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龍樹菩薩造
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三三昧義第三十一
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背捨.[一]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
切處。
問曰.何以故次三十七品後說八種法。
答曰.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 涅槃城。
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已說道次應說到處門.四禪等是助開門 法。
復次三十七品是上妙法.欲界心散亂.行者依何地何方便得.當依色界無色界 諸禪定.於四無量心八背捨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中試心知得柔輭自在隨 意不。
譬如禦者試馬.曲折隨意然後入陣.十一切處亦如是.觀取少許青色.視一切 物皆能使青.一切黃一切赤一切白皆如是。
復於八勝處緣中自在.初二背捨觀身 注:[一]放光缺八勝處及十一切處.光讚同.幷缺九次第定.
********************
不淨.第三背捨觀身還使淨.四無量心慈觀衆生皆樂.悲觀衆生皆苦.喜觀衆生皆
喜.捨是三心但觀衆生無有憎愛。
復次有二種觀.一者得解觀.二者實觀.實觀者是 三十七品.以實觀難得故次第說得解觀.得解觀中心柔輭易得實觀.用實觀得入 三涅槃門。
問曰.何等空涅槃門。
答曰.觀諸法我我所空.諸法從因緣和合生無有作 者無有受者.是名空門。
復次空門如忍智品中說。
知是無我我所已.衆生雲何於諸 法中心著。
行者思惟作是念.諸法從因緣生.無有實法但有相.而諸衆生取是相著 我我所.我今當觀是相有實可得不.審諦觀之都不可得。
若男相女相一異相等是 相實皆不可得.何以故.諸法無我我所故空.空故無男無女一異等法我我所中名 字是一是異.以是故男女一異法實不可得。
復次四大及造色圍虛空故名爲身.是 中內外入因緣和合生識種.身得是種和合作種種事言語坐起去來.於空六種和 合中強名爲男強名爲女。
若六種是男應有六男.不可以一作六六作一。
亦於地種 中無男女相.乃至識種亦無男女相.若各各中無和合中亦無.如六狗各各不能生 ******************** 師子和合亦不能生.無性故。
問曰.何以無男女.雖神無有别.卽身分别有男女之異. 是身不得離身分.身分亦不得離身.如見身分足知有有分法名爲身.足等身分異 身.身卽是男女相。
答曰.神已先破.身相亦壞.今當重說。
若有是有分名身.爲各各分 中具足有.爲身分分在諸分中。
若諸分中具足有身者.頭中應有腳.何以故.頭中具 足有身故。
若身分分在諸分中.是身與分無有異.有分者隨諸分故。
問曰.若足等身 分與有分異是有咎.今足等身分與有分不異故無咎。
答曰.若足等身分與有分不 異.頭卽是足.何以故.二事是身不異故。
又身分多[一]有分一.不應多作一一作多。
復次 因無故果無.非果無故因無.身分與有分不異應果無故因無.何以故.因果一故。
若 一若異中求身不可得.身無故何處有男女。
若有男女爲卽是身爲異身.身則不可 得.若在餘法.餘法非色故無男女之别.但二世因緣和合以顛倒心故謂爲男女。
如 偈說.俯仰屈伸立去來視瞻言語中無實風依識故有所作是識滅相念念無.彼此 男女生我心無智慧故妄見有骨鏁相連皮肉覆機關動作如木人.內雖無實外似 注:[一]有下原有少字.今依餘刻刪.
********************
人譬如洋金投水中亦如野火焚竹林因緣合故有聲出。
如是等諸相如先所說此 中應廣說.是名無相門。
無作者.旣知無相都無作.是名無作門。
問曰.是三種以智慧 觀空觀無相無作.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
答曰.是三種智慧若不住定中則是狂慧 多墮邪疑無所能作.若住定中則能破諸煩惱得諸法實相。
復次是道異一切世間 與世間相違.諸聖人在定中得實相說非是狂心說。
復次諸禪定中無此三法不名 爲三昧.何以故.還退失墮生死故。
如佛說.能持淨戒名比丘能觀空名行定人一心 常勤精進者是名真實行道人.於諸樂中第一者斷諸渴愛滅狂法捨五衆身及道 法是爲常樂得涅槃。
以是故三解脫門佛說名爲三昧。
問曰.今何以故名解脫門。
答 曰.行是法得解脫到無餘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
無餘涅槃是真解脫於身心苦得 脫.有餘涅槃爲作門.此三法雖非涅槃.涅槃因故名爲涅槃.世間有因中說果果中 說因。
是空無相無作是定性.是定相應心心數法隨行身業口業.此中起心不相應 諸行和合皆名爲三昧.譬如王來必有大臣營從.三昧如王智慧如大臣餘法如營 ******************** 從.餘法名雖不說必應有.何以故.定力不獨生不能獨有所作故.是諸法共生共住 共滅共成事互相利益。
故空三昧二行.一者觀五受衆一相異相無故空.二者觀我 我所法不可得故無我。
無相三昧四行.觀涅槃種種苦盡故名爲盡.三毒等諸煩惱 火滅故名爲滅.一切法中第一故名爲妙.離世間故名爲出。
無作三昧[一]十行.觀五受
衆因緣生故無常.身心惱故苦.觀五受衆因四行煩惱有惱業和合能生苦果故名
爲集.以六因生苦果故名爲因.四緣生苦果故名爲緣.不多不少等因緣生果故名
爲生.觀五不受衆四行是八聖道分能到涅槃故道.不顛倒故正.一切聖人去處故
迹.愛見煩惱不遮故必到。
是三解脫門在九地中四禪未到地禪中間三無色.無漏 性故。
或有說者.三解脫門一向無漏.三三昧或有漏或無漏.以是故三昧解脫有二 名。
如是說者在十一地.六地三無色欲界及有頂地.若有漏者繫在十一地.無漏者 不繫.喜根樂根捨根相應.初學在欲界中.成就在色無色界中.如是等成就不成就 修不修如阿毗曇中廣說。
復次有二種空義觀一切法空.所謂衆生空法空.衆生空 注:[一]原錯作二.今依元明刻改.
********************
如上說.法空者諸法自相空.如佛告須菩提.色色相空受想行識識相空。
問曰.衆生 空法不空是可信.法自相空是不可信.何以故.若法自相空則無生無滅.無生無滅 故無罪無福.無罪無福故何用學道。
答曰.有法空故有罪福.若無法空不應有罪福。
何以故.若諸法實有自性則無可壞.性相不從因緣生.若從因緣生便是作法.若法 性是作法則可破.若言法性可作可破是事不然.性名不作法不待因緣有諸法自 性有.自性有則無生者性[一]先有故.若無生則無滅.生滅無故無罪福.無罪福故何用
學道。
若衆生有真性者則無能害無能利.自性定故.如是等人則不知恩義破業果 報。
法空中亦無法空相.汝得法空心著故而生是難.是法空諸佛以憐愍心爲斷愛 結除邪見故說。
復次諸法實相能滅諸苦.諸聖人真實行處.若是法空有性者.說一 切法空時雲何亦自空。
若無法空性.汝何所難。
以是二空能觀諸法空.心得離諸法 知世間虛誑如幻.如是觀空。
若取是諸法空相.從是因緣生憍慢等諸結使言我能 知諸法實相.是時應學無相門.以滅
問曰.何以故次三十七品後說八種法。
答曰.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 涅槃城。
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已說道次應說到處門.四禪等是助開門 法。
復次三十七品是上妙法.欲界心散亂.行者依何地何方便得.當依色界無色界 諸禪定.於四無量心八背捨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中試心知得柔輭自在隨 意不。
譬如禦者試馬.曲折隨意然後入陣.十一切處亦如是.觀取少許青色.視一切 物皆能使青.一切黃一切赤一切白皆如是。
復於八勝處緣中自在.初二背捨觀身 注:
復次有二種觀.一者得解觀.二者實觀.實觀者是 三十七品.以實觀難得故次第說得解觀.得解觀中心柔輭易得實觀.用實觀得入 三涅槃門。
問曰.何等空涅槃門。
答曰.觀諸法我我所空.諸法從因緣和合生無有作 者無有受者.是名空門。
復次空門如忍智品中說。
知是無我我所已.衆生雲何於諸 法中心著。
行者思惟作是念.諸法從因緣生.無有實法但有相.而諸衆生取是相著 我我所.我今當觀是相有實可得不.審諦觀之都不可得。
若男相女相一異相等是 相實皆不可得.何以故.諸法無我我所故空.空故無男無女一異等法我我所中名 字是一是異.以是故男女一異法實不可得。
復次四大及造色圍虛空故名爲身.是 中內外入因緣和合生識種.身得是種和合作種種事言語坐起去來.於空六種和 合中強名爲男強名爲女。
若六種是男應有六男.不可以一作六六作一。
亦於地種 中無男女相.乃至識種亦無男女相.若各各中無和合中亦無.如六狗各各不能生 ******************** 師子和合亦不能生.無性故。
問曰.何以無男女.雖神無有别.卽身分别有男女之異. 是身不得離身分.身分亦不得離身.如見身分足知有有分法名爲身.足等身分異 身.身卽是男女相。
答曰.神已先破.身相亦壞.今當重說。
若有是有分名身.爲各各分 中具足有.爲身分分在諸分中。
若諸分中具足有身者.頭中應有腳.何以故.頭中具 足有身故。
若身分分在諸分中.是身與分無有異.有分者隨諸分故。
問曰.若足等身 分與有分異是有咎.今足等身分與有分不異故無咎。
答曰.若足等身分與有分不 異.頭卽是足.何以故.二事是身不異故。
又身分多
復次 因無故果無.非果無故因無.身分與有分不異應果無故因無.何以故.因果一故。
若 一若異中求身不可得.身無故何處有男女。
若有男女爲卽是身爲異身.身則不可 得.若在餘法.餘法非色故無男女之别.但二世因緣和合以顛倒心故謂爲男女。
如 偈說.俯仰屈伸立去來視瞻言語中無實風依識故有所作是識滅相念念無.彼此 男女生我心無智慧故妄見有骨鏁相連皮肉覆機關動作如木人.內雖無實外似 注:
如是等諸相如先所說此 中應廣說.是名無相門。
無作者.旣知無相都無作.是名無作門。
問曰.是三種以智慧 觀空觀無相無作.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
答曰.是三種智慧若不住定中則是狂慧 多墮邪疑無所能作.若住定中則能破諸煩惱得諸法實相。
復次是道異一切世間 與世間相違.諸聖人在定中得實相說非是狂心說。
復次諸禪定中無此三法不名 爲三昧.何以故.還退失墮生死故。
如佛說.能持淨戒名比丘能觀空名行定人一心 常勤精進者是名真實行道人.於諸樂中第一者斷諸渴愛滅狂法捨五衆身及道 法是爲常樂得涅槃。
以是故三解脫門佛說名爲三昧。
問曰.今何以故名解脫門。
答 曰.行是法得解脫到無餘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
無餘涅槃是真解脫於身心苦得 脫.有餘涅槃爲作門.此三法雖非涅槃.涅槃因故名爲涅槃.世間有因中說果果中 說因。
是空無相無作是定性.是定相應心心數法隨行身業口業.此中起心不相應 諸行和合皆名爲三昧.譬如王來必有大臣營從.三昧如王智慧如大臣餘法如營 ******************** 從.餘法名雖不說必應有.何以故.定力不獨生不能獨有所作故.是諸法共生共住 共滅共成事互相利益。
故空三昧二行.一者觀五受衆一相異相無故空.二者觀我 我所法不可得故無我。
無相三昧四行.觀涅槃種種苦盡故名爲盡.三毒等諸煩惱 火滅故名爲滅.一切法中第一故名爲妙.離世間故名爲出。
無作三昧
是三解脫門在九地中四禪未到地禪中間三無色.無漏 性故。
或有說者.三解脫門一向無漏.三三昧或有漏或無漏.以是故三昧解脫有二 名。
如是說者在十一地.六地三無色欲界及有頂地.若有漏者繫在十一地.無漏者 不繫.喜根樂根捨根相應.初學在欲界中.成就在色無色界中.如是等成就不成就 修不修如阿毗曇中廣說。
復次有二種空義觀一切法空.所謂衆生空法空.衆生空 注:
問曰.衆生 空法不空是可信.法自相空是不可信.何以故.若法自相空則無生無滅.無生無滅 故無罪無福.無罪無福故何用學道。
答曰.有法空故有罪福.若無法空不應有罪福。
何以故.若諸法實有自性則無可壞.性相不從因緣生.若從因緣生便是作法.若法 性是作法則可破.若言法性可作可破是事不然.性名不作法不待因緣有諸法自 性有.自性有則無生者性
若衆生有真性者則無能害無能利.自性定故.如是等人則不知恩義破業果 報。
法空中亦無法空相.汝得法空心著故而生是難.是法空諸佛以憐愍心爲斷愛 結除邪見故說。
復次諸法實相能滅諸苦.諸聖人真實行處.若是法空有性者.說一 切法空時雲何亦自空。
若無法空性.汝何所難。
以是二空能觀諸法空.心得離諸法 知世間虛誑如幻.如是觀空。
若取是諸法空相.從是因緣生憍慢等諸結使言我能 知諸法實相.是時應學無相門.以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