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佛.釋迦牟尼佛知十方佛是第一福田.故以供養是福倍多.何以故.佛
自供養佛故。
佛法中有四種布施.一施者清淨受者不淨.二施者不淨受者清淨.三 施者清淨受者亦淨.四施者不淨受者不淨.今施東方諸佛是爲二俱清淨.是福最 注:[一]原作[月*((業-一)/冡)].今依麗元明刻改.
********************
大.以是故佛自供養十方佛。
問曰.一切聖人不受報果後更不生.雲何言是施福最 大。
答曰.是福雖無人受其相自大.若有人受者其報無量。
諸聖人知有爲法皆無常 空故捨入涅槃.是福亦捨.譬如燒金丸雖眼見其好不可以手觸.燒人手故。
復次如 人有瘡則須藥塗.若無瘡者藥無所施.人有身亦如是.常爲飢渴寒熱所逼亦如瘡 發.以衣被飲食溫煖將適如藥塗瘡。
如愚癡人爲貪藥故不用塗瘡.若其無瘡藥亦 無用.諸佛以身爲瘡.捨放身瘡故亦不受報藥.以是故雖有大福亦不受報。
所散蓮華滿東方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 問曰.華少而世界多.雲何滿。
答曰.佛神通力故.如上八種自恣變化法.大能令小小 能令大.輕能令重重能令輕.自在無礙隨意所到.能動大地所願能辦.諸大聖人皆 得是八種自在.是故佛能以小華滿東方如恆河沙等世界。
又復以示衆生未來福 報.如此少華滿東方世界。
又勸東方菩薩言.植福於佛田中所得果報亦如此華彌 滿無量.汝雖遠來應當歡喜.遇此大福田果報無量。
******************** 一一華上皆有菩薩結跏趺坐說六波羅蜜.聞此法者畢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上佛以舌相光明化作千葉寶華.一一華上皆有坐佛.今何以故一一華上皆 有坐菩薩。
答曰.上是佛所化華故有坐佛.此是普明菩薩所供養華是故有坐菩薩。
復次上諸衆生應見坐佛得度.今此衆生應見坐菩薩得度。
結跏趺坐說六波羅蜜 聞此法者畢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先說。
諸出家在家菩薩及諸童男童女頭面禮釋迦牟尼佛足.各以供養具供養恭敬尊重 讚歎釋迦牟尼佛.是諸出家在家菩薩及諸童男童女各各以善根福德力故.得供養 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如說偈.諸聖所來道佛亦如是來實相及所去佛亦爾無異.諸聖如實語佛亦如實 說以是故名佛多陀阿伽度。
忍鎧心堅固精進弓力彊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應 受天世人一切諸供養.以是故名佛以爲阿羅訶。
正知苦實相亦實知苦集知苦滅 實相亦知苦滅道.真正解四諦定實不可變.是故十方中號三藐三佛。
得微妙三明 ******************** 清淨行亦具是故號世尊鞞闍遮羅那。
解知一切法自得妙道去.或時方便說愍念 一切故.滅除老病死令到安隱處.以是故名佛以爲修伽陀。
知世所從來亦知世滅 道.以是故名佛爲路迦鞞陀。
禪戒智等眼無及況出上.以是故名佛爲阿耨多羅。
大 悲度衆生輭善教調禦.以是故名佛富樓沙曇藐。
智慧無煩惱說最上解脫.以是故 名佛提婆摩菟舍。
三世動不動盡及不盡法道樹下悉知.是故名爲佛。
南方度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其世界最在邊世界名離一切憂.佛號無憂德.菩薩名 離憂。
西方度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其世界最在邊世界名滅惡.佛號寶山.菩薩名義 意。
北方度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其世界最在邊世界名勝.佛號勝王.菩薩名得勝。
下 方度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其世界最在邊世界名善.佛號善德.菩薩名華上。
上方度 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其世界最在邊世界名善喜.佛號喜德.菩薩名得喜。
如是一切 皆如東方。
問曰.如佛法中實無諸方名.何以故.諸五衆十二入十八界中所不攝.四法藏中亦 ******************** 無說.方是實法因緣求亦不可得.今何以故此中說十方諸佛十方菩薩來。
答曰.隨 世俗法所傳故說方.求方實不可得。
問曰.何以言無方.汝四法藏中不說.我六法藏 中說.汝衆入界中不攝.我陀羅驃中攝.是方法常相故.有相故亦有亦常。
如經中說 日出處是東方.日沒處是西方.日行處是南方.日不行處是北方.日有三分合若前 合若今合若後合.隨方日分.初合是東方.南方西方亦如是.日不行處是無分。
彼間 此此間彼是方相.若無方無彼此.彼此是方相而非方。
答曰.不然.須彌山在四域之 中.日繞須彌照四天下.鬱怛羅越日中是弗婆提日出.於弗婆提人是東方.弗婆提 日中是閻浮提日出.於閻浮提人是東方.是實無初.何以故.一切方皆東方皆南方 皆西方皆北方。
汝言日出處是東方日行處是南方日沒處是西方日不行處是北 方.是事不然。
復次有處日不合是爲非方.無方相故。
問曰.我說一國中方相汝以四 國爲難.以是故東方非無初。
答曰.若一國中日與東方合是爲有邊.有邊故無常.無 常故是不徧.以是故方但有名而無實。
******************** 爾時是三千大千世界皆成爲寶.華徧覆地.懸繒旛蓋.香樹華樹皆悉莊嚴。
問曰.此誰神力令地爲寶。
答曰.是佛無量神力變化所爲。
有人呪術幻法及諸鬼神 龍王諸天等能變少物.令三千大千世界皆爲珍寶.餘人及梵天王皆所不能。
佛入 四禪中十四變化心能令三千大千世界華香樹木一切土地皆悉莊嚴.一切衆生 皆悉和同心轉爲善.何以故.莊嚴此世界爲說般若波羅蜜故.亦爲十方諸菩薩客 來及諸天世人故莊嚴。
如人請貴客.若一家請則莊嚴一家.一國主則莊嚴一國.轉 輪聖王則莊嚴四天下.梵天王莊嚴三千大千世界.佛爲十方無量恆河沙等諸世 界中主.是諸他方菩薩及諸天世人客來故.亦爲此彼衆人見此變化莊嚴則生大 心生清淨歡喜心.從大心發大業.從大業得大報.受大報時更生大心.如是展轉增 益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變此世界皆悉爲寶。
雲何名寶.寶有四種.金 銀毗瑠璃玻瓈。
更有七種寶.金銀毗瑠璃玻瓈硨磲碼碯赤真珠。
〈此珠極貴非珊瑚也〉更 復有寶.摩羅伽陀〈此珠金翅鳥口邊出綠色能辟一切毒也〉因陀尼羅〈天青珠〉摩訶尼羅〈大 ******************** 青珠〉鉢摩羅伽〈赤光珠〉越闍〈金剛〉龍珠如意珠[一]玉貝珊瑚[二]琥珀等種種名爲寶。
是寶 有三種.有人寶天寶菩薩寶。
人寶力少.唯有清淨光色.除毒除鬼除暗.亦除飢渴寒 熱種種苦事。
天寶亦大亦勝.常隨逐天身.可使令可共語.輕而不重。
菩薩寶勝於天 寶.能兼有人寶天寶事.又能令一切衆生知死此生彼因緣本末.譬如明鏡見其面 像。
復次菩薩寶能出種種法音.若爲首飾寶冠則雨十方無量世界諸佛上幢旛華 蓋種種供養之具以供養佛.又雨衣被臥具生活之物.種種衆事隨衆生所須皆悉 雨之給施衆生.如是等種種衆寶以除衆生貧窮苦厄。
問曰.是諸珍寶從何處出。
答 曰.金出山石沙赤銅中.真珠出魚腹中竹中虵[三]腦中.龍珠出龍腦中.珊瑚出海中石
樹.玉貝出蟲甲中.銀出燒石.餘瑠璃玻瓈等皆出山窟中.如意珠出自佛舍利.若法
沒盡時諸舍利皆變爲如意珠.譬如過千歲氷化爲玻瓈珠.如是等諸寶是人中常
寶。
佛所莊嚴一切世界是最殊勝.諸天所不能得.何以故.是從大功德所生。
種種華 旛如先說。
香樹者.名阿伽樓〈蜜香樹〉多伽樓〈木香樹〉栴檀如是等種種香樹.華樹名 注:[一]原作王.今依餘刻改.
[二]原作虎.今依麗元明刻改.
[三]原作惱.今依麗元明刻改.
********************
佛法中有四種布施.一施者清淨受者不淨.二施者不淨受者清淨.三 施者清淨受者亦淨.四施者不淨受者不淨.今施東方諸佛是爲二俱清淨.是福最 注:
問曰.一切聖人不受報果後更不生.雲何言是施福最 大。
答曰.是福雖無人受其相自大.若有人受者其報無量。
諸聖人知有爲法皆無常 空故捨入涅槃.是福亦捨.譬如燒金丸雖眼見其好不可以手觸.燒人手故。
復次如 人有瘡則須藥塗.若無瘡者藥無所施.人有身亦如是.常爲飢渴寒熱所逼亦如瘡 發.以衣被飲食溫煖將適如藥塗瘡。
如愚癡人爲貪藥故不用塗瘡.若其無瘡藥亦 無用.諸佛以身爲瘡.捨放身瘡故亦不受報藥.以是故雖有大福亦不受報。
所散蓮華滿東方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 問曰.華少而世界多.雲何滿。
答曰.佛神通力故.如上八種自恣變化法.大能令小小 能令大.輕能令重重能令輕.自在無礙隨意所到.能動大地所願能辦.諸大聖人皆 得是八種自在.是故佛能以小華滿東方如恆河沙等世界。
又復以示衆生未來福 報.如此少華滿東方世界。
又勸東方菩薩言.植福於佛田中所得果報亦如此華彌 滿無量.汝雖遠來應當歡喜.遇此大福田果報無量。
******************** 一一華上皆有菩薩結跏趺坐說六波羅蜜.聞此法者畢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上佛以舌相光明化作千葉寶華.一一華上皆有坐佛.今何以故一一華上皆 有坐菩薩。
答曰.上是佛所化華故有坐佛.此是普明菩薩所供養華是故有坐菩薩。
復次上諸衆生應見坐佛得度.今此衆生應見坐菩薩得度。
結跏趺坐說六波羅蜜 聞此法者畢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先說。
諸出家在家菩薩及諸童男童女頭面禮釋迦牟尼佛足.各以供養具供養恭敬尊重 讚歎釋迦牟尼佛.是諸出家在家菩薩及諸童男童女各各以善根福德力故.得供養 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如說偈.諸聖所來道佛亦如是來實相及所去佛亦爾無異.諸聖如實語佛亦如實 說以是故名佛多陀阿伽度。
忍鎧心堅固精進弓力彊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應 受天世人一切諸供養.以是故名佛以爲阿羅訶。
正知苦實相亦實知苦集知苦滅 實相亦知苦滅道.真正解四諦定實不可變.是故十方中號三藐三佛。
得微妙三明 ******************** 清淨行亦具是故號世尊鞞闍遮羅那。
解知一切法自得妙道去.或時方便說愍念 一切故.滅除老病死令到安隱處.以是故名佛以爲修伽陀。
知世所從來亦知世滅 道.以是故名佛爲路迦鞞陀。
禪戒智等眼無及況出上.以是故名佛爲阿耨多羅。
大 悲度衆生輭善教調禦.以是故名佛富樓沙曇藐。
智慧無煩惱說最上解脫.以是故 名佛提婆摩菟舍。
三世動不動盡及不盡法道樹下悉知.是故名爲佛。
南方度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其世界最在邊世界名離一切憂.佛號無憂德.菩薩名 離憂。
西方度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其世界最在邊世界名滅惡.佛號寶山.菩薩名義 意。
北方度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其世界最在邊世界名勝.佛號勝王.菩薩名得勝。
下 方度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其世界最在邊世界名善.佛號善德.菩薩名華上。
上方度 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其世界最在邊世界名善喜.佛號喜德.菩薩名得喜。
如是一切 皆如東方。
問曰.如佛法中實無諸方名.何以故.諸五衆十二入十八界中所不攝.四法藏中亦 ******************** 無說.方是實法因緣求亦不可得.今何以故此中說十方諸佛十方菩薩來。
答曰.隨 世俗法所傳故說方.求方實不可得。
問曰.何以言無方.汝四法藏中不說.我六法藏 中說.汝衆入界中不攝.我陀羅驃中攝.是方法常相故.有相故亦有亦常。
如經中說 日出處是東方.日沒處是西方.日行處是南方.日不行處是北方.日有三分合若前 合若今合若後合.隨方日分.初合是東方.南方西方亦如是.日不行處是無分。
彼間 此此間彼是方相.若無方無彼此.彼此是方相而非方。
答曰.不然.須彌山在四域之 中.日繞須彌照四天下.鬱怛羅越日中是弗婆提日出.於弗婆提人是東方.弗婆提 日中是閻浮提日出.於閻浮提人是東方.是實無初.何以故.一切方皆東方皆南方 皆西方皆北方。
汝言日出處是東方日行處是南方日沒處是西方日不行處是北 方.是事不然。
復次有處日不合是爲非方.無方相故。
問曰.我說一國中方相汝以四 國爲難.以是故東方非無初。
答曰.若一國中日與東方合是爲有邊.有邊故無常.無 常故是不徧.以是故方但有名而無實。
******************** 爾時是三千大千世界皆成爲寶.華徧覆地.懸繒旛蓋.香樹華樹皆悉莊嚴。
問曰.此誰神力令地爲寶。
答曰.是佛無量神力變化所爲。
有人呪術幻法及諸鬼神 龍王諸天等能變少物.令三千大千世界皆爲珍寶.餘人及梵天王皆所不能。
佛入 四禪中十四變化心能令三千大千世界華香樹木一切土地皆悉莊嚴.一切衆生 皆悉和同心轉爲善.何以故.莊嚴此世界爲說般若波羅蜜故.亦爲十方諸菩薩客 來及諸天世人故莊嚴。
如人請貴客.若一家請則莊嚴一家.一國主則莊嚴一國.轉 輪聖王則莊嚴四天下.梵天王莊嚴三千大千世界.佛爲十方無量恆河沙等諸世 界中主.是諸他方菩薩及諸天世人客來故.亦爲此彼衆人見此變化莊嚴則生大 心生清淨歡喜心.從大心發大業.從大業得大報.受大報時更生大心.如是展轉增 益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變此世界皆悉爲寶。
雲何名寶.寶有四種.金 銀毗瑠璃玻瓈。
更有七種寶.金銀毗瑠璃玻瓈硨磲碼碯赤真珠。
〈此珠極貴非珊瑚也〉更 復有寶.摩羅伽陀〈此珠金翅鳥口邊出綠色能辟一切毒也〉因陀尼羅〈天青珠〉摩訶尼羅〈大 ******************** 青珠〉鉢摩羅伽〈赤光珠〉越闍〈金剛〉龍珠如意珠
是寶 有三種.有人寶天寶菩薩寶。
人寶力少.唯有清淨光色.除毒除鬼除暗.亦除飢渴寒 熱種種苦事。
天寶亦大亦勝.常隨逐天身.可使令可共語.輕而不重。
菩薩寶勝於天 寶.能兼有人寶天寶事.又能令一切衆生知死此生彼因緣本末.譬如明鏡見其面 像。
復次菩薩寶能出種種法音.若爲首飾寶冠則雨十方無量世界諸佛上幢旛華 蓋種種供養之具以供養佛.又雨衣被臥具生活之物.種種衆事隨衆生所須皆悉 雨之給施衆生.如是等種種衆寶以除衆生貧窮苦厄。
問曰.是諸珍寶從何處出。
答 曰.金出山石沙赤銅中.真珠出魚腹中竹中虵
佛所莊嚴一切世界是最殊勝.諸天所不能得.何以故.是從大功德所生。
種種華 旛如先說。
香樹者.名阿伽樓〈蜜香樹〉多伽樓〈木香樹〉栴檀如是等種種香樹.華樹名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