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益身令心歡喜.何以故不飲。
答 曰.益身甚少所損甚多.是故不應飲.譬如美飲其中雜毒。
是何等毒.如佛語難提迦 ******************** 優婆塞酒有三十五失.何等三十五.一者現在世財物虛竭.何以故.人飲酒醉心無 節限用費無度故.二者衆疾之門.三者鬬諍之本.四者裸露無恥.五者醜名惡聲人 所不敬.六者覆沒智慧.七者應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八者伏匿之事盡 向人說.九者種種事業廢不成辦.十者醉爲愁本.何以故.醉中多失.醒已慚愧憂愁. 十一者身力轉少.十二者身色壞.十三者不知敬父.十四者不知敬母.十五者不敬 沙門.十六者不敬婆羅門.十七者不敬伯叔及尊長.何以故.醉悶恍惚無所别故.十 八者不尊敬佛.十九者不敬法.二十者不敬僧.二十一者朋黨惡人.二十二者疎遠 賢善.二十三者作破戒人.二十四者無慚無愧.二十五者不守六情。
二十六者縱色 放逸.二十七者人所憎惡不喜見之.二十八者貴重親屬及諸知識所共擯棄.二十 九者行不善法.三十者棄捨善法.三十一者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何以故.酒放逸故. 三十二者遠離涅槃.三十三者種狂癡因緣.三十四者身壞命終墮惡道泥犂中.三 十五者若得爲人所生之處常當狂騃.如是等種種過失是故不飲.如偈說.酒失覺 ******************** 知相身色濁而惡智心動而亂慚愧已被劫.失念增瞋心失歡毀宗族如是雖名飲 實爲飲死毒.不應瞋而瞋不應笑而笑不應哭而哭不應打而打不應語而語與狂 人無異奪諸善功德知愧者不飲。
如是四罪不作是身善律儀.妄言不作是口善律 儀.名爲優婆塞五戒律儀。
問曰.若八種律儀及淨命是名爲戒.何以故優婆塞於口 律儀中無三律儀及淨命。
答曰.白衣居家受世間樂兼修福德不能盡行戒法.是故 佛令持五戒。
復次四種口業中妄語最重。
復次妄語心生故作.餘者或故作或不故 作。
復次但說妄語已攝三事。
復次諸善法中實爲最大.若說實語四種正語皆已攝 得。
復次白衣處世當官理務家業作使.是故難持不惡口法.妄語故作.重事故不應 作。
是五戒有五種受名五種優婆塞.一者一分行優婆塞.二者少分行優婆塞.三者 多分行優婆塞.四者滿行優婆塞.五者斷婬優婆塞。
一分行者於五戒中受一戒不 能受持四戒.少分行者若受二戒若受三戒.多分行者受四戒.滿行者盡持五戒.斷 婬者受五戒已師前更作誓言我於自婦不復行婬.是名五戒.如佛偈說.不殺亦不 ******************** 盜亦不有邪婬實語不飲酒正命以淨心.若能行此者二世憂畏除戒福恆隨身常 與天人俱。
世間六時華榮耀色相發以此一歲華天上一日具.天樹自然生華鬘及 瓔珞丹葩如燈照衆色相間錯.天衣無央數其色若幹種鮮白映天日輕密無間壠. 金色映繡文斐亹如雲氣如是上妙服悉從天樹出.明珠天耳璫寶磲耀手足隨心 所好服亦從天樹出.金華瑠璃莖金剛爲華鬚柔輭香芬熏悉從寶池出.琴瑟箏箜 篌七寶爲校飾器妙故音清皆亦從樹出.波[(匕/矢)*(入/米)]質妬樹天上樹中王在彼歡喜園一
切無有比.持戒爲耕田天樹從中出天廚甘露味飲食除飢渴.天女無監礙亦無妊
身難嬉怡縱逸樂食無便利患.持戒常攝心得生自恣地無事亦無難常得肆樂志.
諸天得自在憂苦不復生所欲應念至身光照幽冥.如是種種樂皆由施與戒若欲
得此報當勤自勉勵。
問曰.今說屍羅波羅蜜當以成佛.何以乃讚天福。
答曰.佛言三 事必得報果不虛.布施得大福持戒生好處修定得解脫.若單行屍羅得生好處.若 修定智慧慈悲和合得三乘道.今但讚持戒現世功德名聞安樂後世得報如偈所 ******************** 讚。
譬如小兒.蜜塗苦藥然後能服.今先讚戒福然後人能持戒.持戒已立大誓願得 至佛道.是爲屍羅生屍羅波羅蜜。
又以一切人皆著樂.世間之樂天上爲最.若聞天 上種種快樂便能受行屍羅.後聞天上無常厭患心生能求解脫.更聞佛無量功德 若慈悲心生依屍羅波羅蜜得至佛道.以是故雖說屍羅報無咎。
問曰.白衣居家唯 此五戒.更有餘法耶。
答曰.有一日戒六齋日持功德無量.若十二月一日至十五日 受持此戒其福最多。
問曰.雲何受一日戒。
答曰.受一日戒法.長跪合掌應如是言.我 某甲今一日一夜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二如是三歸依。
我某甲歸依佛竟歸 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二如是三歸依竟。
我某甲若身業不善若口業不善若意業 不善.貪欲瞋恚愚癡故.若今世若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誠心懺悔.身清淨口清淨心 清淨.受行八戒是則布薩秦言[一]善宿。
如諸佛盡夀不殺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殺生 亦如是.如諸佛盡夀不盜.我某甲一日一夜不盜亦如是.[二]如諸佛盡夀不婬.我某甲
一日一夜不婬亦如是.如諸佛盡夀不妄語.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妄語亦如是.如諸
注:
[一]麗刻作共住.
[二]此字依麗刻加.
********************
佛盡夀不飲酒.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飲酒亦如是.如諸佛盡夀不坐高大牀上.我某
甲一日一夜不坐高大牀上亦如是.如諸佛盡夀不著華瓔珞不香塗身不著香熏
衣.我某甲一日一夜不著華瓔珞不香塗身不著香熏衣亦如是.如諸佛盡夀不自
歌舞作樂不往觀聽.我某甲一日一夜不自歌舞作樂不往觀聽亦如是.已受八戒。
如諸佛盡夀不過中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過中食亦如是。
我某甲受行八戒隨學 諸佛法名爲布薩.願持是布薩福報生生不墮三惡八難.我亦不求轉輪聖王梵釋 天王世界之樂.願諸煩惱盡逮薩婆若成就佛道。
問曰.雲何受五戒。
答曰.受五戒法. 長跪合掌言.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二如是三.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 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二如是三.我是釋迦牟尼佛優婆塞.證知某甲從今日盡夀歸 依。
戒師應言.汝優婆塞聽.是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知人見人爲優婆塞 說五戒如是.汝盡夀持.何等五.盡夀不殺生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夀不應故殺生.是 事若能當言諾.盡夀不盜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夀不應盜.是事若能當言諾。
盡夀不 ******************** 邪婬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夀不應邪婬.是事若能當言諾。
盡夀不妄語是優婆塞戒. 是中盡夀不應妄語.是事若能當言諾。
盡夀不飲酒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夀不應飲 酒.是事若能當言諾。
是優婆塞五戒盡夀受持.當供養三寶佛寶法寶比丘僧寶.勤 修福德以求佛道。
問曰.何以故六齋日受八戒修福德。
答曰.是日惡鬼逐人欲奪人 命.疾病兇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聖人教人持齋修善作福以避兇衰.是時齋法不 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爲齋.後佛出世教語之言汝當一日一夜如諸佛持八戒過 中不食.是功德將人至涅槃。
如四天王經中.佛說月六齋日使者太子及四天王自 下觀察衆生布施持戒孝順父母少者便上忉利以啓帝釋.帝釋諸天心皆不悅.說 言阿修羅種多諸天種少。
若布施持戒孝順父母多者.諸天帝釋心皆歡喜.說言增 益諸天衆減損阿修羅。
是時釋提婆那民見諸天歡喜說此偈言.六日神足月受持 清淨戒是人夀終後功德必如我。
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不應說如是偈.所以者何. 釋提桓因五衰三毒未除.雲何妄言持一日戒功德福報必得
答 曰.益身甚少所損甚多.是故不應飲.譬如美飲其中雜毒。
是何等毒.如佛語難提迦 ******************** 優婆塞酒有三十五失.何等三十五.一者現在世財物虛竭.何以故.人飲酒醉心無 節限用費無度故.二者衆疾之門.三者鬬諍之本.四者裸露無恥.五者醜名惡聲人 所不敬.六者覆沒智慧.七者應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八者伏匿之事盡 向人說.九者種種事業廢不成辦.十者醉爲愁本.何以故.醉中多失.醒已慚愧憂愁. 十一者身力轉少.十二者身色壞.十三者不知敬父.十四者不知敬母.十五者不敬 沙門.十六者不敬婆羅門.十七者不敬伯叔及尊長.何以故.醉悶恍惚無所别故.十 八者不尊敬佛.十九者不敬法.二十者不敬僧.二十一者朋黨惡人.二十二者疎遠 賢善.二十三者作破戒人.二十四者無慚無愧.二十五者不守六情。
二十六者縱色 放逸.二十七者人所憎惡不喜見之.二十八者貴重親屬及諸知識所共擯棄.二十 九者行不善法.三十者棄捨善法.三十一者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何以故.酒放逸故. 三十二者遠離涅槃.三十三者種狂癡因緣.三十四者身壞命終墮惡道泥犂中.三 十五者若得爲人所生之處常當狂騃.如是等種種過失是故不飲.如偈說.酒失覺 ******************** 知相身色濁而惡智心動而亂慚愧已被劫.失念增瞋心失歡毀宗族如是雖名飲 實爲飲死毒.不應瞋而瞋不應笑而笑不應哭而哭不應打而打不應語而語與狂 人無異奪諸善功德知愧者不飲。
如是四罪不作是身善律儀.妄言不作是口善律 儀.名爲優婆塞五戒律儀。
問曰.若八種律儀及淨命是名爲戒.何以故優婆塞於口 律儀中無三律儀及淨命。
答曰.白衣居家受世間樂兼修福德不能盡行戒法.是故 佛令持五戒。
復次四種口業中妄語最重。
復次妄語心生故作.餘者或故作或不故 作。
復次但說妄語已攝三事。
復次諸善法中實爲最大.若說實語四種正語皆已攝 得。
復次白衣處世當官理務家業作使.是故難持不惡口法.妄語故作.重事故不應 作。
是五戒有五種受名五種優婆塞.一者一分行優婆塞.二者少分行優婆塞.三者 多分行優婆塞.四者滿行優婆塞.五者斷婬優婆塞。
一分行者於五戒中受一戒不 能受持四戒.少分行者若受二戒若受三戒.多分行者受四戒.滿行者盡持五戒.斷 婬者受五戒已師前更作誓言我於自婦不復行婬.是名五戒.如佛偈說.不殺亦不 ******************** 盜亦不有邪婬實語不飲酒正命以淨心.若能行此者二世憂畏除戒福恆隨身常 與天人俱。
世間六時華榮耀色相發以此一歲華天上一日具.天樹自然生華鬘及 瓔珞丹葩如燈照衆色相間錯.天衣無央數其色若幹種鮮白映天日輕密無間壠. 金色映繡文斐亹如雲氣如是上妙服悉從天樹出.明珠天耳璫寶磲耀手足隨心 所好服亦從天樹出.金華瑠璃莖金剛爲華鬚柔輭香芬熏悉從寶池出.琴瑟箏箜 篌七寶爲校飾器妙故音清皆亦從樹出.波
問曰.今說屍羅波羅蜜當以成佛.何以乃讚天福。
答曰.佛言三 事必得報果不虛.布施得大福持戒生好處修定得解脫.若單行屍羅得生好處.若 修定智慧慈悲和合得三乘道.今但讚持戒現世功德名聞安樂後世得報如偈所 ******************** 讚。
譬如小兒.蜜塗苦藥然後能服.今先讚戒福然後人能持戒.持戒已立大誓願得 至佛道.是爲屍羅生屍羅波羅蜜。
又以一切人皆著樂.世間之樂天上爲最.若聞天 上種種快樂便能受行屍羅.後聞天上無常厭患心生能求解脫.更聞佛無量功德 若慈悲心生依屍羅波羅蜜得至佛道.以是故雖說屍羅報無咎。
問曰.白衣居家唯 此五戒.更有餘法耶。
答曰.有一日戒六齋日持功德無量.若十二月一日至十五日 受持此戒其福最多。
問曰.雲何受一日戒。
答曰.受一日戒法.長跪合掌應如是言.我 某甲今一日一夜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二如是三歸依。
我某甲歸依佛竟歸 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二如是三歸依竟。
我某甲若身業不善若口業不善若意業 不善.貪欲瞋恚愚癡故.若今世若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誠心懺悔.身清淨口清淨心 清淨.受行八戒是則布薩秦言
如諸佛盡夀不殺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殺生 亦如是.如諸佛盡夀不盜.我某甲一日一夜不盜亦如是.
如諸佛盡夀不過中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過中食亦如是。
我某甲受行八戒隨學 諸佛法名爲布薩.願持是布薩福報生生不墮三惡八難.我亦不求轉輪聖王梵釋 天王世界之樂.願諸煩惱盡逮薩婆若成就佛道。
問曰.雲何受五戒。
答曰.受五戒法. 長跪合掌言.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二如是三.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 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二如是三.我是釋迦牟尼佛優婆塞.證知某甲從今日盡夀歸 依。
戒師應言.汝優婆塞聽.是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知人見人爲優婆塞 說五戒如是.汝盡夀持.何等五.盡夀不殺生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夀不應故殺生.是 事若能當言諾.盡夀不盜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夀不應盜.是事若能當言諾。
盡夀不 ******************** 邪婬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夀不應邪婬.是事若能當言諾。
盡夀不妄語是優婆塞戒. 是中盡夀不應妄語.是事若能當言諾。
盡夀不飲酒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夀不應飲 酒.是事若能當言諾。
是優婆塞五戒盡夀受持.當供養三寶佛寶法寶比丘僧寶.勤 修福德以求佛道。
問曰.何以故六齋日受八戒修福德。
答曰.是日惡鬼逐人欲奪人 命.疾病兇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聖人教人持齋修善作福以避兇衰.是時齋法不 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爲齋.後佛出世教語之言汝當一日一夜如諸佛持八戒過 中不食.是功德將人至涅槃。
如四天王經中.佛說月六齋日使者太子及四天王自 下觀察衆生布施持戒孝順父母少者便上忉利以啓帝釋.帝釋諸天心皆不悅.說 言阿修羅種多諸天種少。
若布施持戒孝順父母多者.諸天帝釋心皆歡喜.說言增 益諸天衆減損阿修羅。
是時釋提婆那民見諸天歡喜說此偈言.六日神足月受持 清淨戒是人夀終後功德必如我。
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不應說如是偈.所以者何. 釋提桓因五衰三毒未除.雲何妄言持一日戒功德福報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