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十三

關燈
如我。

    若受持此戒必 ******************** 應如佛.是則實說.諸大尊天歡喜因緣故得福增多。

    復次此六齋日惡鬼害人惱亂 一切.若所在丘聚郡縣國邑有持齋受戒善人者.以此因緣惡鬼遠去住處安隱.以 是故六日持齋受戒得福增多。

    問曰.何以故諸惡鬼輩以此六日惱害於人。

    答曰.天 地本起經說.劫初成時有異梵天王子諸鬼神父修梵志苦行滿天上十二歲.於此 六日割肉出血以著火中.以是故諸惡鬼神於此六日輒有勢力。

    問曰.諸鬼神父何 以於此六日割身肉血以著火中。

    答曰.諸神中摩醯首羅神最大第一。

    諸神皆有日 分.摩醯首羅一月有四日分.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餘神一月有二日分. 月一日十六日月二日十七日.其十五日三十日屬一切神。

    摩醯首羅爲諸神主又 得日多故.數其四日爲齋.二日是一切諸神日亦數以爲齋.是故諸鬼神於此六日 輒有力勢。

    復次諸鬼神父於此六日割肉出血以著火中.過十二歲已天王來下語 其子言汝求何願.答言我求有子。

    天王言.仙人供養法以燒香甘果諸清淨事.汝雲 何以血肉著火中如罪惡法.汝破善法樂爲惡事.令汝生惡子噉肉飲血。

    當說是時 ******************** 火中有八大鬼出.身黑如墨.髮黃眼赤有大光明.一切鬼神皆從此八鬼生.以是故 於此六日割身肉血以著火中而得勢力。

    如佛法中日無好惡.隨世惡日因緣故教 持齋受戒。

    問曰.五戒一日戒何者爲勝。

    答曰.有因緣故二戒俱等.但五戒終身持八 戒一日持.又五戒常持時多而戒少.一日戒時少而戒多。

    復次若無大心雖復終身 持戒.不如有大心人一日持戒也。

    譬如輭夫爲將.雖復[一]將兵終身.智勇不足卒無功 名.若如英雄奮發禍亂立定.一日之勳功蓋天下。

    是二種戒名居家優婆塞法。

    居家 持戒凡有四種.有下中上有上上。

    下人持戒爲今世樂故.或爲怖畏稱譽名聞故.或 爲家法曲隨他意故.或避苦役求離厄難故.如是種種是下人持戒。

    中人持戒爲人 中富貴歡娛適意.或期後世福樂克己自勉.爲苦日少所得甚多.如是思惟堅固持 戒.譬如商人遠出深入得利必多.持戒之福令人受後世福樂亦復如是。

    上人持戒 爲涅槃故.知諸法一切無常故.欲求離苦常樂無爲故。

    復次持戒之人其心不悔.心 不悔故得喜樂.得喜樂故得一心.得一心故得實智.得實智故得厭心.得厭心故得 注: [一]原作持.今依麗刻改. ******************** 離欲.得離欲故得解脫.得解脫故得涅槃.如是持戒爲諸善法根本。

    復次持戒爲八 正道初門.入道初門必至涅槃。

     釋初品中讚屍[一]羅波羅蜜義第二十四 問曰.如八正道正語正業在中正見正行在初.今何以言戒爲八正道初門。

    答曰.以 數言之大者爲始.正見最大是故在初。

    復次行道故以見爲先.諸法次第故戒在前. 譬如作屋.棟梁雖大以地爲先。

    上上人持戒憐愍衆生爲佛道故.以知諸法求實相 故.不畏惡道不求樂故.如是種種是上上人持戒.是四總名優婆塞戒。

    出家戒亦有 四種.一者沙彌沙彌尼戒.二者式義摩那戒.三者比丘尼戒.四者比丘僧戒。

    問曰.若 居家戒得生天上得菩薩道亦得至涅槃.復何用出家戒。

    答曰.雖俱得度然有難易. 居家生業種種事務.若欲專心道法家業則廢.若欲專修家業道事則廢.不取不捨 乃應行法是名爲難.若出家離俗絕諸[二]紛亂一向專心行道爲易。

    復次居家憒鬧多 事多務.結使之根衆惡之府是爲甚難.若出家者譬如有人出在空野無人之處而 注: [一]此字依麗刻加. [二]原作忿.今依麗刻改. ******************** 一其心無思無慮.內想旣除外事亦去。

    如偈說.閑坐林樹間寂然滅衆惡恬澹得一 心斯樂非天樂.人求富貴利名衣好牀褥斯樂非安隱求利無厭足.納衣行乞食動 止心常一自以智慧眼觀知諸法實.種種法門中皆以等觀入解慧心寂然三界無 能及.以是故知出家修戒行道爲易。

    復次出家修戒得無量善律儀一切具足滿.以 是故白衣等應出家受戒。

    復次佛法中出家法第一難修.如閻浮呿提梵志問舍利 弗於佛法中何者最難.舍利弗答曰出家爲難。

    又問出家何等難.答曰出家樂法爲 難。

    旣得樂法復何者爲難.修諸善法難。

    以是故應出家。

    復次若人出家時魔王驚疑 言.此人諸結使欲薄.必得涅槃墮僧寶數中。

    復次佛法中出家人雖破戒墮罪.罪畢 得解脫。

    如鬱鉢羅華比丘尼本生經中說.佛在世時此比丘尼得六神通阿羅漢.入 貴人舍常讚出家法.語諸貴人婦女言姊妹可出家。

    諸貴婦女言.我等少壯容色盛 美.持戒爲難或當破戒。

    比丘尼言.但出家.破戒便破。

    問言.破戒當墮地獄.雲何可破。

     答言.墮地獄便墮。

    諸貴婦女皆笑之言.地獄受罪雲何可墮。

    比丘尼言.我自憶念本 ******************** 宿命時作戲女.著種種衣服而說舊語.或時著比丘尼衣以爲戲笑.以是因緣故迦 葉佛時作比丘尼.自恃貴姓端正心生憍慢而破禁戒.破戒罪故墮地獄受種種罪. 受罪畢竟值釋迦牟尼佛出家得六神通阿羅漢道.以是故知出家受戒雖復破戒. 以戒因緣故得阿羅漢道.若但作惡無戒因緣不得道也。

    我乃昔時世世墮地獄.地 獄出爲惡人.惡人死還入地獄都無所得.今以此證知出家受戒雖復破戒.以是因 緣可得道果。

    復次如佛在祇桓.有一醉婆羅門來到佛所求作比丘.佛敕阿難與剃 頭著法衣.醉酒旣醒驚怪已身忽爲比丘.卽便走去。

    諸比丘問佛何以聽此醉婆羅 門作比丘。

    佛言此婆羅門無量劫中初無出家心.今因醉故暫發微心.以是因緣故 [一]後當出家得道。

    如是種種因緣.出家之利功德無量.以是故白衣雖有五戒不如出 家。

    是出家律儀有四種.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尼比丘。

    雲何沙彌沙彌尼.出家 受戒法白衣來欲求出家應求二師.一和尚一阿闍梨.和尚如父阿闍梨如母.以棄 本生父母當求出家父母.著袈裟衣剃除鬚髮.應兩手急捉和尚兩足.何以捉足.天 注: [一]此字依麗刻加. ******************** 竺法以捉足爲第一恭敬供養.阿闍梨應教十戒如受戒法。

    沙彌尼亦如是.唯以比 丘尼爲和尚。

    式叉摩那受六法二歲。

    問曰.沙彌十戒便受具足戒.比丘尼法中何以 有式叉摩那然後得受具足戒。

    答曰.佛在世時有一長者婦不覺懷妊出家受具足 戒.其後身大轉現.諸長者譏嫌比丘.因此制有二年學戒受六法然後受具足戒。

    問 曰.若爲譏嫌.式叉摩那豈不緻譏。

    答曰.式叉摩那未受具足.譬如小兒亦如給使.雖 有罪穢人不譏嫌。

    是式叉摩那有二種.一者十八歲童女受六法.二者夫家十歲得 受六法。

    若受具足戒應二部僧中用五衣鉢盂.比丘尼爲和尚及教師.比丘爲戒師. 餘如受戒法.略說則五百戒廣說則八萬戒.第三羯摩訖卽得無量律儀.成就比丘 尼。

    比丘則有三衣鉢盂三師十僧.如受戒法.略說二百五十廣說則八萬.第三羯摩 訖卽得無量律儀法。

    是總名爲戒.是爲屍羅。

     大智度論卷第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