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能助涅槃。
於所施物中 注:[一]原作是.今依麗元明刻改.
********************
不惜故除慳.敬念受者故除嫉妬.直心布施故除諂曲.一心施故除[一]掉.深思惟施故
除悔.觀受者功德故除不恭敬.自攝心故除不慚.知人好功德故除不愧.不著財物
故除愛.慈愍受者故除瞋.恭敬受者故除憍慢.知行善法故除無明.信有果報故除
邪見.知決定有報故除疑.如是等種種不善諸煩惱布施時悉皆薄。
種種善法悉皆 得.布施時六根清淨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內心清淨.觀果報功德故信心生.身心 柔輭故喜樂生.喜樂生故得一心.得一心故實智慧生.如是等諸善法悉皆得。
復次 布施時心生相似八正道.信布施果故得正見.正見中思惟不亂故得正思惟.清淨 說故得正語.淨身行故得正業.不求報故得正命.勤心施故得正方便.念施不廢故 得正念.心住不散故得正定.如是等相似三十七品善法心中生。
復次有人[二]言布施
是三十二相因緣.所以者何.施時與心堅固得足下安立相.布施時五事圍繞受者
是眷屬業因緣故得足下輪相.大勇猛力施故得足跟廣平相.施攝人故得手足縵
網相.美味飲食施故得手足柔輭七處滿相.施以益命故得長指身不曲大直相.施
注:
[一]原作調.今依元明刻改.
[二]此字依麗刻加.
********************
時言我當相與施心轉增故得足趺高毛上向相.施時受者求之一心好聽殷勤約
勅令必疾得故得伊泥延[一]膞相.不瞋不輕求者故得臂長過膝相.如求者意施不待
言故得陰藏相.好衣服臥具金銀珍寶施故得金色身相薄皮相.布施令受者獨得
自在用故得一一孔一毛生眉間白毫相.乞者求之卽言當與以是業故得上身如
師子肩圓相.病者施藥飢渴者與飲食故得兩腋下滿[二]相最上味相.施時勸人行施
而安慰之開布施道故得肉髻相身圓如尼拘盧相.有乞求者意欲與時柔輭實語
必與不虛故得廣長舌相梵音聲相如迦陵毗伽鳥聲相.施時如實語利益語故得
師子頰相.施時供養受者心清淨故得牙白齒齊相.施時實語和合語故得齒密相
四十齒相.施時不瞋不著等心視彼故得青眼相眼[目*妾]如牛王相.是爲種三十二相
因緣。
復次以七寶人民車乘金銀燈燭房舍香華布施故得作轉輪王七寶具足。
復 次施得時故報亦增多.如佛說施遠行人遠來人病人看病人風寒衆難時施是爲 時施。
復次布施時隨土地所須施故得報增多.復次曠路中施故得福增多.常施不 注:[一]原作腨.今依元明刻改.
[二]此字依元明刻加.
********************
廢故得報增多.如求者所欲施故得福增多.施物重故得福增多.如以精舍園林浴
池等若施善人故得報增多.若施僧故得報增多.若施者受者俱有德故得報增多.
種種將迎恭敬受者故得福增多.難得物施故得福增多.隨所有物盡能布施故得
福增多。
譬如大月氏弗迦羅城中有一畫師名千那.到東方多利陀羅國客畫十二 年得三十兩金持還本國.於弗迦羅城中聞打鼓作大會聲.往見衆僧信心清淨.卽 問維那此衆中幾許物得作一日食.維那答曰三十兩金足得一日食。
卽以所有三 十兩金付維那.爲我作一日食.我明日當來。
空手而歸.其婦問曰十二年作得何等 物.答言我得三十兩金。
卽問三十兩金今在何所.答言已在福田中種。
婦言何等福 田.答言施與衆僧。
婦便縛夫送官治罪.斷事大官問以何事故.婦言我夫狂癡.十二 年作得三十兩金.不憐愍婦兒盡以與他人.依如官制輒縛送來。
大官問其夫.汝何 以不供給婦兒乃以與他。
答言.我先世不行功德.今世貧窮受諸辛苦.今世遭遇福 田若不種福後世復貧.貧貧相續無得脫時.我今欲頓捨貧窮.以是故盡以金施衆 ******************** 僧。
大官是優婆塞信佛清淨.聞是語已讚言.是爲甚難.勤苦得此少物盡以施僧.汝 是善人.卽脫身瓔珞及所乘馬幷一聚落以施貧人而語之言.汝始施衆僧衆僧未 食.是爲穀子未種芽已得生.大果方在後耳。
以是故言難得之物盡用布施其福最 多。
復次有世間檀有出世間檀.有聖人所稱譽檀有聖人所不稱譽檀.有佛菩薩檀 有聲聞檀何等世間檀.凡夫人布施亦聖人作有漏心布施.是名世間檀。
復次有人 言.凡夫人布施是爲世間檀.聖人雖有漏心布施以結使斷故名出世間檀.何以故. 是聖人得無作三昧故。
復次世間檀者不淨.出世間檀者清淨。
二種結使.一種屬愛 一種屬見.爲二種結使所使是爲世間檀.無此二種結使是爲出世間檀。
若三礙繫 心是爲世間檀.何以故.因緣諸法實無吾我.而言我與彼取.是故名世間檀。
復次我 無定處.我以爲彼彼以爲非.彼以爲我我以爲非.以是不定故.無實我也。
所施財者 從因緣合有.無有一法獨可得者.如絹如布衆緣合故成.除絲除縷則無絹布.諸法 亦如是.一相無相相常自空.人作想念計以爲有顛倒不實.是爲世間檀。
心無三礙. ******************** 實知法相心不顛倒.是爲出世間檀。
出世間檀爲聖人所稱譽.世間檀聖人所不稱 譽。
復次清淨檀不雜諸垢.如諸法實相是聖人所稱譽。
不清淨雜結使顛倒心著是 聖人所不稱譽。
復次實相智慧和合布施.是聖人所稱譽.若不爾者聖人所不稱譽。
復次不爲衆生亦不爲知諸法實相故施但求脫生老病死是爲聲聞檀.爲一切衆 生故施亦爲知諸法實相故施是爲諸佛菩薩檀。
於諸功德不能具足但欲得少許 分是爲聲聞檀.一切諸功德欲具足滿是爲諸佛菩薩檀。
畏老病死故施是爲聲聞 檀.爲助佛道爲化衆生不畏老病死是爲諸佛菩薩檀。
是中應說菩薩本生經.如說 阿婆陀那經中.昔閻浮提中有王名婆羅婆.爾時有婆羅門菩薩名韋羅摩.是國王 師教王作轉輪聖王法。
韋羅摩財富無量珍寶具足作是思惟.人謂我爲貴財富無 量.饒益衆生今正是時應當大施.富貴雖樂一切無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輕躁不 定.譬如獼猴不能暫住.人命逝速疾於電滅.人身無常衆苦之藪.以是之故應行布 施。
如是思惟已.自作手疏普告閻浮提諸婆羅門及一切出家人.願各屈德來集我 ******************** 舍.欲設大施滿十二歲.飯汁行船以酪爲池.米麵爲山酥油爲渠.衣服飲食臥具湯 藥皆令極妙.過十二歲欲以布施。
八萬四千白象.犀甲金飾絡以名寶.建大金幢四 寶莊嚴。
八萬四千馬.亦以犀甲金飾四寶校絡。
八萬四千車.皆以金銀瑠璃玻瓈寶 飾.覆以師子虎豹之.皮若白劍婆羅寶幰雜飾以爲莊嚴。
八萬四千四寶.牀雜色綩 綖種種茵蓐柔輭細滑以爲校飾.丹枕錦被置牀兩頭.妙衣盛服皆亦備有。
八萬四 千金鉢盛滿銀粟.銀鉢盛金粟.瑠璃鉢盛玻瓈粟.玻瓈鉢盛瑠璃粟。
八萬四千乳牛. 牛出乳一斛.金飾其[足*甲]角.衣以白氎。
八萬四千美女.端正福德.皆以白珠名寶瓔珞 其身。
略舉其要.如是種種不可勝記。
爾時婆羅婆王及八萬四千小國王幷諸臣民 豪傑長者.各以十萬舊金錢贈遺勸助。
設此法祠具足施已.釋提婆那民來語韋羅 摩菩薩說此偈言.天地難得物能喜悅一切汝今皆已得爲佛道布施。
爾時淨居諸 天現身而讚.說此偈言.開門大布施汝所爲者是憐愍衆生故爲之求佛道。
是時諸 天作是思惟.我當閉其金瓶令水不下.所以者何.有施者無福田故。
是時魔王語淨 ******************** 居天.此諸婆羅門皆出家持戒清淨
於所施物中 注:
種種善法悉皆 得.布施時六根清淨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內心清淨.觀果報功德故信心生.身心 柔輭故喜樂生.喜樂生故得一心.得一心故實智慧生.如是等諸善法悉皆得。
復次 布施時心生相似八正道.信布施果故得正見.正見中思惟不亂故得正思惟.清淨 說故得正語.淨身行故得正業.不求報故得正命.勤心施故得正方便.念施不廢故 得正念.心住不散故得正定.如是等相似三十七品善法心中生。
復次有人
復次以七寶人民車乘金銀燈燭房舍香華布施故得作轉輪王七寶具足。
復 次施得時故報亦增多.如佛說施遠行人遠來人病人看病人風寒衆難時施是爲 時施。
復次布施時隨土地所須施故得報增多.復次曠路中施故得福增多.常施不 注:
譬如大月氏弗迦羅城中有一畫師名千那.到東方多利陀羅國客畫十二 年得三十兩金持還本國.於弗迦羅城中聞打鼓作大會聲.往見衆僧信心清淨.卽 問維那此衆中幾許物得作一日食.維那答曰三十兩金足得一日食。
卽以所有三 十兩金付維那.爲我作一日食.我明日當來。
空手而歸.其婦問曰十二年作得何等 物.答言我得三十兩金。
卽問三十兩金今在何所.答言已在福田中種。
婦言何等福 田.答言施與衆僧。
婦便縛夫送官治罪.斷事大官問以何事故.婦言我夫狂癡.十二 年作得三十兩金.不憐愍婦兒盡以與他人.依如官制輒縛送來。
大官問其夫.汝何 以不供給婦兒乃以與他。
答言.我先世不行功德.今世貧窮受諸辛苦.今世遭遇福 田若不種福後世復貧.貧貧相續無得脫時.我今欲頓捨貧窮.以是故盡以金施衆 ******************** 僧。
大官是優婆塞信佛清淨.聞是語已讚言.是爲甚難.勤苦得此少物盡以施僧.汝 是善人.卽脫身瓔珞及所乘馬幷一聚落以施貧人而語之言.汝始施衆僧衆僧未 食.是爲穀子未種芽已得生.大果方在後耳。
以是故言難得之物盡用布施其福最 多。
復次有世間檀有出世間檀.有聖人所稱譽檀有聖人所不稱譽檀.有佛菩薩檀 有聲聞檀何等世間檀.凡夫人布施亦聖人作有漏心布施.是名世間檀。
復次有人 言.凡夫人布施是爲世間檀.聖人雖有漏心布施以結使斷故名出世間檀.何以故. 是聖人得無作三昧故。
復次世間檀者不淨.出世間檀者清淨。
二種結使.一種屬愛 一種屬見.爲二種結使所使是爲世間檀.無此二種結使是爲出世間檀。
若三礙繫 心是爲世間檀.何以故.因緣諸法實無吾我.而言我與彼取.是故名世間檀。
復次我 無定處.我以爲彼彼以爲非.彼以爲我我以爲非.以是不定故.無實我也。
所施財者 從因緣合有.無有一法獨可得者.如絹如布衆緣合故成.除絲除縷則無絹布.諸法 亦如是.一相無相相常自空.人作想念計以爲有顛倒不實.是爲世間檀。
心無三礙. ******************** 實知法相心不顛倒.是爲出世間檀。
出世間檀爲聖人所稱譽.世間檀聖人所不稱 譽。
復次清淨檀不雜諸垢.如諸法實相是聖人所稱譽。
不清淨雜結使顛倒心著是 聖人所不稱譽。
復次實相智慧和合布施.是聖人所稱譽.若不爾者聖人所不稱譽。
復次不爲衆生亦不爲知諸法實相故施但求脫生老病死是爲聲聞檀.爲一切衆 生故施亦爲知諸法實相故施是爲諸佛菩薩檀。
於諸功德不能具足但欲得少許 分是爲聲聞檀.一切諸功德欲具足滿是爲諸佛菩薩檀。
畏老病死故施是爲聲聞 檀.爲助佛道爲化衆生不畏老病死是爲諸佛菩薩檀。
是中應說菩薩本生經.如說 阿婆陀那經中.昔閻浮提中有王名婆羅婆.爾時有婆羅門菩薩名韋羅摩.是國王 師教王作轉輪聖王法。
韋羅摩財富無量珍寶具足作是思惟.人謂我爲貴財富無 量.饒益衆生今正是時應當大施.富貴雖樂一切無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輕躁不 定.譬如獼猴不能暫住.人命逝速疾於電滅.人身無常衆苦之藪.以是之故應行布 施。
如是思惟已.自作手疏普告閻浮提諸婆羅門及一切出家人.願各屈德來集我 ******************** 舍.欲設大施滿十二歲.飯汁行船以酪爲池.米麵爲山酥油爲渠.衣服飲食臥具湯 藥皆令極妙.過十二歲欲以布施。
八萬四千白象.犀甲金飾絡以名寶.建大金幢四 寶莊嚴。
八萬四千馬.亦以犀甲金飾四寶校絡。
八萬四千車.皆以金銀瑠璃玻瓈寶 飾.覆以師子虎豹之.皮若白劍婆羅寶幰雜飾以爲莊嚴。
八萬四千四寶.牀雜色綩 綖種種茵蓐柔輭細滑以爲校飾.丹枕錦被置牀兩頭.妙衣盛服皆亦備有。
八萬四 千金鉢盛滿銀粟.銀鉢盛金粟.瑠璃鉢盛玻瓈粟.玻瓈鉢盛瑠璃粟。
八萬四千乳牛. 牛出乳一斛.金飾其
八萬四千美女.端正福德.皆以白珠名寶瓔珞 其身。
略舉其要.如是種種不可勝記。
爾時婆羅婆王及八萬四千小國王幷諸臣民 豪傑長者.各以十萬舊金錢贈遺勸助。
設此法祠具足施已.釋提婆那民來語韋羅 摩菩薩說此偈言.天地難得物能喜悅一切汝今皆已得爲佛道布施。
爾時淨居諸 天現身而讚.說此偈言.開門大布施汝所爲者是憐愍衆生故爲之求佛道。
是時諸 天作是思惟.我當閉其金瓶令水不下.所以者何.有施者無福田故。
是時魔王語淨 ******************** 居天.此諸婆羅門皆出家持戒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