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第三

關燈
則久住塗熨.佛亦如是.若弟子善根熟教化已更至餘處. 若可度弟子善根未熟則須久住.佛出世閒正爲欲度衆生著涅槃境界安隱樂處. 是故多住舍婆提不多住迦毗羅婆。

    佛於摩伽陀國尼連禪河側漚樓頻螺聚落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法身故多住王舍城。

    問曰.已知多住王舍城舍婆提因 緣.於此二城何以多住王舍城。

    答曰以報生地恩故多住舍婆提.一切衆生皆念生 地.如偈說.一切論議師自愛所知法.如人念生地雖出家猶諍。

    以報法身地恩故多 住王舍城.諸佛皆愛法身.如偈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一]供養法身師敬尊重.法身於 生身勝故二城中多住王舍城。

    復次以坐禪精舍多故餘處無有.如竹園鞞婆羅跋 恕薩多般那求呵因陀世羅求呵薩簸恕魂直迦鉢婆羅.[二]耆闍崛五山中有五精舍. 竹園在平地.餘國無此多精舍。

    舍婆提一處祇洹精舍.更有一處摩伽羅母堂.更無 第三處。

    波羅柰斯國一處鹿林中精舍名梨師槃陀那。

    毗耶離二處.一名摩訶槃.二 名獼猴池岸樓舍。

    鳩睒彌一處名劬師羅園。

    如是諸國或一處有精舍.或空樹林.以 注: [一]原作皆供養法.今依麗刻改. [二]耆闍崛五山中六字.麗刻作王舍城. ******************** 王舍城多精舍坐禪人所宜.故多住此。

    復次是中有富那羅等六師.自言我是一切 智人與佛爲對.及長爪梵志婆蹉姓拘迦那大等皆外道大論議師.及長者屍利崛 多提婆達多阿闍世等是佛怨家不信佛法各懷妬嫉.有是人輩故佛多住此.譬如 毒草生處近邊必有良藥。

    又如偈說.譬如師子百獸之王.爲小蟲吼爲衆所笑.若在 虎狼猛獸之中奮迅大吼智人所可。

    諸論議師如猛虎在此衆中無所畏.大智慧人 多見聞在此衆中最第一。

    以是大智多聞人皆在王舍城故.佛多住王舍城。

    復次頻 婆娑羅王到伽耶祀舍中.迎佛及[一]餘結髮千阿羅漢.是中佛爲王說法得須陀洹道 卽請佛言.願佛及僧就我王舍城.盡形夀受衣被飯食臥具醫藥給所當得.佛卽受 請.是故多住王舍城。

    復次閻浮提四方中東方爲數始以日出故.次第南方西方北 方。

    東方之中摩伽陀國最勝.摩伽陀國中王舍城最勝是中有十二億家.佛涅槃後 阿闍世王以人民轉少故捨王舍大城其邊更作一小城廣長一由旬名波羅利弗 多羅.猶尚於諸城中最大何況本王舍城。

    復次是中人多聰明皆廣學多識.餘國無 注: [一]原作除.今依麗刻改. ******************** 此。

    復次佛豫知有人應得度者待時待處待人乃能得道.是釋提桓因及八萬諸天 應在摩伽陀石室中得道.是故佛多住王舍城。

    復次摩伽陀國豐樂乞食易得.餘國 不如.以三因緣故.一者頻婆娑羅王約敕宮中常作千比丘食.二者樹提伽雖人中 生常受天樂又多富貴諸優婆塞.三者阿波羅羅龍王善心受化作佛弟子除世饑 饉故常降好雨是故國豐。

    如佛涅槃後長老摩訶迦葉欲集法.思惟何國豐樂乞食 易得疾得集法.如是思惟已憶王舍城中頻婆娑羅王約敕常設千比丘食.頻婆娑 羅王雖死此法不斷.是中食易得易可集法.餘處無如是常供.若行乞食時諸外道 來共論議.若共論議集法事廢.若不共論便言諸沙門不如我.如是思惟擇取最上 千阿羅漢將就耆闍崛山集結經藏。

    如阿含及毗尼中說言.毗耶離國時亦有飢餓。

     如降難陀婆難陀龍王經中說舍婆提國飢餓.餘諸國亦時時有飢餓。

    摩伽陀國中 無是事.以是故知摩伽陀國豐樂乞食易得。

    復次王舍城在山中閑靜.餘國精舍平 地故多雜人入出.來往易故不閑靜。

    又此山中多精舍.諸坐禪人諸聖人皆樂閑靜 ******************** 多得住山.佛是聖人坐禪人主.是故多住王舍城。

    問曰.若住王舍城可爾.何以不多 住竹園而多住耆闍崛山。

    答曰.我已答.聖人坐禪人樂閑靜處。

    問曰.餘更有四山鞞 婆羅跋恕等.何以不多住而多在耆闍崛山。

    答曰.耆闍崛山於五山中最勝故.雲何 勝.耆闍崛山精舍近城而山難上以是故雜人不來.近城故乞食不疲.以是故佛多 在耆闍崛山中不在餘處。

    復次長老摩訶迦葉於耆闍崛山集三法藏可度衆生度 竟.欲隨佛入涅槃.清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已.上耆闍崛山語諸弟子.我今日 入無餘涅槃.如是語已入房結跏趺坐.諸無漏禪定自熏身。

    摩訶迦葉諸弟子入王 舍城語諸貴人.知不尊者摩訶迦葉今日入無餘涅槃。

    諸貴人聞是語皆大愁憂言. 佛已滅度.摩訶迦葉持護佛法.今日復欲入無餘涅槃。

    諸貴人諸比丘晡時皆共集 耆闍崛山.長老摩訶迦葉晡時從禪起入衆中坐讚說無常.諸一切有爲法因緣生 故無常.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故無常.因緣生故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有 智者不應著我[一]我所.若著我我所得無量憂愁苦惱.一切世界中心應厭求離欲.如 注: [一]此字依麗元明刻加.下同. ******************** 是種種說世界中苦開導其心令入涅槃。

    說此語竟.卽著從佛所得僧伽梨持衣鉢 捉杖如金翅鳥現上昇虛空.四種身儀坐臥行住.一身現無量身滿東方世界.於無 量身還爲一身.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南西北方亦如是.衆心厭 世皆歡喜已.於耆闍崛山頭與衣鉢俱作是願言.令我身不壞.彌勒成佛我是骨身 還出.以此因緣度衆生.如是思惟已直入耆闍崛山內如入輭泥.入已山還合。

    後人 夀八萬四千歲身長八十尺時彌勒佛出.佛身長百六十尺佛面二十四尺圓光十 裡.是時衆生聞彌勒佛出無量人逐佛出家.佛在大衆中初說法時九十九億人得 阿羅漢道六通具足.第二大會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道.第三大會九十三億人得 阿羅漢道.自是已後度無數人。

    爾時人民久後懈厭.彌勒佛見衆人如是.以足指扣 開耆闍崛山.是時長老摩訶迦葉骨身著僧伽梨而出禮彌勒足.上昇虛空現變如 前.卽於空中滅身而般涅槃。

    爾時彌勒佛諸弟子怪而問言.此是何人.似人而小.身 著法衣能作變化。

    彌勒佛言.此人是過去釋迦文尼佛弟子名摩訶迦葉.行阿蘭若. ******************** 少欲知足.行頭陀比丘中第一.得六神通共解脫大阿羅漢.彼時人夀百年少出多 減.以是小身能辦如是大事.汝等大身利根雲何不作如是功德。

    是時諸弟子皆慚 愧發大厭心.彌勒佛隨衆生心爲說種種法.有人得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 有種辟支佛善根有得無生法忍不退菩薩有得生天人中受種種福樂.以是故知 是耆闍崛山福德吉處諸聖人喜住處.佛爲諸聖人主是故佛多住耆闍崛山。

    復次 耆闍崛山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住處.如富樓那經中說.佛語富樓那.若使三千大 千世界劫燒若更生我常在此山中.一切衆生以結使纏縛不作見佛功德.以是故 不見我。

    復次耆闍崛山清淨鮮潔處.三