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十八

關燈


    復次菩薩觀諸法有 所因故有.如人身無常.何以故生滅相故.一切法皆如是有所因故有。

    復次一切法 無所因故有.如人身無常.生滅故.因生滅故知無常.此因復應有因.如是則無窮.若 無窮則無因。

    若是因更無因.是無常因亦非因。

    如是等一切無因。

    復次菩薩觀一切 法有相.無有法無相者.如地堅重相.水冷溼相.火熱照相.風輕動相.虛空容受相.分 别覺知是爲識相.有此有彼是爲方相.有久有近是爲時相.濁惡心惱衆生是爲罪 相.淨善心愍衆生是爲福相.著諸法是爲縛相.不著諸法是爲解脫相.現前知一切 法無礙是爲佛相.如是等一切各有相。

    復次菩薩觀一切法皆無相.是諸相從因緣 和合生.無自性故無。

    如地.色香味觸四法和合故名地.不但色故名地.亦不但香但 ******************** 味但觸故名爲地.何以故.若但色是地餘三則不應是地.地則無香味觸.香味觸亦 如是。

    復次是四法雲何爲一法.一法雲何爲四法.以是故不得以四爲地亦不得離 四爲地。

    問曰.我不以四爲地.但因四法故地法生.此地在四法中住。

    答曰.若從四法 生地.地與四法異.如父母生子子則異父母.若爾者今眼見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 觸.地若異此四法者應更有異根異識知.若更無異根異識知則無有地。

    問曰.若上 說地相有失.應如阿毗曇說地相.地名四大造色.但地種是堅相.地是可見色。

    答曰. 若地但是色.先已說失。

    又地爲堅相.但眼見色如水中月鏡中像草木影則無堅相. 堅相身根觸知故。

    復次若眼見色是地堅相是地種.眼見色亦是水火溼熱相是水 火種.若爾者風風種亦應分别而不分别.如說何等是風風種何等風種風.若是一 物不應作二種答.若是不異者地及地種不應異。

    問曰.是四大各各不相離.地中有 四種.水火風各有四種.但地中地多故以地爲名.水火風亦爾。

    答曰.不然.何以故.若 火中有四大應都是熱.無不熱火故。

    若三大在火中不熱則不名爲火.若熱則捨自 ******************** 性皆名爲火。

    若謂細故不可知則與無無異.若有麤可得則知有細.若無麤亦無細. 如是種種因緣地相不可得.若地相不可得一切法相亦不可得.是故一切法皆一 相。

    問曰.不應言無相.何以故.於諸法無相卽是相。

    若無無相則不破一切法相.何以 故無無相故.若有是無相則不應言一切法無相。

    答曰.以無相破諸法相.若有無相 相則墮諸法相中.若不入諸法中則不應難.無相皆破諸法相亦自滅相.譬如前火 木然諸薪已亦復自然.是故聖人行無相.無相三昧破無相故。

    復次菩薩觀一切法 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無示無說一相所謂無相。

    如是等諸法一相。

    雲何觀種種 相。

    一切法攝入二法中.所謂名色色無色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爲無 爲等二百二法門.如千難品中說。

    復次有二法忍辱柔和.又二法親敬供養.二施財 施法施.二力慧分别力修道力.二具足戒具足正見具足.二相質直相柔輭相.二法 定智.二法明解[一]脫.二法世間法第一義法.二法念巧慧.二諦世諦第一義諦.二解脫 待時解脫不壞心解脫.二種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二究竟事究竟願究竟.二見 注: [一]原作說.今依北宋刻改. ******************** 知見斷見.二具足義具足語具足.二法少欲知足.二法易養易滿.二法法隨法行.二 智盡智無生智.如是等無量二法門。

    復次知三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三性斷性離性 滅性.三修戒修定修慧修.三菩提佛菩提辟支迦佛菩提聲聞菩提.〈更不復學智滿足之 名也〉三乘佛乘辟支迦佛乘聲聞乘.三歸依佛法僧.三住梵住天住聖住。

    三增上自 增上他增上法增上.諸佛三不護身業不護口業不護意業不護.三福處施戒善心. 三器杖聞器杖離欲器杖慧器杖.三輪變化輪示他心輪教化輪.三解脫門空解脫 門無相解脫門無作解脫門.如是等無量三法門。

    復知四法.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 足.四聖諦.四聖種.四沙門果.四知.四信.四道.四攝法.四依.四通達善根.四道.四天人 輪.四堅法.四無所畏.四無量心.如是等無量四法門。

    復知五無學衆.五出性.五解脫 處.五根.五力.五大施.五智.五阿那含.五淨居天處.五治道.五智三昧.五聖分支三昧. 五如法語道.如是等無量五法門。

    復知六捨法.六愛敬法.六神通.六種阿羅漢.六地 見諦道.六隨順念.六三昧.六定.六波羅蜜.如是等無量六法門。

    復知七覺意.七財.七 ******************** 依止.七想定.七妙法.七知.七善人去處.七淨.七財福.七非財福.七助定法.如是等無 量七法門。

    復知八聖道分.八背捨.八勝處.八大人念.八種精進.八丈夫.八阿羅漢力. 如是等無量八法門。

    復知九次第定.九名色等滅.〈從名[一]色至生死爲九也〉九無漏智.九無 漏地.九地思惟道.如是等無量九法門。

    復知十無學法.十想.十智.十一切入.十善大 地.佛十力.如是等無量十法門。

    復知十一助聖道法.復知十二因緣法.復知十三出 法.十四變化心.十五心見諦道.十六安那般那行.十七聖行.十八不共法.十九離地. 惟道中一百六十二道思惟道能破煩惱賊.百七十八沙門果.八十九有爲果.八十 思九無爲果.如是等種種無量異相法.生滅增減得失垢淨悉能知之。

    菩薩摩訶薩 知是諸法已能令諸法入自性空而於諸法無所著.過聲聞辟支佛地入菩薩位中. 入菩薩位中已以大悲憐愍故以方便力分别諸法種種名字.度衆生令得三乘。

    譬 如工巧之人.以藥力故能令銀變爲金金變爲銀。

    問曰.若諸法性真空.雲何分别諸 法種種名字.何以不但說真空性。

    答曰.菩薩摩訶薩不說空是可得可著.若可得可 注: [一]此字依麗刻加. ******************** 著不應說諸法種種異相.不可得空者無所罣礙.若有罣礙是爲可得非不可得空. 若菩薩摩訶薩知不可得空.還能分别諸法憐愍度脫衆生.是爲般若波羅蜜力.取 要言之諸法實相是般若波羅蜜。

    問曰.一切世俗經書及九十六種出家經中皆說 有諸法實相.又聲聞法三藏中亦有諸法實相.何以不名爲般若波羅蜜.而此經中 諸法實相獨名般若波羅蜜。

    答曰.世俗經書中爲安國全家身命夀樂故非實.外道 出家墮邪見法中心愛著故是亦非實。

    聲聞法中雖有四諦以無常苦空無我觀諸 法實相以智慧不具足不利不能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