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無.何以故.汝因色故以無色處是虛空相.若爾者色未生
時則無虛空相。
復次汝謂色是無常法虛空是有常法.色未有時應先有虛空法.以 有常故。
若色未有則無無色處.若無無色處則無虛空相.若無相則無法.以是故虛 空但有名而無實.諸法亦如是但有假名而無實。
以是故諸菩薩知諸法如虛空。
如 響者.若深山狹谷中若深絕澗中若空大舍中若語聲若打聲從聲有聲名爲響.無 智人謂爲有人語聲.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觸故名爲響.響事空能誑耳根。
******************** 如人欲語時.口中風名憂陀那還入至臍觸臍響出.響出時觸七處退.是名語言。
如 偈說.風名憂陀那觸臍而上去是風七處觸項及齗齒脣舌咽及以胸是中語言生. 愚人不解此惑著起瞋癡.中人有智慧不瞋亦不著亦復不愚癡但隨諸法相。
曲直 及屈伸去來現語言都無有作者是事是幻耶.爲機關木人爲是夢中事我爲熱氣 悶有是爲無是.是事誰能知是骨人筋纏能作言語聲如鎔金投水。
以是故言諸菩 薩知諸法如響。
如揵闥婆城者.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轉滅. 此城但可眼見而無有實.是名揵闥婆城。
有人初不見揵闥婆城.晨朝東向見之意 謂實樂疾行趣之.轉近轉失日高轉滅.飢渴悶極見熱氣如野馬謂之爲水.疾走趣 之轉近轉滅.疲極困厄至窮山狹谷中大喚啼哭聞有響應謂有居民.求之疲極而 無所見.思惟自悟渴願心息。
無智人亦如是.空衆界入中見吾我及諸法.婬瞋心著 四方狂走求樂自滿.顛倒欺誑窮極懊惱.若以智慧知無我無實法者是時顛倒願 息。
復次揵闥婆城非城人心想爲城.凡夫亦如是.非身想爲身非心想爲心。
問曰.一 ******************** 事可知何以多喻。
答曰.我先已答.是摩呵衍如大海水一切法盡攝.摩呵衍多因緣 故多譬喻無咎。
復次是菩薩甚深利智故.種種法門種種因緣種種喻壞諸法.爲人 解故應多引喻。
復次一切聲聞法中無揵闥婆城喻.有種種餘無常喻.色如聚沫受 如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及幻網經中空譬喻。
以是揵闥婆城喻異故此中 說。
問曰.聲聞法中以城喻身.此中何以說揵闥婆城喻。
答曰.聲聞法中城喻衆緣實 有但城是假名.揵闥婆城衆緣亦無如旋火輪但惑人目。
聲聞法中爲破吾我故以 城爲喻.此中菩薩利根深入諸法空中故以揵闥婆城爲喻.以是故說如揵闥婆城。
如夢者.如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人亦如是.諸結使眠中實無 而著.得道覺時乃知無實亦復自笑.以是故言如夢。
復次夢者眠力故無法而見.人 亦如是.無明眠力故種種無而見有.所謂我我所男女等。
復次夢中無喜事而喜無 瞋事而瞋無怖事而怖.三界衆生亦如是.無明眠故不應瞋而瞋不應喜而喜不應 怖而怖。
復次夢有五種.若身中不調若熱氣多則多夢見火見黃見赤.若冷氣多則 ******************** 多見水見白.若風氣多則多見飛見黑.又復所聞見事多思惟念故則夢見.或天與 夢欲令知未來事故.是五種夢皆無事而妄見.人亦如是.五道中衆生身見力因緣 故見四種我.色陰是我色是我所我中色色中我.如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四五二十. 得道實智慧覺已知無實。
問曰.不應言夢無實.何以故.識心得因緣便生.夢中識有 種種緣.若無此緣雲何生識。
答曰.無也.不應見而見.夢中見人頭有角.或夢見身飛 虛空.人實無角身亦不飛.是故無實。
問曰.實有人頭餘處亦實有角.以心惑故見人 頭有角.實有虛空亦實有飛者.以心惑故自見身飛.非無實也。
答曰.雖實有人頭雖 實有角.但人頭生角者是妄見。
問曰.世界廣大.先世因緣種種不同.或有餘國人頭 生角或一手一足.有一尺人有九尺人.人有角何所怪。
答曰.若餘國人有角可爾.但 夢見此國所識人有角則不可得。
復次若人夢見虛空邊方邊時邊.是事雲何有實. 何處無虛空無方無時.以是故夢中無而見有。
汝先言無緣雲何生識.雖無五塵緣 自思惟念力轉故法緣生.若人言有二頭因語生想夢中無而見有亦復如是.諸法 ******************** 亦爾.諸法雖無而可見可聞可知。
如[一]偈說.如夢如幻如揵闥婆一切諸法亦復如是.
以是故說諸菩薩知諸法如夢。
如影者.影但可見而不可捉.諸法亦如是.眼情等見 聞覺知實不可得。
如偈說.是實智慧四邊叵捉.如大火聚亦不可觸.法不可受亦不 應受。
復次如影.暎光則現不暎則無.諸結煩惱遮正見光則有我相法相影。
復次如 影.人去則去人動則動人住則住.善惡業影亦如是.後世去時亦去今世住時亦住. 報不斷故罪福熟時則出。
如偈說.空中亦逐去山石中亦逐地底亦隨去海水中亦 入.處處常隨逐業影不相離。
以是故說諸法如影。
復次如影空無求實不可得.一切 法亦如是空無有實。
問曰.影空無有實是事不然.何以故.阿毗曇說.雲何名色入.青 黃赤白黑縹紫光明影等及身業三種作色是名可見色入.汝雲何言無。
復次實有 影有因緣故.因爲樹緣爲明是二事合有影生.雲何言無.若無影.餘法因緣有者亦 皆應無。
復次是影色可見長短大小麤細曲直.形動影亦動.是事皆可見.以是故應 有。
答曰.影實空無.汝言阿毗曇中說者是釋阿毗曇義人所作.說一種法門.人不體 注:[一]此偈勘同中論觀三相品第三十五頌.但末二句謂生住滅相亦如是也.
********************
其意執以爲實.如鞞婆沙中說微塵至細不
復次汝謂色是無常法虛空是有常法.色未有時應先有虛空法.以 有常故。
若色未有則無無色處.若無無色處則無虛空相.若無相則無法.以是故虛 空但有名而無實.諸法亦如是但有假名而無實。
以是故諸菩薩知諸法如虛空。
如 響者.若深山狹谷中若深絕澗中若空大舍中若語聲若打聲從聲有聲名爲響.無 智人謂爲有人語聲.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觸故名爲響.響事空能誑耳根。
******************** 如人欲語時.口中風名憂陀那還入至臍觸臍響出.響出時觸七處退.是名語言。
如 偈說.風名憂陀那觸臍而上去是風七處觸項及齗齒脣舌咽及以胸是中語言生. 愚人不解此惑著起瞋癡.中人有智慧不瞋亦不著亦復不愚癡但隨諸法相。
曲直 及屈伸去來現語言都無有作者是事是幻耶.爲機關木人爲是夢中事我爲熱氣 悶有是爲無是.是事誰能知是骨人筋纏能作言語聲如鎔金投水。
以是故言諸菩 薩知諸法如響。
如揵闥婆城者.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轉滅. 此城但可眼見而無有實.是名揵闥婆城。
有人初不見揵闥婆城.晨朝東向見之意 謂實樂疾行趣之.轉近轉失日高轉滅.飢渴悶極見熱氣如野馬謂之爲水.疾走趣 之轉近轉滅.疲極困厄至窮山狹谷中大喚啼哭聞有響應謂有居民.求之疲極而 無所見.思惟自悟渴願心息。
無智人亦如是.空衆界入中見吾我及諸法.婬瞋心著 四方狂走求樂自滿.顛倒欺誑窮極懊惱.若以智慧知無我無實法者是時顛倒願 息。
復次揵闥婆城非城人心想爲城.凡夫亦如是.非身想爲身非心想爲心。
問曰.一 ******************** 事可知何以多喻。
答曰.我先已答.是摩呵衍如大海水一切法盡攝.摩呵衍多因緣 故多譬喻無咎。
復次是菩薩甚深利智故.種種法門種種因緣種種喻壞諸法.爲人 解故應多引喻。
復次一切聲聞法中無揵闥婆城喻.有種種餘無常喻.色如聚沫受 如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及幻網經中空譬喻。
以是揵闥婆城喻異故此中 說。
問曰.聲聞法中以城喻身.此中何以說揵闥婆城喻。
答曰.聲聞法中城喻衆緣實 有但城是假名.揵闥婆城衆緣亦無如旋火輪但惑人目。
聲聞法中爲破吾我故以 城爲喻.此中菩薩利根深入諸法空中故以揵闥婆城爲喻.以是故說如揵闥婆城。
如夢者.如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人亦如是.諸結使眠中實無 而著.得道覺時乃知無實亦復自笑.以是故言如夢。
復次夢者眠力故無法而見.人 亦如是.無明眠力故種種無而見有.所謂我我所男女等。
復次夢中無喜事而喜無 瞋事而瞋無怖事而怖.三界衆生亦如是.無明眠故不應瞋而瞋不應喜而喜不應 怖而怖。
復次夢有五種.若身中不調若熱氣多則多夢見火見黃見赤.若冷氣多則 ******************** 多見水見白.若風氣多則多見飛見黑.又復所聞見事多思惟念故則夢見.或天與 夢欲令知未來事故.是五種夢皆無事而妄見.人亦如是.五道中衆生身見力因緣 故見四種我.色陰是我色是我所我中色色中我.如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四五二十. 得道實智慧覺已知無實。
問曰.不應言夢無實.何以故.識心得因緣便生.夢中識有 種種緣.若無此緣雲何生識。
答曰.無也.不應見而見.夢中見人頭有角.或夢見身飛 虛空.人實無角身亦不飛.是故無實。
問曰.實有人頭餘處亦實有角.以心惑故見人 頭有角.實有虛空亦實有飛者.以心惑故自見身飛.非無實也。
答曰.雖實有人頭雖 實有角.但人頭生角者是妄見。
問曰.世界廣大.先世因緣種種不同.或有餘國人頭 生角或一手一足.有一尺人有九尺人.人有角何所怪。
答曰.若餘國人有角可爾.但 夢見此國所識人有角則不可得。
復次若人夢見虛空邊方邊時邊.是事雲何有實. 何處無虛空無方無時.以是故夢中無而見有。
汝先言無緣雲何生識.雖無五塵緣 自思惟念力轉故法緣生.若人言有二頭因語生想夢中無而見有亦復如是.諸法 ******************** 亦爾.諸法雖無而可見可聞可知。
如
如影者.影但可見而不可捉.諸法亦如是.眼情等見 聞覺知實不可得。
如偈說.是實智慧四邊叵捉.如大火聚亦不可觸.法不可受亦不 應受。
復次如影.暎光則現不暎則無.諸結煩惱遮正見光則有我相法相影。
復次如 影.人去則去人動則動人住則住.善惡業影亦如是.後世去時亦去今世住時亦住. 報不斷故罪福熟時則出。
如偈說.空中亦逐去山石中亦逐地底亦隨去海水中亦 入.處處常隨逐業影不相離。
以是故說諸法如影。
復次如影空無求實不可得.一切 法亦如是空無有實。
問曰.影空無有實是事不然.何以故.阿毗曇說.雲何名色入.青 黃赤白黑縹紫光明影等及身業三種作色是名可見色入.汝雲何言無。
復次實有 影有因緣故.因爲樹緣爲明是二事合有影生.雲何言無.若無影.餘法因緣有者亦 皆應無。
復次是影色可見長短大小麤細曲直.形動影亦動.是事皆可見.以是故應 有。
答曰.影實空無.汝言阿毗曇中說者是釋阿毗曇義人所作.說一種法門.人不體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