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惡心不瞋恚.種種恭
敬供養心不歡喜。
復次觀衆生無初.若有初則無因緣.若有因緣則無初.若無初亦 應無後.何以故.初後相待故.若無初後中亦應無.如是觀時不墮常斷二邊.用安隱 道觀衆生不生邪見是名生忍。
甚深法中心無罣礙.是名法忍。
問曰.何等甚深法。
答 曰.如先[一]甚深法忍中說。
復次甚深法者於十二因緣中展轉生果。
因中非有果亦非 無果從是中出.是名甚深法。
復次入三解脫門空無相無作則得涅槃常樂故.是名 甚深法。
復次觀一切法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無相.非有作非無作.如是觀中心亦 注:[一]原作逮.今依麗刻改.
********************
不著.是名甚深法。
如[一]偈說.因緣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說中道。
若法實有不應 還無.今無先有是名爲斷.不常不斷亦不有無.心識處滅言說亦盡。
於此深法信心 無礙不悔不沒.是名大忍成就。
如實巧度. 有外道法雖度衆生不如實度.何以故.種種邪見結使殘故。
二乘雖有所度不如所 應度.何以故.無一切智方便心薄故。
唯有菩薩能如實巧度.譬如渡師一人以浮囊 草栰渡之.一人以舫舟而渡.二渡之中相降懸殊.菩薩巧度衆生亦如是。
復次譬如 治病.苦藥鍼灸痛而得差.如有妙藥名蘇陀扇陀.病人眼見衆疾皆愈.除病雖同.優 劣法異。
聲聞菩薩教化度人亦復如是.苦行頭陀初中後夜勤心坐禪觀苦而得道 聲聞教也.觀諸法相無縛無解心得清淨菩薩教也。
如文殊師利本緣.文殊師利白 佛.大德.昔我先世過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師子音王.佛及衆生夀十萬億那 由他歲.佛以三乘而度衆生.國名千光明.其國中諸樹皆七寶成.樹出無量清淨法 注:[一]此下初偈勘同中論觀四諦品第十八頌.
********************
音空無相無作不生不滅無所有之音.衆生聞之心解得道。
時師子音王佛初會說 法.九十九億人得阿羅漢道.菩薩衆亦復如是。
是諸菩薩一切皆得無生法忍.入種 種法門.見無量諸佛恭敬供養.能度無量無數衆生.得無量陀羅尼門.能得無量種 種三昧.初發心新入道門菩薩不可稱數.是佛土無量莊嚴說不可盡。
時佛教化已 訖入無餘涅槃.法住六萬歲.諸樹法音亦不復出。
爾時有二菩薩比丘.一名喜根二 名勝意.是喜根法師.容儀質直不捨世法.亦不分别善惡。
喜根弟子聰明樂法好聞 深義.其師不讚少欲知足不讚戒行頭陀.但說諸法實相清淨.語諸弟子.一切諸法 婬欲相瞋恚相愚癡相.此諸法相卽是諸法實相無所罣礙.以是方便教諸弟子入 一相智。
時諸弟子於諸人中無瞋無悔.心不悔故得生忍.得生忍故得法忍.於實法 中不動如山。
勝意法師持戒清淨.行十二頭陀得四禪四無色定.勝意諸弟子鈍根 多求.爲分别是淨是不淨心卽動轉。
勝意異時入聚落中.至喜根弟子家於坐處坐. 讚說持戒少欲知足行頭陀行閑處禪寂.呰毀喜根言.是人說法教人入邪見中.是 ******************** 說婬欲瞋恚愚癡無所罣礙相.是雜行人非純清淨。
是弟子利根得法忍問勝意言. 大德.是婬欲法名何等相。
答言.婬欲是煩惱相。
問言.是婬欲煩惱在內耶在外耶。
答 言.是婬欲煩惱不在內不在外.若在內不應待外因緣生.若在外於我無事不應惱 我。
居士言.若婬欲非內非外非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來徧求實相不可得.是法卽不 生不滅.若無生滅空無所有雲何能作煩惱。
勝意聞是語已其心不悅不能加答.從 座而起說如是言.喜根多誑衆人著邪道中。
是勝意菩薩未學音聲陀羅尼.聞佛說 便歡喜聞外道語便瞋恚.聞三不善則不歡悅聞三善則大歡喜.聞說生死則憂聞 涅槃則喜.從居士家至林樹間入精舍中語諸比丘.當知喜根菩薩虛誑多令人入 惡邪中.何以故.其言婬恚癡相及一切諸法皆無礙相。
是時喜根作是念.此人大瞋. 爲惡業所覆當墮大罪.我今當爲說甚深法.雖今無所得.爲作後世佛道因緣。
是時 喜根集僧一心說偈.婬欲卽是道恚癡亦如是如此三事中無量諸佛道。
若有人分 别婬怒癡及道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道及婬怒癡是一法平等若人聞怖畏去 ******************** 佛道甚遠.婬法不生滅不能令心惱若人計吾我婬將入惡道。
見有無法異是不離 有無若知有無等超勝成佛道。
說如是等七十餘偈時三萬諸天子得無生法忍.萬 八千聲聞人不著一切法故皆得解脫。
是時勝意菩薩身卽陷入地獄受無量千萬 億歲苦.出生人中七十四萬世常被誹謗.無量劫中不聞佛名.是罪漸薄得聞佛法. 出家爲道而復捨戒.如是六萬二千世常捨戒無量世中作沙門.雖不捨戒諸根暗 鈍。
是喜根菩薩於今東方過十萬億佛土作佛.其土號寶嚴.佛號光踰日明[一]王。
爾時 勝意比丘.我身是也.我觀爾時受是無量苦。
文殊師利復白佛.若有人求三乘道不 欲受諸苦者不應破諸法相而懷瞋恚。
佛問文殊師利.汝聞諸偈得何等利。
答曰.我 聞此偈得畢衆苦.世世得利根智慧.能解深法巧說深義.於諸菩薩中最爲第一.如 是等名巧說諸法相。
是名如實巧度。
大智度論卷第六 注:[一]王下原有文殊師利四字.今依北宋麗刻刪.
********************
復次觀衆生無初.若有初則無因緣.若有因緣則無初.若無初亦 應無後.何以故.初後相待故.若無初後中亦應無.如是觀時不墮常斷二邊.用安隱 道觀衆生不生邪見是名生忍。
甚深法中心無罣礙.是名法忍。
問曰.何等甚深法。
答 曰.如先
復次甚深法者於十二因緣中展轉生果。
因中非有果亦非 無果從是中出.是名甚深法。
復次入三解脫門空無相無作則得涅槃常樂故.是名 甚深法。
復次觀一切法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無相.非有作非無作.如是觀中心亦 注:
如
若法實有不應 還無.今無先有是名爲斷.不常不斷亦不有無.心識處滅言說亦盡。
於此深法信心 無礙不悔不沒.是名大忍成就。
如實巧度. 有外道法雖度衆生不如實度.何以故.種種邪見結使殘故。
二乘雖有所度不如所 應度.何以故.無一切智方便心薄故。
唯有菩薩能如實巧度.譬如渡師一人以浮囊 草栰渡之.一人以舫舟而渡.二渡之中相降懸殊.菩薩巧度衆生亦如是。
復次譬如 治病.苦藥鍼灸痛而得差.如有妙藥名蘇陀扇陀.病人眼見衆疾皆愈.除病雖同.優 劣法異。
聲聞菩薩教化度人亦復如是.苦行頭陀初中後夜勤心坐禪觀苦而得道 聲聞教也.觀諸法相無縛無解心得清淨菩薩教也。
如文殊師利本緣.文殊師利白 佛.大德.昔我先世過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師子音王.佛及衆生夀十萬億那 由他歲.佛以三乘而度衆生.國名千光明.其國中諸樹皆七寶成.樹出無量清淨法 注:
時師子音王佛初會說 法.九十九億人得阿羅漢道.菩薩衆亦復如是。
是諸菩薩一切皆得無生法忍.入種 種法門.見無量諸佛恭敬供養.能度無量無數衆生.得無量陀羅尼門.能得無量種 種三昧.初發心新入道門菩薩不可稱數.是佛土無量莊嚴說不可盡。
時佛教化已 訖入無餘涅槃.法住六萬歲.諸樹法音亦不復出。
爾時有二菩薩比丘.一名喜根二 名勝意.是喜根法師.容儀質直不捨世法.亦不分别善惡。
喜根弟子聰明樂法好聞 深義.其師不讚少欲知足不讚戒行頭陀.但說諸法實相清淨.語諸弟子.一切諸法 婬欲相瞋恚相愚癡相.此諸法相卽是諸法實相無所罣礙.以是方便教諸弟子入 一相智。
時諸弟子於諸人中無瞋無悔.心不悔故得生忍.得生忍故得法忍.於實法 中不動如山。
勝意法師持戒清淨.行十二頭陀得四禪四無色定.勝意諸弟子鈍根 多求.爲分别是淨是不淨心卽動轉。
勝意異時入聚落中.至喜根弟子家於坐處坐. 讚說持戒少欲知足行頭陀行閑處禪寂.呰毀喜根言.是人說法教人入邪見中.是 ******************** 說婬欲瞋恚愚癡無所罣礙相.是雜行人非純清淨。
是弟子利根得法忍問勝意言. 大德.是婬欲法名何等相。
答言.婬欲是煩惱相。
問言.是婬欲煩惱在內耶在外耶。
答 言.是婬欲煩惱不在內不在外.若在內不應待外因緣生.若在外於我無事不應惱 我。
居士言.若婬欲非內非外非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來徧求實相不可得.是法卽不 生不滅.若無生滅空無所有雲何能作煩惱。
勝意聞是語已其心不悅不能加答.從 座而起說如是言.喜根多誑衆人著邪道中。
是勝意菩薩未學音聲陀羅尼.聞佛說 便歡喜聞外道語便瞋恚.聞三不善則不歡悅聞三善則大歡喜.聞說生死則憂聞 涅槃則喜.從居士家至林樹間入精舍中語諸比丘.當知喜根菩薩虛誑多令人入 惡邪中.何以故.其言婬恚癡相及一切諸法皆無礙相。
是時喜根作是念.此人大瞋. 爲惡業所覆當墮大罪.我今當爲說甚深法.雖今無所得.爲作後世佛道因緣。
是時 喜根集僧一心說偈.婬欲卽是道恚癡亦如是如此三事中無量諸佛道。
若有人分 别婬怒癡及道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道及婬怒癡是一法平等若人聞怖畏去 ******************** 佛道甚遠.婬法不生滅不能令心惱若人計吾我婬將入惡道。
見有無法異是不離 有無若知有無等超勝成佛道。
說如是等七十餘偈時三萬諸天子得無生法忍.萬 八千聲聞人不著一切法故皆得解脫。
是時勝意菩薩身卽陷入地獄受無量千萬 億歲苦.出生人中七十四萬世常被誹謗.無量劫中不聞佛名.是罪漸薄得聞佛法. 出家爲道而復捨戒.如是六萬二千世常捨戒無量世中作沙門.雖不捨戒諸根暗 鈍。
是喜根菩薩於今東方過十萬億佛土作佛.其土號寶嚴.佛號光踰日明
爾時 勝意比丘.我身是也.我觀爾時受是無量苦。
文殊師利復白佛.若有人求三乘道不 欲受諸苦者不應破諸法相而懷瞋恚。
佛問文殊師利.汝聞諸偈得何等利。
答曰.我 聞此偈得畢衆苦.世世得利根智慧.能解深法巧說深義.於諸菩薩中最爲第一.如 是等名巧說諸法相。
是名如實巧度。
大智度論卷第六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