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所受諸法無所
有故.諸法無所知心心數法虛誑故。
如是觀時不見有法若一相若異相.觀一切法 空無我.是時作是念一切諸法因緣生故無有自性是爲實空.實空故無有相.無有 相故無作.無作故不見法若生若滅.住是智慧中入無生法忍門。
爾時雖觀諸法生 滅亦入無相門.何以故.一切法離諸相.智者之所解。
如是觀時繫心緣中隨順諸法 相.不念身受心法.知是四法無處所是爲內法念處.外法念處內外法念處亦如是。
四正勤四如意足亦應如是分别觀空無處所。
雲何爲菩薩所行五根。
菩薩摩訶薩 觀五根修五根。
信根者.信一切法從因緣生顛倒妄見心生如旋火輪如夢如幻.信 諸法不淨無常苦空無我如病如癰如刺災變敗壞.信諸法無所有如空拳誑小兒. ******************** 信諸法不在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無所從來滅無所至.信諸法空無相無作不 生不滅無作無相而信持戒禪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得是信根故不復退轉.以信 根爲首善住持戒.住持戒已信心不動不轉.一心信依業果報離諸邪見更不信餘 語.但受佛法信衆僧住實道中直心柔輭能忍通達無礙不動不壞得力自在.是名 信根。
精進根者.晝夜常行精進除卻五蓋攝護五根.諸深經法欲得欲知欲行欲誦 欲讀乃至欲聞.若諸不善惡法起令疾滅未生者令不生.未生諸善法令生已生令 增廣.亦不惡不善法亦不愛善法.得等精進直進不轉.得正精進定心故名爲精進 根。
念根者.菩薩常一心念.欲具足布施持戒禪定智慧解脫.欲淨身口意業.諸法生 滅住異智中常一心念.一心念苦集盡道.一心念分别根力覺道禪定解脫生滅入 出.一心念諸法不生不滅無作無說.爲得無生智慧具足諸佛法故一心念不令聲 聞辟支佛心得入.常念不忘如是諸法甚深清淨.觀行得故得如是自在念.是名念 根。
定根者.菩薩善取定相.能生種種禪定.了了知定門.善知入定善知住定善知出 ******************** 定.於定不著不味不作依止.善知所緣善知壞緣.自在遊戲諸禪定.亦知無緣定.不 隨他語.不專隨禪定行.自在出入無礙.是名爲定根。
慧根者.菩薩爲盡苦聖智慧成 就.是智慧爲離諸法爲涅槃.以智慧觀一切三界無常爲三衰三毒火所燒.觀已於 三界中智慧亦不著一切三界.轉爲空無相無作解脫門.一心爲求佛法如救頭然. 是菩薩智慧無能壞者.於三界無所依.於隨意五欲中心常離.慧根力故積聚無量 功德.於諸法實相利入無疑無難.於世間無憂於涅槃無喜.得自在智慧故名爲慧 根。
菩薩得是五根.善知衆生諸根相.知染欲衆生根知離欲衆生根.知瞋恚衆生根 亦知離瞋恚衆生根.知愚癡衆生根亦知離愚癡衆生根.知欲墮惡道衆生根知欲 生人中衆生根知欲生天上衆生根.知鈍衆生根知利衆生根.知上中下衆生根.知 罪衆生根知無罪衆生根.知逆順衆生根.知當生欲界色界無色界衆生根.知厚善 根薄善根衆生根.知正定邪定不定衆生根.知輕躁衆生根知持重衆生根.知慳貪 衆生根知能捨衆生根.知恭敬衆生根知不恭敬衆生根.知淨戒不淨戒衆生根.知 ******************** 瞋恚忍辱衆生根.知精進懈怠衆生根.知亂心攝心愚癡智慧衆生根.知無畏有畏 衆生根.知增上慢不增上慢衆生根.知正道邪道衆生根.知守根不守根衆生根.知 求聲聞衆生根知求辟支佛衆生根知求佛道衆生根.於知衆生根中得自在方便 力故名爲知根。
菩薩行是五根增長.能破煩惱度衆生得無生法忍.是名五力。
復次 天魔外道不能沮壞.是名爲力。
七覺分者.菩薩於一切法不憶不念是名念覺分.一 切法中求索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不可得是名擇法覺分.不入三界破壞諸界相是 名精進覺分.於一切作法不生樂著憂喜相壞故是名喜覺分.於一切法中除心緣 不可得故是名除覺分.知一切法常定相不亂不散是名定覺分.於一切法不著不 依止亦不見是捨心是名捨覺分.菩薩觀七覺分空如是。
問曰.此七覺分何以略說。
答曰。
七覺分中念慧精進定上已廣說.三覺今當說。
菩薩行喜覺分.觀是喜非實.何 以故.是喜從因緣生.作法有法無常法可著法.若生著是無常相.變壞則生憂.凡夫 人以顛倒故心著.若知諸法實空是時心悔我則受虛誑.如人暗中飢渴所逼食不 ******************** 淨物.晝日觀知乃覺其非.若如是觀於實智慧中生喜是爲真喜。
得是真喜先除身 麤次除心麤.然後除一切法相得快樂徧身心中.是爲除覺分。
旣得喜除捨諸觀行. 所謂無常觀苦觀空無我觀生滅觀不生不滅觀有觀無觀非有非無觀.如是等戲 論盡捨.何以故.無相無緣無作無戲論常寂滅是實法相.若不行捨便有諸諍.若以 有爲實則以無爲虛.若以無爲實則以有爲虛.若以非有非無爲實則以有無爲虛. 於實愛著於虛恚增.生憂喜處雲何不捨。
得如是喜除捨.七覺分則具足滿。
八聖道 分者.正見正方便正念正定上已說.正思惟今當說。
菩薩於諸法空無所得.住如是 正見中觀正思惟相.知一切思惟皆是邪思惟.乃至思惟涅槃思惟佛皆亦如是.何 以故.斷一切思惟分别是名正思惟.諸思惟分别皆從不實虛詐顛倒故有分别.思 惟相皆無。
菩薩住如是正思惟中不見是正是邪.過諸思惟分别.是爲正思惟。
一切 思惟分别皆悉平等.悉平等故心不著.如是等名爲菩薩正思惟相。
正語者.菩薩知 一切語皆從虛妄不實顛倒取相分别生.是時菩薩作是念.語中無語相.一切口業 ******************** 滅.知諸語實相.是爲正語。
是諸語等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是菩薩行正語諸有所 語皆住實相中說.以是故諸經說菩薩住正語中能作清淨口業。
知一切語言真相. 雖有所說不墮邪語。
正業者.菩薩知一切業邪相虛妄無實皆無作相.何以故.無有 一業可得定相。
問曰.若一切業皆空.雲何佛說布施等是善業.殺害等是不善業.餘 事動作是無記業。
答曰.諸業中尚無有一何況有三.何以故.[一]如行時已過則無去業.
未至亦無去業.現在去時亦無去業.以是故無去業。
問曰.已過處則應無.未至處亦 應無.今去處應是有去。
答曰.今去處亦無去.何以故.除去業今去處不可得.若除去 業今去處可得者是中應有去而不然.除今去處則無去業.除去業則無今去處.是 相與共緣故.不得但言今去處有去。
復次若今去處有去業.離去業應當有今去處. 離今去處應當有去業。
問曰.若爾者有何咎。
答曰.一時有二去業故.若有二去業則 有二去者.何以故.除去者則無去.若除去者今去處不可得.無今去處故亦無去者。
復次不去者亦不去故無去業.若除去者不去者更無第三去者。
問曰.不去者不去 注:[一]勘此文義大同中論觀去來品第三至第八頌長行.
********************
應爾.去者何以言不去。
答曰.除去業去者不可得.除去者去業不可得.如是等一切 業空是名正業。
諸菩薩入一切諸業平等.不以邪業爲惡不以正業爲善.無所作.不 作正業不作邪業.是名實智慧.卽是正業。
復次諸法等中無正無邪.如實知諸業.如 實知已不造不休如是智人常有正業無邪業.是名爲菩薩正業。
正命者.一切資生 活命之具悉正不邪住不戲論智中不取正命不捨邪命.亦不住正法中亦不住邪 法中.常住清淨智中入平等正命不見命不見非命.行如是實智慧以是故名正命。
若菩薩摩訶薩能觀是三十七品.得過聲聞辟支佛地入菩薩位中.漸漸得成一切 種智。
大智度論卷第十九 ********************
如是觀時不見有法若一相若異相.觀一切法 空無我.是時作是念一切諸法因緣生故無有自性是爲實空.實空故無有相.無有 相故無作.無作故不見法若生若滅.住是智慧中入無生法忍門。
爾時雖觀諸法生 滅亦入無相門.何以故.一切法離諸相.智者之所解。
如是觀時繫心緣中隨順諸法 相.不念身受心法.知是四法無處所是爲內法念處.外法念處內外法念處亦如是。
四正勤四如意足亦應如是分别觀空無處所。
雲何爲菩薩所行五根。
菩薩摩訶薩 觀五根修五根。
信根者.信一切法從因緣生顛倒妄見心生如旋火輪如夢如幻.信 諸法不淨無常苦空無我如病如癰如刺災變敗壞.信諸法無所有如空拳誑小兒. ******************** 信諸法不在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無所從來滅無所至.信諸法空無相無作不 生不滅無作無相而信持戒禪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得是信根故不復退轉.以信 根爲首善住持戒.住持戒已信心不動不轉.一心信依業果報離諸邪見更不信餘 語.但受佛法信衆僧住實道中直心柔輭能忍通達無礙不動不壞得力自在.是名 信根。
精進根者.晝夜常行精進除卻五蓋攝護五根.諸深經法欲得欲知欲行欲誦 欲讀乃至欲聞.若諸不善惡法起令疾滅未生者令不生.未生諸善法令生已生令 增廣.亦不惡不善法亦不愛善法.得等精進直進不轉.得正精進定心故名爲精進 根。
念根者.菩薩常一心念.欲具足布施持戒禪定智慧解脫.欲淨身口意業.諸法生 滅住異智中常一心念.一心念苦集盡道.一心念分别根力覺道禪定解脫生滅入 出.一心念諸法不生不滅無作無說.爲得無生智慧具足諸佛法故一心念不令聲 聞辟支佛心得入.常念不忘如是諸法甚深清淨.觀行得故得如是自在念.是名念 根。
定根者.菩薩善取定相.能生種種禪定.了了知定門.善知入定善知住定善知出 ******************** 定.於定不著不味不作依止.善知所緣善知壞緣.自在遊戲諸禪定.亦知無緣定.不 隨他語.不專隨禪定行.自在出入無礙.是名爲定根。
慧根者.菩薩爲盡苦聖智慧成 就.是智慧爲離諸法爲涅槃.以智慧觀一切三界無常爲三衰三毒火所燒.觀已於 三界中智慧亦不著一切三界.轉爲空無相無作解脫門.一心爲求佛法如救頭然. 是菩薩智慧無能壞者.於三界無所依.於隨意五欲中心常離.慧根力故積聚無量 功德.於諸法實相利入無疑無難.於世間無憂於涅槃無喜.得自在智慧故名爲慧 根。
菩薩得是五根.善知衆生諸根相.知染欲衆生根知離欲衆生根.知瞋恚衆生根 亦知離瞋恚衆生根.知愚癡衆生根亦知離愚癡衆生根.知欲墮惡道衆生根知欲 生人中衆生根知欲生天上衆生根.知鈍衆生根知利衆生根.知上中下衆生根.知 罪衆生根知無罪衆生根.知逆順衆生根.知當生欲界色界無色界衆生根.知厚善 根薄善根衆生根.知正定邪定不定衆生根.知輕躁衆生根知持重衆生根.知慳貪 衆生根知能捨衆生根.知恭敬衆生根知不恭敬衆生根.知淨戒不淨戒衆生根.知 ******************** 瞋恚忍辱衆生根.知精進懈怠衆生根.知亂心攝心愚癡智慧衆生根.知無畏有畏 衆生根.知增上慢不增上慢衆生根.知正道邪道衆生根.知守根不守根衆生根.知 求聲聞衆生根知求辟支佛衆生根知求佛道衆生根.於知衆生根中得自在方便 力故名爲知根。
菩薩行是五根增長.能破煩惱度衆生得無生法忍.是名五力。
復次 天魔外道不能沮壞.是名爲力。
七覺分者.菩薩於一切法不憶不念是名念覺分.一 切法中求索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不可得是名擇法覺分.不入三界破壞諸界相是 名精進覺分.於一切作法不生樂著憂喜相壞故是名喜覺分.於一切法中除心緣 不可得故是名除覺分.知一切法常定相不亂不散是名定覺分.於一切法不著不 依止亦不見是捨心是名捨覺分.菩薩觀七覺分空如是。
問曰.此七覺分何以略說。
答曰。
七覺分中念慧精進定上已廣說.三覺今當說。
菩薩行喜覺分.觀是喜非實.何 以故.是喜從因緣生.作法有法無常法可著法.若生著是無常相.變壞則生憂.凡夫 人以顛倒故心著.若知諸法實空是時心悔我則受虛誑.如人暗中飢渴所逼食不 ******************** 淨物.晝日觀知乃覺其非.若如是觀於實智慧中生喜是爲真喜。
得是真喜先除身 麤次除心麤.然後除一切法相得快樂徧身心中.是爲除覺分。
旣得喜除捨諸觀行. 所謂無常觀苦觀空無我觀生滅觀不生不滅觀有觀無觀非有非無觀.如是等戲 論盡捨.何以故.無相無緣無作無戲論常寂滅是實法相.若不行捨便有諸諍.若以 有爲實則以無爲虛.若以無爲實則以有爲虛.若以非有非無爲實則以有無爲虛. 於實愛著於虛恚增.生憂喜處雲何不捨。
得如是喜除捨.七覺分則具足滿。
八聖道 分者.正見正方便正念正定上已說.正思惟今當說。
菩薩於諸法空無所得.住如是 正見中觀正思惟相.知一切思惟皆是邪思惟.乃至思惟涅槃思惟佛皆亦如是.何 以故.斷一切思惟分别是名正思惟.諸思惟分别皆從不實虛詐顛倒故有分别.思 惟相皆無。
菩薩住如是正思惟中不見是正是邪.過諸思惟分别.是爲正思惟。
一切 思惟分别皆悉平等.悉平等故心不著.如是等名爲菩薩正思惟相。
正語者.菩薩知 一切語皆從虛妄不實顛倒取相分别生.是時菩薩作是念.語中無語相.一切口業 ******************** 滅.知諸語實相.是爲正語。
是諸語等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是菩薩行正語諸有所 語皆住實相中說.以是故諸經說菩薩住正語中能作清淨口業。
知一切語言真相. 雖有所說不墮邪語。
正業者.菩薩知一切業邪相虛妄無實皆無作相.何以故.無有 一業可得定相。
問曰.若一切業皆空.雲何佛說布施等是善業.殺害等是不善業.餘 事動作是無記業。
答曰.諸業中尚無有一何況有三.何以故.
問曰.已過處則應無.未至處亦 應無.今去處應是有去。
答曰.今去處亦無去.何以故.除去業今去處不可得.若除去 業今去處可得者是中應有去而不然.除今去處則無去業.除去業則無今去處.是 相與共緣故.不得但言今去處有去。
復次若今去處有去業.離去業應當有今去處. 離今去處應當有去業。
問曰.若爾者有何咎。
答曰.一時有二去業故.若有二去業則 有二去者.何以故.除去者則無去.若除去者今去處不可得.無今去處故亦無去者。
復次不去者亦不去故無去業.若除去者不去者更無第三去者。
問曰.不去者不去 注:
答曰.除去業去者不可得.除去者去業不可得.如是等一切 業空是名正業。
諸菩薩入一切諸業平等.不以邪業爲惡不以正業爲善.無所作.不 作正業不作邪業.是名實智慧.卽是正業。
復次諸法等中無正無邪.如實知諸業.如 實知已不造不休如是智人常有正業無邪業.是名爲菩薩正業。
正命者.一切資生 活命之具悉正不邪住不戲論智中不取正命不捨邪命.亦不住正法中亦不住邪 法中.常住清淨智中入平等正命不見命不見非命.行如是實智慧以是故名正命。
若菩薩摩訶薩能觀是三十七品.得過聲聞辟支佛地入菩薩位中.漸漸得成一切 種智。
大智度論卷第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