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六

關燈
可破不可燒是則常有.復有三世中法 未來中出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無所失是則爲常.又言諸有爲法新新生滅不住 若爾者是則爲斷滅相.何以故先有今無故.如是等種種異說違背佛語不可以此 爲證。

    影今異於色法.色法生必有香味觸等.影則不爾是爲非有。

    如瓶二根知眼根 身根.影若有亦應二根知而無是事.以是故影非有實物但是誑眼法.如捉火[火*曹]疾 轉成輪非實。

    若影是有物.應可破可滅.若形不滅影終不壞.以是故空。

    復次影屬形 不自在故空.雖空而心生眼見.以是故說諸法如影。

    如鏡中像者.如鏡中像非鏡作 非面作非執鏡者作亦非自然作亦非無因緣。

    何以非鏡作.若面未到鏡則無像.以 是故非鏡作。

    何以非面作.無鏡則無像。

    何以非執鏡者作.無鏡無面則無像。

    何以非 自然作.若未有鏡未有面則無像.像待鏡待面然後有.以是故非自然作。

    何以非無 因緣.若無因緣應常有.若常有若除鏡除面亦應自出.以是故非無因緣。

    諸法亦如 是.非自作非彼作非共作非無因緣。

    雲何非自作.我不可得故.一切因生法不自在 ******************** 故.諸法屬因緣故.是以非自作。

    亦非他作者.自無故他亦無.若他作則失罪福力。

    他 作有二種.若善若不善.若善應與一切樂.若不善應與一切苦.若苦樂雜以何因緣 故與樂以何因緣故與苦。

    若共有二過故.自過他過。

    若無因緣生苦樂.人應常樂離 一切苦.若無因緣.人不應作樂因除苦因。

    一切諸法必有因緣.愚癡故不知。

    譬如人 從木求火從地求水從扇求風.如是等種種各有因緣.是苦樂和合因緣生.先世業 因今世若好行若邪行緣從是得苦樂。

    是苦樂種種因緣.以實求之無人作無人受. 空五衆作空五衆受。

    無智人得樂婬心愛著.得苦生瞋恚.是樂滅時更欲求得.如小 兒見鏡中像心樂愛著.失已破鏡求索.智人笑之.失樂更求亦復如是.亦爲得道聖 人所笑。

    以是故說諸法如鏡中像。

    復次如鏡像實空不生不滅誑惑人眼.一切諸法 亦復如是空不實不生不滅誑惑凡夫人眼。

    問曰.鏡中像從因緣生.有面有鏡有持 鏡人有明是事和合故像生.因是像生憂喜亦作因亦作果.雲何言實空不生不滅。

     答曰.從因緣生不自在故空.若法實有是不應從因緣生.何以故.若因緣中先有因 ******************** 緣無所用.若因緣中先無因緣亦無所用。

    譬如乳中若先有酪.是乳非酪因.酪先有 故。

    若先無酪.如水中無酪.是乳亦非因.若無因而有酪者水中何以不生酪。

    若乳是 酪因緣.乳亦不自在亦從因緣生.乳從牛有.牛從水草有.如是無邊皆有因緣。

    以是 故因緣中果不得言有不得言無不得言有無不得言非有非無.諸法從因緣生無 自性如鏡中像。

    如偈說.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

    譬如鏡 中像非鏡亦非面亦非持鏡人非自非無因.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此語亦不受 如是名中道。

    以是故說諸法如鏡中像。

    如化者.十四變化心.初禪二欲界初禪.二禪 三欲界初禪二禪。

    三禪四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是 十四變化心作八種變化.一者能作小乃至微塵.二者能作大乃至滿虛空.三者能 作輕乃至如鴻毛.四者能作自在能以大爲小以長爲短如是種種.五者能有主力. 〈有大力人無所下故言有主力〉六者能遠到.七者能動地.八者隨意所欲盡能得.一身能 作多多身能作一.石壁皆過履水蹈虛手捫日月能轉四大.地作水水作地火作風 ******************** 風作火石作金金作石。

    是變化復有四種.欲界藥物寶物幻術能變化諸物.諸神通 人力故能變化諸物.天龍鬼神輩得生報力故能變化諸物.色界生報修定力故能 變化諸物。

    如化人無生老病死無苦無樂亦異於人生.以是故空無實.一切諸法亦 如是.皆無生住滅.以是故說諸法如化。

    復次化主無定物.但以心生便有所作皆無 有實.人身亦如是.本無所因.但從先世心生今世身皆無有實.以是故說諸法如化。

     如變化心滅則化滅.諸法亦如是.因緣滅果亦滅不自在。

    如化事雖實空.能令衆生 生憂苦瞋恚喜樂癡惑.諸法亦如是.雖空無實能令衆生起歡喜瞋恚憂怖等.以是 故說諸法如化。

    復次如變化生法無初無中無後.諸法亦如是。

    如變化生時無所從 來滅亦無所去.諸法亦如是。

    復次如變化相清淨如虛空無所染著不爲罪福所汙. 諸法亦如是.如法性如如如真際自然常淨.譬如閻浮提四大河一河有五百小河 屬.是水種種不淨.入大海水中皆清淨。

    問曰.不應言變化事空.何以故.變化心亦從 修定得.從此心作種種變化若人若法.是化有因有果雲何空。

    答曰.如影中已答.今 ******************** 當更答.此因緣雖有.變化果空。

    如口言無所有.雖心生口言不可以心口有故所言 無所有便是有.若言有第二頭第三手.雖從心口生不可言有頭有手。

    如佛說觀無 生從有生得脫.依無爲從有爲得脫.雖觀無生法無而可作因緣.無爲亦爾.變化雖 空亦能生心因緣.譬如幻燄等九譬喻雖無能生種種心。

    復次化事於六因四緣中 求不可得.是中六因四緣不相應故空。

    復次空不以不見爲空.以其無實用故言空. 以是故言諸法如化。

    問曰.若諸法十譬喻皆空無異者.何以但以十事爲喻不以山 河石壁等爲喻。

    答曰.諸法雖空而有分别.有難解空有易解空.今以易解空喻難解 空。

    復次諸法有二種.有心著處有心不著處.以心不著處解心著處。

    問曰.此十譬喻 何以是心不著處。

    答曰.是十事不久住易生易滅.以是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