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七

關燈
nclass="h">[二]孔 兩眼兩耳白毫相肉髻.各各放六百萬億光明。

     問曰.足下光明能照三千大千及十方世界.何用身分各各放六百萬億光明。

    答曰. 我先言足下光明照下方餘方不滿.是故更放身分光明。

    有人言.一切身分足爲立 處故最大.餘不爾.是故佛初放足下六百萬億光明以示衆生.如三十二相中初種 足下安住相.一切身分皆有神力。

    問曰.依何三昧依何神通依何禪定中放此光明。

     答曰.三昧王三昧中放此光明.六通中如意通四禪中第四禪放此光明.第四禪中 火勝處火一切入此中放光明。

    復次佛初生時初成佛時初轉法輪時皆放無量光 注: [一]光讚足十指等各各放光數目不盡同. [二]原作乳.今依麗元明刻改. ******************** 明滿十方.何況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時而不放光。

    譬如轉輪聖王珠寶.常有光明照 王軍衆四邊各一由旬.佛亦如是.衆生緣故若不入三昧恆放常光.何以故.佛衆法 寶成故。

     從是諸光出大光明徧照三千大千世界.從三千大千世界徧照東方如恆河沙等諸 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若有衆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如火相上炎水相下潤風相旁行.是光明火氣應當上去.雲何徧滿三千大千 世界及十方世界。

    答曰.光明有二種.一者火氣二者水氣.日珠火氣月珠水氣.火相 雖燄上而人身中火上下徧到.日火亦爾.是故夏月地水盡熱.以是故知火不皆上。

     復次是光明佛力故徧至十方.譬如彊弓遣箭隨所向至。

    問曰.何以先照東方.南西 北後。

    答曰.以日出東方爲上故.佛隨衆生意先照東方。

    復次俱有一難.若先照南方. 當言何以不先照東西北方.若先照西方北方亦爾。

    問曰.光明幾時當滅。

    答曰.佛用 神力欲住便住.捨神力便滅.佛光如燈神力如脂.若佛不捨神力光不滅也。

     ******************** 光[一]明出過東方如恆河沙等世界.乃至十方亦復如是。

     問曰.雲何爲三千大千世界。

    答曰.佛雜阿含中分别說千日千月千閻浮提千瞿陀 尼千鬱怛羅越千弗婆提千須彌山千四天王天處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兜率 陁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千大梵天是名小千世界名周利.以周 利千世界爲一.一數至千名二千中世界.以二千中世界爲一.一數至千名三千大 千世界。

    初千小二千中第三名大千.千千重數故名大千.二過復千故言三千.是合 集名。

    百億日月乃至百億大梵天.是名三千大千世界.是一時生一時滅。

    有人言住時 一劫滅時一劫還生時一劫.是三千大千世界大劫亦三種破.水火風。

    小劫亦三種 破.刀病飢。

    此三千大千世界在虛空中.風上水.水上地.地上人。

    須彌山有二天處.四 天處三十三天處.餘殘夜摩天等福德因緣七寶地風舉空中.乃至大梵天皆七寶 地皆在風上。

    是三千大千世界光明徧照.照竟餘光過出照東方如恆河沙等諸世 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問曰.是光遠照雲何不滅。

    答曰.光明以佛神力爲 注: [一]放光光讚無此一段文. ******************** 本.本在故不滅.譬如龍泉.龍力故水不竭.是諸光明以佛心力故徧照十方中間不 滅。

    問曰.如閻浮提中種種大河亦有過恆河者.何以常言恆河沙等。

    答曰.恆河沙多 餘河不爾。

    復次是恆河是佛生處遊行處.弟子眼見故以爲喻。

    復次佛出閻浮提.閻 浮提四大河北邊出入四方大海中.北邊雪山中有阿那婆達多池.是池中有金色 七寶蓮華大如車蓋.阿那婆達多龍王是七住大菩薩.是池四邊有四水流.東方象 頭南方牛頭西方馬頭北方師子頭.東方象頭出恆河底有金沙.南方牛頭出辛頭 河底亦有金沙.西方馬頭出婆叉河底亦有金沙.北方師子頭出私陀河底亦有金 沙.是四河皆出北山.恆河出北山入東海.辛頭河出北山入南海.婆叉河出北山入 西海.私陀河出北山入北海.是四河中恆河最大.四遠諸人經書皆以恆河爲福德 吉河.若入中洗者諸罪垢惡皆悉除盡.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識知故以恆河沙爲喻。

     復次餘河名字喜轉.此恆河世世不轉.以是故以恆河沙爲喻不取餘河。

    問曰.恆河 中沙爲有幾許。

    答曰.一切算數所不能知.唯有佛及法身菩薩能知其數.佛及法身 ******************** 菩薩一切閻浮提中微塵生滅多少皆能數知.何況恆河沙。

    如佛在祇桓外林中樹 下坐.有一婆羅門來到佛所問佛.此樹林有幾葉.佛卽時便答有若幹數。

    婆羅門心 疑誰證知者.婆羅門去至一樹邊.取一樹上少葉藏還問佛.此樹林定有幾葉.卽答 今少若幹葉.如其所取語之。

    婆羅門知已.心大敬信求佛出家.後得阿羅漢道.以是 故知佛能知恆河沙數。

    問曰.有幾許人值佛光明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值 光明便得道者.佛有大慈何以不常放光明令一切得道.何須持戒禪定智慧然後 得道。

    答曰.衆生種種因緣得度不同.有禪定得度者有持戒說法得度者有光明觸 身而得度者.譬如城有多門入處.各各至處不異.有人光明觸身而得度者.有若見 光明若觸身不得度者。

     爾時世尊舉身毛孔皆亦微笑.而放諸光徧照三千大千世界.復至十方如恆河沙等 世界.若有衆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上已舉身微笑.今何以故復一切毛孔皆笑。

    答曰.舉身微笑是麤分.今一切毛 ******************** 孔皆笑是細分。

    復次先舉身微笑光明有數.今一切毛孔皆笑有光明而無數。

    復次 先舉身光明所未度者今值毛孔光明卽便得度.譬如搖樹取果熟者前墮.若未熟 者更復後搖.又如捕魚.前網不盡後網乃得。

    笑因緣如上說。

     大智度論卷第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