如是雲何生著.攝心實觀無令復錯。
心旣調柔.想身皮肉血 髓不淨除卻唯有白骨.繫心骨人.若外馳散攝之令還.深攝心故見白骨流光如珂 如貝能照內外諸物.是爲淨背捨初門。
然後觀骨人散滅.但見骨光取外淨潔色[一]相。
復次若金剛真珠金銀寶物.若清淨地若淨水.如無煙無薪淨潔火.若清風無塵.諸 青色如金精山.諸黃色如瞻蔔華.諸赤色如赤蓮華.諸白色如白雪等.取是相繫心 淨觀.隨是諸色各有清淨光耀.是時行者得受喜樂徧滿身中.是名淨背捨。
緣淨故 名爲淨背捨.徧身受樂故名爲身證。
得是心樂背捨五欲不復喜樂.是名背捨。
未漏 盡故中間或結使心生隨著淨色.復勤精進斷此著故如是淨觀從心想生。
譬如幻 主觀所幻物知從己出心不生著能不隨所緣.是時背捨變名勝處。
於淨觀雖勝未 能廣大.是時行者還取淨相.用背捨力及勝處力故取是淨地相漸漸徧滿十方虛 空.水火風亦爾.取青相漸令廣大亦徧十方虛空.黃赤白亦如是.是時勝處復變爲 一切處。
是三事一義轉變有三名。
問曰.是三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是實觀是得解 注:[一]原作想.今依麗刻改.
********************
觀。
若實觀.身有皮肉何以但見白骨人.三十六物合爲身法何以分别散觀.四大各 自有相何以滅三大但觀一地大.四色非盡是青何以都作青觀。
答曰.有實觀.亦有 得解觀。
身相實是不淨是爲實觀.外法中有淨相種種色相是爲實淨觀.淨不淨是 爲實觀。
以此少許淨廣觀一切皆是淨.取是一水徧觀一切皆是水.取是少許青相 徧一切皆是青.如是等是爲得解觀非實。
四無色背捨如四無色定中觀.欲得背捨 先入無色定.無色定是背捨之初門.背捨色緣無量虛空處。
問曰.無色定亦爾.有何 等異。
答曰.凡夫人得是無色定是爲無色.聖人深心得無色定一向不迴是名背捨. 餘殘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背滅受想諸心心數法是名滅受想 背捨。
問曰.無想定何以不名背捨。
答曰.邪見者不審諸法過失直入定中謂是涅槃. 從定起時還生悔心墮在邪見.是故非背捨。
滅受想患厭散亂心故入定休息似涅 槃法.著身中[一]身得故名身證。
八勝處者.內有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是色勝知勝 觀是名初勝處.內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是色勝知勝觀是名第二勝處.第三第 注:[一]麗刻缺此身字.
********************
四亦如是.但以內無色相外觀色爲異.內亦無色相外觀諸色青黃赤白.是爲八勝
處。
內色相外觀色者.內身不壞見外緣。
少者.緣少故名少.觀道未增長故觀少因緣. 觀多畏難攝故.譬如鹿遊未調不中遠放。
若好若醜者.初學繫心緣中若眉閒若額 上若鼻端內身不淨相內身中不淨相.觀外諸色善業報故名好.不善業報故名醜。
復次行者如從師所受觀外緣種種不淨是名醜色.行者或時憶念忘故生淨相觀 淨色是名好色。
復次行者自身内繫心一處觀欲界中色二種.一者能生婬欲二者 能生瞋恚.能生婬欲者是淨色名爲好.能生瞋恚者是不淨色名爲醜。
於緣中自在 勝知勝見.行者於能生婬欲端正色中不生婬欲.於能生瞋恚惡色中不生瞋恚.但 觀色四大因緣和合生如水沫不堅固.是名若好若醜。
勝處者.行者住是不淨門中 婬欲瞋恚等諸結使[一]來能不隨是名勝處.勝是不淨中淨顛倒等諸煩惱賊故。
問曰. 行者雲何內色相外觀色。
答曰.是八勝處深入定心調柔者可得.行者或時見內身 不淨亦見外色不淨。
不淨觀有二種.一
背是淨潔五欲.離是著心.故名 背捨。
不壞內外色不內外滅色相.以是不淨心觀色是名初背捨。
壞內色滅內色相. 不壞外色不滅外色相.以是不淨心觀外色是第二背捨。
是二皆觀不淨.一者觀內 觀外.二者不見內但見外.何以故.衆生有二分行.愛行見行.愛多者著樂多縛在外 諸使行.見多者多著身見等行爲內諸使縛.以是故愛多者觀外色不淨.見多者觀 自身不淨壞敗。
復次行者初心未細攝繫心一處難故內外觀.漸習調柔能內壞色 相但觀外。
問曰.若無內色相.誰當觀外。
答曰.是爲得解道非實道.行者念未來死火 ******************** 燒蟲噉埋著土中皆磨滅.若現在觀亦分别是身乃至微塵皆無.是名內無色相外 觀色。
問曰.二勝處見內外色.六勝處但見外色.一背捨見內外色.二背捨但見外色. 何以故但內有壞色相外色不能壞。
答曰.行者眼見是身有死相.取是未來死相以 況今身.外四大不見滅相故難可觀無.故不說外色壞。
復次離色界時.是時亦不見 外色。
淨背捨身作證者.不淨中淨觀如八勝處說.前八一切處觀清淨地水火風及 青黃赤白.觀青色如青蓮華如金精山如優摩伽華如真青婆羅捺衣.觀黃赤白各 隨色亦如是.總名淨背捨。
問曰.若總是淨背捨.不應說一切處。
答曰.背捨是初行者. 勝處是中行.一切處是久行。
不淨觀有二種.一者不淨二者淨.不淨觀中二背捨四 勝處.淨觀中一背捨四勝處八一切處。
問曰.行者以不淨爲淨名爲顛倒.淨背捨觀 雲何不顛倒。
答曰.女色不淨妄見爲淨是名顛倒.淨背捨觀一切實青色廣大故不 顛倒。
復次爲調心故淨觀.以久習不淨觀心厭.以是故習淨觀非顛倒.亦是中不著 故。
復次行者先觀身不淨.隨身法所有內外不淨繫心觀中.是時生厭婬恚癡薄.卽 ******************** 自驚悟我爲無目.此身如是雲何生著.攝心實觀無令復錯。
心旣調柔.想身皮肉血 髓不淨除卻唯有白骨.繫心骨人.若外馳散攝之令還.深攝心故見白骨流光如珂 如貝能照內外諸物.是爲淨背捨初門。
然後觀骨人散滅.但見骨光取外淨潔色
復次若金剛真珠金銀寶物.若清淨地若淨水.如無煙無薪淨潔火.若清風無塵.諸 青色如金精山.諸黃色如瞻蔔華.諸赤色如赤蓮華.諸白色如白雪等.取是相繫心 淨觀.隨是諸色各有清淨光耀.是時行者得受喜樂徧滿身中.是名淨背捨。
緣淨故 名爲淨背捨.徧身受樂故名爲身證。
得是心樂背捨五欲不復喜樂.是名背捨。
未漏 盡故中間或結使心生隨著淨色.復勤精進斷此著故如是淨觀從心想生。
譬如幻 主觀所幻物知從己出心不生著能不隨所緣.是時背捨變名勝處。
於淨觀雖勝未 能廣大.是時行者還取淨相.用背捨力及勝處力故取是淨地相漸漸徧滿十方虛 空.水火風亦爾.取青相漸令廣大亦徧十方虛空.黃赤白亦如是.是時勝處復變爲 一切處。
是三事一義轉變有三名。
問曰.是三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是實觀是得解 注:
若實觀.身有皮肉何以但見白骨人.三十六物合爲身法何以分别散觀.四大各 自有相何以滅三大但觀一地大.四色非盡是青何以都作青觀。
答曰.有實觀.亦有 得解觀。
身相實是不淨是爲實觀.外法中有淨相種種色相是爲實淨觀.淨不淨是 爲實觀。
以此少許淨廣觀一切皆是淨.取是一水徧觀一切皆是水.取是少許青相 徧一切皆是青.如是等是爲得解觀非實。
四無色背捨如四無色定中觀.欲得背捨 先入無色定.無色定是背捨之初門.背捨色緣無量虛空處。
問曰.無色定亦爾.有何 等異。
答曰.凡夫人得是無色定是爲無色.聖人深心得無色定一向不迴是名背捨. 餘殘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背滅受想諸心心數法是名滅受想 背捨。
問曰.無想定何以不名背捨。
答曰.邪見者不審諸法過失直入定中謂是涅槃. 從定起時還生悔心墮在邪見.是故非背捨。
滅受想患厭散亂心故入定休息似涅 槃法.著身中
八勝處者.內有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是色勝知勝 觀是名初勝處.內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是色勝知勝觀是名第二勝處.第三第 注:
內色相外觀色者.內身不壞見外緣。
少者.緣少故名少.觀道未增長故觀少因緣. 觀多畏難攝故.譬如鹿遊未調不中遠放。
若好若醜者.初學繫心緣中若眉閒若額 上若鼻端內身不淨相內身中不淨相.觀外諸色善業報故名好.不善業報故名醜。
復次行者如從師所受觀外緣種種不淨是名醜色.行者或時憶念忘故生淨相觀 淨色是名好色。
復次行者自身内繫心一處觀欲界中色二種.一者能生婬欲二者 能生瞋恚.能生婬欲者是淨色名爲好.能生瞋恚者是不淨色名爲醜。
於緣中自在 勝知勝見.行者於能生婬欲端正色中不生婬欲.於能生瞋恚惡色中不生瞋恚.但 觀色四大因緣和合生如水沫不堅固.是名若好若醜。
勝處者.行者住是不淨門中 婬欲瞋恚等諸結使
問曰. 行者雲何內色相外觀色。
答曰.是八勝處深入定心調柔者可得.行者或時見內身 不淨亦見外色不淨。
不淨觀有二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