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panclass="h">[三]原作法字.今依元明刻改.
********************
請者.便入涅槃而不說法.如法華經中多寶世尊無人請故便入涅槃.後化佛身及
七寶塔證說法華經故一時出現。
亦如須扇多佛弟子本行未熟便捨入涅槃.留化 佛一劫以度衆生。
今是釋迦文尼佛得道後五十七日寂不說法.自言我法甚深難 解難知.一切衆生縛著世法無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樂.是時諸菩薩及釋提桓 因梵天王諸天合掌敬禮.請佛爲諸衆生初轉法輪.佛時默然受請.後到波羅柰鹿 林中轉法輪.如是雲何言請無所益。
復次佛法等視衆生.無貴無賤無輕無重.有人 請者爲其請故便爲說法.雖衆生不見佛.佛常見其心亦聞彼請.假令諸佛不聞不 見.請佛亦有福德.何況佛悉聞見而無所益。
問曰.旣知請佛有益.何以正以二事請。
答曰.餘不須請.此二事要必須請。
若不請而說.有外道輩言體道常定何以著法多 言多事.以是故須請而說。
若有人言.若知諸法相不應貪夀久住世間而不早入涅 槃.以是故須請。
若不請而說.人當謂佛愛著於法欲令人知.以是故要待人請而轉 法輪。
諸外道輩自著於法.若請若不請而自爲人說.佛於諸法不著不愛.爲憐愍衆 ******************** 生故有請佛說者佛便爲說.諸佛不以無請而初轉法輪。
如偈說.諸佛說何實何者 是不實實之與不實二事不可得.如是真實相不戲於諸法憐愍衆生故方便轉法 輪。
復次佛若無請而自說法者是爲自顯自執法.應必答十四難.今諸天請佛說法 但爲斷老病死無戲論處.是故不答十四難無咎.以是因緣須請而轉法輪。
復次佛 在人中生用大人法故.雖有大悲不請不說.若不請而說外道所譏.以是故初要須 請。
又復外道宗事梵天.梵天自請則外道心伏。
復次菩薩法晝三時夜三時常行三 事。
一者清旦偏袒右肩合掌禮十方佛言.我某甲若今世若過世無量劫身口意惡 業罪.於十方現在佛前懺悔願令滅除不復更作.中暮夜三亦如是。
二者念十方三 世諸佛所行功德及弟子衆所有功德隨喜勸助。
三者勸請現在十方諸佛初轉法 輪及請諸佛久住世間無量劫度脫一切。
菩薩行此三事.功德無量轉近得佛.以是 故須請。
能斷種種見纏及諸煩惱. ******************** 見有二種.一者常二者斷.常見者見五衆常心忍樂.斷見者見五衆滅心忍樂。
一切 衆生多墮此二見中.菩薩自斷此二.亦能除一切衆生二見令處中道。
復有二種見. 有見無見。
復有三種見.一切法忍.一切法不忍.一切法亦忍亦不忍。
復有四種見.世 間常.世間無常.世間亦常亦無常.世間亦非常亦非無常。
我及世間有邊無邊亦如 是。
有死後如去.有死後不如去.有死後如去不如去.有死後亦不如去亦不不如去。
復有五種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
如是等種種諸見乃至六十二見.斷如是諸 見種種因緣生種種智門.觀種種師邊聞如是種種相.能爲種種結使作因能與衆 生種種苦.是名種種見.見義後當廣說。
纏者十纏.瞋纏覆罪纏睡纏眠纏戲纏[一]掉纏
無慚纏無愧纏慳纏嫉纏。
復次一切煩惱結繞心故盡名爲纏。
煩惱者.能令心煩能 作惱故名爲煩惱。
煩惱有二種.內著外著.內著者五見疑慢等.外著者婬瞋等.無明 內外共。
復有二種結.一屬愛.二屬見。
復有三種.屬婬.屬瞋.屬癡.是名煩惱。
纏者.有人 言十纏.有人言五百纏。
煩惱名一切結使.結有九.使有七.合爲九十八結。
如迦旃延 注:[一]原作調字.今依麗元明刻改.
********************
子阿毗曇義中說.十纏九十八結爲百八煩惱。
[一]餘阿毗曇中結使亦同.纏有五百。
如 是諸煩惱菩薩能種種方便自斷.亦能巧方便斷他人諸煩惱。
如佛在時三人爲伯 仲季.聞毗耶離國婬女人名菴羅婆.利舍婆提有婬女人名須蔓那.王舍城婬女人 名優鉢羅槃那.有三人各各聞人讚三女人端正無比.晝夜專念心著不捨便於夢 中夢與從事.覺已心念彼女不來我亦不往而婬事得辦.因是而悟一切諸法皆如 是耶。
於是往到颰陀婆羅菩薩所問是事.颰陀婆羅答言.諸法實爾皆從念生.如是 種種爲此三人方便巧說諸法空.是時三人卽得阿[革*(田/(升-丿))]跋緻。
是諸菩薩亦復如是.爲 諸衆生種種巧說法斷諸見纏煩惱.是名能斷種種見纏及諸煩惱。
遊戲出生百千三昧. 諸菩薩禪定心調清淨智慧方便力故.能生種種諸三昧。
何等爲三昧.善心一處住 不動是名三昧。
復有三種三昧.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三昧。
復有四種三昧. 欲界繫三昧.色界繫三昧.無色界繫三昧.不繫三昧。
是中所用菩薩三昧如先說.於 注:[一]麗元明刻作犢子兒阿毗曇
********************
佛三昧中未滿勤行勤修故言能出生。
問曰.諸菩薩何以故出生遊戲是百千種三 昧。
答曰.衆生無量.心行不同有利有鈍.於諸結使有厚有薄.是故菩薩行百千種三 昧斷其塵勞。
譬如爲諸貧人欲令大富.當備種種財物.一切備具然後乃能濟諸貧 者。
又復如人欲廣治諸病.當備種種衆藥然後能治。
菩薩亦如是.欲廣度衆生故行 種種百千三昧。
問曰.但當出生此三昧.何以故復遊戲其中。
答曰.菩薩心生諸三昧. 欣樂出入自在名之爲戲.非結愛戲也。
戲名自在.如師子在鹿中自在無畏故名爲 戲.是諸菩薩於諸三昧有自在力能出能入亦復如是。
餘人於三昧中能自在入不 能自在住自在出.有自在住不能自在入自在出.有自在出不能自在住自在入.有 自在入自在住不能自在出.有自在住自在出不能自在入.是諸菩薩能三種自在 故言遊戲出生百千三昧。
諸菩薩如是等種種
亦如須扇多佛弟子本行未熟便捨入涅槃.留化 佛一劫以度衆生。
今是釋迦文尼佛得道後五十七日寂不說法.自言我法甚深難 解難知.一切衆生縛著世法無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樂.是時諸菩薩及釋提桓 因梵天王諸天合掌敬禮.請佛爲諸衆生初轉法輪.佛時默然受請.後到波羅柰鹿 林中轉法輪.如是雲何言請無所益。
復次佛法等視衆生.無貴無賤無輕無重.有人 請者爲其請故便爲說法.雖衆生不見佛.佛常見其心亦聞彼請.假令諸佛不聞不 見.請佛亦有福德.何況佛悉聞見而無所益。
問曰.旣知請佛有益.何以正以二事請。
答曰.餘不須請.此二事要必須請。
若不請而說.有外道輩言體道常定何以著法多 言多事.以是故須請而說。
若有人言.若知諸法相不應貪夀久住世間而不早入涅 槃.以是故須請。
若不請而說.人當謂佛愛著於法欲令人知.以是故要待人請而轉 法輪。
諸外道輩自著於法.若請若不請而自爲人說.佛於諸法不著不愛.爲憐愍衆 ******************** 生故有請佛說者佛便爲說.諸佛不以無請而初轉法輪。
如偈說.諸佛說何實何者 是不實實之與不實二事不可得.如是真實相不戲於諸法憐愍衆生故方便轉法 輪。
復次佛若無請而自說法者是爲自顯自執法.應必答十四難.今諸天請佛說法 但爲斷老病死無戲論處.是故不答十四難無咎.以是因緣須請而轉法輪。
復次佛 在人中生用大人法故.雖有大悲不請不說.若不請而說外道所譏.以是故初要須 請。
又復外道宗事梵天.梵天自請則外道心伏。
復次菩薩法晝三時夜三時常行三 事。
一者清旦偏袒右肩合掌禮十方佛言.我某甲若今世若過世無量劫身口意惡 業罪.於十方現在佛前懺悔願令滅除不復更作.中暮夜三亦如是。
二者念十方三 世諸佛所行功德及弟子衆所有功德隨喜勸助。
三者勸請現在十方諸佛初轉法 輪及請諸佛久住世間無量劫度脫一切。
菩薩行此三事.功德無量轉近得佛.以是 故須請。
能斷種種見纏及諸煩惱. ******************** 見有二種.一者常二者斷.常見者見五衆常心忍樂.斷見者見五衆滅心忍樂。
一切 衆生多墮此二見中.菩薩自斷此二.亦能除一切衆生二見令處中道。
復有二種見. 有見無見。
復有三種見.一切法忍.一切法不忍.一切法亦忍亦不忍。
復有四種見.世 間常.世間無常.世間亦常亦無常.世間亦非常亦非無常。
我及世間有邊無邊亦如 是。
有死後如去.有死後不如去.有死後如去不如去.有死後亦不如去亦不不如去。
復有五種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
如是等種種諸見乃至六十二見.斷如是諸 見種種因緣生種種智門.觀種種師邊聞如是種種相.能爲種種結使作因能與衆 生種種苦.是名種種見.見義後當廣說。
纏者十纏.瞋纏覆罪纏睡纏眠纏戲纏
復次一切煩惱結繞心故盡名爲纏。
煩惱者.能令心煩能 作惱故名爲煩惱。
煩惱有二種.內著外著.內著者五見疑慢等.外著者婬瞋等.無明 內外共。
復有二種結.一屬愛.二屬見。
復有三種.屬婬.屬瞋.屬癡.是名煩惱。
纏者.有人 言十纏.有人言五百纏。
煩惱名一切結使.結有九.使有七.合爲九十八結。
如迦旃延 注:
如 是諸煩惱菩薩能種種方便自斷.亦能巧方便斷他人諸煩惱。
如佛在時三人爲伯 仲季.聞毗耶離國婬女人名菴羅婆.利舍婆提有婬女人名須蔓那.王舍城婬女人 名優鉢羅槃那.有三人各各聞人讚三女人端正無比.晝夜專念心著不捨便於夢 中夢與從事.覺已心念彼女不來我亦不往而婬事得辦.因是而悟一切諸法皆如 是耶。
於是往到颰陀婆羅菩薩所問是事.颰陀婆羅答言.諸法實爾皆從念生.如是 種種爲此三人方便巧說諸法空.是時三人卽得阿
是諸菩薩亦復如是.爲 諸衆生種種巧說法斷諸見纏煩惱.是名能斷種種見纏及諸煩惱。
遊戲出生百千三昧. 諸菩薩禪定心調清淨智慧方便力故.能生種種諸三昧。
何等爲三昧.善心一處住 不動是名三昧。
復有三種三昧.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三昧。
復有四種三昧. 欲界繫三昧.色界繫三昧.無色界繫三昧.不繫三昧。
是中所用菩薩三昧如先說.於 注:
問曰.諸菩薩何以故出生遊戲是百千種三 昧。
答曰.衆生無量.心行不同有利有鈍.於諸結使有厚有薄.是故菩薩行百千種三 昧斷其塵勞。
譬如爲諸貧人欲令大富.當備種種財物.一切備具然後乃能濟諸貧 者。
又復如人欲廣治諸病.當備種種衆藥然後能治。
菩薩亦如是.欲廣度衆生故行 種種百千三昧。
問曰.但當出生此三昧.何以故復遊戲其中。
答曰.菩薩心生諸三昧. 欣樂出入自在名之爲戲.非結愛戲也。
戲名自在.如師子在鹿中自在無畏故名爲 戲.是諸菩薩於諸三昧有自在力能出能入亦復如是。
餘人於三昧中能自在入不 能自在住自在出.有自在住不能自在入自在出.有自在出不能自在住自在入.有 自在入自在住不能自在出.有自在住自在出不能自在入.是諸菩薩能三種自在 故言遊戲出生百千三昧。
諸菩薩如是等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