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二十

關燈
想非無想處有報. 無記非有[二]想無想處是無報。

    善四無色是可修.無記四無色定非可修。

    隱沒者是有 垢.不隱沒者是無垢。

    一有.三中有漏者是有.無漏者非有。

    四無色定攝心心數法是相 應因.心不相應諸行是非相應因。

    有善法非四無色中.有四無色中非善法.有亦善 法亦四無色中.有非善法亦非四無色中.有善法非四無色者一切善色衆及四無 色不攝[三]善四衆及智緣盡.有四無色中非善法者無記四無色.有善法亦有四無色 者善四無色.非善法亦非四無色者一切不善五衆及無記色衆及四無色不攝無 記四衆虛空及非智緣盡不善法中不相攝。

    有無記法非四無色.有四無色非無記 法.有亦無記法亦四無色.有非無記亦非四無色。

    有無記法非四無色者無記色衆 及四無色不攝無記四衆虛空及非智緣盡.[四]有四無色中非無記法者善四無色.亦 注: [一]是下原有非有想非無想處七字.今依麗刻刪. [二]想下疑脫非字.麗刻加無字.誤. [三]此字依元明刻加. [四]此字依麗元明刻加. ******************** 無記法亦四無色者無記四無色.亦非無記法亦非四無色者不善五衆善色衆無 色不攝善四衆及智緣盡。

    或漏非四無色.或四無色非漏.或漏亦四無色.或非漏亦 非四無色。

    漏非四無色者一漏及二漏少分.四無色非漏者漏不攝四無色.亦漏亦 四無色者二漏少分.非漏非四無色者色衆及[一]漏無色不攝四衆及無爲法。

    或有漏 非四無色.或四無色非有漏.或有漏亦四無色.或非有漏非四無色。

    有漏非四無色 者有漏色衆及無色不攝有漏四衆.四無色非有漏者三無色少分.亦有漏亦四無 色者一無色及三無色少分.亦非有漏非四無色者無漏色衆無色不攝無漏四衆 及三無爲。

    或無漏非四無色.或四無色非無漏.或無漏亦四無色.或非無漏亦非四 無色。

    無漏非四無色者無漏色衆及無色不攝無漏四衆及三無爲.四無色非無漏 者一無色及三無色少分.亦無漏亦四無色者三無色少分.非無漏非四無色者有 漏色衆及無色不攝有漏四衆。

    虛空處.或見諦斷.或思惟斷.或不斷。

    見諦斷者信行 法行人用[二]見諦忍斷.何者是.二十八使及二十八使相應虛空處及此起心不相應 注: [一]漏下原有一字.今依麗刻刪. [二]此字依麗元明刻加. ******************** 諸行。

    思惟斷者學見道用思惟斷.何者是思惟所斷.三使及此相應虛空處及此起 心不相應諸行又無垢有漏虛空處。

    不斷者無漏虛空處。

    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

    非 有想非無想處.或見諦斷.或思惟斷。

    見諦斷者信行法行人用見諦忍斷.何者是.二 十八使及此相應非有想非無想處及此起心不相應諸行。

    思惟斷者學見道用思 惟斷.何者是思惟所斷.三使及此相應非有想非無想處及此起心不相應諸行及 無垢非有想非無想處。

    四無色中攝心不相應諸行.是非[一]心非心數法非心相應。

    受 衆想衆及此相應行衆.心數法亦心相應心意識獨心。

    四無色.或有隨心行非受相 應.或受相應非隨心行.或隨心行亦受相應.或非隨心行非受相應。

    隨心行非受相 應者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及受.受相應不隨心行者心是.隨心行亦受相應者想 衆及此相應行衆.非隨心行非受相應者除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餘殘心不相應 諸行。

    [二]想相應行相應亦應如是說。

    虛空處或從身見因不還與身見作因.或從身見 因亦還與身見作因.或不從身見因亦不還與身見作因。

    從身見因不還與身見作 注: [一]心下原有數字.今依麗刻刪. [二]原作相.今依麗元明刻改. ******************** 因者.除過去現在見苦斷諸使及此相應虛空處.亦除過去現在見集斷諸[一]徧結及 此相應虛空處.[二]亦除未來世中身見[三]及相應虛空處.亦除身見生老住滅.餘殘有垢 虛空處。

    從身見因亦還與身見作因者上所除者是.亦不從身見因亦不還與身見 作因者無垢虛空處。

    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

    四無色一切有因緣. 亦與因緣。

    虛空處或次第不與次第緣.或次第亦與次第緣.或非次第亦非與次第 緣。

    次第不與次第緣者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虛空處及阿羅漢過去現在最後滅 時心心數虛空處.次第亦與次第緣者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滅時心心數虛空 處餘殘過去現在心心數虛空處.非次第亦不與次第緣者除未來世中欲生心心 數虛空處餘殘未來世中心心數虛空處及心不相應諸行。

    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

     非有想非無想處.或次第不與次第緣.或次第亦與次第緣.或非次第亦非與次第 緣。

    次第不與次第緣者.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及阿羅漢過去現 在最後滅時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及滅受想若生若欲生。

    次第亦與次第緣者. 注: [一]麗刻作邊字. [二]原作及.今依麗刻改. [三]此字依麗刻加. ******************** 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滅時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餘殘過去現在心心數非 有想非無想[一]處。

    非次第亦非與次第緣者.除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 處餘殘未來世中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除心次第心不相應諸行餘殘心不相 應諸行。

    四無色中攝諸心心數法有緣亦與緣緣.四無色攝心不相應諸行非緣與 緣緣。

    四無色皆是增上亦與增上緣。

    如是等種種分别四無色.如阿毗曇分中說.此 中應廣說。

    問曰.摩訶衍中四無色雲何。

    答曰.與諸法實相共智慧行.是摩訶衍中四 無色。

    問曰.何等是諸法實相。

    答曰.諸法諸法自性空。

    問曰.色法和合分别因緣故空. 此無色中雲何空。

    答曰.色是眼見耳聞麤事能令空.何況不可見無有對不覺苦樂 而不空。

    復次色法分别乃至微塵皆散滅歸空.是心心數法在日月時節頃須臾乃 至一念中不可得.是名四無色定義。

    如是等種種略說四無色。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 注: [一]此字依麗刻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