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閉一處而自修事業。
復次菩薩實知諸法相故.不以諸結使爲惡不以 功德爲妙.是故於結不瞋功德不愛.以此智力故能修忍辱。
如偈說.菩薩斷除諸不 善乃至極微滅無餘大功德福無有量所造事業無不辦.菩薩大智慧力故於諸結 使不能惱是故能知諸法相生死涅槃一無二。
如是種種因緣雖未得道.於諸煩惱 法中能忍.是名法忍。
復次菩薩於一切法知一相無二.一切法可識相法故言一.眼 識識色乃至意識識法.是可識相法故言一。
復次一切法可知相故言一.苦法智苦 比智知苦諦.集法智集比智知集諦.滅法智滅比智知滅諦.道法智道比智知道諦. ******************** 及善世智亦知苦集滅道.虛空非智緣滅.是可知相法故言一。
復次一切法可緣相 故言一.眼識及眼識相應法緣色.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亦如是.意識及意識相應法 亦緣眼亦緣色亦緣眼識乃至緣意緣法緣意識.一切法可緣相故言一。
復次一切 法各皆一.一復有一名爲二.三一名爲三.如是乃至千萬皆是一而假名爲千萬.復 次一切法中有相故言一.一相故名爲一.一切物名爲法.法相故名爲一。
如是等無 量一門.破異相不著一.是名法忍。
復次菩薩觀一切法爲二.何等二.二名內外相.內 外相故內非外相外非內相。
復次一切法有無相故爲二.空不空常非常我非我色 非色可見不可見有對非有對有漏無漏有爲無爲心法非心法心數法非心數法 心相應法非心相應法.如是無量二門破一不著二.是名爲法忍。
復次菩薩觀一切 法爲三.何等爲三.下中上.善不善無記.有無非有非無.見諦斷思惟斷無斷.學無學 非學非無學.報有報非報非有報.如是無量三門破一不著異.是名爲法忍。
復次菩 薩雖未得無漏道結使未斷.能信無漏聖法及三種法印.一者一切有爲生法無常 ******************** 等印.二者一切法無我印.三者涅槃實法印.得道賢聖人自得自知.菩薩雖未得道 能信能受.是名法忍。
復次於十四難不答法中有常無常等觀察無礙不失中道.是 法能忍是爲法忍。
如一比丘於此十四難思惟觀察不能通達心不能忍.持衣鉢至 佛所白佛言.佛能爲我解十四難使我意了者當作弟子.若不能解我當更求餘道。
佛告癡人.汝本共我要誓若答十四難汝作我弟子耶.比丘言不也。
佛言.汝癡人今 何以言若不答我不作弟子.我爲老病死人說法濟度.此十四難是鬬諍法於法無 益但是戲論何用問爲.若爲汝答.汝心不了至死不解不能得脫生老病死。
譬如有 人身被毒箭.親屬呼醫欲爲出箭塗藥.便言未可出箭.我先當知汝姓字親裡父母 年歲.次欲知箭出在何山何木何羽.作箭鏃者爲是何人是何等鐵.復欲知弓何山 木何蟲角.復欲知藥是何處生是何種名.如是等事盡了了知之.然後聽汝出箭塗 藥.佛問比丘此人可得知此衆事然後出箭不。
比丘言.不可得知.若待盡知此則已 死。
佛言.汝亦如是.爲邪見箭愛毒塗已入汝心.欲拔此箭作我弟子而不欲出箭.方 ******************** 欲求盡世間常無常邊無邊等.求之未得則失慧命與畜生同死自投黑暗。
比丘慚 愧深識佛語卽得阿羅漢道。
復次菩薩欲作一切智人.應推求一切法知其實相.於 十四難中不滯不礙.知其是心重病能出能忍.是名法忍。
復次佛法甚深清淨微妙 演暢種種無量法門.能一心信受不疑不悔.是名法忍。
[一]如佛所言.諸法雖空亦不斷
亦不滅.諸法因緣相續生亦非常.諸法雖無神亦不失罪福.心一念頃身諸法諸根
諸慧轉滅不停不至後念新新生滅亦不失無量世中因緣業.諸衆界入中皆空無
神而衆生輪轉五道中受生死。
如是等種種甚深微妙法.雖未得佛道能信受不疑 不悔.是爲法忍。
復次阿羅漢辟支佛畏惡生死早求入涅槃.菩薩未得成佛而欲求 一切智憐愍衆生欲了了分别知諸法實相.是中能忍是名法忍。
問曰.雲何觀諸法 得實相。
答曰.觀知諸法無有瑕隙不可破不可壞.是爲實相。
問曰.一切語皆可答可 破可壞.雲何言不可破壞是爲實相。
答曰.[二]以諸法不可破故.佛法中一切言語道過
心行處滅.常不生不滅如涅槃相.何以故.若諸法相實有後不應無.若諸法先有今
注:
[一]此義勘同中論觀業品第二十頌.
[二]此義勘同中論觀法品第七頌.
********************
無卽是斷滅。
復次諸法不應是常.何以故.若常卽無罪無福.無所傷殺亦無施命.亦 無修行利益.亦無縛無解.世間則是涅槃.如是等因緣故諸法不應常。
若諸法無常 則是斷滅.亦無罪無福亦無增損.功業因緣果報亦失.如是等因緣故諸法不應無 常。
問曰.汝言佛法中常亦不實無常亦不實.是事不然.何以故.佛法中常亦實無常 亦實.常者數緣盡非數緣盡虛空不生不住不滅故是常相.無常相者五衆生住滅 故無常相.汝何以言常無常皆不實。
答曰.聖人有二種語.一者方便語二者直語。
方 便語者爲人爲因緣故.爲人者爲衆生說是常是無常.如對治悉檀中說。
若說無常. 欲拔衆生三界著樂.佛思
復次菩薩實知諸法相故.不以諸結使爲惡不以 功德爲妙.是故於結不瞋功德不愛.以此智力故能修忍辱。
如偈說.菩薩斷除諸不 善乃至極微滅無餘大功德福無有量所造事業無不辦.菩薩大智慧力故於諸結 使不能惱是故能知諸法相生死涅槃一無二。
如是種種因緣雖未得道.於諸煩惱 法中能忍.是名法忍。
復次菩薩於一切法知一相無二.一切法可識相法故言一.眼 識識色乃至意識識法.是可識相法故言一。
復次一切法可知相故言一.苦法智苦 比智知苦諦.集法智集比智知集諦.滅法智滅比智知滅諦.道法智道比智知道諦. ******************** 及善世智亦知苦集滅道.虛空非智緣滅.是可知相法故言一。
復次一切法可緣相 故言一.眼識及眼識相應法緣色.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亦如是.意識及意識相應法 亦緣眼亦緣色亦緣眼識乃至緣意緣法緣意識.一切法可緣相故言一。
復次一切 法各皆一.一復有一名爲二.三一名爲三.如是乃至千萬皆是一而假名爲千萬.復 次一切法中有相故言一.一相故名爲一.一切物名爲法.法相故名爲一。
如是等無 量一門.破異相不著一.是名法忍。
復次菩薩觀一切法爲二.何等二.二名內外相.內 外相故內非外相外非內相。
復次一切法有無相故爲二.空不空常非常我非我色 非色可見不可見有對非有對有漏無漏有爲無爲心法非心法心數法非心數法 心相應法非心相應法.如是無量二門破一不著二.是名爲法忍。
復次菩薩觀一切 法爲三.何等爲三.下中上.善不善無記.有無非有非無.見諦斷思惟斷無斷.學無學 非學非無學.報有報非報非有報.如是無量三門破一不著異.是名爲法忍。
復次菩 薩雖未得無漏道結使未斷.能信無漏聖法及三種法印.一者一切有爲生法無常 ******************** 等印.二者一切法無我印.三者涅槃實法印.得道賢聖人自得自知.菩薩雖未得道 能信能受.是名法忍。
復次於十四難不答法中有常無常等觀察無礙不失中道.是 法能忍是爲法忍。
如一比丘於此十四難思惟觀察不能通達心不能忍.持衣鉢至 佛所白佛言.佛能爲我解十四難使我意了者當作弟子.若不能解我當更求餘道。
佛告癡人.汝本共我要誓若答十四難汝作我弟子耶.比丘言不也。
佛言.汝癡人今 何以言若不答我不作弟子.我爲老病死人說法濟度.此十四難是鬬諍法於法無 益但是戲論何用問爲.若爲汝答.汝心不了至死不解不能得脫生老病死。
譬如有 人身被毒箭.親屬呼醫欲爲出箭塗藥.便言未可出箭.我先當知汝姓字親裡父母 年歲.次欲知箭出在何山何木何羽.作箭鏃者爲是何人是何等鐵.復欲知弓何山 木何蟲角.復欲知藥是何處生是何種名.如是等事盡了了知之.然後聽汝出箭塗 藥.佛問比丘此人可得知此衆事然後出箭不。
比丘言.不可得知.若待盡知此則已 死。
佛言.汝亦如是.爲邪見箭愛毒塗已入汝心.欲拔此箭作我弟子而不欲出箭.方 ******************** 欲求盡世間常無常邊無邊等.求之未得則失慧命與畜生同死自投黑暗。
比丘慚 愧深識佛語卽得阿羅漢道。
復次菩薩欲作一切智人.應推求一切法知其實相.於 十四難中不滯不礙.知其是心重病能出能忍.是名法忍。
復次佛法甚深清淨微妙 演暢種種無量法門.能一心信受不疑不悔.是名法忍。
如是等種種甚深微妙法.雖未得佛道能信受不疑 不悔.是爲法忍。
復次阿羅漢辟支佛畏惡生死早求入涅槃.菩薩未得成佛而欲求 一切智憐愍衆生欲了了分别知諸法實相.是中能忍是名法忍。
問曰.雲何觀諸法 得實相。
答曰.觀知諸法無有瑕隙不可破不可壞.是爲實相。
問曰.一切語皆可答可 破可壞.雲何言不可破壞是爲實相。
答曰.
復次諸法不應是常.何以故.若常卽無罪無福.無所傷殺亦無施命.亦 無修行利益.亦無縛無解.世間則是涅槃.如是等因緣故諸法不應常。
若諸法無常 則是斷滅.亦無罪無福亦無增損.功業因緣果報亦失.如是等因緣故諸法不應無 常。
問曰.汝言佛法中常亦不實無常亦不實.是事不然.何以故.佛法中常亦實無常 亦實.常者數緣盡非數緣盡虛空不生不住不滅故是常相.無常相者五衆生住滅 故無常相.汝何以言常無常皆不實。
答曰.聖人有二種語.一者方便語二者直語。
方 便語者爲人爲因緣故.爲人者爲衆生說是常是無常.如對治悉檀中說。
若說無常. 欲拔衆生三界著樂.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