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一孔
一毛生相.毛不亂青瑠璃色.毛右旋上向。
十四者金色相.問曰何等金色.答曰若鐵 在金邊則不現今現在金比佛在時金則不現佛在時金比閻浮那金則不現閻浮 那金比大海中轉輪聖王道中金沙則不現金沙比金山則不現金山比須彌山[二]金
則不現須彌山金比三十三諸天瓔珞金則不現三十三諸天瓔珞金比炎摩天金
則不現炎摩天金比兜率陀天金則不現兜率陀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則不現化自
注:
[一]原作穉字.今依元明刻改.
[二]此字依元明刻加.
********************
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則不現他化自在天金比菩薩身色則不現.如是色是名
金色相。
十五者丈光相.四邊皆有一丈光.佛在是光中端嚴第一.如諸天諸王寶光 明淨。
十六者細薄皮相.塵土不著身如蓮華葉不受塵水.若菩薩在乾土山中經行 土不著足.隨藍風來吹破土山令散爲塵乃至一塵不著佛身。
十七者七處[一]平滿相.
兩手兩足兩肩項中七處皆平滿端正色淨勝餘身體。
十八者兩腋下平滿相.不高 不深。
十九者上身如師子相。
二十者大身直身相.於一切人中身最大而直。
二十一 者肩圓好相.一切治肩無如是者。
二十二者四十齒相.不多不少.餘人三十二齒身 三百餘骨頭骨有九.菩薩四十齒頭有一骨.菩薩齒骨多頭骨少.餘人齒骨少頭骨 多.以是故異[二]於餘人身。
二十三者齒齊相.諸齒等無麤無細不出不入.齒密相.人不 知者謂爲一齒.齒閒不容一毫。
二十四者牙白相.乃至勝雪山王光。
二十五者師子 頰相.如師子獸中王平廣頰。
二十六者味中得上味相.有人言.佛以食著口中一切 食皆作最上味.何以故.是一切食中有最上味因故.無是相人不能發其因故不得 注:[一]原作隆.依元明刻改.次均同.勘下卷十一布施得三十二相文.但雲七處滿相兩腋下滿相.俱無隆字.論文解釋亦無隆義.
[二]於下原無餘字.今依麗刻加.
********************
最上味。
復有人言.若菩薩舉食著口中是時咽喉邊兩處流注甘露和合諸味.是味 清淨故名味中得上味。
二十七者大舌相.是菩薩大舌從口中出覆一切面分乃至 髮際.若還入口口亦不滿。
二十八者梵聲相.如梵天王五種聲從口出.一甚深如雷 二清徹遠聞聞者悅樂三入心敬愛四諦了易解五聽者無厭.菩薩音聲亦如是.五 種聲從口中出。
迦陵毗伽聲相如迦陵毗伽鳥聲可愛.鼓聲相如大鼓音深遠。
二十 九者真青眼相.如好青蓮華。
三十者牛眼[目*妾]相.如牛王眼[目*妾]長好不亂。
三十一者頂 髻相.菩薩有骨髻如拳等在頂上。
三十二者白毛相.白毛眉閒生不高不下.白淨右 旋舒長五尺。
相師言.地天太子三十二大人相如是.菩薩具有此相。
問曰.轉輪聖王 有三十二相菩薩亦有三十二相.有何差别。
答曰.菩薩相者有七事勝轉輪聖王相. 菩薩相者一淨好二分明三不失處四具足五深入六隨智慧行不隨世閒七隨遠 離.轉輪聖王相不爾。
問曰.雲何名相。
答曰.易知故名相.如水異火以相故知。
問曰.菩 薩何以故三十二相不多不少。
答曰.有人言佛以三十二相莊嚴身者端正不亂故. ******************** 若少者身不端正若多者佛身相亂.是三十二相端正不亂不可益不可減.猶如佛 法不可增不可減.身相亦如是。
問曰.菩薩何以故以相嚴身。
答曰.有人見佛身相心 得淨信.以是故以相嚴身。
復次諸佛以一切事勝故.身色威力種姓家屬智慧禪定 解脫衆事皆勝.若佛不莊嚴身相是事便少。
復次有人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 是身中.若身相不端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住此身中。
譬如人欲取豪貴家女. 其女遣使語彼人言.若欲娶我者當先莊嚴房室除卻汙穢塗治香熏安施牀榻被 蓐綩綖幃帳幄幔旛蓋華香必令嚴飾然後我當到汝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 復如是.遣智慧使未來世中到菩薩所言.若欲得我先修相好以自莊嚴然後我當 住汝身中.若不莊嚴身者我不住也.以是故菩薩修三十二相自莊嚴身爲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是時菩薩漸漸長大.見老病死苦厭患心生.夜半出家.六年苦 行.食難陀婆羅門女益身十六功德石蜜乳糜.食竟菩提樹下破萬八千億鬼兵魔 衆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得何功德故名爲佛。
答曰.得盡智無生智故名 ******************** 爲佛。
復有人言.得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達無礙三意止.一者受教敬重 佛無喜二者不受教不敬重佛無憂三者敬重不敬重心無異.大慈大悲三十七道 品一切諸法總相别相悉知故.故名爲佛。
問曰.何以故未得佛道名爲菩薩.得佛道 不名爲菩薩。
答曰.未得佛道心愛著求欲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名菩薩. 已成佛道更得佛種種異大功德故更有異名名爲佛。
譬如王子未作王名爲王子. 已作王不復名王子.旣爲王雖是王子不名王子.菩薩亦如是.未得佛道名爲菩薩. 已得佛道名爲佛。
聲聞法中摩訶迦旃延尼子弟子輩說菩薩相義如是。
摩訶衍人 言.是迦旃延尼子弟子輩是生死人.不誦不讀摩訶衍經非大菩薩.不知諸法實相. 自以利根智於佛法中作論議.諸結使智定根等於中作義尚處處有失.何況欲作 菩薩論議.譬如少力人跳小渠尚不能過何況大河.於大河中則知沒失。
問曰.雲何 失。
答曰.上言三阿僧祇劫過名爲菩薩.三阿僧祇中頭目髓腦布施心無有悔.是阿 羅漢辟支佛所不能及。
如昔菩薩爲大薩陀婆.渡大海水惡風壞船.語衆賈人捉我 ******************** 頭髮手足當渡汝等.衆人捉已以刀自殺.大海水法不停死屍.卽時疾風吹至岸邊. 大慈如是而言非者.誰是菩薩。
第二阿僧祇劫行滿未入第三阿僧祇時於然燈佛 所受記爲佛.卽時上昇虛空見十方佛.於虛空中立讚然燈佛.然燈佛言汝過一阿 僧祇劫當得作佛名釋迦牟尼.得記如是而言爾時未是菩薩.豈非大失。
迦旃延尼 子弟子輩言.三阿僧祇劫中未有佛相亦無種佛相因緣雲何當知是菩薩.一切法 先有相然後可知其實.若無相則不知。
摩訶衍人言.受記爲佛.上昇虛空見十方佛 此非大相耶。
爲佛所記當得作佛.得作佛者此是大相.捨此大相而取三十二相.三 十二相轉輪聖王亦有.諸天魔王亦能化作此相.難陀提婆達等皆有三十相.婆跋 隸婆羅門有三相.摩訶迦葉婦有金色相.乃至今世人亦各各有一相二相.若青眼 長臂上身如師子如是等種種或多或少.汝何以重此相。
何經中言三阿僧祇劫中 菩薩不種相因緣.如難陀澡浴鞞婆屍佛願得清淨端正.於辟支佛塔青黛塗壁作 辟支佛像.因而作願願我恆得金色身相.又作迦葉佛塔中級.以此三福因緣世世 ******************** 受樂處處所生恆得端嚴.是福之餘生迦毗羅婆釋種中爲佛弟子得三十大人相 清淨端正.出家得阿羅漢道.佛說於五百弟子中難陀比丘端正第一。
此相易得.雲 何言於九十一大劫中種餘一生中得.是爲大失。
汝言初阿僧祗劫中不知當作佛 不作佛二阿僧祇劫中知當作佛不自稱說三阿僧祇劫中知得作佛能爲人說.佛 何處說是語何經中有是語.若聲聞法三藏中說若摩訶衍中說。
迦旃延尼子弟子 輩言.雖佛口三藏中不說.義理應爾.阿毗曇鞞婆沙菩薩品中如是說。
答曰.摩訶衍 中說初發心是時知我當作佛.如阿遮羅菩薩於長
十四者金色相.問曰何等金色.答曰若鐵 在金邊則不現今現在金比佛在時金則不現佛在時金比閻浮那金則不現閻浮 那金比大海中轉輪聖王道中金沙則不現金沙比金山則不現金山比須彌山
十五者丈光相.四邊皆有一丈光.佛在是光中端嚴第一.如諸天諸王寶光 明淨。
十六者細薄皮相.塵土不著身如蓮華葉不受塵水.若菩薩在乾土山中經行 土不著足.隨藍風來吹破土山令散爲塵乃至一塵不著佛身。
十七者七處
十八者兩腋下平滿相.不高 不深。
十九者上身如師子相。
二十者大身直身相.於一切人中身最大而直。
二十一 者肩圓好相.一切治肩無如是者。
二十二者四十齒相.不多不少.餘人三十二齒身 三百餘骨頭骨有九.菩薩四十齒頭有一骨.菩薩齒骨多頭骨少.餘人齒骨少頭骨 多.以是故異
二十三者齒齊相.諸齒等無麤無細不出不入.齒密相.人不 知者謂爲一齒.齒閒不容一毫。
二十四者牙白相.乃至勝雪山王光。
二十五者師子 頰相.如師子獸中王平廣頰。
二十六者味中得上味相.有人言.佛以食著口中一切 食皆作最上味.何以故.是一切食中有最上味因故.無是相人不能發其因故不得 注:
復有人言.若菩薩舉食著口中是時咽喉邊兩處流注甘露和合諸味.是味 清淨故名味中得上味。
二十七者大舌相.是菩薩大舌從口中出覆一切面分乃至 髮際.若還入口口亦不滿。
二十八者梵聲相.如梵天王五種聲從口出.一甚深如雷 二清徹遠聞聞者悅樂三入心敬愛四諦了易解五聽者無厭.菩薩音聲亦如是.五 種聲從口中出。
迦陵毗伽聲相如迦陵毗伽鳥聲可愛.鼓聲相如大鼓音深遠。
二十 九者真青眼相.如好青蓮華。
三十者牛眼
三十一者頂 髻相.菩薩有骨髻如拳等在頂上。
三十二者白毛相.白毛眉閒生不高不下.白淨右 旋舒長五尺。
相師言.地天太子三十二大人相如是.菩薩具有此相。
問曰.轉輪聖王 有三十二相菩薩亦有三十二相.有何差别。
答曰.菩薩相者有七事勝轉輪聖王相. 菩薩相者一淨好二分明三不失處四具足五深入六隨智慧行不隨世閒七隨遠 離.轉輪聖王相不爾。
問曰.雲何名相。
答曰.易知故名相.如水異火以相故知。
問曰.菩 薩何以故三十二相不多不少。
答曰.有人言佛以三十二相莊嚴身者端正不亂故. ******************** 若少者身不端正若多者佛身相亂.是三十二相端正不亂不可益不可減.猶如佛 法不可增不可減.身相亦如是。
問曰.菩薩何以故以相嚴身。
答曰.有人見佛身相心 得淨信.以是故以相嚴身。
復次諸佛以一切事勝故.身色威力種姓家屬智慧禪定 解脫衆事皆勝.若佛不莊嚴身相是事便少。
復次有人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 是身中.若身相不端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住此身中。
譬如人欲取豪貴家女. 其女遣使語彼人言.若欲娶我者當先莊嚴房室除卻汙穢塗治香熏安施牀榻被 蓐綩綖幃帳幄幔旛蓋華香必令嚴飾然後我當到汝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 復如是.遣智慧使未來世中到菩薩所言.若欲得我先修相好以自莊嚴然後我當 住汝身中.若不莊嚴身者我不住也.以是故菩薩修三十二相自莊嚴身爲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是時菩薩漸漸長大.見老病死苦厭患心生.夜半出家.六年苦 行.食難陀婆羅門女益身十六功德石蜜乳糜.食竟菩提樹下破萬八千億鬼兵魔 衆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得何功德故名爲佛。
答曰.得盡智無生智故名 ******************** 爲佛。
復有人言.得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達無礙三意止.一者受教敬重 佛無喜二者不受教不敬重佛無憂三者敬重不敬重心無異.大慈大悲三十七道 品一切諸法總相别相悉知故.故名爲佛。
問曰.何以故未得佛道名爲菩薩.得佛道 不名爲菩薩。
答曰.未得佛道心愛著求欲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名菩薩. 已成佛道更得佛種種異大功德故更有異名名爲佛。
譬如王子未作王名爲王子. 已作王不復名王子.旣爲王雖是王子不名王子.菩薩亦如是.未得佛道名爲菩薩. 已得佛道名爲佛。
聲聞法中摩訶迦旃延尼子弟子輩說菩薩相義如是。
摩訶衍人 言.是迦旃延尼子弟子輩是生死人.不誦不讀摩訶衍經非大菩薩.不知諸法實相. 自以利根智於佛法中作論議.諸結使智定根等於中作義尚處處有失.何況欲作 菩薩論議.譬如少力人跳小渠尚不能過何況大河.於大河中則知沒失。
問曰.雲何 失。
答曰.上言三阿僧祇劫過名爲菩薩.三阿僧祇中頭目髓腦布施心無有悔.是阿 羅漢辟支佛所不能及。
如昔菩薩爲大薩陀婆.渡大海水惡風壞船.語衆賈人捉我 ******************** 頭髮手足當渡汝等.衆人捉已以刀自殺.大海水法不停死屍.卽時疾風吹至岸邊. 大慈如是而言非者.誰是菩薩。
第二阿僧祇劫行滿未入第三阿僧祇時於然燈佛 所受記爲佛.卽時上昇虛空見十方佛.於虛空中立讚然燈佛.然燈佛言汝過一阿 僧祇劫當得作佛名釋迦牟尼.得記如是而言爾時未是菩薩.豈非大失。
迦旃延尼 子弟子輩言.三阿僧祇劫中未有佛相亦無種佛相因緣雲何當知是菩薩.一切法 先有相然後可知其實.若無相則不知。
摩訶衍人言.受記爲佛.上昇虛空見十方佛 此非大相耶。
爲佛所記當得作佛.得作佛者此是大相.捨此大相而取三十二相.三 十二相轉輪聖王亦有.諸天魔王亦能化作此相.難陀提婆達等皆有三十相.婆跋 隸婆羅門有三相.摩訶迦葉婦有金色相.乃至今世人亦各各有一相二相.若青眼 長臂上身如師子如是等種種或多或少.汝何以重此相。
何經中言三阿僧祇劫中 菩薩不種相因緣.如難陀澡浴鞞婆屍佛願得清淨端正.於辟支佛塔青黛塗壁作 辟支佛像.因而作願願我恆得金色身相.又作迦葉佛塔中級.以此三福因緣世世 ******************** 受樂處處所生恆得端嚴.是福之餘生迦毗羅婆釋種中爲佛弟子得三十大人相 清淨端正.出家得阿羅漢道.佛說於五百弟子中難陀比丘端正第一。
此相易得.雲 何言於九十一大劫中種餘一生中得.是爲大失。
汝言初阿僧祗劫中不知當作佛 不作佛二阿僧祇劫中知當作佛不自稱說三阿僧祇劫中知得作佛能爲人說.佛 何處說是語何經中有是語.若聲聞法三藏中說若摩訶衍中說。
迦旃延尼子弟子 輩言.雖佛口三藏中不說.義理應爾.阿毗曇鞞婆沙菩薩品中如是說。
答曰.摩訶衍 中說初發心是時知我當作佛.如阿遮羅菩薩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