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疑悔是欲界繫.法麤惡
故不入柔輭心中.是名法忍。
復次智慧力故於一切諸法中種種觀無有一法可得 者.是法能忍能受不疑不悔.是名法忍。
復次菩薩思惟凡夫人以無明毒故於一切 諸法中作轉相.非常作常想.苦作樂想.無我有我想.空謂有實.非有爲有.有爲非有. 如是等種種法中作轉相.得聖實智慧破無明毒.知諸法實相得無常苦空無我智 慧棄捨不著.是法能忍是名法忍。
復次觀一切諸法從本已來常空今世亦空.是法 注:[一]無下原有惱字.今依餘刻刪.
********************
能信能受是爲法忍。
問曰.若從本已來常空今世亦空.是爲惡邪.雲何言法忍。
答曰. 若觀諸法畢竟空取相心著是爲惡邪見.若觀空不著不生邪見是爲法忍。
如偈說. 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
如是法能忍是佛道初相。
如是等種種入智慧門觀諸法 實相心不退不悔.不隨諸觀亦無所憂.能得自利利他.是名法忍。
是法忍有三種行 清淨.不見忍辱法不見己身不見罵辱人.不戲諸法.是時名清淨法忍。
以是事故.說 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中能具足羼提波羅蜜不動不退故。
雲何名不動不退.瞋恚不 生.不出惡言.身不加惡.心無所疑。
菩薩知般若波羅蜜實相不見諸法心無所著故. 若人來罵若加楚毒殺害一切能忍.以是故說住般若波羅蜜中能具足羼提波羅 蜜。
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義第二十六[一]身心精進不懈怠故.具足毗梨耶波羅蜜。
[二]問曰.如精進是一切善法本.應最在初.今何以故第四。
答曰布施持戒忍辱世間常 注:[一]放光作身口常精進意不懶怠.怠字原作息.今依元明刻改.
[二]麗刻上有毗梨耶秦言精進七字.
********************
有.如客主之義法應供給.乃至畜生亦知布施.或有人種種因緣故能布施.若爲今
世若爲後世若爲道故布施不須精進。
如持戒者見爲惡之人王法治罪便自畏懼 不敢爲非.或有性善不作諸惡.有人聞今世作惡後世受罪而以怖畏故能持戒.有 人聞持戒因緣故得離生老病死.是中心生口言我從今日不復殺生.如是等卽是 戒.豈須精進波羅蜜而能行耶。
如忍辱中若罵若打若殺或畏故不報.或少力或畏 罪或修善人法或爲求道故默然不報.皆不必須精進波羅蜜乃能忍也.今欲得知 諸法實相行般若波羅蜜故修行禪定.禪定是實智慧之門.是中應勤修精進一心 行禪。
復次布施持戒忍辱是大福德安隱快樂有好名譽所欲者得.旣得知此福利 之味.今欲增進更得妙勝禪定智慧.譬如穿井已見溼泥.轉加增進必望得水.又如 鑽火已得見煙.倍復力勵必望得火。
欲成佛道凡有二門.一者福德二者智慧.行施 戒忍是爲福德門.知一切諸法實相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爲智慧門。
菩薩入福德門 除一切罪所願皆得.若不得願者以罪垢遮故.入智慧門則不厭生死不樂涅槃.二 ******************** 事一故。
今欲出生摩訶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要因禪定門.禪定門必須大精進 力.何以故.欲界亂心不能得見諸法實相.譬如風中然燈不能照物.燈在密室明必 能照.是禪定智慧不可以福願求亦非麤觀能得.要須身心精勤急著不懈爾乃成 辦。
如佛所說血肉脂髓皆使竭盡但令皮骨筋在不捨精進.如是乃能得禪定智慧. 得是二事則衆事皆辦.以是故精進第四名爲禪定實智慧之根.上三中雖有精進 少故不說。
問曰.有人言但行布施持戒忍辱故得大福德.福德力故所願皆得.禪定 智慧自然而至.復何用精進波羅蜜。
答曰.佛道甚深難得.雖有布施持戒忍辱力.要 須精進得甚深禪定實智慧及無量諸佛法.若不行精進則不生禪定.禪定不生則 不得生梵天王處何況欲求佛道。
復次有人如民大居士等欲得無量寶物則應意 皆得.如頂生王王四天下天雨七寶及所須之物.釋提婆那民分座與坐.雖有是福 然不能得道.如羅頻珠比丘雖得阿羅漢道.乞食七日不得空鉢而還.後以禪定火 自燒其身而般涅槃.以是故知非但福德力故得道.欲成佛道要須勤大精進。
問曰. ******************** 菩薩觀精進有何利益而勤修不懈。
答曰.一切今世後世道德利益皆由精進得。
復 次若人欲自度身尚當勤急精進.何況菩薩誓願欲度一切。
如讚精進偈中說.人有 不惜身智慧心決定如法行精進所求事無難.如農夫勤修所收必豐實亦如涉遠 路勤行必能達.若得生天上及得涅槃樂如是之因緣皆由精進力.非天非無因自 作故自得誰有智慧人而不自勉勵。
三界火熾然譬如大火燄有智決斷人乃能得 免離.以是故佛告阿難正精進如是不懈[一]怠直至於佛道。
勉彊而勤修穿地能通泉 精進亦如是無求而不得.能如行道法精進不懈者無量果必得此報終不失。
復次 精進法是一切諸善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諸道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 小利。
如毗尼中說.一切諸善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精進不放逸生
復次智慧力故於一切諸法中種種觀無有一法可得 者.是法能忍能受不疑不悔.是名法忍。
復次菩薩思惟凡夫人以無明毒故於一切 諸法中作轉相.非常作常想.苦作樂想.無我有我想.空謂有實.非有爲有.有爲非有. 如是等種種法中作轉相.得聖實智慧破無明毒.知諸法實相得無常苦空無我智 慧棄捨不著.是法能忍是名法忍。
復次觀一切諸法從本已來常空今世亦空.是法 注:
問曰.若從本已來常空今世亦空.是爲惡邪.雲何言法忍。
答曰. 若觀諸法畢竟空取相心著是爲惡邪見.若觀空不著不生邪見是爲法忍。
如偈說. 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
如是法能忍是佛道初相。
如是等種種入智慧門觀諸法 實相心不退不悔.不隨諸觀亦無所憂.能得自利利他.是名法忍。
是法忍有三種行 清淨.不見忍辱法不見己身不見罵辱人.不戲諸法.是時名清淨法忍。
以是事故.說 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中能具足羼提波羅蜜不動不退故。
雲何名不動不退.瞋恚不 生.不出惡言.身不加惡.心無所疑。
菩薩知般若波羅蜜實相不見諸法心無所著故. 若人來罵若加楚毒殺害一切能忍.以是故說住般若波羅蜜中能具足羼提波羅 蜜。
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義第二十六
答曰布施持戒忍辱世間常 注:
如持戒者見爲惡之人王法治罪便自畏懼 不敢爲非.或有性善不作諸惡.有人聞今世作惡後世受罪而以怖畏故能持戒.有 人聞持戒因緣故得離生老病死.是中心生口言我從今日不復殺生.如是等卽是 戒.豈須精進波羅蜜而能行耶。
如忍辱中若罵若打若殺或畏故不報.或少力或畏 罪或修善人法或爲求道故默然不報.皆不必須精進波羅蜜乃能忍也.今欲得知 諸法實相行般若波羅蜜故修行禪定.禪定是實智慧之門.是中應勤修精進一心 行禪。
復次布施持戒忍辱是大福德安隱快樂有好名譽所欲者得.旣得知此福利 之味.今欲增進更得妙勝禪定智慧.譬如穿井已見溼泥.轉加增進必望得水.又如 鑽火已得見煙.倍復力勵必望得火。
欲成佛道凡有二門.一者福德二者智慧.行施 戒忍是爲福德門.知一切諸法實相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爲智慧門。
菩薩入福德門 除一切罪所願皆得.若不得願者以罪垢遮故.入智慧門則不厭生死不樂涅槃.二 ******************** 事一故。
今欲出生摩訶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要因禪定門.禪定門必須大精進 力.何以故.欲界亂心不能得見諸法實相.譬如風中然燈不能照物.燈在密室明必 能照.是禪定智慧不可以福願求亦非麤觀能得.要須身心精勤急著不懈爾乃成 辦。
如佛所說血肉脂髓皆使竭盡但令皮骨筋在不捨精進.如是乃能得禪定智慧. 得是二事則衆事皆辦.以是故精進第四名爲禪定實智慧之根.上三中雖有精進 少故不說。
問曰.有人言但行布施持戒忍辱故得大福德.福德力故所願皆得.禪定 智慧自然而至.復何用精進波羅蜜。
答曰.佛道甚深難得.雖有布施持戒忍辱力.要 須精進得甚深禪定實智慧及無量諸佛法.若不行精進則不生禪定.禪定不生則 不得生梵天王處何況欲求佛道。
復次有人如民大居士等欲得無量寶物則應意 皆得.如頂生王王四天下天雨七寶及所須之物.釋提婆那民分座與坐.雖有是福 然不能得道.如羅頻珠比丘雖得阿羅漢道.乞食七日不得空鉢而還.後以禪定火 自燒其身而般涅槃.以是故知非但福德力故得道.欲成佛道要須勤大精進。
問曰. ******************** 菩薩觀精進有何利益而勤修不懈。
答曰.一切今世後世道德利益皆由精進得。
復 次若人欲自度身尚當勤急精進.何況菩薩誓願欲度一切。
如讚精進偈中說.人有 不惜身智慧心決定如法行精進所求事無難.如農夫勤修所收必豐實亦如涉遠 路勤行必能達.若得生天上及得涅槃樂如是之因緣皆由精進力.非天非無因自 作故自得誰有智慧人而不自勉勵。
三界火熾然譬如大火燄有智決斷人乃能得 免離.以是故佛告阿難正精進如是不懈
勉彊而勤修穿地能通泉 精進亦如是無求而不得.能如行道法精進不懈者無量果必得此報終不失。
復次 精進法是一切諸善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諸道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 小利。
如毗尼中說.一切諸善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精進不放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