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三

關燈
世佛及諸菩薩更無是處.是故多住耆闍崛 山。

    復次諸摩訶衍經多在耆闍崛山中說餘處說少.何以故.是中清淨有福德閑靜 故.一切三世諸佛行處.十方諸菩薩亦讚歎恭敬此處.諸天龍夜叉阿修羅迦留羅 乾闥婆甄陀羅摩睺羅伽等大力衆神守護供養恭敬是處。

    如偈說.是耆闍崛山諸 佛聖所[一]處.覆蔭一切故衆苦得解[二]脫。

    復次是中十方無量智慧福德力大菩薩常來 注: [一]餘刻下有聖人所止息句. [二]麗元明刻下有唯有真法存句. ******************** 見釋迦牟尼佛禮拜恭敬聽法故.佛說諸摩訶衍經多在耆闍崛山.諸摩訶衍經般 若爲大.雲何不住耆闍崛山。

    略說耆闍崛山竟。

     釋初品中共摩訶比丘僧第六 共摩訶比丘僧 共名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是名爲共。

    摩訶比丘僧.摩訶[一]秦言大.或 多或勝。

    雲何大.一切衆中上故一切障礙斷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是名爲大。

    雲何 多.數至五千故名爲多。

    雲何勝.一切九十六種外道論議能破故名勝。

    雲何名比丘. 比丘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名爲乞士。

    如經中說.舍利弗入城乞食得已向壁坐食.是 時有梵志女名淨目.來見舍利弗問舍利弗言.沙門汝食耶.答言食。

    淨目言汝沙門 下口食耶.答言不姊。

    仰口食耶.不。

    方口食耶.不。

    四維口食耶.不。

    淨目言.食法有四種. 我問汝汝言不.我不解.汝當說。

    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藥種穀植樹等不淨活命者 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觀視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靂不淨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有 注: [一]秦下原有或字.今依麗元明刻刪. ******************** 出家人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淨活命者是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學種種 呪術蔔算吉兇如是等種種不淨活命者是名四維口食.姊.我不墮是四不淨食中. 我用清淨乞食活命。

    是時淨目聞說清淨法食歡喜信解.舍利弗因爲說法得須陀 洹道。

    如是清淨乞食活命故名乞士。

    復次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

    復 次出家人名比丘.譬如胡漢羌虜各有名字。

    復次受戒時自言.我是某甲比丘.盡形 夀持戒故名比丘。

    復次比名怖丘名能.[一]能怖魔王及魔人民.當出家鬀頭著染衣受 戒是時魔怖.何以故怖.魔王言是人必得入涅槃.如佛說有人能鬀頭著染衣一心 受戒是人漸漸斷結離苦入涅槃。

    雲何名僧伽.僧伽秦言衆.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 僧伽。

    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爲林.一一樹不名爲林除一一樹亦無林.如是一一比丘 不名爲僧除一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

    是僧四種.有羞僧無羞僧啞 羊僧實僧。

    雲何名有羞僧.持戒不破身口清淨能别好醜.未得道.是名有羞僧。

    雲何 名無羞僧.破戒身口不淨無惡不作.是名無羞僧。

    雲何名啞羊僧.雖不破戒鈍根無 注: [一]此字依麗刻加. ******************** 慧.不别好醜不知輕重不知有罪無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諍不能斷決默然無言.譬 如白羊乃至人殺不能作聲.是名啞羊僧。

    雲何名實僧.若學人若無學人住四果中 行四向道.是名實僧。

    是中二種僧可共百一羯磨說戒受歲種種得作.是中實聲聞 僧六千五百。

    菩薩僧二種有羞僧實僧.聲聞一種謂實僧.以是實僧故餘皆得名僧. 以是故名僧。

     大數五千分. 雲何名大數.少過少減是名爲大數。

    雲何名分.多衆邊取一分是名分。

    是諸比丘千 萬衆中取一分五千人.以是故名五千分。

     皆是阿羅漢. 雲何名阿羅漢.阿羅名賊漢名破.一切煩惱賊破是名阿羅漢。

    復次阿羅漢一切漏 盡故.應得一切世閒諸天人供養。

    復次阿名不羅漢名生.後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羅 漢。

     ******************** 諸漏已盡. 三界中三種漏已盡無餘故言漏盡也。

     無復煩惱. 一切結使流愛扼縛蓋見纏等斷除故名無煩惱也。

     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 問曰.何以說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

    答曰.外道離欲人一處一道心得解脫.非於 一切障法得解脫.以是故阿羅漢名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

    復次諸阿羅漢二道 心得解脫.見諦道思惟道.以是故名心得好解脫。

    學人心雖得解脫非好解脫.何以 故.有殘結使故。

    復次諸外道等助道法不滿.若行一功德若行二功德求道不能得. 如人但布施求清淨.如人祀天言能脫憂衰能得常樂國中生.亦更有言八清淨道 一自覺二聞三讀經四畏內苦五畏大衆生苦六畏人天苦七得好師八布施.但說 第八名清淨道。

    復次有外道但布施持戒說清淨有但布施禪定說清淨有但布施 ******************** 求智慧說清淨.如是等種種道不具足.若無功德若少功德說清淨.是人雖一處心 得解脫不名好解脫.涅槃道不滿足故。

    如偈說.無功德人不能渡生老病死之大海. 少功德人亦不渡.善行道法佛所說。

    是中應說須跋陀梵志經。

    須跋陀梵志年百二 十歲得五神通.阿那跋達多池邊住.夜夢見一切人失眼躶形冥中立.日墮地破大 海水竭.大風起吹須彌山破散.覺已恐怖思惟言.何以故爾.我命欲盡若天地主欲 墮.猶豫不能自了。

    以有此惡夢故.先世有善知識天從上來下語須跋陀言.汝莫恐 怖.有一切智人名佛後夜半當入無餘涅槃是故汝夢.不爲汝身。

    是時須跋陀明日 到拘夷那竭國樹林中見阿難經行語阿難言.我聞汝師說新涅槃道今日夜半當 取滅度.我心有疑.請欲見佛決我所疑。

    阿難答言.世尊身極.汝若難問勞擾世尊。

    須 跋陀如是重請至三.阿難答如初。

    佛遙聞之.敕語阿難聽須跋陀梵志來前自在難 問.是吾末後共談最後得道弟子。

    是時須跋陀得前見佛.問訊世尊已於一面坐如 是念.諸外道輩捨恩愛財寶出家皆不得道獨瞿曇沙門得道.如是念竟卽問佛言. ******************** 是閻浮提地六師輩各自稱言我是一切智人.是語實不。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我始 年十九出家學佛道.我出家已來已過五十歲.淨戒禪智慧外道無一分.少分尚無 有何況一切智。

    若無八正道是中無第一果第二第三第四果.若有八正道是中有 第一果第二第三第四果.須跋陀.是我法中有八正道.是中有第一道果第二第三 第四道果.餘外道法皆空無道無果無沙門無婆羅門.如是我大衆中實作師子吼。

     須跋陀梵志聞是法得阿羅漢道.思惟言我不應佛後般涅槃.如是思惟竟在佛前 結跏趺坐自以神力身中出火燒身而取滅度。

    以是故佛言無功德少功德是助道 法不滿皆不得度.佛說一切功德具足故能度弟子.譬如小藥師以一種藥二種藥 不具足故不能差重病.大藥師輩具足衆藥能差諸病。

    問曰.若一切三界煩惱離故 心得解脫.何以故佛言染愛離心解脫。

    答曰.愛能繫閉心有大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