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五

關燈
羅漢小用心見二千世界.大用心見三千大千世界.辟支 佛亦爾.是名天眼通。

    雲何名天耳通.於耳得色界四大造清淨色.能聞一切聲天聲 人聲三惡道聲。

    雲何得天耳通.修得常憶念種種聲是名天耳通。

    雲何識宿命通.本 事常憶念日月年歲至胎中乃至過去世中一世十世百世千萬億世.乃至大阿羅 漢辟支佛知八萬大劫.諸大菩薩及佛知無量劫.是名識宿命通。

    雲何名知他心通. 知他心若有垢若無垢.自觀心生住滅時常憶念故得。

    復次觀他人喜相瞋相怖相 畏相.見此相已然後知心.是爲他心智初門。

    是五通略說。

     言必信受. 天人龍阿脩羅等及一切大人皆信受其語.是不綺語報故.諸綺語報者雖有實語 一切人皆不信受。

    如偈說.有墮餓鬼中火燄從口出四向發大聲是爲口過報.雖復 多聞見在大衆說法以不誠信業人皆不信受.若欲廣多聞爲人所信受是故當至 ******************** 誠不應作綺語。

     無復懈怠. 懈怠破在家人財利福利.破出家人生天樂涅槃樂.在家出家名聲俱滅.大失大賊 無過懈怠.如偈說.懈怠沒善心癡暗破智明妙願皆爲滅大業亦已失。

    以是故說無 復懈怠。

     已捨利養名聞. 是利養法如賊壞功德本.譬如天雹傷害五穀.利養名聞亦復如是壞功德苗令不 增長。

    如佛說譬喻.如毛繩縛人斷膚截骨.貪利養人斷功德本亦復如是。

    如偈說.得 入栴檀林而但取其葉旣入七寶山而更取水精.有人入佛法不求涅槃樂反求利 供養是輩爲自欺.是故佛弟子欲得甘露味當棄捨雜毒勤求涅槃樂。

    譬如惡雹雨 傷害於五穀若著利供養破慚愧頭陀.今世燒善根後世墮地獄如提婆達多爲利 養自沒。

    以是故言已捨利養名聞。

     ******************** 說法無所悕望. 大慈憐愍爲衆說法.不爲衣食名聲勢力故說.大慈悲故.心清淨故.得無生法忍故。

     如偈說.多聞辯慧巧言語美說諸法轉人心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雲雷而不雨.博 學多聞有智慧訥口拙言無巧便不能顯發法寶藏譬如無雷而小雨.不廣學問無 智慧不能說法無好行是弊法師無慚愧譬如小雲無雷雨.多聞廣智美言語巧說 諸法轉人心行法心正無所畏如大雲雷澍洪雨.法之大將持法鏡照明佛法智慧 藏持誦廣宣振法鈴如海中船渡一切亦如蜂王集諸味說如佛言隨佛意助佛明 法度衆生如是法師甚難值。

     度甚深法忍. 雲何甚深法.十二因緣是名甚深法.如佛告阿難是十二因緣法甚深難解難知。

    復 次依過去未來世生六十二邪見網永離是名甚深法.如佛語比丘.凡夫無聞.若欲 讚佛所讚甚少所謂若讚戒清淨若讚離諸欲.若能讚是甚深難解難知法是爲實 ******************** 讚佛。

    是中梵網經應廣說。

    復次三解脫門是名甚深法.如佛說般若波羅蜜中諸天 讚言世尊是法甚深.佛言甚深法者空則是義.無作無相則是義。

    復次解一切諸法 相.實不可破不可動.是名甚深法。

    復次除內心想智力.但定心諸法清淨實相中住. 譬如熱氣盛非黃見黃.心想智力故於諸法轉觀.是名淺法。

    譬如人眼清淨無熱氣. 如實見黃是黃.如是除內心想智力慧眼清淨見諸法實相。

    譬如真水精.黃物著中 則隨作黃色.青赤白色皆隨色變.心亦如是.凡夫人內心想智力故見諸法異相。

    觀 諸法實相非空非不空不有非不有.是法中深入不轉無所罣礙.是名度深法忍。

    度 名得甚深法具足滿無所礙度彼岸.是名爲度。

     得。

    無畏力. 諸菩薩四無所畏力成就。

    問曰.如菩薩所作未辦未得一切智.何以故說得四無所 畏。

    答曰.無所畏有二種.菩薩無所畏佛無所畏.是諸菩薩雖未得佛無所畏得菩薩 無所畏.是故名爲得無畏力。

    問曰.何等爲菩薩四無所畏。

    答曰.一者一切聞能持故 ******************** 得諸陀羅尼故常憶念不忘故衆中說法無所畏.二者知一切衆生欲解脫因緣諸 根利鈍隨其所應而爲說法故菩薩在大衆中說法無所畏.三者不見若東方南西 北方四維上下有來難問令我不能如法答者不見如是少許相故於衆中說法無 所畏.四者一切衆生聽受問難隨意如法答能巧斷一切衆生疑故菩薩在大衆中 說法無所畏。

     過諸魔事. 魔有四種.一者煩惱魔二者陰魔三者死魔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是諸菩薩得菩 薩道故破煩惱魔.得法身故破陰魔.得道得法身故破死魔.常一心故一切處心不 著故入不動三昧故破他化自在天子魔.以是故說過諸魔事。

    復次是般若波羅蜜 覺魔品中.佛自說魔業魔事.是魔業魔事盡已過故是名已過魔事。

    復次除諸法實 相.餘殘一切法盡名爲魔.如諸煩惱結使欲縛取纏陰界入魔王魔民魔人.如是等 盡名爲魔。

    問曰.何處說欲縛等諸結使名魔。

    答曰.雜藏經中佛說偈語魔王.欲是汝 ******************** 初軍憂愁軍第二飢渴軍第三愛軍在第四.第五眠睡軍怖畏軍第六疑爲第七軍 含毒軍第八.第九軍利養著虛妄名聞第十軍自高輕慢於他人.汝軍等如是一切 世間人及諸一切天無能破之者。

    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軍如壞瓶沒 水.一心修智慧以度於一切我弟子精進常念修智慧.隨順如法行必得至涅槃汝 雖不欲放到汝不到處。

    是時魔王聞愁愛卽滅去.是魔惡部黨亦復沒不現。

    是名諸 結使魔。

    問曰.五衆十八界十二入.何處說是魔。

    答曰.莫拘羅山中佛教弟子羅陀.色 衆是魔.受想行識亦如是。

    復次若欲作未來[一]世色身是爲動處.若欲作無色身是亦 爲動處.若欲作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身是爲一切動處.動是魔縛.不動則不縛 從惡得脫.此中說衆界入是魔。

    自在天子魔魔民魔人卽是魔.不須說。

    問曰.何以名 魔。

    答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爲魔。

    諸外道人輩言.是名欲主亦名華箭 亦名五箭.破種種善事.佛法中名爲魔羅.是業是事名爲魔事.是何等魔事如覺魔 品中說。

    復次人展轉世間受苦樂結使因緣.亦魔王力因緣.是魔名諸佛怨讎一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