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手佛邊初發心時乃至金剛[一]座
處成佛道.於其中閒顛倒不淨心不生。
如首棱嚴三昧中.四種菩薩四種受記.有未 發心而授記.有適發心而授記.有於前授記他人盡知己身不知.有於前授記他人 己身盡知.汝雲何言於二阿僧祇劫知受記而不自稱說。
復次佛言無量阿僧祇劫 作功德欲度衆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問曰.摩訶衍中 雖有此語.我亦不都信。
答曰.是爲大失.是佛真法佛口所說.汝無反復.汝從摩訶衍 注:[一]原作坐.今依麗刻改.
********************
中出生.雲何言我不都信。
復次摩訶衍論議此中應廣說。
復次說是三十二相業因 緣欲界中種非色無色界中種.無色界以無身無色是三十二相是身莊嚴故無色 界中不得種可爾.色界中何以不得種。
色界中大有諸梵王常請佛初轉法輪.是智 慧清淨能求佛道.何以言不得種三十二相因緣。
又言人中得種非餘道.如婆伽度 龍王十住菩薩阿那婆達龍王七住菩薩羅睺阿脩羅王亦是大菩薩.復何以言餘 道不得種三十二相因緣。
汝言人中閻浮提種鬱怛羅越不可種.有義彼中人無吾 我著樂不利根故.劬陀尼弗婆提二處福德智慧夀命勝閻浮提.何以不得種。
復次 汝言一思種一相.是心彈指頃六十生滅一心中不住.是一心中無力不住不能分 别.雲何能種大人相。
此大人相不應不了心得種.以是故多思和合能種一相.如重 物一人不能擔必須多人力.如是種相要得大心多思和合爾乃得種.以是故名百 福相。
百大心思種是名百福相.不應一思種一相.餘事尚不得一思種一事何況百 福相。
何以故言釋迦文尼菩薩心未純淑弟子心純淑彌勒菩薩心純淑弟子心未 ******************** 純淑.是語何處說.三藏中摩訶衍中無是事.此言自出汝心。
汝但見釋迦文尼菩薩 於寶窟中見弗沙佛七日七夜以一偈讚.彌勒菩薩亦種種讚弗沙佛但阿波陀經 中不說.汝所不知無因緣故汝便謂彌勒弟子心未純淑.如是皆爲違失。
汝言菩薩 一切物能施無所愛惜如屍毗王爲鴿故割肉與鷹心不悔恨.如以財寶布施是名 下布施以身布施是名中布施種種施中心不著是爲上布施.汝何以讚中布施爲 檀波羅蜜滿。
此施雖心大多慈悲.有知智慧有不知智慧.如人爲父母親屬不惜身 或爲主不惜身.以是故知爲鴿不惜身是中布施。
問曰.菩薩爲一切衆生爲父爲主 者.爲一切人故.以是故非直不惜身爲檀波羅蜜滿。
答曰.雖爲一切衆生是心不清 淨.不知己身無吾我.不知取者無人無主.不知所施物實性不可說一不可說異.於 是三事心著是爲不清淨.於世界中得福報不能直至佛道.如說般若波羅蜜中三 事不可得亦不著.是爲具足檀波羅蜜滿。
如是乃至般若波羅蜜能分大地城郭聚 落作七分是爲般若波羅蜜滿.是般若波羅蜜無量無邊如大海水.諸天聖人阿羅 ******************** 漢辟支佛乃至初行菩薩尚不能知其邊涯.十地住菩薩乃能知.雲何汝言能分大 地城郭聚落作七分是名般若波羅蜜滿。
是事是算數法.能分地是世俗般若波羅 蜜中少許分.譬如大海水中一渧兩渧.實般若波羅蜜名三世諸佛母能示一切法 實相.是般若波羅蜜無來處無去處一切處求不可得.如幻如響如水中月見便失. 諸聖人憐愍故雖一相以種種名字說是般若波羅蜜諸佛智慧寶藏.汝言大失。
汝 言四種觀.觀時觀土地觀種族觀生處.人夀八萬歲佛出.七六五四三二萬歲中佛 出世.人夀百歲是佛出世時.若諸佛常憐愍衆生.何以止八種時中出世餘時不出。
佛法不待時.如好藥服時便差病.佛法亦如是不待時。
問曰.雖菩薩憐愍衆生諸佛 不待時.過八萬歲人長夀多樂染愛等結使厚根鈍非可化時.若百歲後人短夀苦 多瞋恚等諸結使更厚.此樂時苦時非得道時.以是故佛不出世。
答曰.諸天夀出千 萬歲.有先世因緣雖多樂染愛厚能得道.何況人中不大樂三十六種不淨易可教 化.以是故人夀過八萬歲佛應出世.是中人無病心樂故人皆利根福德.福德利根 ******************** 故應易得道。
復次師子鼓音王佛時人夀十萬歲明王佛時人夀七百阿僧祇劫阿 彌陀佛[一]時人夀無量阿僧祇劫.汝雲何言過八萬歲佛不出世。
問曰.摩訶衍經有此 事.我法中無十方佛.唯過去釋迦文尼拘陳若等一百佛未來彌勒等五百佛。
答曰. 摩訶衍論中種種因緣說三世十方佛.何以故.十方世界有老病死婬怒癡等.以是 故佛應出其國.如經中說無老病死煩惱者諸佛則不出世.復次多病人應有多藥 師。
汝等聲聞法長阿含中毗沙門王以偈白佛.稽首去來現在諸佛亦復歸命釋迦 文佛。
汝經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言稽首釋迦文尼佛言歸命.以此故知現在有餘佛。
若無餘國佛.何以故前稽首三世佛後别歸命釋迦文尼佛。
此王未離欲.在釋迦文 尼佛所得道.敬愛心重故歸命.於餘佛所直稽首。
問曰.佛口說一世閒無一時二佛 出亦不得一時二轉輪王出.以是故不應現在有餘佛。
答曰.雖有此言.汝不解其義. 佛說一三千大千世界中無一時二佛出.非謂十方世界無現在佛也。
如四天下世 界中無一時二轉輪聖王出.此大福德人無怨敵共世故.以是故四天下一轉輪聖 注:[一]此字依麗元明刻加.
********************
王.佛亦如是.於三千大千世界中亦無二佛[一]出。
佛及轉輪聖王經說一種.汝何以信 餘四天下更有轉輪聖王而不信餘三千大千世界中更有佛。
復次一佛不能得度 一切衆生.若一佛能度一切衆生者可不須餘佛但一佛出.如諸佛法度可度衆生 已而滅如燭盡火滅.有爲法無常性空故.以是故現在應更有餘佛。
復次衆生無量 苦亦無量.是故應有大心菩薩出.亦應有無量佛出世度諸衆生。
問曰.如經中說無 量歲中佛時時出.譬如漚曇婆羅樹華時時一出.若十方佛充滿.佛便易出易得不 名爲難值。
答曰.不爾.爲一大千世界中佛無量歲時時出.不言一切十方世界中難。
亦爲罪人不知恭敬不勤精進求道.以是故語言佛無量歲時時一出。
又此衆生衆 多罪報故墮惡道中.無量劫尚不聞佛何況見佛.以是人故言佛出世難。
問曰.若現 在十方多有諸佛菩薩.今一切衆生罪惡苦惱何以不來度之。
答曰.衆生無量阿僧 祇劫罪垢深厚.雖有種種餘福.無見佛功德故不見佛。
如偈說.好福報未近衰罪未 除卻現前不能見大德有力人。
大德諸聖人心亦無分别慈悲一切人一時欲令度. 注:[一]出下原無佛字.今依麗刻加.
********************
衆生福德熟智慧根亦利若爲現度緣卽時得解脫.譬如大龍王隨願雨衆雨罪福
隨本行各各如所受。
問曰.若自有福德自有智慧如是人佛能度.若無福德智慧佛 不度.若爾者自有福德智慧不待佛度。
答曰.此福德智慧從佛因緣出.若佛不出世. 諸菩薩以十善因緣四無量意後世罪福報種種因緣教導.若無菩薩.有種種經中 說人得此法行福德因緣。
復次人雖有福德智慧.若佛不出世是世界中受報不能 得道.若佛出世乃能得道.是爲大益。
譬如人雖有目.日不出時不能有所見.要須日 明得有所見.不得言我有眼何用日爲。
如佛說内外因緣能生正見.一從他聞法二 內自如法思惟.福德事故能生善心.利根智慧故能如法思惟。
以是知從佛得度。
如 是等種種多有違錯.欲作般若波羅蜜論議故不能復廣論餘事。
大智度論卷第四 ********************
如首棱嚴三昧中.四種菩薩四種受記.有未 發心而授記.有適發心而授記.有於前授記他人盡知己身不知.有於前授記他人 己身盡知.汝雲何言於二阿僧祇劫知受記而不自稱說。
復次佛言無量阿僧祇劫 作功德欲度衆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問曰.摩訶衍中 雖有此語.我亦不都信。
答曰.是爲大失.是佛真法佛口所說.汝無反復.汝從摩訶衍 注:
復次摩訶衍論議此中應廣說。
復次說是三十二相業因 緣欲界中種非色無色界中種.無色界以無身無色是三十二相是身莊嚴故無色 界中不得種可爾.色界中何以不得種。
色界中大有諸梵王常請佛初轉法輪.是智 慧清淨能求佛道.何以言不得種三十二相因緣。
又言人中得種非餘道.如婆伽度 龍王十住菩薩阿那婆達龍王七住菩薩羅睺阿脩羅王亦是大菩薩.復何以言餘 道不得種三十二相因緣。
汝言人中閻浮提種鬱怛羅越不可種.有義彼中人無吾 我著樂不利根故.劬陀尼弗婆提二處福德智慧夀命勝閻浮提.何以不得種。
復次 汝言一思種一相.是心彈指頃六十生滅一心中不住.是一心中無力不住不能分 别.雲何能種大人相。
此大人相不應不了心得種.以是故多思和合能種一相.如重 物一人不能擔必須多人力.如是種相要得大心多思和合爾乃得種.以是故名百 福相。
百大心思種是名百福相.不應一思種一相.餘事尚不得一思種一事何況百 福相。
何以故言釋迦文尼菩薩心未純淑弟子心純淑彌勒菩薩心純淑弟子心未 ******************** 純淑.是語何處說.三藏中摩訶衍中無是事.此言自出汝心。
汝但見釋迦文尼菩薩 於寶窟中見弗沙佛七日七夜以一偈讚.彌勒菩薩亦種種讚弗沙佛但阿波陀經 中不說.汝所不知無因緣故汝便謂彌勒弟子心未純淑.如是皆爲違失。
汝言菩薩 一切物能施無所愛惜如屍毗王爲鴿故割肉與鷹心不悔恨.如以財寶布施是名 下布施以身布施是名中布施種種施中心不著是爲上布施.汝何以讚中布施爲 檀波羅蜜滿。
此施雖心大多慈悲.有知智慧有不知智慧.如人爲父母親屬不惜身 或爲主不惜身.以是故知爲鴿不惜身是中布施。
問曰.菩薩爲一切衆生爲父爲主 者.爲一切人故.以是故非直不惜身爲檀波羅蜜滿。
答曰.雖爲一切衆生是心不清 淨.不知己身無吾我.不知取者無人無主.不知所施物實性不可說一不可說異.於 是三事心著是爲不清淨.於世界中得福報不能直至佛道.如說般若波羅蜜中三 事不可得亦不著.是爲具足檀波羅蜜滿。
如是乃至般若波羅蜜能分大地城郭聚 落作七分是爲般若波羅蜜滿.是般若波羅蜜無量無邊如大海水.諸天聖人阿羅 ******************** 漢辟支佛乃至初行菩薩尚不能知其邊涯.十地住菩薩乃能知.雲何汝言能分大 地城郭聚落作七分是名般若波羅蜜滿。
是事是算數法.能分地是世俗般若波羅 蜜中少許分.譬如大海水中一渧兩渧.實般若波羅蜜名三世諸佛母能示一切法 實相.是般若波羅蜜無來處無去處一切處求不可得.如幻如響如水中月見便失. 諸聖人憐愍故雖一相以種種名字說是般若波羅蜜諸佛智慧寶藏.汝言大失。
汝 言四種觀.觀時觀土地觀種族觀生處.人夀八萬歲佛出.七六五四三二萬歲中佛 出世.人夀百歲是佛出世時.若諸佛常憐愍衆生.何以止八種時中出世餘時不出。
佛法不待時.如好藥服時便差病.佛法亦如是不待時。
問曰.雖菩薩憐愍衆生諸佛 不待時.過八萬歲人長夀多樂染愛等結使厚根鈍非可化時.若百歲後人短夀苦 多瞋恚等諸結使更厚.此樂時苦時非得道時.以是故佛不出世。
答曰.諸天夀出千 萬歲.有先世因緣雖多樂染愛厚能得道.何況人中不大樂三十六種不淨易可教 化.以是故人夀過八萬歲佛應出世.是中人無病心樂故人皆利根福德.福德利根 ******************** 故應易得道。
復次師子鼓音王佛時人夀十萬歲明王佛時人夀七百阿僧祇劫阿 彌陀佛
問曰.摩訶衍經有此 事.我法中無十方佛.唯過去釋迦文尼拘陳若等一百佛未來彌勒等五百佛。
答曰. 摩訶衍論中種種因緣說三世十方佛.何以故.十方世界有老病死婬怒癡等.以是 故佛應出其國.如經中說無老病死煩惱者諸佛則不出世.復次多病人應有多藥 師。
汝等聲聞法長阿含中毗沙門王以偈白佛.稽首去來現在諸佛亦復歸命釋迦 文佛。
汝經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言稽首釋迦文尼佛言歸命.以此故知現在有餘佛。
若無餘國佛.何以故前稽首三世佛後别歸命釋迦文尼佛。
此王未離欲.在釋迦文 尼佛所得道.敬愛心重故歸命.於餘佛所直稽首。
問曰.佛口說一世閒無一時二佛 出亦不得一時二轉輪王出.以是故不應現在有餘佛。
答曰.雖有此言.汝不解其義. 佛說一三千大千世界中無一時二佛出.非謂十方世界無現在佛也。
如四天下世 界中無一時二轉輪聖王出.此大福德人無怨敵共世故.以是故四天下一轉輪聖 注:
佛及轉輪聖王經說一種.汝何以信 餘四天下更有轉輪聖王而不信餘三千大千世界中更有佛。
復次一佛不能得度 一切衆生.若一佛能度一切衆生者可不須餘佛但一佛出.如諸佛法度可度衆生 已而滅如燭盡火滅.有爲法無常性空故.以是故現在應更有餘佛。
復次衆生無量 苦亦無量.是故應有大心菩薩出.亦應有無量佛出世度諸衆生。
問曰.如經中說無 量歲中佛時時出.譬如漚曇婆羅樹華時時一出.若十方佛充滿.佛便易出易得不 名爲難值。
答曰.不爾.爲一大千世界中佛無量歲時時出.不言一切十方世界中難。
亦爲罪人不知恭敬不勤精進求道.以是故語言佛無量歲時時一出。
又此衆生衆 多罪報故墮惡道中.無量劫尚不聞佛何況見佛.以是人故言佛出世難。
問曰.若現 在十方多有諸佛菩薩.今一切衆生罪惡苦惱何以不來度之。
答曰.衆生無量阿僧 祇劫罪垢深厚.雖有種種餘福.無見佛功德故不見佛。
如偈說.好福報未近衰罪未 除卻現前不能見大德有力人。
大德諸聖人心亦無分别慈悲一切人一時欲令度. 注:
問曰.若自有福德自有智慧如是人佛能度.若無福德智慧佛 不度.若爾者自有福德智慧不待佛度。
答曰.此福德智慧從佛因緣出.若佛不出世. 諸菩薩以十善因緣四無量意後世罪福報種種因緣教導.若無菩薩.有種種經中 說人得此法行福德因緣。
復次人雖有福德智慧.若佛不出世是世界中受報不能 得道.若佛出世乃能得道.是爲大益。
譬如人雖有目.日不出時不能有所見.要須日 明得有所見.不得言我有眼何用日爲。
如佛說内外因緣能生正見.一從他聞法二 內自如法思惟.福德事故能生善心.利根智慧故能如法思惟。
以是知從佛得度。
如 是等種種多有違錯.欲作般若波羅蜜論議故不能復廣論餘事。
大智度論卷第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