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佛世界願第十三
願受無量諸佛世界.
諸菩薩見諸佛世界無量嚴淨.發種種願。
有佛世界都無衆苦乃至無三惡之名者. 菩薩見已自發願言.我作佛時世界無衆苦乃至無三惡之名亦當如是。
有佛世界 七寶莊嚴晝夜常有清淨光明無有日月.便發願言.我作佛時世界常有嚴淨光明 亦當如是。
有佛世界一切衆生皆行十善有大智慧衣被飲食應念而至.便發願言. 我作佛時世界中衆生衣被飲食亦當如是。
有佛世界純諸菩薩如佛色身三十二 相光明徹照.乃至無有聲聞辟支佛名亦無女人.一切皆行深妙佛道遊至十方教 化一切.便發願言.我作佛時世界中衆生亦當如是。
如是等無量佛世界種種嚴淨 ******************** 願皆得之.以是故名願受無量諸佛世界。
問曰.諸菩薩行業清淨自得淨報.何以要 須立願然後得之.譬如田家得穀豈復待願。
答曰.作福無願無所標立.願爲導禦能 有所成.譬如銷金隨師而作金無定也。
[一]如佛所說.有人修少施福修少戒福不知禪
法.聞人中有富樂人心常念著願樂不捨命終之後生富樂人中.復有人修少施福
修少戒福不知禪法.聞有四天王天處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專念色[二]欲
化來從己〉他化自在天〈此天他化色欲與之行欲展轉如是故名他化自在〉心常願樂命終之後
各生其中.此皆願力所得。
菩薩亦如是修淨世界願然後得之.以是故知因願受勝 果。
復次莊嚴佛界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須願力.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禦 者能有所至.淨世界願亦復如是.福德如牛願如禦者。
問曰.若不作願不得福耶。
答 曰.雖得不如有願.願能助福.常念所行福德增長。
問曰.若作願得報.如人作十惡不 願地獄.亦不應得地獄報。
答曰.罪福雖有定報.但作願者修少福.有願力故得大果 報。
如先說罪中報苦.一切衆生皆願得樂無願苦者.是故不願地獄.以是故福有無 注:[一]原無如字.今依麗刻加.
[二]原無欲字.今依麗元明刻加.
********************
量報罪報有量。
有人言.最大罪在阿鼻地獄一劫受報.最大福在非有想非無想處 受八萬大劫報.諸菩薩淨世界願亦無量劫入道得涅槃是爲常樂。
問曰.如泥棃品 中謗般若波羅蜜罪.此間劫盡復至他方泥棃中.何以言最大罪受地獄中一劫報。
答曰.佛法爲衆生故有二道教化.一者佛道二者聲聞道.聲聞道中作五逆罪人.佛 說受地獄一劫.菩薩道中破佛法人.說此間劫盡復至他方受無量罪.聲聞法最第 一福受八萬劫.菩薩道中大福受無量阿僧祇劫.以是故福德須願。
是名願受無量 諸佛世界。
念無量佛土諸佛三昧常現在前. 無量佛土名十方諸佛土.念佛三昧名十方三世諸佛常以心眼見如現在前.問曰. 雲何爲念佛三昧。
答曰.念佛三昧有二種.一者聲聞法中於一佛身心眼見滿十方. 二者菩薩道於無量佛土中念三世十方諸佛.以是故言念無量佛土諸佛三昧常 現在前。
問曰.如菩薩三昧種種無量.何以故讚是菩薩念佛三昧常現在前。
答曰.是 ******************** 菩薩念佛故得入佛道中.以是故念佛三昧常現在前。
復次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 惱及先世罪.餘諸三昧有能除婬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婬.有能除癡不能除 婬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種種罪。
復次念佛三 昧有大福德能度衆生.是諸菩薩欲度衆生.諸餘三昧無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 滅諸罪者。
如說昔有五百估客入海採寶.值摩伽羅魚王開口.海水入中船去駛疾。
船師問樓上人.汝見何等。
答言.見三日出白山羅列.水流奔趣如入大坑。
船師言.是 摩伽羅魚王開口.一是實日.兩日是魚眼.白山是魚齒.水流奔趣是入其口.我曹了 矣.各各求諸天神以自救濟。
是時諸人各各求其所事都無所益.中有五戒優婆塞 語衆人言.吾等當共稱南無佛.佛爲無上能救苦厄.衆人一心同聲稱南無佛。
是魚 先世是佛破戒弟子得宿命智.聞稱佛聲心自悔悟.卽便合口船人得脫。
以念佛故 能除重罪濟諸苦厄.何況念佛三昧。
復次佛爲法王菩薩爲法將.所尊所重唯佛世 尊.是故應常念佛。
復次常念佛得種種功德利.譬如大臣特蒙恩寵常念其主.菩薩 ******************** 亦如是.知種種功德無量智慧皆從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
汝言雲何常念佛不行 餘三昧者.今言常念.亦不言不行餘三昧.行念佛三昧多故言常念。
復次先雖說空 無相無作三昧未說念佛三昧.是故今說。
能請無量諸佛. 請有二種.一者佛初成道.菩薩夜三晝三六時禮請偏袒右肩合掌言.十方佛土無 量諸佛初成道時未轉法輪.我某甲請一切諸佛爲衆生轉法輪度脫一切。
二者[一]諸
佛欲捨無量夀命入涅槃時.菩薩亦夜三時晝三時偏袒右肩合掌言.十方佛土無
量諸佛.我某甲請令久住世間無[二]央數劫度脫一切利益衆生.是名能請無量諸佛。
問曰.諸佛之法[三]必應說法廣度衆生.其法自應爾.何以須請。
若於目前面請諸佛則 可.今十方無量佛土諸佛亦不目見雲何可請。
答曰.諸佛雖必應說法不待人請.請 者亦應得福.如大國王雖多美膳.有人請者必得恩福.錄其心故。
又如慈心念諸衆 生令得快樂.衆生雖無所得.念者大得其福.請佛說法亦復如是。
復次有諸佛無人 注:[一]原作請字.今依麗元明刻改.
[二]原作鞅字.今依麗元明刻改.
有佛世界都無衆苦乃至無三惡之名者. 菩薩見已自發願言.我作佛時世界無衆苦乃至無三惡之名亦當如是。
有佛世界 七寶莊嚴晝夜常有清淨光明無有日月.便發願言.我作佛時世界常有嚴淨光明 亦當如是。
有佛世界一切衆生皆行十善有大智慧衣被飲食應念而至.便發願言. 我作佛時世界中衆生衣被飲食亦當如是。
有佛世界純諸菩薩如佛色身三十二 相光明徹照.乃至無有聲聞辟支佛名亦無女人.一切皆行深妙佛道遊至十方教 化一切.便發願言.我作佛時世界中衆生亦當如是。
如是等無量佛世界種種嚴淨 ******************** 願皆得之.以是故名願受無量諸佛世界。
問曰.諸菩薩行業清淨自得淨報.何以要 須立願然後得之.譬如田家得穀豈復待願。
答曰.作福無願無所標立.願爲導禦能 有所成.譬如銷金隨師而作金無定也。
菩薩亦如是修淨世界願然後得之.以是故知因願受勝 果。
復次莊嚴佛界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須願力.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禦 者能有所至.淨世界願亦復如是.福德如牛願如禦者。
問曰.若不作願不得福耶。
答 曰.雖得不如有願.願能助福.常念所行福德增長。
問曰.若作願得報.如人作十惡不 願地獄.亦不應得地獄報。
答曰.罪福雖有定報.但作願者修少福.有願力故得大果 報。
如先說罪中報苦.一切衆生皆願得樂無願苦者.是故不願地獄.以是故福有無 注:
有人言.最大罪在阿鼻地獄一劫受報.最大福在非有想非無想處 受八萬大劫報.諸菩薩淨世界願亦無量劫入道得涅槃是爲常樂。
問曰.如泥棃品 中謗般若波羅蜜罪.此間劫盡復至他方泥棃中.何以言最大罪受地獄中一劫報。
答曰.佛法爲衆生故有二道教化.一者佛道二者聲聞道.聲聞道中作五逆罪人.佛 說受地獄一劫.菩薩道中破佛法人.說此間劫盡復至他方受無量罪.聲聞法最第 一福受八萬劫.菩薩道中大福受無量阿僧祇劫.以是故福德須願。
是名願受無量 諸佛世界。
念無量佛土諸佛三昧常現在前. 無量佛土名十方諸佛土.念佛三昧名十方三世諸佛常以心眼見如現在前.問曰. 雲何爲念佛三昧。
答曰.念佛三昧有二種.一者聲聞法中於一佛身心眼見滿十方. 二者菩薩道於無量佛土中念三世十方諸佛.以是故言念無量佛土諸佛三昧常 現在前。
問曰.如菩薩三昧種種無量.何以故讚是菩薩念佛三昧常現在前。
答曰.是 ******************** 菩薩念佛故得入佛道中.以是故念佛三昧常現在前。
復次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 惱及先世罪.餘諸三昧有能除婬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婬.有能除癡不能除 婬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種種罪。
復次念佛三 昧有大福德能度衆生.是諸菩薩欲度衆生.諸餘三昧無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 滅諸罪者。
如說昔有五百估客入海採寶.值摩伽羅魚王開口.海水入中船去駛疾。
船師問樓上人.汝見何等。
答言.見三日出白山羅列.水流奔趣如入大坑。
船師言.是 摩伽羅魚王開口.一是實日.兩日是魚眼.白山是魚齒.水流奔趣是入其口.我曹了 矣.各各求諸天神以自救濟。
是時諸人各各求其所事都無所益.中有五戒優婆塞 語衆人言.吾等當共稱南無佛.佛爲無上能救苦厄.衆人一心同聲稱南無佛。
是魚 先世是佛破戒弟子得宿命智.聞稱佛聲心自悔悟.卽便合口船人得脫。
以念佛故 能除重罪濟諸苦厄.何況念佛三昧。
復次佛爲法王菩薩爲法將.所尊所重唯佛世 尊.是故應常念佛。
復次常念佛得種種功德利.譬如大臣特蒙恩寵常念其主.菩薩 ******************** 亦如是.知種種功德無量智慧皆從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
汝言雲何常念佛不行 餘三昧者.今言常念.亦不言不行餘三昧.行念佛三昧多故言常念。
復次先雖說空 無相無作三昧未說念佛三昧.是故今說。
能請無量諸佛. 請有二種.一者佛初成道.菩薩夜三晝三六時禮請偏袒右肩合掌言.十方佛土無 量諸佛初成道時未轉法輪.我某甲請一切諸佛爲衆生轉法輪度脫一切。
二者
問曰.諸佛之法
若於目前面請諸佛則 可.今十方無量佛土諸佛亦不目見雲何可請。
答曰.諸佛雖必應說法不待人請.請 者亦應得福.如大國王雖多美膳.有人請者必得恩福.錄其心故。
又如慈心念諸衆 生令得快樂.衆生雖無所得.念者大得其福.請佛說法亦復如是。
復次有諸佛無人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